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不重来-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老天不会因为你是谁就饶过你。他这个鱼塭,面对危机无法处置,但也未免没有好处。至少水体大,进水之后,盐度变化没那么快。那些鱼塘肯定是因为看到盐度下降了就大开水闸换水。结果水质变化太快,刚遭了一天罪的虾被那么一刺激,不死才怪呢。
  他这里还是鱼塭这样的大水体,他都不敢太快换水,更别说那些十多亩的池塘。
  唐浩强支吾着说:“浩泽,要不我还是跟着你干吧!”
  唐浩泽瞄了他一眼,说:“怕了?”
  “怕!”唐浩强点头说。“刚摸到点钱,心里还想着自己做一番生意。但这做生意一个不小心就赔光光了。我和别人家不一样!”
  唐浩泽啧啧两声,说:“坤哥说的没错,不搏没摩托。你说自己担心亏本?你觉得我当时有很多钱让我搏?我当时一分钱都没有,还欠着一屁股债。但我整这鱼塭都花了几千块钱,后来养东风螺投了几万块。你说如果我担心亏了,我敢搞?”
  “你是有本事!”
  “屁!”唐浩泽将书本丢在吊床上,说。“我当时是不搏就得完蛋!而你现在是可以拿着三万盖房子。”
  “我没那么想!”
  “你怎么想都好。我只能和你这么说,浩强。”唐浩泽很认真地看着他的眼睛。“现在是个好机会。要是成了,你三万能变成九万,一层楼能变成三层楼。不成,最多下次就当亏了两年时间。你现在才几岁?想发财要趁早。”
  唐浩强犹豫着说:“可是我和明哥他们算过,要借一个人要借好几万。”
  唐浩泽知道这个才是主要原因。他虽然知道未来东风螺的市场,也知道东风螺在前几年还算好养。只要是养殖的,绝大多数都赚了钱。
  不过他只是知道一点东西,不是能预测未来。所以他不敢肯定唐浩强他们一定能养成功。所以他不能劝他借钱搞养殖:“这就需要你自己考虑得失。如果你说跟着我干。我最多再做一年,你能跟我干多久?而且跟着别人做,是打工。如果你是要打工,别做水产,你现在就去成立进工厂打工。那样以后赚的钱还能养家糊口。”
  “可是我担心自己应付不过来。”
  “谁是都准备妥当了才动手的?做水产,你得有卷起袖子就瞎几把搞的勇气。搞成了,老婆暖被窝,不成就下海干活。你有手有脚的还怕什么?”
  鱼塭搭棚养东风螺,他自己不就是瞎几把搞搞成了?


第四十七章 想薄发先厚积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听了唐浩泽的话,唐浩强他们最终还是开始动手建水泥池。
  而唐浩泽在台风过后,就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卢方的养殖场一直在施工。不过进入土建工程之后,没有了推土机的噪音,他也能静下心看书。
  唐浩泽观察过自己的鱼塭。他发现虾确实是少了一些。不过只要养好了,还是能赚不少钱的。于是他几乎是直接搬到了鱼塭边上住下。对鱼塭更加上心。当然他也没将学习放下。
  看书、做题、养虾、去学校考试,唐浩泽的日子就这么枯燥。
  但做一行就有一行的规律,做养殖过的就是这样的日子。如果做养殖受不住寂寞,是做不成的。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很快过了元旦,距离过年越来越近。
  唐浩泽将鱼塭请唐浩强暂时帮他看了几天,他自己去学校考了期末试。又隔几天后,再次回学校取了成绩单。拿到成绩单后,他去市场买了一箱水果来到卢方家。
  唐浩泽在来之前就和卢方打过招呼,说今天会来拜访。卢方已经在家里等着他了。
  卢方也是刚接女儿回家。
  对于家长来说,孩子的成绩是非常重要的事,总想第一时间知道孩子的成绩。哪怕是卢方这样对孩子教育比较放任的人也不例外,所以他今天是特地没去应酬。
  见到唐浩泽,卢方笑着招呼他坐下喝茶。
  卢方笑着问:“唐大高材生,这次考了第几名?”
