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最强农民(四高)-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以为是两个偷鸡贼呢。怎么,来了进去啊。”他身后的王娟一张脸羞得通红,好在是晚上,没有人看见。

当时两个小青年自己约会,不用媒人介绍,还是同姓,在乡下是很惊世的事情。王娟虽然知书达理,但是跟王平这种有过后世的经历的人,那心脏的承受力,就没法比!

王平不会在意这样的约会,而且在他看来,王娟叫他到院子外面去说说话,也并不是正式的约会,只是后来两个人说着话发生了肢体接触,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王平也不会内疚觉得不妥,倒是王娟后来很不好意思,心中翻滚得厉害,在进院子的时候又遇上了别的人,那就更加心中忐忑了。本来她等王平先进去后,自己再偷偷溜进去的!

这一下撞着外人,对王娟来说,那就太尴尬了!

一行四人走进院子,唐金和孔小虎一亮相,就被公社干部盯在脸上。他们能感觉出公社干部对他们这种不懂事的举动的不满。

“小娟,过来!”那雍容华贵的女士看见王娟一张脸都笑得起了慈祥的鱼尾纹。她的气质风度,端庄中不失优雅,还带着几分自然而然的权威。头发盘着,黝黑发亮,根本看不出她的年龄。这个女士历经家庭变故坎坷,一路独自走来,终于迎来了为自己丈夫平反和一家人重回省城的团圆今天,这样的人,不知道有着一颗怎样强大的心脏。

王平尊敬的看着王娟的婆婆!突然心中一动,感觉这个女士有些眼熟,在他前世就学的时候,学校的名人墙上,就挂着这个女士的照片,学校门口两边,还有着这个女士的题字: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

这个现在风华正茂的女士,正是后来在81年上任的共和国农业部部长宁娴澜女士,她的丈夫,就是研究二季再生稻的著名农业科学院王士翔教授,共和国稻谷研究的最知名的科学家之一,也是后来共和国农学院的学生们敬仰的前辈。王平现在都还记得看过王士翔教授编写的《再生稻》。

王平心中一阵激荡!

王士翔的故事,后世的书报杂志记载了老人坎坷和不平凡的一生,只是,再生稻的研究,随着老人的不幸离世,中断了二十多年,并且后继无人。老人的许多珍贵数据资料,也因为那时候的运动,丢失了,成为共和国再生稻研究的一大悲剧。

再生稻,就是收割后的稻谷只要保留下稻桩,经过施肥就能第二次生长的稻子。虽然后来也有稻谷专家研究再生稻,但是总体的效果都不理想,最后共和国推广了些时间,因为效果不理想而没有形成产业化。王平前世读博期间,对于再生稻是非常有研究兴趣的。

而宁娴澜女士,就是后来连任共和国两届农业部长的部级高官,功勋卓著!开创出了以全球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全球百分之二十以上人口的奇迹(这个数据可能有很小的出入),共和国粮食自给自足的奇迹。

难怪宁娴澜女士开着红旗小车从省城来到了这里,王平还熟悉记得前世看宁娴澜女士传记的书的内容,推算起来,现在的这个时候,可能宁娴澜女士应该是xx省的副省长,zhōngyāng候补委员,副部级干部,主管农业,她是个典型的技术型官员,拿现在的话说,是学者型官员。自己本身就是农学院的高材生,对于小麦稻谷玉米的研究是专家级水平。

宁娴澜女士在揽着王娟的肩膀的时候,看见了王平激动的表情,心中微微奇怪,这个王家的少年,见了她竟然眼眶湿润,不知道是王家的谁的子孙。

王平很想上去握一握宁娴澜女士的手,根据王家的辈分,叫她一声婆婆。他看一下宁娴澜女士的周围,都是一圈干部跟着,能够靠近去说话的,都是老一辈王家的人。

这次宁娴澜回丈夫的老家来看儿子王顾文儿媳张小琴,孙女王娟,带了一些东西分给王家院子的人,有白米,有胶鞋,有红糖白糖水果糖,还有些陈旧衣服,几床军被子。整个王家院子,热闹得跟过年一样。

在这之前,王家院子的人,谁也不知道王顾文还有个这么厉害的母亲在省城做官,那时候运动中,王顾文一家都对自己全家返回农村的原因闭口不谈,王顾文的父亲著名农学教授王士翔从来也没有提过自己的成就,院子里的人,只知道他是教师,耳闻他是教授,教师和教授,在乡下人的心里,也并没有任何的区别。

“孩子,你过来!”宁娴澜对王平招招手,和蔼的说道。

022章自学认字的少年

王平控制着心情的激动,不卑不亢的走过去,这可是真的近距离跟偶像人物接触啊!前世在农学院的时候,宁娴澜女士在退休后还来演讲过,她的风度气质渊博学识和幽默亲和的特质,令王平和同学们为之倾倒!

