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不重来-第1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难免需要进行水体消毒。而沙虫是环境指标生物,对环境的耐受能力并不强,一旦进行了消毒,沙虫也许一条都活不下来。我就算现在这样做,也不敢保证沙虫能活下来。”
  卢方算来一下这个养殖场的养殖池塘面积,点头说:“那么说,你这里大概需要十六万尾石斑苗。我先让人优先给你供应。”
  “差不多是那个数字。”
  “沙虫苗什么时候到?我听说越【2】南那边的沙虫到了这边之后长的慢一些。”
  “那是因为环境的问题。”唐浩泽对沙虫养殖也比较熟悉。“老庙村那边养的杀虫苗基本都是那边弄过来的。之前六个月到八个月左右就能收。现在已经需要一年时间。我猜是因为长时间的高密度养殖,沙子表层的有机碎屑介绍。海水带来的补充跟不上消耗。这才导致沙虫生长缓慢。”
  九十年代就有一些人将海滩占了,自家养沙虫。最早时一年能挖两次,而现在一年挖一次就算不错了。再过几年后,有些海滩要一年半才能达到上市规格,而且数量也在减少。
  那分明是过度增殖,海区却无法提供足够的饲料。
  “我这里是要投放饲料的。海参料沉降到塘底应该能为沙虫提供足够的饲料。”
  他们说着,才绕过一口池塘。养殖场的大门开进来一辆空调卡车。
  卢方看到了,说:“这大概是沙虫苗回来了吧。我们去看看!”转过身朝那辆车子的那口池塘走过去。
  他们两人去到时,工人正在将杀虫苗卸车。
  唐浩泽连忙过去问正在忙碌的庄诚:“气温调整过没有?”车子因为要长途运输,就算是连夜赶回来,车子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让太阳照晒,如果没有空调,车厢内的沙虫就得热死。
  但是如果气温没有调整过来,沙虫气温突变可能会直接让沙虫死掉。
  庄诚看到他和卢方,先是笑着说:“老板放心,我们在陆上就一直在不断调整温度。现在不会有问题的。”又和卢方打招呼。
  唐浩泽在刚从车上搬下来的一筐杀虫苗捧了一把起来,感觉温度确实不冰就说:“尽快将它们撒到池塘里。”
  那些池塘已经进了四五公分左右的水就等着沙虫苗,这时正好将杀虫苗撒播下去。
  卢方弯腰抓了一把沙沙虫苗,摊在手掌上看。
  这沙虫外形和蚯蚓差不多,但粉色的虫子看着不会恶心,反而会觉得有些可爱。现在看着可爱,吃的时候,鲜美程度也比鲍鱼海参更甚。
  其实沙虫在地里是灰白色的。但是被挖出来后,很快就会变成粉红色。
  卢方看了一阵,将杀虫苗丢回筐里,说:“这苗应该不便宜吧!”
  “不算运输成本,一斤二十四块。”这些苗其实都是天然苗,都是一条一条在海滩挖出来的。
  “有没有想过人工做这个杀虫苗?”
  “等我有空了可以弄一下。”杀虫苗的人工繁殖并不容易而且成本不会低。但人工采挖,总有一天会挖完。“总是要做的。”
  唐浩泽顿了一下,说:“不过要有专门的池塘和育苗场。”
  “那不是问题。其它东西,我可能没有,但池塘和育苗场,我不缺。”
  工人在庄诚的指挥下,按照每个沙面各自三十二斤的数量将杀虫苗撒下去。两个撒完之后马上观察,看有多少是没办法钻土的。
  这是要测试这些沙虫苗的品质。如果撒到沙地里好一会都钻不下去。那沙虫就是受损了。用不了多久就会死亡。
  不过这批苗似乎不错。两个格子一共只捡出一百多条。
  唐浩泽对此相当满意,对庄诚说:“都撒下去吧!”
  这一车杀虫苗,大概能放养四口池塘。整个养殖场,还要三四车才能全部养上。
  唐浩泽看了一阵,觉得工人的操作也没有什么问题,就和卢方去了办公室。


第三四七章 只是未雨绸缪

  给卢方泡好茶,唐浩泽自己却倒了一杯开水。坐好了,他才问:“卢叔,那些手续办得怎么样了?”
  “国土和城建两个部门的章都已经改了。快了!”
