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陷世(远洋)-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走着,听见林子里有人在喊:“姚先生,余先生”不知是谁在喊叫。德志边走边想,却不得要领。
!
第090章 尚方宝剑
德志和余哥爬上山坡,才发现是常剑站长,他见书记夫人已经做好了饭,就主动请缨去找德志和余哥。他站在高处,看到了他们,就喊叫。这里是山坡,喊人的声音还是传播得很远的。
常剑站长肥头大耳,天天琢磨人心术,读人很在行,他这么一喊,还真给了德志和余哥鼓舞,前方就是午餐,加把劲就到了,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此话没错。果然,在食物的引诱下,德志和余哥爬起山来,比平时更快。
常剑很高兴,看到德志,连忙说:“你们到哪儿去了,害得我好找。”
德志说:“哦,对不起,我们去找房子了。”
常剑很奇怪,接着问:“找房子?你们住?”
德志说:“是啊,我们每到一个村,都要住在村里。”
常剑不说话了。他可能很奇怪德志所在机构,为什么这样安排?任何一个政府机构,都不会派工作人员住在村里,最常见的是住在乡镇一级宿舍,不可能还像过去一样驻村的。
现在的机构很多,来自政府和民间的,都是一个目标,为农民服务。但操作方法迥异,政府的作法和真正民间的慈善机构的作法大不一样。政府在上,不愿意下乡,不愿到村里,所以,了解不到村民的真正需要。不清楚农民在想什么。民间慈善机构将扶贫发展当成自己的事业,没有想得到好名声或者好政绩的强烈愿望,结果就认真踏实地做工,不图别的。
说到这些,余哥没有话说,他可能不知道怎么说,或者不想说。总之,只是德志和常剑站长在对话。他们边说边到了宫支书家。
宫支书家住的还是干打垒的泥房,院子挺干净,没有什么垃圾。房屋较高,进了里面,才发现有木板,木板上面是堆放粮食和杂物的地方。堂屋里有红薯窖,里面堆放的是红薯,可惜看不到装了多少,因由木板遮盖了出入口,免得孩子会掉进去。
饭菜已经摆好,德志和余哥落了座,开席。饭食和坪村的大同小异,多的是,白酒和啤酒。德志和余哥说什么也不喝。常剑站长和副乡长喝了,司机不能喝。有纪律,也为了安全。
副乡长,外人都喊他乡长,其实是常务副乡长,有点文化,从政以前是教室,口才经过多年磨练,已经十分了得。那一年,从教师队伍中选拔一批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副乡长有幸被选中,成了从政的老师。常剑中专毕业,经过他老子的关系,进入水利局。他老子是南下干部,解放了小城,人就在小城安了家,就有了他。
都不简单,个个吹牛,天花乱坠,德志见的人也不少,见怪不怪,任他们去吹。饭后,上车离开,吉普车从村级公路驶过,激起了路上水洼里的黄泥水,刚刚下过一场雨。村级公路没有铺水泥路。下雨就积水,行人一般不走车路,宁愿走小路,还干净些。但住在路边的人家就苦不堪言了。
乡长没有检查计划生育工作,只是到了卫生室看了一眼,和那老医生聊了一会儿,就上车走了。
车到了丘湾乡,德志和余哥要下车,常剑站长说:“不用下。我下车。这车要回小城县城,就不必下车,直接回去吧。”然后常剑对司机说:“小王,麻烦你送两位先生回家。谢谢了!”