王平走上去,唐金和孔小虎脸都绿了,讪讪的在外围陪笑着。他们做梦也想不到,王顾文一家还有人在外面做大官,这么多年来,谁也没有听说过这些消息。

真武公社的正副社长脸sè紧张的看着王平,他们怕这小子在宁娴澜这个大人物面前出什么乱子,对于宁娴澜的具体身份,他们现在并不知道。

宁娴澜这次下来要随行的领导们对她的身份三缄其口,要看看下面的农村实际情况。

公社的社长主任们心里七上八下的,这两天真武乡传得沸沸扬扬的神奇小子王平,就是这个少年,可千万别在这里出什么纰漏,说出一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话来!

宁娴澜女士的右手边,站着一个身材笔挺的中年男人,眉眼普通,神情温和,但是王平从他站的位置和手脚摆放的姿势,看出这个人一定是武jǐng之类的人物,也许是地方公安派出来一路保护宁娴澜的高手。

王平的前世,博士读到一半入伍,成了世界顶尖级别的特种兵,对于跟他一样的行伍人员有非常的亲切感!他对这个特jǐng高手微微一笑,就好像看着了多年前的战友。

这个举动令周围的干部们都是一愣,那武jǐng高手只是微微点头,板着脸!

“你叫王平?”宁娴澜女士微笑着,一口非常好听的普通话。

“我叫王平,宁婆婆好!”王平非常有礼貌的说道。

宁娴澜的表情微微一愣,看了王娟一眼,心中暗道:“娟儿,你这么快就把我的姓名都告诉这个少年了,该不会把我的身份也说了出去吧。等王顾文把转职手续办好,娟儿过几天就回省城了。看她把我名字都告诉这少年的份上,小丫头跟这少年很亲啊!”

而王娟也是一怔,她可并没有告诉王平她婆婆的姓名,这本就是一个秘密。王平是怎么知道婆婆姓宁的?!

王顾文和周围陪同宁娴澜女士来的干部都是一怔!

王顾文对王家院子里的人,从来没有说过母亲的姓氏名字以及身份背景!而随行来的干部吃惊,是因为王平一个乡下小子,见了副部级的省长,竟然从容不迫,应对彬彬有礼,好像见过大世面,也很有教养的样子!就连真武公社的社长都远远没有他这么从容沉着,落落大方!

王平的言行举止,令所有的人都亮了一下眼睛!这个乡下少年,真的有些奇异!

“我听小娟说你是个小奇人,要好好努力做事哦,今后的农村,大有可为!”宁娴澜勉励说道,“土地下放后,多劳者多得,少劳者少得,不劳者不得。你领着大伙两天半就把生产队的土划分完毕,没有一家出错,土地花名册你也出了不少力气,还会写字,你是有空就在娟儿家看书吗?”

“是!”王平简单的回答。近距离看得出宁娴澜女士的眼角和额头,还是有了很细微的皱纹。不过这细细的小皱纹,反而令她更加的和蔼亲切,气质高雅。

“不错,自学成才,少年有为!”宁娴澜女士笑道,眼睛扫过一圈的随行干部,这话也是说给下属们听的。干部们连连点头,对王平投以赞赏的目光。

刘坤厚的心都要激动得跳出来了,王平得到了这位神秘大人物的赞赏,他虽然不知道这位宁女士的官职有多高,但是王平得到的这份赞赏,就是荣耀。唐金和孔小虎脸sè更加难看,心中扑扑的跳动,不知道王平家跟这位神秘的大人物有什么深厚的关系。

“我会努力的!”王平腼腆一笑。

他的腼腆笑容令宁娴澜印象深刻!宁娴澜心中微微感觉可惜,这么好的苗子,可惜没有能读上书,共和国的农业建设,其实并不是农业本身,而首先是共和国对农民们的扫盲教育。王平能够自学成才,实在是不可多得!

她再次意味深长的看了随行的官员们一眼,尤其是真武公社的干部们,宁女士的目光,谦和亲切,却有洞穿人心的力量。

“宁阿姨,天sè不早了,我们还要赶回县城去休息。”一名衣着中山装的年轻男子毕恭毕敬的说道。他是宁娴澜的专职司机!