  国土和城建确实是房地产开发的最主要的两个部门。听说这两个部门搞定了,确实也就快了:“手续办了下来,就马上开始动工吧。”
  卢方摇头说:“设计还没做好!”
  “勘探完成了?”
  “有一个地块已经做了。剩下的两块,大概还要一周左右。”
  唐浩泽想了一下说:“设计是什么找谁做的?”
  “市城建的设计所。”
  唐浩泽有想了一下,说:“我让人设计了套间布局设计,要不等会给你带走。让他们按照那样的布局设计。”
  “好!”
  卢方在养殖场坐了一会,又和唐浩泽回家和唐郑敏夫妻说了一阵家常,然后吃了午饭才离开。
  下午,唐浩泽睡了一阵午觉,就又去了养殖场。
  已经放了沙虫苗的四口池塘已经完成了进水。水深已经达到一米二三左右。
  唐浩泽看了一下记录,测定的能见度是两米。他也没想着再加深水位。而是先让人将缆绳固定好。
  这些缆绳将会被固定在一米八左右的深度。珠母贝苗,在明天早上就会送到。唐浩泽交待工人,今天一定要将缆绳弄好。
  尔后,他又去看了吊笼消毒的情况。这网笼随着珍珠贝长大需要换好几次的。现在的是网目最小的笼子。
  他还在检查着网笼。唐浩强找来了。
  唐浩泽笑着说:“你怎么有空过来?”唐浩强现在是经合社的技术总顾问,经合社的盘子很大,唐浩强也是很忙的。
  “听说你又弄新技术。我来学习的!”唐浩强看着网笼,说。“我上午来过,听说你和卢老板回家了,就没去打扰你们。听说明天就有珍珠贝了。在池塘养殖珍珠贝,真的能行吗?”
  “能行。只要饵料充足就可以。不过珍珠贝需要好几年才能收获。养殖周期比较长。”
  现在经合社在海区上就有养殖珍珠,唐浩强对珍珠的生活习性很了解。他就是觉得在池塘里养殖难以保证饵料:“我看你那些池塘养了绿藻,不过那也未必够。”
  “还有鱼的粪便,还有饲料的悬浮颗粒。”
  唐浩泽也不吝啬,继续说:“虽然大部分的鱼粪和饲料殘饵都会沉底。但总有一部分会成为悬浮物。这些悬浮物也是破坏水质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养珍珠贝,是想利用它们清理一部分悬浮有机物。”
  “对啊,我还真没想到这个!”唐浩强做了几年的技术,也不是傻瓜。他笑着说。“还有养泥曼鱼是想减少网笼清洗的工作吧。”
  唐浩泽点头说:“是有这个想法。池塘里基本不会有藤虎那样的东西。但是藻类附着却是有可能的。泥曼鱼会帮忙吃掉那些藻类。不过现在只是想法,还不知道能不能实现。”
  他顿了一下,说:“你刚才问在池塘压养殖珍珠行不行?淡水珍珠很多就是在池塘里养殖的。想要在池塘养殖珍珠,主要需要考虑的是富有有机物的密度和水流。只要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在池塘养殖珍珠贝比在海区养殖,反而更加省事。而且风险相对比较小。”
  唐浩强点头说:“现在我头疼的就是台风。再过几个月,台风就要来了。台风一来,我们就要忙得要死。而且还不一定保证能扛得住。”
  台风一到,海上吊养的贝类都要加大水深,养鱼的网箱都要找避风塘。如果台风大一点,吊养设施有可能会被打坏。养殖的动物很有可能会大量死亡。
  而在池塘里,就算再大的风也不可能有多大的浪。唯一需要担心的台风带来的暴雨对水质的影响。这个事情也容易处理。比如备一些海水精,或者是及时排水。
  那么说来,在池塘养殖珍珠贝还真的可行。
  唐浩强回想着唐浩泽这养殖场要养的几个品种。
  鲍鱼和沙虫可以清理底质,珍珠贝和藻类可以维持水质。而泥曼可以帮助清理不需要的海藻。并且帮助清理网笼的附着物。这已经形成了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而且生态系统的每一环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