副乡长说:“我也回城。小王,你准备些油票,我想办法给你报了。”
司机说:“好的,谢谢乡长。”
乡长年轻有为,他在一家汽车美容中心门口下车,对司机说:“小王,你把两位先生送到宿舍后就过来吧。”
德志连说“谢谢”。
司机小王说:“好的。我马上就来。”
德志和余哥到家了。搬迁的通知赫然贴在门口,看来这一回是动真格的了。
没说的,德志和余哥次日立刻到了县城所在地的西坡,寻找房子。找了几条街,就是没有。这里的房子真俏,有一幢房子在新城,比有一个不听话的儿子要强得多。仅租金就够生活一辈子了。这是目前,但是,将来的情况如何,谁也不知道。惟有天上的父亲知道。
正在灰头灰脸地准备打道回府的时候,德志看到了圆脸,她停下车,问:“干嘛呢?”德志说:“找房子。”圆脸说:“最近找房子的特别多。不过,我认识一位朋友,他那有房子,你去看看吧。”说着,她邀请德志和余哥上了车。车内还有其他乘客,圆脸将那些乘客送到目的地后,将车开回转来,在一家旅馆门口停下来,转过脸来说:“诺,就是这,下车吧。你们先看,我转一圈回来接你们。”
德志谢过她,下了车,走上几级台阶,问门口一位值班的姑娘:“请问你们这有空房出租吗?”那姑娘说:“有。你稍等,我请老板来。”她说着,就蹬蹬蹬地跑上楼去了。没过多久,她又像燕子一样飞回来。她说:“来了。”
老板长相和善,有一副官相,四平八稳的,他微笑着问:“你们要租房吗?”德志说:“是的。”他笑了笑说:“最多租半年。楼上有一套,是给我儿子结婚用的,他在外地,一回来就要结婚。”德志心里不悦,他知道搬一次家很不容易,不想搬来搬去的,就说:“我们想租一年。你看怎么样?因为,我们还要做一年的项目。”
房东说:“你们在做什么项目?”
德志说:“水利卫生项目。”
房东问:“在哪里做?”
德志说:“在丘湾乡虎坡村和茶店镇的魏村。”
房东说:“哦,是这样啊。你们是什么机构?”
德志说:“是dashing基金会。”
房东说:“我知道了。电视上看过。前不久,你们在县委办公室签了合同的。你们是慈善机构吧?我的战友在县统战部。好了,既然你们是做好事的,我也做做好事。就给你们用一年。儿子结婚也是大事,到时候,我再想办法。”
德志说:“谢谢!谢谢!”
房东说:“现在房子挺紧张的。你们来小城也不短时间了吧?小城县城的地寸土寸金,很珍贵,房子不好找。你们能租到我的房子算是走运,也算我们有缘。我们不指望收点房租过日子,房子建了主要是自用。”
德志看到这房子设计比较合理,很亮堂,南北通透,一间厨房,两间卧室,一个大客厅,一个阳台。北面可以看到长江,南面可以看到山上的房子以及台阶,上了台阶,就可以到超市,购物上街都比较方便。这是一处比较理想的位置,房子也不错。
德志和余哥跟房东商量好后,立刻决定租下该房,租金和老县委会家属区的房租差不多。房东在三楼开了旅馆,二楼自住,四楼给二儿子,五楼给大儿子,但大儿子另有房子,没住这里,房子就空闲下来,但里面的家具一应俱全,应有尽有。
德志和余哥决定租房后,就把这一信息告知了刘小姐,刘小姐当然没意见。房子就算落实了下来。剩下来就是搬家。德志和余哥站在门口的时候,圆脸将车开过来,二人上了车,圆脸说:“租好了吗?”德志说:“好了,马上搬家。”圆脸说:“怎么快啊!他是县工商局退休干部,老婆也是。条件你们都看到了,他开个旅馆,赚点打麻将的散钱。他老婆最爱打麻将。他也好这一口。但瘾没他老婆大。”
德志说:“你很了解他们一家啊。”
圆脸说:“那是,小城说大也大,说小也小。”
德志突然想到还没跟谭主任说搬家的事呢。虽说换了局长,但主任还是他,不过,没有管宗教了。没管宗教不等于不可以跟他通信,毕竟他还是民委成员。关键一点,曾借了民委的家具,这次要还。新住址家具齐全,用不着这些了。
想到这里,德志拨通了谭主任的电话,告诉了搬家的情况,并把新住址告诉了他。谭主任说:“知道了,他会把这一情况向万局长汇报。”
圆脸向德志chayexschayexs。推荐了搬家公司。然后,德志和余哥在县委老宿舍下车,德志对于圆脸的chayexschayexs。推荐没有怀疑什么,就答应了。到宿舍后,德志和余哥开始打包,准备车来了,直接上车。不一会儿,搬家公司的车来了,没想到,谭主任也赶过来,他说:“我觉得我应该来帮帮你们。”德志说:“谢谢谭主任,我们年轻,又有搬家公司的人,没多少东西,就不用劳您大驾了。”