  卢梦自然是如往常那样坐在旁边的。
  唐浩泽失笑,说:“卢叔,你这么不正经,我一下都不习惯了。”
  “哈哈,我是高兴。卢梦这次考了全年级第一名!”卢方看起来是真的高兴,给唐浩泽斟茶的时候,嘴巴合不拢。“之前她只能排进前十。”
  唐浩泽笑着看了一眼卢梦。怪不得。学习成绩这么重要的指标,自家孩子能得第一,确实能让父母骄傲。只是卢方竟然向他炫耀这个东西,他可还没有孩子呢。
  “我也侥幸考了第一!”
  唐浩泽也是第一次在期中或者期末的大考中考第一。其实这次是因为试题有些难,比如政治和数学,他自学学到的知识面比较广,题都做出来了。这两科他都拿到了满分。听说这两科,全年级只有他一个人是满分。
  卢梦突然伸手:“成绩单能给我看吗?”
  唐浩泽也无不可,从包里拿出成绩单给她看了。这成绩单可真的是成绩单。那是一份用A4纸将全班成绩都打印出来,有各科成绩,按中、英、数三科总分排名次,然后有六科,总分排名。排名有班级排名,也有年级排名。
  现在GD高考还是三加二模式,中英数三科必考。而且这三科画一条分数线进行一个排名。
  但是他要在零零年参加高考,那个时候,就会变成3+1+综合,三科三条线,专业科同样是三条线,综合科画两条线。
  他还记得,零零年的高考只有三档:重点线、二本线和本科线。
  综合好像只画两条线,本科、专科。可以说,零零年是GD高考有史以来最复杂的方案。他还记得有不好几个同学死在综合科上:其它科目成绩都在重点以上,结果综合科只在专科线,甚至是没上线。这些同学哭都没眼泪。所以他不得不将九个科目都学了个通透。
  卢梦低头看着唐浩泽的成绩单,发现他九门课,竟然有八门满分。语文、英语、数学、政治、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没有满分的只有历史,但历史距离满分也只差三分。
  也就是说,唐浩泽不仅是三科排在年级第一,就连九科总分也是第一。分数还超过第二名很多。
  她眨眨眼,抬头盯着他看。
  唐浩泽被她盯着有点不自在,笑着说:“怎么了?”
  “你是怎么学的?一中高二的第一名也差你好远。”一中可是全市最好的重点学校。
  卢方看女儿这样,也好奇了,拿过成绩单,只看一眼,大笑说:“叫你高材生果然没错!”
  唐浩泽对卢梦说:“我也就是那么学,不过我听了班主任的建议,买了几本黄冈高中的试题集,将里面需要考的东西都弄懂了。”
  卢梦听他这么说,也服气了。黄冈高中是全国著名的考试名校。据说那里的学生不能考上重点就是失败者。那里平常的测试题听说都是很难的。唐浩泽能将那里的试题弄懂了,在GD考试考满分还有什么好奇怪的。
  卢方也没仔细看其他人的成绩,只略略对比了一下,发现唐浩泽的成绩果然比同班其他人的成绩好了许多。不过他也没怎么奇怪。他去过鱼塭三四次,是亲眼看到唐浩泽自学有多认真的。
  他反而对女儿有些奇怪:“梦梦,你怎么知道你们学校高二的成绩?”
  “我去看了!”卢梦不在意地说。“成绩出来后,都会贴墙上的。”
  卢方倒是没觉得什么。他也是感觉到了,女儿这是将唐浩泽当作竞争目标了。
  卢梦总说那些同学不懂事,不愿意和他们玩。说什么学习成绩再好也不能代表什么。现在出来一个唐浩泽,比她更懂事,在比她学习条件差得多的情况成绩还那么好。
  卢方是觉得这让她有了追赶的目标。对于女儿这种竞争意识,他还是很欣慰的。
  只是唐浩泽有些奇怪,每个年纪的成绩单通常都只会贴在各班的门口或者是教室后面的墙上。她一个初三学生特地去看高二的成绩单做什么。不过他没来得及多想。因为卢方又和他谈正事了。
  “浩泽,看你这成绩,我都在犹豫我们是不是该继续合作了。”卢方将成绩单还给唐浩泽,说。“以你这成绩,上清华北大没问题。就算是想出过留学也不在话下。”
  唐浩泽摇头说:“卢叔,我也没有说必须考上特定那个学校的想法。反正我就算上不了清华北大,在GD上个重点是没问题的。至于出国,还是算了。”他家现在这情况,他出国也不放心。而且,出国留学,未必能比他在国内混得好。
  卢方笑着摇头说:“你有自己的考虑,我也不多说你。如果你还是决定要合作,我多找些人帮你,让你有多点时间学习。”
  唐浩泽当然希望能多些时间学习。
  这几年是他规划中的积累时间,不仅是资金还是知识都只有这几年时间。
  他很清楚,未来的世界日渐月新,发展飞速。如果趁着有时间不能积累足够的学识,日后他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学习才能跟得上潮流。
  他问:“卢叔,养殖场那里大概估计还要多久才能建好?”