  唯一缺陷的,是池塘自身的生产力太小,这一点需要人为控制。不过这个环节的控制也需要小心。要不然任何一环被破坏了,池塘这样的小生态系统就很容易崩溃了。
  唐浩强想到唐浩泽试验的这个系统中可能不太妥当的一个地方:“浩泽,我听说你这池塘里一亩放了两百斤左右的沙虫。那会不会太密了,我听说一般只放一百斤左右。”
  “我知道。不过滩涂上的方面放养密度是根据沙虫摄食范围来判定的。沙虫的摄食范围,以沙虫眼为中心,一条商品规格的沙虫,大概需要在三平方分米的面积。按照这个计算,一平米大概是三十条左右的密度最适合。但是我这里是需要投放儿人工饵料的。沙虫需要的摄食面积自然也就不需要那么大。”
  沙虫怎么吃东西的,唐浩泽在海滩上亲眼见过。
  那次是他在实地考察文蛤养殖时无意中看到的。
  沙虫的身体伸缩性很强。身体绝大部分依然埋在泥沙里。头部从沙虫眼伸出,然后弯曲这在沙虫眼周围吸食泥沙。沙虫伸出的头部延伸得几乎透明,可以清晰看到水流和泥沙进入沙虫体内。沙虫摄食的速度很快,几乎不用一秒钟就能吸出一个小坑。出来觅食一次,可能只需要十几秒钟。
  唐浩泽那次甚至没能反应过来。他当是手里还拿着一个数码相机,是带着录像功能的。但当是他忘了录下了。要不然,那大概也水产养殖的一个重要影像资料。
  沙虫只吸食最表面的一点泥沙,吸食一次,就会留下一个小小的坑。当沙虫摄食结束后,就会留下一小片如同梅花的小坑。
  而且这片小坑,通常会集中在沙虫眼的一侧,也就是说,也许沙虫摄食的范围占到三平方分米的面积,但沙虫一次摄食的面积,可能只是不到其中的五分之一。
  如果沙虫能在摄食范围内有足够的食物,那它也就不一定需要自然环境下的那么多的地盘。
  现在放两百斤一亩还只是实验。如果收成能比海滩上更好,以后的放养密度可能会更大。
  唐浩强想了一阵,说:“我回去也弄几口塘试一下。”
  “那只是试验而已,我也没有太大的把握。”
  唐浩泽说的是实话,之前没人那么做过。直到他回来之前,也没人做过。他敢那样做,是因为他不在乎那点损失。
  唐浩强笑着说:“我觉得理论上是行得通的。行不行总要试过才知道。”他知道这样的养殖模式,关键在于对水的处理,还有就是对病害的防治。各种养殖生物的数量的平衡比例,也是关键中的关键。没有这个平衡,水就很容易出问题。
  如果水出了问题,一旦要进行水消毒。
  那意味着这个模式就是失败了!
  唐浩强寻思了一下,也没说自己还要不要也试验,却问:“浩泽,是不是海参苗快培育出来了?我看着你这个养殖模式也适合养殖海参。”
  唐浩泽也没有瞒他,点头说:“我看着,今年弄不出来,明年也就应该以。”
  唐浩强笑着说:“那我得自己也来一次试验。虽然说可以经常来你这里看看,但总要自己也实践一次。不然看再多听再多也是白搭。”
  唐浩泽知道他在经合社也有这个权利,损失二三十万虽然多却不也会让他被指责,也就不再劝他了。
  唐浩强想了一下说:“现在养虾的压力也比较大,虽然一口成功的塘能赚到不少。但经合社的养殖基地,去年养虾的成功率大概只有72%。在逐年下降。我觉得不能所有池塘都养虾了。”
  唐浩泽知道未来几年,对虾并不好养。不管是多大的公司,养虾都有些困难。几百亩的养殖场,能有一半成功就算不错了。不过那还是能赚钱的。
  养虾主要成本都在虾苗。在早期是用不了多少下饲料,这方面的成本不会太大。
  而大公司的虾苗都是自己出产多的。所以成本方面也不见得有多高。
  现在经合社也算是一家大企业了,但它和普通的企业又有很大的不同。它的股东都是农民,对现实的利益更敏感。
  过去几年,经合社的收入一直在增加。村民没有什么话说,如果出现大幅度下滑,村里人大概也会对唐浩强三兄弟有怨言了。
  虽然那些怨言伤不到他们分毫。但唐浩强并不希望活在别人的另眼相看目光里。而且他也希望经合社能越做越好。
  唐浩泽想的却不是这个。他想了一阵说:“浩强,你们现在有钱了,就没想过投资工业?”