这么多人,自然不可能住在王家院子里。

历史翻篇了,王顾文一家转回省城的事情,自然有专人去协助办理。王士翔教授的赔偿和工资还有王顾文自己的工资补发,办起来自然也是顺风顺水。

又是一阵熙熙攘攘之后,三辆车摇晃着开出了王家院子,宁娴澜女士选择天黑匆匆回来一趟,不想惊动更多的地方干部,更不想因为自己的身份让王顾文一家成为乡下的谈资,所以对自己的身份能够避免不说的就先不说。王娟不忍心违逆婆婆的要求,跟着她一起上车,陪她晚上在县城的宾馆里好好的唠唠家常。

王娟一直都是宁娴澜女士心中的一个宝贝。

真武公社的社长等人目送车子远去,直到看不见灯光了,才回来王家院子,对王顾文一家嘘寒问暖,对王平也是握手寒暄不断,王家院子里其乐融融!只有唐金和孔小虎脸sè尴尬,找刘坤厚麻烦的心思,想都不敢想了。

“王平,你能力不错啊,好好干!”真武乡社长连胜利亲热的拍拍王平的肩膀。神秘大人物看他的目光,他记住了,要给这个少年发挥才华的机会。

王平笑笑,没有说话。

有了宁娴澜女士的一番话,公社社长自然会对自己礼让三分,他并不看重这份荣耀,一个男人要做点真正的事业,到最后,凭的都是实力。

他不想因为宁娴澜女士的一番话而沾到什么光,所以并不跟社长套近乎!

王家院子的所有人都羡慕的看着王平,除了老一辈的人,就只有这个小子,是宁娴澜这个神秘大人物点名跟他说话的,并且得到了她的赞赏和肯定,这份荣耀,令王家院子的所有人都脸热心跳!王平的母亲和姐姐王玉都是脸上发光,两个哥哥王建王亮对自己的弟弟刮目相看,更加的心服口服!

王功福一家人站在人群外围,一句话都没有敢说。王功福手里拎着一袋白白的面粉高兴得傻笑。一些孩子的手里,口袋里,都装满了糖果。这些糖块,就连过年的时候都很难吃上。王平的婆婆得到了一床崭新的军用厚被子,十元钱;王平家还得到了一小袋白米,这袋白米,令王平妈妈笑得嘴巴都一直合不拢。

对于这些,王平不以为意,因为他明白分田到户后,农民们都憋足了劲,连续几年,共和国农民家家户户都是丰收。他关心一个更迫切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发挥出自己的所学,先让自己的口袋里鼓起来!

023章清香扑鼻折耳根

第二天一早,全社所有的社员都集中在烂田院子,划分冬水田就从烂田院子内开始。烂田院子因为田烂而闻名,这里的田,常年蓄水,从未干过,田里的水深泥深,所以名叫烂田院子。

一切都按照队里的花名册来进行,划分田的时候,天气暖和,阳光普照。王平看见田埂背阳的一面上,竟然长满了折耳根,他心中一喜。折耳根学名叫做鱼腥草,开胃健脾,凉拌可口,是前世城市里的美味佳肴,更因为其保健的作用而价格颇贵,是一种食用的野菜。王平最喜欢吃这样的干净保健有营养的野菜,当下脱掉鞋子,挽起裤子,就下到田里去扯田埂背面上的折耳根。

这一举动令周围的社员们都大惑不解,诧异的看着他。

“这东西扯来干什么?”书记刘坤厚问道。

在cháo湿的田埂上,沟边,土边地角,池塘水渠的堤岸壁上,到处都是这种野草,因为有一股天然的鱼腥味,连猪都不吃。这草很贱,一年四季都有,冬天也不会死,chūn天一来,就生长得快,到处都是。社员们在劳动铲草的时候,就把这草也一起除掉。

社员们见习惯了这折耳根,除了大饥荒的那年外,基本没有人食用。

“吃!”王平兴奋的说道,“这是上等的好菜。”

他的话令社员们都、一阵哄笑!

