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神级学霸(三胖)-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猛故意这样说,只是不想孔老师心里有所负累。

只是孔老师是个人精,他何尝不明白刘猛此时投入到猜想中,都是为了他,但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他是真想知道困扰他一辈子的哥德巴赫猜想到底是怎么解法,当下兴奋地跟刘猛探讨起来,“陈景润前辈用了一种新颖的方法得到了哥德巴赫1+2的情况。但是无法推到1+1的情况,否则这个猜想早就被解决了。我想哥德巴赫的最终解决,恐怕要跟费马大定理一样,通过迂回的方式反向证明。”

不等刘猛答话,孔继道继续说道:“你在证明西塔潘猜想的时候使用的随机离散理论的确定性研究,凭着我一辈子对哥德巴赫猜想的钻研,想要最终解决1+1的模式,一定需要使用这种理论,但是我的天赋终究太差,这段时间的日夜研究始终没有太大的进展。”

当下刘猛就和孔老师一起讨论他这段时间的研究成果,随机离散理论的确定性研究毕竟是刘猛的首创,他对这个理论是理解的很透彻的,而孔老师对哥德巴赫猜想的各种研究方法如数家珍,这是他穷尽了一辈子研究的学问,两人讨论了一个晚上,刘猛就感觉到有了一些直观的了解,知道世界上各个阶段的数学家都是什么研究思路。

想要解决这种级别的猜想,必须得跟怀尔斯当初做的一样,首先要把所有的研究成果先研究一遍,这个过程就可能耗费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功夫,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即便刘猛如此的天赋,还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毕竟不是每个领域他都熟悉的,但是有了孔老师这个百事通一样的移动数学图书馆,仅仅一个晚上的讨论,刘猛就大概知道了哥德巴赫猜想的前世今生。

大概到了晚上十一点,刘猛辞别了孔老师,而且也让孔老师必须要休息,否则第二天就不讨论了,孔继道知他是好意,笑着答应了下来,也不留刘猛,知道他刚回国,肯定是有一些事情要处理的。

刘猛从孔老师家里出来的时候,一路上思考着,照旧是走着到厂子里的,厂子的门已经紧紧关闭了,刘猛听苏凌提起过,工人都已经回去了,厂子停产了,刘猛一个纵身跳了进去,谁也没惊动,厂子里漆黑一片,只有办公室里点点亮光。

刘猛悄悄走了过去,敲了敲门,苏凌的声音:“谁啊?是王诚大哥吗?”

不等答话,刘猛就直接推门进去了,苏凌听到有人进来先是一惊,看是刘猛马上充满了惊喜,急匆匆站了起来走到刘猛跟前,刘猛见她脸色很是憔悴,难为她了,轻轻抱了抱她,苏凌闭着眼睛靠在肩头,只觉得浮躁的心情越来越平静。

大约一刻钟,苏凌才依依不舍离开刘猛怀里,略有些不好意思,刘猛发现原本很大胆的她竟然满脸通红,只装作没看见,笑着问道:“现在情况如何?”

苏凌眼神中闪过一丝疲惫,愤愤不平地说道:“举步维艰,再这样下去就只能关门大吉了。”随后眼前一亮,对刘猛有着绝对的自信,问道:“刘总,你回来就好了,我们肯定能够度过难关。”

刘猛摆了摆手,“既然举步维艰,就干脆关闭掉吧。”

苏凌吃惊地长大了嘴巴,不敢置信地看着刘猛,她耗费无数心血苦苦维持着的厂子被刘猛一句话就放弃了,心中一时难以接受,眼睛泛起晶莹的泪花,这不仅是一个厂子,一个事业,苏凌在这个厂子里还找到了迷失的自己,这个厂子没了,让她又有了一种没着没落的不安全感,和那种忙碌的充实感相比,很是难受。

“我们就不能再想想其他办法吗?”苏凌不甘心地问道。

第二六四章:拿得起放得下

ps:不好意思,今天有事情耽误了,恳求一张月票开张啊,光秃秃的很难看。

在回来的路上,刘猛就经过详细的思考,孔老师一辈子的心愿就是哥德巴赫猜想,此后的一段时间,他必须得陪着他一起发起最后的冲锋,根本无心和杜老板斗来斗去。

刘猛平静地看着苏凌,说道:“拿得起,放得下,方为自在人,你大概也知道我在昆城还有产业,既然在冰城维持不下去了,我准备把这边的厂子整体迁移到昆城,你带着王诚两人和小保安萧羽一起过去就行。”

“可是,我们坚持下去,未必会败的……”苏凌心有不甘,毕竟冰城的厂子她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刘猛叹了口气道:“你说的我都明白,但是我眼下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无做,无暇他顾,到了昆城那边,专注开发航拍技术,音乐播放器砍掉也就砍掉了,直接升级做手机算了,没有舍哪有得,整个厂子的运转全部交给你来打理。”

上次郑雯过来找苏凌,跟苏凌说过孔老师的事情,苏凌迟疑一下问道:“是哪位孔老师的事情吧?”