  “这个我不懂啊。”
  “你不懂,但明哥肯定懂。你们三兄弟合作,拉上村里的人投资,弄个工厂出来。一旦水产效益不好了,也有工厂补上。”唐浩泽想了想说。“现在白泥岭工业园就很不错。”他已经和罗雪芬谈好,要在那里弄一块地建玻璃厂。
  “我回去坤哥还有明哥谈谈。”


第三四八章 再次合作?

  到了这个时候,唐浩泽对唐浩明三兄弟,只能是提醒。提点已经不适合他做。
  大概是唐浩强回去后跟两人说了考虑在工业上发展的事。唐浩明当天晚上就来找他谈,问他有什么好的路子。
  唐浩泽跟他说:“明哥,这事我就是提议。我看你们三兄弟,如果要开一家公司能去经营的,只有你了。你还是和阿强和坤哥商量。适合做什么,还需要你们自己根据自己的条件进行考虑。路总要自己走才踏实。”
  他虽然做了提醒,但不可能什么都帮他们想好。而且就算是帮他们想好了,也未必是适合他们的。
  他只是觉得他们的资金不用起来有些浪费。而且就算是工业亏本了,有经合社撑着,也不至于破产。
  再说,现在他的事也比较多。养殖场就不说了。那里是一个试验,他不可能半点都不关心。另外,源鑫地产三个地块开发的审批都弄下来了。剩下的事,卢方就丢给他了。
  跟设计所讨论开发的设计图纸、招聘,还有联系建筑商等等这些事情都要他来做。
  招聘方面卢方也打算尽一些力,毕竟他在沪市认识的人多,容易挖到一些人。
  不过就算是挖到了人,有些事他觉得也不能假手于人,来回沟通还耗费时间。
  湾州城建设计所的会议室里,所里主要的设计师都集中,他们陪着所长副所长坐在一边,而另外一边则只有一个人。
  “唐总,你提的意见很中肯,不过如果按照你要求的,一宅一车位,尤其是全部是地下车库,这在施工成本上非常高昂,施工难度也增加许多。通常而言,现在的楼盘,都是地面停车位,就算是商业区也只是一层地下车位。”
  唐浩泽却说:“龙所长,你们对楼盘的地面建筑设计,我是非常喜欢的。成本不是问题。我只要求安全第一,质量第一。但这三个楼盘的住宅和车位的比例至少是一比一,如果可以一比一点几更好。”
  龙所长说得没错,现在湾州街上虽然有不少的车子了。但有车子的人实际上并不是很多。所有有一层停车位已经足够了,甚至是在楼下留一些车位,就差不多了。但是唐浩泽想的,却是以后。
  在湾州,零八零九年开始一些交通要道开始出现交通高峰塞车现象。到了一二年,上下班时间必塞。
  在那之后,轿车已经成为市民的主要代步工具之一。再过几年,车位成为所有楼盘的稀缺货。那就是因为早些年的楼盘对居民汽车拥有量估计不足。
  后来,车位难求的程度有多大?晚一些的话,很多市民家附近开几公里也找不到一个停车位。当房子价格还只是每平米八千,而车位却是每平米两万以上。他为什么不多建一些车位?
  那样的情况下,地下三层很多吗?
  可以说,地下车位不管是建多少,总有能赚钱的时候。
  龙所长对唐浩泽屈尊降贵来到所里亲自沟通设计方案有点惶恐。不过接触下来,发现对方不难说话,就是有点固执。
  他想了一下,说:“既然是这样,那我们就按照你的意思对图纸进行修改。”
  这个修改可不仅仅是修改一些线条。
  一座大楼的设计图纸稍作修改,就可能全部都要重新计算。比如柱子的承重设计,反震设计,地下车库的防涝设计等等。
  唐浩泽点头说:“不知道贵所需要多久才能设计好?”
  “因为一些数据要重新计算,我们需要花一点时间重新整理参数。这可能需要三天时间。”
  唐浩泽站起来说:“好,图纸出来后,请尽快送到源鑫。我需要尽快和承建商谈判。接下来就麻烦你们了。”
  实际上他已经找到合适的承建商了。
  现在只差这个设计图纸。承建商等会就会到湾州。他现在就要去接人了。
  龙所长亲自送唐浩泽上车,目送车子开出设计院。这才完全放松了精神。
  唐浩泽虽然年轻,但那是中国首富啊。还好,看起来人还是讲道理的。
  他听说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