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不重来-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浩泽将服务器设在沪市的那些网站论坛都圈了出来,说:“这份列表复印一份给我。”
  杨肖东离开了。
  唐浩泽拿到那复印件后,又打电话叫来袁总,将东西交给他说:“袁总,麻烦你和杨总编沟通一下,尽快向法院提起诉讼。另外,我们也需要寻求文化局的支持。”
  袁总略略扫了一眼那份表格,又看了一眼唐浩泽,笑着说:“好!我和伍经理也商量商量!”
  唐浩泽点点头,笑着说:“伍经理确实也需要明瞭。”袁总说找伍珍,应该是明白他的意图了。
  第二天,明扬原创文学网发出公告,宣布将起诉非法盗贴明扬原创文学网的网站、论坛和个人。
  文学网的流量还不算太大,所以没有在网路上引起太大的波澜。
  但是圈子网也同时发出公告:“作为母公司,圈子网将全力支持明扬原创文学网的反盗版行动。并且已经将相关证据送到文化局相关部门,期望相关部门能尽快查处有关人员和网站。”
  而在公告下方,数百个起诉对象。每个被告方的责任人都在这份列表中明明白白写出来。让人明白,圈子网这次是有备而来。而且是蓄谋已久的。
  如果这起诉讼案,将会成为中国民事诉讼案中被告人数最多的一件。
  圈子网的用户帐号众多,已经将近一亿。圈子网发布的公告的影响力自然要比明扬中文网的要大得多。
  媒体蜂拥而来。
  圈子网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这起诉讼案做出说明。同时“敦促文化部门尽快查处那些盗版网站和论坛。”
  这是应当是中国第一起网络文学反盗版诉讼案。而且被告人数还那么多,媒体捉到的自然是一个大新闻。他们没有理由不报道。
  而那也是圈子网所希望的。用另外一个新闻,分散民众对之前涉黄事件的注意力。
  而甄德率和唐浩泽密谈后,也开始了自己的行动。


第二五五章 捉贼者做贼

  似乎是在一夜之间,网络上圈子网涉黄的的消息被文化局不作为的帖子所覆盖。
  骂官方,自然比骂一家公司更爽。
  网络上出现无数关于“有关单位放任盗版横行”的帖子。那些帖子在各个论坛和网站都有。一些帖子下面跟帖无数。
  有关单位自然也察觉到了。不过官本位盛行,官员对网络还不太熟悉,他们只信奉一样东西,那就是权力。
  于是他们没有任何表态,直接要求网站删除相关帖子。但是沪市的有关单位不能控制全国的有关单位。而沪市的网民能看到全国的网站。
  “现在越来越多单位和某个单位一样,只喜欢抓赌抓黄……”过了两天,南方某报第一个露骨地批判这某单位。
  文化局这才发现事情有些不对。但就在这时,他们接到无数投诉,数百个网站的内容被举报涉黄。
  诸如百【2】度空间,新【3】浪围脖这些都在被举报范围内。
  那其实是没有办法的事。一个企业能有多少人监控用户上传的内容,一些网民爱好又是如此,自然有不少的违规内容。
  这下子中国大部分的SNS网站和论坛,都涉黄了。
  谁都知道这其中有不对。但实体媒体突然热闹起来,纷纷批判网络的信息传播的乱象,建议大力肃清。
  “……一些大型网站,动辄数千万用户,受众范围广。如果监管不强,比任何媒体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都更大……”
  唐浩泽知道这些实体媒体是唯恐不乱。网络兴起之后,传统媒体的空间被压缩,自然希望能打击一下网络。
  那些批评的对象也包括了圈子网。但圈子网之前已经被泼了墨。那些东西对圈子网的影响不大。
  反而是之前针对圈子网煽风点火的那些网站,也被查出也有违规内容的,这时他们之前对圈子网的批判就变成了笑话。
  道歉和删帖子就够他们忙的。自然也不会在揪着圈子网所谓涉黄不放。相反,他们恨不能让所有人都忘记有什么涉黄事件。
  要不然,还没有动作的文化局说不定承受不住压力将麻烦找到他们头上。
  唐浩泽看了一阵报纸,拿起电话拨通了内线,说:“沈亦,新的公告可以上线了。”
  圈子网很快更新了一个倡议书——《网络自净行动倡议书》
  倡议书中强烈谴责在网络传播不良信息的行为:“……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信息媒介,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开始接触网络。不良信息对未成年的心里健康成长危害尤甚。”
  “为了营造和谐的网络环境。”圈子网提出倡议。“……各网站应当承担起为社会传播正能量,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和人生观……网络需要互联网企业、网站和网民共同组成和经营……呼吁所有圈子网用户积极参与圈子网自净行动,积极举报不良信息。”
  “圈子网对不良信息零容忍。只要举报查实,被举报账户永久删号。举报者将可以得到五十元现金或者通风价值的圈子币作为奖励。”
  圈子网这份倡议书,又是一个大新闻。
  连接出现的大新闻,尤其还有一个是正能量的,自然将圈子网涉黄的事件给盖过去了。
  袁总和甄德率撒了大量的红包,大量传统媒体报道了圈子网“用于承担责任”的《倡议书》。
  在圈子网的一番危机公关中,涉黄事件引起的危机在一开始就跨过去了。
  但是网络涉黄却越炒越火热。
  相关部门只好介入。
  一时之间互联网企业纷纷被点名批评,要求限期整改。
  总之是一片狼藉!