刘猛点了点头,道:“他是我的恩师,一心想要解决一个学术问题,之前就找过我,希望我们一起攻克,我因为事务繁忙当时拒绝了,现在他时日不多,我一定要和他一起并肩作战。”

苏凌没再说什么,她能从刘猛坚定的眼神中感受到他跟孔老师之间的情谊。此前厂子出了问题,苏凌跟他说,刘猛一直没回来。知道了孔老师的情况马上就回来了,在他心中孰重孰轻一目了然,明白归明白,只是心中还是很难过。

刘猛知她不好受,柔声说道:“事有轻重缓急,人死却不能复生,我们只不过是换个地方重新开张。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杜老板现在就跟个疯子似的。我又无暇他顾,不易硬碰,快则一年多,慢则三年。到时候直接压垮了他。没必要为这种人浪费心力。”

苏凌还是有些难为,柔声的安抚稍稍好了一些,刘猛知她难过,走过去轻轻拍了拍她的后背,柔声说道:“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会心无旁骛和孔老师一起研究数学猜想,厂子搬到昆城之后全权由你负责,不用跟我汇报,也不要跟我汇报。你独自运作。”

“啊!”苏凌很是吃惊,心中不免惴惴不安起来。让她独挑大梁心里总是不自信,刘猛也知道她的这个毛病,笑道:“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那些做得比较成功的人只不过是有机会让她们施展才能而已,现在给你这个机会,你同样也可以,呵呵,昆城那边的厂子当初刚生产的时候只是招了几个瞎屁不懂刚毕业的毛头学生,这才半年多,各个都能独当一面。”

苏凌一股信心顿生,本来她心里那股自卑感太强烈了,听了刘猛一番话,虽然还是不安,但是也有了挑战的冲劲,希望她也能干出一番事业来,昏暗的灯光下,不由得也轻轻抱了抱刘猛,分别在即,心中自然也是有些不舍。

仅仅一天,冰城的猛犸科技关门大吉,杜老板自然是有眼线的,随即就知道了情况,哈哈大笑对身边站着的一个中年男人说道:“小破厂子总算是关了,刘猛那个小瘪三回来了吗?”,这旁边的中年男人赫然就是老金,当初跟在杜毅身边的,深得杜老板的信任,杜毅进去了,回来继续跟着杜老板。

老金谄媚地笑道:“这个龟孙子八成是不敢回来了,特么的,我在网络上查到他躲在美国参加一档叫《吉尼斯智力挑战赛》的真人秀节目,据说在美国很是火爆。”

杜老板皱着眉头看着老金,嘴角带着一点讥讽的笑意问道:“你都不会上网,怎么知道这事的?”

老金有些尴尬,说道:“我不是有个侄女在美国读书嘛,她……她跟我说的。”

杜老板脸色一片阴沉,手用力地按在桌面上,咬牙切齿地问道:“黄胜这个混蛋死了没?”想到黄胜,杜老板就满心的痛恨,都是这种下三滥,社会的人渣败类,竟然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一口咬定是儿子的指示,结果好死不死把儿子给弄进去了,想起这人,杜老板就恨不得食其肉饮其血,比之刘猛,更加痛恨。

不过,如果他知道黄胜就是刘猛挑唆的,可能就会更要置刘猛于死地而后快了。

老金点头哈腰地说道:“我们的人还没安排进去,这个倒霉蛋就自杀了,估计他也知道自己该死,真真是便宜了他。”

“死的好!留在世上也是丢人现眼!”杜老板恨极了这种恶心人的小混混,随即又吩咐道:“不管你是安排人进去,还是买通里面的人,一定要照看好毅儿,再不得有闪失,否则你就给我滚蛋吧。”

老金忙点头称是,下去办了。

……

这是一个难得的晴朗天气,刘猛搬到了孔老师家里居住,便于和他交流哥德巴赫猜想的解法,也能就近照顾他,孔老师一生未娶,也无任何子女,刘猛充当了后辈的角色,阳光明媚,推着他在冰城工业大学老校区中散步。