“这东西也能吃?一股臭味!”李兵蹲下来说道。

“鱼臭味,怎么能入口?煮在锅里,估计锅都有鱼臭。”刘坤厚笑眯眯的说道,眼睛成了一条线。

“当然能吃,可以凉拌,还可以生吃。”王平象征xìng的吹吹折耳根叶算是清洁了,丢了几片在嘴里,咀嚼几下,一股草香几乎要从鼻孔里冒出来。那时候,庄稼地里农药化肥用得非常非常少,可以说瓜果树木天然无污染,渴得厉害了,就是冬水田里的水都能直接喝。那水,清幽幽的,像泉水一样透明。

王平一边吃一边对王建王亮两个哥哥说道:“二哥三哥,下来挖折耳根。”王建王亮惊讶的看着兄弟王平,笑着摇摇头拒绝。王建说道:“老幺,家里还有牛皮菜红薯,酸萝卜也还有一坛,有菜吃,用不着吃草吧!这草,牛都不吃。”

王平挖出折耳根的根,白白的嫩嫩的,就在水田里的水里洗洗,丢进嘴里,那时候的折耳根全天然的东西,味道好,香,脆,嫩,入口生津,王平吃得津津有味!

社员们站满了一田埂,都微笑着看王平吃草。

“王平,这草真的好吃?”孔小虎笑道。经过昨天晚上的事情,见过了红旗轿车和吉普车的大阵仗,孔小虎收敛了许多,过去在运动中的戾气消退了许多,回归了八、九成农民的朴实。

“这是上等好菜,书上都有记载,两千多年的食用历史了。知道历史上的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不?他的国家,就是靠挖野菜度过灾荒年的,其中最重要的野菜,就是这折耳根。”王平一脸灿烂的笑,“二哥三哥,下来挖折耳根,我要送人。”

社员们再次发出善意的哄笑!这野草到处都是,还能送人?谁要啊?!王平这小子,古怪啊!

“送谁啊?”刘坤厚笑道。

“送谁?还有谁?上等菜当然是送贵宾了,她一定会喜欢得不得了。”王平说道。一句话,惹得社员们都笑!

孔小虎也学着王平挖出两棵折耳根,在衣服上擦擦,扔进嘴里,咀嚼两口,眉头就皱了起来。

“别吐,多咀嚼几下,没事,像我这样,习惯了就会觉得很香。知道臭豆腐不?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这折耳根也是一样。”王平说道。

孔小虎闭上眼睛咀嚼起来,鱼腥味感觉消退,草的清香从舌底泛出来。那时候的野生鱼腥草折耳根,比现在市面上卖的,强了N倍!现在人工培植的鱼腥草,清香欠缺,口感欠缺,但是一样的卖得老贵,其天然的保健作用虽然消退了不少,但依然销路畅通!

“嗯,有点意思!”孔小虎咽下去说道。

“这折耳根是可以食用,中药里面,它是一味好药。”一个略懂中医的社员说道。

王建脱下鞋子跳进水里,折耳根喜cháo湿yīn凉,都生长的田埂的背面,需要下到田埂下面的水田里才好挖。

“老幺,这折耳根真的送人?送谁啊?”

“当然是真的,送谁你别管,我心中有数!”王平认真说道。那时候,这样的野菜折耳根,还没有在市场上形成销售,也只有懂农学的人才喜欢食用,也是这些专业人士最后推荐起来的,十多年后形成了一个市场流通的上等蔬菜。

王亮也下田挖起折耳根来,三兄弟一起挖,王建王亮还学着王平吃了起来,刚开始,那折耳根的鱼腥味令王建王亮皱起了眉头,但是只要吃了两颗后,那折耳根的清香嫩脆就把他们的口感调整过来了。

折耳根的鱼腥味,闻在王平的鼻子里,那就是扑鼻的香气,令他食yù大开。

一时间,社员们都试着挖出鱼腥草来试一试,不少的人都啊呸的吐了出来,李兵兄弟,刘坤厚书记唐老绵等人都吃了下去,人人感受不一。

“大家别这样生吃,回家洗干净,用盐凉拌一下,然后用清水一透,可以除掉鱼腥味,再拌上生姜大蒜盐巴(当时吃酱油醋的少,但有),就是一道好菜。经常吃,帮助胃部消化。身体寒凉的可不能多吃,伤风感冒的也别多吃,会拉肚子。”王平高声说道。

“我试一试!”孔小虎低头挖起折耳根来。

“我也挖一把回去试一试!”刘坤厚说道。

“平哥,挖折耳根不分田了?这样吧,我李兵兄弟帮你挖折耳根,你带着大家分田。”李兵笑道。李兵几兄弟踢掉草鞋,挽起裤腿就下了田。

“李兵,下面的田埂反背上折耳根特别好!”唐老绵慢腾腾的打开分田的花名册,“王平要折耳根送客人,你去挖些好的大的根肥一些的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