  唐浩泽看了几天报纸,终于将报纸丢开了。
  圈子网这番作为,目的就是圈子网不好过了,其它互联网公司也别想好过。而现在圈子网不再是众矢之的了,还树立了自己的标杆。
  已经从涉黄的泥沼拉出来了!
  其它网站还忙着自查的时候,沪市二级法院受理了明扬中文网的诉讼案。一起被告数量超过四百个的诉讼案自然引人注意。
  唐浩泽知道要起诉盗版网站或者论坛论坛不容易,因为这时中国的法律条文很模糊,有太多空子可以钻。
  另外,既然中国提出建设法治社会,并言明前提是有法可依。也就是说,有很多事情现在还没有法律依据。
  唐浩泽让杨肖东将所有的盗版责任人并案起诉,就是要将事情搞大了。这是中国已经正式加入WTO。中国加入WTO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
  明扬中文网这起诉讼案实际上也不算太大。那么多的被告,索赔金额超过六千万。这也算是中国民事诉讼索赔数额特别巨大的诉讼案。
  那自然会引起高度关注。
  国内的媒体报道的重点是这起诉讼的被告人数,还有索赔金额。
  “……圈子网以收费章节被盗版点击数字为依据,计算自己的损失,以此作为索赔依据……只是根据以往经验,法院应当不会全部支持圈子网的索赔主张。”
  而关注的这起网络文学版权维权诉讼的,不仅仅是国内媒体,还有国外的。
  国外的媒体关注的重点和国内媒体不一样:“我们注意到这是中国第一起网络版权维权诉讼案。据原告明扬原创文学网称,他们递交的证据文件至少有四百磅重。这应当是一起证据确凿的诉讼。不过被告分布在全中国十几个省份。以中国的行政效率,被告想要胜诉,可能需要长期奋斗……”
  唐浩泽和杨肖东都明白,诉讼案肯定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结束。不过唐浩泽根本就是想用这事引起媒体的注意力。
  而杨肖东只需要那些网站关闭就可以。既然法院受理了,大概一些网站被关停。因为那些那些网站确实是在盗版。
  盗版网站关闭了,到原创网站看书的人自然也会更多。
  唐浩泽却没有杨肖东的乐观。他知道现阶段盗版是打不完的。
  杨肖东跟他汇报了诉讼案的进展。现在才只是立案还有太多的流程要走呢。而且盗版网站容易被起诉,那些网站的站长也不是不知道。但利益动人心。
  辛辛苦苦做网站的,流量还不如盗版网站的十分之一。
  按流量计算的广告费,什么都不用做,比劳心劳力做认真做网站的人还有多几倍收入。盗版确实违法,但有钱赚为什么不做?
  唐浩泽听杨肖东汇报完,抿嘴说:“杨总编,这诉讼案也许会让一部分的网站关闭。但你也知道中国是人情的世界。而我们起诉的被告,分布很广。一时之间未必能让所有网站都关闭。而且现在还有一部分的网站,不再我们诉讼被告之列。”
  杨肖东之前就停唐浩泽谈过。这时唐浩泽那么说,他也明白唐浩泽想说什么:“总裁的意思是,让我们现在就入股那些网站?”