冰城直到五月份才会积雪融化,很快就又进入炎热的夏天,所以冰城的春天其实很短暂,没有如南方那样草木发芽的蓬勃生机感。

孔老师的身体越来越孱弱,无法自己行走了,再出来只能坐在轮椅上,但是他每次出来的兴致都很好,指着不远处的冰场笑道:“哈哈,小猛,看那冰场,我第一次学习溜冰就在哪儿,站都站不稳,可是我又好面子不肯学那些同学爬过去,结果就一直站在边上观看,当时场子里有一个女孩滑的非常飘逸,如同冰上的燕子一样,我的眼睛就一直盯着她的身影看,你猜怎么着?”

刘猛赫尔一笑,孔老师最近闲暇之余常常感叹年轻时候的青春岁月,不知道是为逝去的青春感伤呢,还是后悔当初钻研学术的选择。

“那肯定是被孔老师的风采吸引,过来跟你搭讪了呗。”刘猛笑道。

“虽不中,也差不多了。”孔老师笑道,“我年轻的时候可是温文尔雅的书生模样,比你小子可帅气多了,她见我一直在旁观看,就问我是不是不敢下场,要不要帮忙,那我当然不会承认了,我们那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是很爱面子的,现在想想还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有你小子脸皮一般厚就好了。”孔老师笑呵呵地说道。

“孔老师,你回忆青春就回忆呗,干嘛要捎上我呢。”刘猛顿了顿又说道:“那后来怎么样?不会就一直在旁看着吧。”

“那怎么可能,我们那个年代的人自然有我们的办法,然后我就在大晚上冰场没什么人的时候自己去练习,使劲摔,摔个狗啃屎也没人知道,嘿嘿,溜冰就是靠摔,一个星期的拼死练习我就可以长距离滑行了,等到下次课程的时候,我还是站在一旁观看。”

刘猛奇怪了,“这都学会了,怎么还不下场来个双人花样滑冰啊?莫不是还拉不下面子?这可就矫情啦。”

“你这臭小子,哪里知道当时社会的风气,都要很矜持的。”

“那到底怎么样了?不会就这样白白错过,连人家叫啥名字都不知道吧。”

“当然不是,我等在场边,就是为了她靠近的时候偷偷塞张纸条给她,相约晚上一起滑冰,嘿嘿,当天晚上她就来了,几乎空无一人的冰场上,我们一起手拉着手潇洒写意地滑行着,而到了下一次白天的滑冰课,我们还是装作彼此不认识,通过眼神交流,就如同身怀珍贵财务的窃贼一样,心脏扑通扑通乱跳。”

刘猛赞道:“你们年轻的时候就是整个一闷骚啊,第一次约会就手拉手了,这速度可一点也不比现在慢呀。”

“臭小子,连我的玩笑都乱开,哈哈,不过没关系,老头子豁达不跟你一般见识。”

“后来呢?”刘猛忍不住问道,还是挺好奇的,如此浪漫的邂逅和相恋,最后怎么就没走到一起呢。

“后来?后来自然是在一起了,我们就这样秘密地相恋四年,身边的同学竟然没一人发现的,呵呵。”说道这里,孔继道似乎思绪又回到了那个时候,脸上充满了光彩,激昂的青春啊,哪有不绚丽多彩的。

刘猛虽然好奇,但是不再往下问了,美丽的爱情故事,最后又没在一起,接下来必定是哀伤的分手了。

孔继道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只是可惜,我们那个年代太多的身不由己,毕业之后她被分配到哪里,具体做什么工作,我都不知道,从此再没见过。”

“就没找找?”刘猛问完之后忽然想到自己和顾盼,不由得也一阵感伤,不曾想和孔老师的人生境遇竟如此相同,只是不知道那结局是否会重复?

“怎么没找,后来大环境宽松了一些,我是上天入地到处寻找,直到十年后才放弃了,根本没人知道她在哪里,仿佛在这世上失踪了一样。”孔继道提起来还是很遗憾和无奈。

“那你们就没有相约怎么再见面?就没留下一点只言片语?”