谭主任不走。仍然帮忙。德志不好拒绝,也就任其所为了。
德志请搬家公司的先把县民委的东西送过去,再来搬其它东西。搬家公司带队的说:“那得加钱。”德志问:“加多少钱?”那队长说:“你看着加点就行。”余哥跳起来,说:“不行。搬这点东西还加钱,欺负外地人是吧?”队长说:“那就不搬了。弟兄们,撤!”他这一喊不要紧,另三位小伙子说:“好的,头儿。”德志一看这情形,没了主张。谭主任说:“小伙子们,火气都别这么大。我是县民委的谭主任,要加钱,就到办公室里谈。是给我们局里搬东西,要多少钱,局里认账,只管搬。”
队长见有人发了话,歪了歪头,意思让大家去搬。小伙子们又七手八脚地搬起来。
搬家完了。大家坐一起休息。德志决定用搬家预算剩下来的钱,请谭主任吃饭。毕竟民委总在请客,也该基金会请吃一次了。很明显,基金会没有预算请吃的费用,为了使人与人的关系更好,德志动用余钱,拉近跟当地官员的关系,使项目顺利实施,让村民得到实惠,提升自力更生的能力,这是好的。
吃饭的时候,德志问谭主任:“换了局长之后,我总觉得村里的态度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不知道为什么。”
谭主任说:“新来的局长没有基层工作经验,听信上面的指示,加上今年的项目款不通过局里,他就更没兴趣。反而处处要村里对基金会的村内活动进行监视。”
德志说:“那就麻烦了。我们合作一年,除了项目,我们在村里不做信仰方面的工作,这个万局长不知道吗?”
谭主任说:“我是他的属下,说话更要小心谨慎,但我的性格使我不得不说,说出来就舒服了。明确地说,万局长排斥前任局长的人,又不想做事,又想拿钱,达不到目的,他宁肯拆毁,也不让别人得到。虎坡村是个赖皮村,村委班子相当赖,以后你们在村里可要小心点。”
德志心想,难怪看宫支书、贾主任和贾会计都有些不对劲儿呢。敢情,从县里领导那里就开始不对劲儿了。
第091章 白话成堆
钱是重要的动力,没了钱,鬼都不理,更别说人了。县民委一把手万局长只对钱感兴趣,对老百姓不感兴趣,只要自己有钱用,抽高档烟,哪管百姓福利。先管好自己,照顾自己,再说为人民服务。
从上至下,到了村一级,宫支书那里就更不用说了,一切都围绕着钱做文章,离开钱不说话。不是dashing基金会有钱,村里早就对德志和余哥不理不睬了。
大家边说边聊,很快到了上班的时间。德志和余哥今天的任务就是搬家,完了之后还要到房间了整理整理各自的行李,还有厨房的用具。谭主任和德志告辞上班去了。
余哥占了比较安静的房间,是背向街道的一边,他在老县委会宿舍住得较差,这次德志也不好说什么,总不能好处都让一个人得了吧。问题是,余哥大咧咧地先占了那个房间,并没征求德志的意见,这就有点不合适了。
余哥肯定有理,但是,也要礼让一番,才符合国人的传统,不是应当得到那房间就理所当然地占为己有的。即便住了好的房间,也得要注意谦让,这才让人感到舒服,而不会有一种非常生硬的感觉,久而久之,余哥与人相处就难免会出现一些想都想不到的问题。谁知道呢?只有天上的父亲知道。
然后收拾厨房用具。德志和余哥才到小城的时候,已经买了应该有的煤气罐等用具,但搬了家,就有一些东西损坏。比如塑料盆子坏了两个,热水瓶坏了一个。搬家公司的小伙子个个生猛,搬完这一家,还赶下一家。小小的小城县城,这几天如临大敌,似乎被围城了,个个都恐慌不已,赶紧找房子搬家。
房东的厨房基本是新的,没有用过,除了上面布满灰尘,没有油烟熏过的痕迹。德志和余哥打扫厨房卫生,然后清洗厨房用具,对于损坏的物品,索赔已经不现实,只有向领导刘小姐汇报此事。申请填一些东西,刘小姐不批,说将就着用,说不定以后还要搬家呢,等下次搬家再买吧。
德志和余哥只得听从命令,好在伊妹离开了,可以少一些花销,但是,必要的物品还是需要备齐,可是领导不批,自己买了又报不了,余哥背地里会说德志浪费,告阴状的事,余哥可是乐此不疲的。
算了,将就就将就一下吧,苦不苦,想想红军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雷锋董存瑞,这点小事难不倒,难倒了还算是汉子吗?暂且不管刘小姐在江城市宿舍置办的厨房用具了,不说别的,仅菜刀就有五六把,准备起义还是怎么的?贺龙起义不才两把吗?