  “对。不过不能以明扬或者圈子网的名义入股。明扬最好注册一家公司。”
  杨肖东也知道这事非同小可。他点头说:“我明白!”
  “以后怎么做,你应该也明白!”
  “明白!”杨肖东不明白都不行。打击盗版的同时,支持盗版。“那我们是不是需要派人参与管理?”
  唐浩泽摇头说:“绝对不能派人参与管理!”
  唐浩泽知道杨肖东还是想将盗版网站赶尽杀绝
  但他所谓的打击盗版只是要打击不听话的盗版。
  比如他在前世可是在一个叫笔【2】趣阁的盗版网站看了好几年书。
  后来好像在某个原创网站打击了好几次盗版网站,但笔【2】趣阁始终屹立不倒,几乎成长为最大的网络小说盗版网站。
  其中没有猫腻才怪!
  而且明扬文学网,或者说网络文学需要盗版网站。
  唐浩泽是屁股决定立场。
  他认为让网络上存在可控的盗版网站,对明扬是有好处的,而且对圈子网也是有好处的。
  为什么会出现那样可笑的矛盾?
  唐浩泽对杨肖东说:“杨总编。你觉得现在的网络文学阅读市场已经足够大了?我觉得那还远远不够。”
  杨肖东愣一阵,心里大概想明白唐浩泽所指。
  现在的网民数量确实已经是很多了,但喜欢看网络小说的人却不多,因为大部分的网民还没有自己的电脑。这部分网民是不可能将自己有限的上网时间用来看小说的。
  所以网文阅读市场还需要培养,日后的年轻网民才是主力。如果没有了免费小说,日后新增的网民也许没有多少人会看小说。
  看小说可以说是一种习惯。严格意义上说,那其实是一种瘾。
  唐浩泽的意思是,用盗版小说,诱使网民看小说成瘾。
  他这个猜测,在听到唐浩泽下一句话是就完全确定了。
  唐浩泽说:“我们可以要求他们只盗版明扬文学网的小说!”
  要求盗版网站只盗版自己的原创小说,这是不是很搞笑?
  杨肖东觉得一点都不搞笑,但这时这时也丝毫不觉得唐浩泽的话有什么不对。
  只盗版明扬文学网的小说,可以让看盗版的人以后习惯到明扬找找小说看。唐浩泽的意思是用盗版网站为明扬做广告。
  那似乎很吃亏。但是不想花钱看小说的人,如果没有盗版,始终不会花钱看。他们可以在网络上打击盗版,但是在线下盗版却没有任何办法。
  那些黄皮盗版小说,租书店大把。网上没得看盗版,黄皮书自然也就更加昌盛。既然是那样,倒不如让那些盗版小说的习惯在网络上看书。如果这些看盗版的,一百个能有十个转化成看正版的。那对网络文学来说都是有好处的。
  唯一吃亏的,只是那些扑街作者而已。


第二五六章 到底得罪了那座菩萨?