  “我会让他们加紧施工的。这段时间天气大概还是不错的,虾塘大概能在清明前后建好。东风螺养殖场需要在四月中左右。”
  他顿了一下,又说:“至于育苗,可能要你去乐江镇。我三个育苗场中,那个是条件最好的,也是最晚建成的。亲本也都在那里养着。”
  乐江镇距离界门镇隔了一个镇,就在县城和市区之间。但是距离界门镇足有六十多公里。与东风螺苗,怎么也要两个多月。
  他想了一下,说:“卢叔,那我们就过年后就开始,先做东风螺苗。你觉得怎么样?”
  卢方想了一下,说:“好。我明天就让几个人先会场里做准备。”水产育苗工作因为这个时间已经停了,育苗场的工人基本都放假了。卢方只留下几个人照看那些亲本。
  但是每年的育苗开始之前,都要先将过滤池的沙石清洗一遍,同时还要做好其他的工作。唐浩泽提出要在过年之后就马上开始,卢方当然要提前让工人回来开工。


第四十八章 亏到心疼(求推荐)

  卢方和唐浩泽决定过年后就要开始育苗,那么有很多事情要提前做准备。比如烧锅炉的柴火要提前准备好,池子和气管那些东西也准备好。就算是池子也要先清洗一遍。
  卢方自然要提前计划。
  等到真正要开始的时候,工作量就会少很多。
  卢方又问:“上次你说台风过后,损失了不少虾。现在大概能有多少?”
  “应该不足三千斤。”唐浩泽平淡地说。“如果不是那次台风,五千斤也差不了多少。”
  卢方笑着说:“你已经算是很好的了。你都不知道那次台风多少虾塘直接排了,就算保住了,没几天也倒藻。今年下半年,能养出虾的恐怕还不到一成。”他顿了一下,又说。“现在你的虾也可以卖了吧。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卖。”
  所谓的倒藻就是藻类突然死亡,水质一下败坏。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养殖动物很容易大量死亡。
  唐浩泽也在犹豫。现在水温低,虾很少吃食,基本不会再长了。
  现在的虾价已经很高。塘边收购价都能买到八十多。市场上能买到一百二。但他想看看过年时能不能更高一些。
  “卖是可以卖了。只是我想再等等,说不定过年时虾价会更高一些。”
  “过年时虾价当然更高。不过可能也不会高多少。再过几天,在外面做生意的人都会回来。他们请客吃饭,虾肯定是不会少的。我好些做餐饮的朋友都在问我有没有活虾。如果有,他们愿意出一百。”
  湾州其实有很多人外出做生意。而且湾州在GD官场,势力相当大。那些老板人情往来,不管是请朋友也好,请那些当官的也罢,虾价越贵就越少不了要点一个。那是一个面子问题。
  如果一个酒店连虾都没有,肯定要流失很多的生意。
  要知道,这个时候到酒店,吃的还赚不了什么钱,赚钱的是喝的。但总要有吃的才能让人来他们的酒店喝。
  在这个没有多少活虾的年头,虾就成了稀缺货了。
  唐浩泽连忙说:“卢叔,我这里有虾啊。”
  “我跟他们说说,看他们什么时候要。要的话就让他们付现款。不过你是一天卖一点还是一次卖了?”
  “这天气,只能是直接沽虾。”之前他是用虾料引诱捕捉的,但现在水温低,虾不吃食。根本没办法用之前的方法捉虾。
  “我帮你问问,看他们什么时候,要多少!到时候的价格可能还要高一些。”
  唐浩泽估计自己的鱼塭只有三千斤左右的虾。这个量,那些酒店过年前大概几天就能卖完。这些年,过年的时候虾价都肯定要上涨。
  特别是港台地区过年消费更高,过年时他们吃一顿几百块钱的虾都没问题。而对虾的价格很容易受到外贸价格的影响。港台价格那边的价格一提起来,想在湾州买到虾,就只能是出跟着高价。
  现在的问题是,整个亚洲的找不到足够的虾。
  有卢方帮忙找路子,唐浩泽回到家先是交代了自己这个学期的成绩,让爹娘高兴了一阵之后,就跑去鱼塭摸底,看鱼塭里到底有多少虾。
  现在整个塘尾村就唐浩泽的鱼塭还有虾。几乎所有人都盯着他这口鱼塭。他一开始忙活,就有人知道了。
  没多久,唐浩明他们就来了。等他从鱼塭里上岸。唐浩强问:“浩泽,你这是要卖虾了?”