第二六五章:孔老师一生的执念

ps:非常感谢dscm投出的本月第一张月票。

孔继道叹了口气,道:“茫茫人海之中相遇是一种缘分,而在一起之后的分离,再能相遇更加是极为困难的的,那个时候信息不发达,我就在想或许她已经成家了呢,再次相遇恐怕只会尴尬吧,还不如留下那份美好在心中。”

孔继道的脸上露出异样的神采,大概那是他人生中很美好的时刻,刘猛脸上闪过一丝倔强和坚持,笑着说道:“看不出来孔老师年轻的时候还是很风流的嘛,再跟我详细说说呗。”

刚想开口说,孔继道一下子晕了过去,刘猛紧急送医,救治了两个多小时,孔继道才悠悠地转醒,看到刘猛一脸担心的站在旁边,孔继道露出一丝笑意说道:“呵呵,这把老骨头是真不行了。”

刚才医生跟刘猛说了,孔老师已经耗的油尽灯枯了,眼睛不禁溢出晶莹的泪花,孔继道知道自己的情况,笑着说道:“小猛,我们可是搞科学的,不来这一套,就在刚才我突然又有了一点思路,我们讨论一下哥德巴赫猜想的不确定方程吧……”

刘猛跟孔老师一起讨论起来。

随后的几天,孔老师时常迷迷糊糊,喊着少年时代女孩的名字,刘猛见他如此,开始动用所有的关系打听这个女孩子的下落,只可惜时代有点远,总是打听打听就断了线了,特别希望能够帮助他们再见一面。

孔老师迷迷糊糊地说道:“我出生在一个动乱的年代。幼小心灵受到了极大的创伤,在家里并没有得到乐趣,在小学里总是受人欺侮。我觉得自己是一只丑小鸭。习惯于挨打,从来不讨饶。被造成了一个内向的人,内向的性格。我独独爱上了数学。不是因为被压,只是因为爱好数学,演算数学习题占去了我大部分的时间。”

“当我升入初中的时候,从远方的发达地区来了几个很有学问的人,有个语文老师水平最高。大家都崇拜他。但我不喜欢语文。我喜欢两个外地的数理老师。外地老师倒也喜欢我。这些老师经常吹什么科学救国一类的话。我不相信科学能救国。但是救国却不可以没有科学。尤其不可以没有数学。而且数学是什么事儿也少不了它的。人们对我歧视,拳打脚踢,只能使我更加爱上数学。枯燥无味的代数方程式却使我充满了幸福。成为唯一的乐趣。”

“老师知识渊博,又诲人不倦。在数学课上,给同学们讲了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不爱数学的同学都能被他吸引住,爱数学的同学就更不用说了。数学分两大部分:纯数学和应用数学。纯数学处理数的关系与空间形式。在处理数的关系这部分里。论讨整数性质的一个重要分枝。名叫数论。”

“十七世纪法国大数学家费马是西方数论的创始人。但是华夏古代老早已对数论作出了特殊贡献。《周髀》是最古老的古典数学著作。较早的还有一部《孙子算经》。其中有一条余数定理是华夏首创。后来被传到了西方,名为孙子定理,是数论中的一条著名定理。直到明代以前,华夏在数论方面是对人类有过较大的贡献的。五世纪的祖冲之算出来的圆周率,比德国人的奥托,早出一千年多。”

“十三世纪下半纪更是华夏古代数学的高…潮了。南宋大数学家秦九韶著有《数书九章》。他的联立一次方程式的解法比意大利大数学家欧拉的解法早出了五百多年。元代大数学家朱世杰,著有《四元玉鉴》。他的多元高次方程的解法,比法国大数学家毕朱。也早出了四百多年。明清以后,华夏落后了。然而华夏人对于数学好像是特具禀赋的。华夏应当出大数学家。华夏是数学的好温床。”

孔老师断断续续地说着。似是在回忆这一生走过的路,清苦的童年中,数学是唯一的乐趣。

“有一次,老师给我们高中生讲了数论之中一道著名的难题。他说,当初,俄罗斯的彼得大帝建设彼得堡,聘请了一大批欧洲的大科学家。其中,有瑞士大数学家欧拉;还有德国的一位中学教师,名叫哥德巴赫,也是数学家。”

“一七四二年,哥德巴赫发现,每一个大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的和。他对许多偶数进行了检验,都说明这是确实的。但是这需要给予证明。因为尚未经过证明,只能称之为猜想。他自己却不能够证明它,就写信请教那赫赫有名的大数学家欧拉,请他来帮忙作出证明。一直到死,欧拉也不能证明它。从此这成了一道难题,吸引了成千上万数学家的注意。两百多年来,多少数学家企图给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