  原创文学网站和盗版网站联手,原创网站可以利用盗版网站培养新读者。盗版网站可以利用原创网站的资源赚取广告费。读者可以免费看盗版。甚至于大神作者,转化成正版的读者,看到推荐也大多是大神的小说。
  只有扑街写手,写了大量文字,充斥了原创文学的书库,养活了盗版网站。也让盗版读者有更多的免费小说可看。但扑街写手在成为大神之前,从两者联手中得到什么好处。
  但杨肖东做了几个月的总编。他明白总需要有人牺牲。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他面带沉重离开了。
  唐浩泽知道那对他有些为难。
  杨肖东一直希望能让网络写手能通过网络小说养活自己。但对于大部分的写手来说,写网络小说,只适合作为兼职。
  因为没有人愿意做“傻瓜”——谁会有便宜不占?有盗版看,看了还沾沾自得的人多得是。正版读者只能养得起其中一小撮写手。但网络文学又必须要有大批的写手,不然网文的结局只有死亡。
  这个矛盾,自然要解决。
  解决的办法就是牺牲大部分的扑街。
  明扬文学网只是圈子网名下的一家小公司而已。而且那只是为了未来谋划的一个棋子。现在还不值得唐浩泽花费太多的精力去考虑它的事。
  杨肖东离开之后,唐浩泽也就将明扬文学网的事丢到一边了。
  现在互联网业界一片混乱,但是圈子网却早早脱身而出。唐浩泽倒是有些幸灾乐祸。他不知道这次涉黄事件是不是有人在针对圈子网。但他也能确定七八分。
  如果不是,网络上的涉黄网站大把,为什么就偏偏盯上了圈子网。这样的小手段,对圈子网来说,是有一些麻烦,但也不至于伤筋动骨。
  他也想不通到底是谁在针对自己。
  袁总拿着一份文件来找唐浩泽:“这是按照你的意见修改后的定稿!”他说的是融资方案的终稿。
  唐浩泽拿过了,让白秘书白秘书送了茶进来,然后就开始看那份终稿。
  他看过之后觉得没有问题了,就在上面签字,说:“我已经和温董谈过。他会购买部分的新股。除了内部股之外,其它的股份,你可以和那些有意向的投资者谈。”
  因为涉黄事件,融资方案也被拖延了几天。现在总算是有了定案。
  袁总接过唐浩泽递还的文件,点头说:“好,明天我就去深【1】圳。还有公司的内部股募股方案,可以公布了吗?”
  “公布吧。给他们一个月的时间。”
  袁总笑着说:“一个月也足够他们筹钱了。”他站起来说。“那我就先走了。”
  他回到行政部,将融资方案的交给秘书复印了一份。然后又叫来了副手说:“刘经理,融资方案总裁已经签字了。公司的内部股认购方案,就由你来负责。有问题吗?”
  这个刘经理看着不到三十岁而已。圈子网高级行政人才比较缺乏,唐浩泽他们只能是破格使用一些年轻人。
  刘定坚拿过方案说:“没问题。我会按照方案执行的!”
  “这方案主要是你起草的,你最熟悉不过。这工作交给你,我也放心。不过在认购过程中一定要按章办事,每个职员的认购上限你可以和人事部确认。”
  “好!你去忙吧。”
  袁总在第二天一早么有来公司,而是直接去了机场。
  但他不知道的是,他才上了飞机,飞机还没起飞。圈子网公司再次迎来了检查。
  这次是税务检查。
  唐浩泽听说是税务局来检查,眉头就皱起来了。他可以肯定的是,圈子网可没有偷税漏税。圈子网还在享受税收减免期内,而且他是打算将圈子网长久经营的,当然不会明目张胆地偷税漏税。
  他只是合理避税而已。比如说将圈子网的大部分收入进行再投资。
  那是法律许可的避税手段。就算查到了也不用负法律责任。
  不过既然人家来检查了,他也没权将人赶走。他只是让王总监负责协助对方检查。
  他以为那只是例行的检查。只是到了中午下班时。王总监来到他办公室。
  王经理脸上沉凝,说:“总裁,这次税务检查有点不对劲。”
  “怎么?他们挑毛病?”
  “挑毛病是其一。而且效率太低。”王经理皱眉说。“他们有四个人。但是盘账的速度比我们财务部两个普通员工的速度还慢。而且经常对一些明显没有问题的账目提出质疑,要求我们进行解释。”
  他想了想,又说:“虽然他们的态度不算恶劣。但我也不是第一次经历税务检查。他们明显不对。如果不是他们有工作证,他们的效率甚至让我以为他们是假冒的。”
  “他们大概什么时候能查完?”
  “如果按照现在的速度,最快也要十天时间。”
  “对你们的工作影响大吗?”
  “他们的作态,我们至少需要六个人配合他们的工作。”
  唐浩泽也皱眉了。财务部除了王总监之外,实际上就只有六个职员。也就是说财务部的人几乎全部陪着对方检查了。而且那需要十天时间。
  这财务部还怎么工作?
  “他们没有要求将账目带走?”
  “提了要求,但我没有同意。”除非是涉嫌违法,不然税务部门也不能要求企业将账务送到他们单位进行检查。“他们对每一笔账都追查。我感觉他们是想要找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