  唐浩泽,点头说:“是打算要卖了。”
  “还是一天弄一点卖?”
  现在镇上捕捞的虾都卖到八十块钱一斤了。这个价也只有酒楼才买,市场里根本没虾卖,因为根本没人会买来吃。
  眼看着要过年了,所有人都想着虾在过年肯定会更好卖。
  只是没有人有虾。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村里的人都盯着他的鱼塭。想着他能赚多少钱。
  唐浩泽也知道这些,但他丝毫不在乎。
  他笑着说:“这次要请人来捉虾。一次捉完。”
  唐浩明他们听他这么说,也就帮着联系人了。这鱼塭太大,需要不少人才能将里面的虾沽起来。
  卢方在一周之后给唐浩泽打来电话,说是有八家酒店联系到了他,不仅有市里面的,还有其它县城的。
  唐浩泽和卢方约定了一个日子,计划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早上开始沽虾。选这个日子是因为鱼塭捉虾之前需要先排水,那需要等待合适的潮水时间。
  这天晚上,唐浩泽和唐浩强就在鱼塭一夜没睡。将鱼塭的水大部分都排了出去。好让明天早上方便沽虾。
  等到早上,鱼塭里的水才排完。但鱼塭中心区域还有不少二三十亩的水面,虾都集中在那里了。
  唐浩泽和唐浩强又用沙袋将闸门两边都堵上了,以免海水涨潮后又进水了。
  唐浩明帮着找的捕捞队在天刚亮时就到了鱼塭。孔凤荃和唐小芸送来镇上买的早餐。约定成俗地,捕捞队吃过之后就开始干活。
  拉网捕虾这活,不是谁都能做的。如果没有经验,一个地方没压紧,几个小时一网拉过,说不定会白干。
  好的捕捞队,鱼塭这样的水体通常拉两次网就差不多能全部捉完了。
  唐浩泽也没有去帮忙,那很多余。他招呼着陆续赶来的小货车。那都是那些卖虾的酒店找来的车子。这些车子都装着几个方形的大塑料桶。
  这些酒店每家都只买几百斤虾,这样的桶也足够了。
  知道他要捉虾了,不仅村里的人都来,隔壁村的人也赶来看热闹。不少人碰到他都说几句奉承话。大人都或羡慕或妒忌看着蹦出水面的虾,孩子则是在大人的和喝骂声中在人群中乱窜。
  这些都是海边的人,而且养虾的人不少,他们也不需要等到虾捉起来。只看拉网时,网前跳出水面的虾就知道这虾肯定不少,而且都规格不小。
  现在虾价那么高,谁都能看得出来唐浩泽这是要发财了。
  唐浩泽对这些人只是笑脸相对,别人到底是有几分真诚,他也不在意。
  捕捞队干活急不得,拉一次网,可能需要两三个小时。当他们小心翼翼地将网在浅水区围拢起来,又将网慢慢收窄,等网中的虾密度足够高是。捕捞队长大喊一声:“捉虾咯!”
  这声吆喝就像是一个号令枪,岸上几个妇女马上就挑着塑料筐走下鱼塭。她们要将虾挑上来。
  唐浩明和唐浩坤两人的老婆都帮忙挑虾,而他们两人就帮忙称重。
  那些酒店都是要求是活虾,所以这动作必须要快,不然虾露水太久容易死。
  称重后,马上就要倒入那些小货车上塑料桶内的海水里。一辆车住装够了,钱现场结账,钱给了就马上拉走。车上有酒店的人跟着来,唐浩泽就和对方在车里算钱。
  唐浩泽为了钱不露外人眼,今天特别跨了一个一个腰包。收了钱就放到包里。这样虽然被人也知道大概收了多少钱,但钱没露眼,就不至于让人那么眼红。
  这捕捞队的经验非常好。第一网就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