德志转念一想,自己太笨了,那宿舍不是有芭比吗?领导大姨妈齐老师的外甥女,她在那里住,菜刀少了怎么办?再说,刘小姐和芭比都是姑娘,平时开会还有人,平时宿舍可是没人的。在江城市,许多蟊贼不怕楼高、不怕被抓、苦练功夫入室盗窃,万一偶遇到他们怎么办?得准备菜刀。任凭蟊贼功夫高,俩姑奶奶有菜刀,谁见谁怕,连鬼都不敢惹,你蟊贼不趁早死了心、溜之大吉。
这么一想,德志心里得了安慰。不再计较热水瓶和菜盆的问题,这些东西不值得纠结。谁叫你的姨妈不是领导呢?气,也是干气,气病了自己治,气死了没人管。谁叫你心胸狭窄呢?
县城里的家安顿好了,三峡水库涨水在一年之内不会淹到现在的地方,德志放了心,不再担心有一天从乡下回来,家沉入到水里,再也看不到,除非穿潜水服,不能找回水底的东西。这边弄好了,就该搬另外一个家,即从坪村将村里的一套东西搬到虎坡村。
坪村的东西装进了圆脸的车,圆脸给德志提供了租房信息,而且也顺利达成了租房合同,算是德志的帮助者,她理应得到一定的照顾。这次租车从坪村到虎坡村,就是一次机会。
德志和余哥想到一块去了,这次的英雄所见略同,原来是余哥对圆脸有了好感。余哥见了女人,骨头都会软,无论什么样的女人,他都架不住。如果在招供时,对他使用美人计,就立刻见效,不必再施酷刑,他也会老老实实地说清楚。
德志是为感恩请圆脸,对圆脸毫无兴趣,可和他同行的余哥,就不是这么拨拉算盘子的。租车,租谁的都得给钱,钱出了,买卖双方都满意,那就皆大欢喜;钱的数目是行规,包车无论远近,一天200元;只要在小城县境内,都是这个价。同样,圆脸也没有少要。价格既定,就可以出发了。
圆脸对小城很熟,说哪儿她都知道,可以说是小城的活地图,加之她的驾龄蛮长了,中专毕业就学车,拿到驾照后就开始耍方向盘,直到现在都还没有丢掉。德志坐车,感觉好的,那司机的技术就好;感觉不好的,那司机的技术就差一些。德志坐过很多车,这个感觉不会错。他坐圆脸的车,就觉得舒适。问余哥,他也说好。
德志明知余哥看不起自己,但德志无所谓。君子坦荡,小人戚戚,天下公理,他和德志在一起没法,如果领导重用他,就会将其留在身边,但事实上没有这样的安排。这就是说,要想一步登天,还是一种幻想。德志虽年轻,谁对他好,对他有恶意,还是有感觉的。
余哥随声附和,意思是不想理。那就算了。到了坪村,看到熟悉的东西,不免让人回忆过去的一幕又一幕。德志听说,一期项目验收后不久,许书记死了。死于心脏病,前后十分钟,等发现时,已经晚了。他的儿子没回来,女儿在外地无法联系。丧事由许主任操办,邻居都不来看一眼。书记当到这个份上,也算是够本了。
许红波被逮捕,判刑,罚款6万,走后门花了2万,实际执行罚款3万,勉强省了1万,但人还是没出来,关在里面1年,劳动改造还要14年,他有两个女儿,一个老婆,情人不知道数目,这些女人的命运,他在高墙那边,是无法知晓的。
许主任担任了新的村支书,主任也兼着,年轻有为,大有前途。
白泉村的王支书还是支书,但陈主任不是主任了,他被调到省里去写材料去了,是他兄弟活动,把他弄到省检察院担任书记员。王支书也兼任村主任。
看到许红才,德志连忙和他打招呼,他的妻子正扛着挖锄到菜园里,马上过来。德志找出相机,让圆脸帮着拍照,和房东相处这么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