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再次心动-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书桌的后面,是一个装裱好的大型横幅,上面写着“仰不愧天,俯不愧地!”这八个大字。在书桌的正对面摆着两个皮沙发,在沙发边上还放着一本翻开了几页的稿纸。

    这还是杨晓第一次进入这么高级别官员的书房之内,却是没觉得有什么太过神秘之处。便随意的坐到了沙发上,看着巨大的横幅发呆。

    只过了两三分钟,刘冰便从楼上走了下来,手里还拿着两本书。

    “看什么呢?”刘冰进屋问道。

    “什么也不敢看,只能看这个横幅了!”杨晓坦然道。

    “我老爸没有什么机密的,如果有的话,他也不会拿回家里,你可以随意的翻看!”刘冰笑道。

    “那我可就不客气了!”杨晓正是百无聊赖之时,哪怕他是重生者,也有想了解一市之长平时都在干什么的好奇心。既然刘冰这么说,他当然就不客气了,便顺手抄起了放在沙发宽大扶手上的那叠稿纸。

    “继续深化改革,发展白通地域优势,重震资源产业雄风!”一行字立刻便出现在了杨晓的眼中。

    看到这个题目,杨晓不由得皱了一下眉头。如今是九零年,正是资源形产业最难过的一段时间。无论是矿业,还是林业的日子都不好过。这种日子一直持续了六七年,一直到南方闹电荒,煤矿涨价之后,煤碳才算真正的复兴。至于林业是什么时候起来,杨晓并不清楚,因为他家是矿务局的子弟,所以才会对煤炭市场比较关注。

    他只是随意的翻看了几眼,便把那份稿子放到沙发上,再无兴趣。刘一鸣虽然是个有想法的市长,但是还是受限于他所管理的重工业的范围,这篇文章中谈到的深化改革是对的,但是资源性产业主要受制于价格的因素,他的想法比起杨晓看后世的发展,还是有些局促了。

    看到杨晓脸上的表情,刘冰有些生气了。她当然知道父亲为了这篇稿件费了多少的心力,如今杨晓只看了两眼,便把稿子放在那里,脸上一幅不以为然的样子。他虽然有些自己的想法,但是也不能如此的浪费刘一鸣的劳动成果呀。

    想到这里,她把手里的书藏到了后面,慢吞吞的走到书桌后,坐下来之后,这才问道:“杨晓,你看我爸写的那篇文章怎么样?”

    听到她有些考较意味的话,杨晓一愣,马上就反应过来,是自己刚才的态度得罪了眼前的这个小丫头,便诚恳道:“挺好的,高屋建瓴,发人深思,不过有点看不懂!”

    “不是看不懂,是看不起吧!”刘冰笑将一声,把手伏在了案上,双眼烁烁,死死的盯着杨晓。

    “哪能呢?我才多大呀,就敢看不起刘市长的文章!”杨晓打了一个哈哈,打算把此事让过去。

    “你不是不敢,而不好意思说吧!”刘冰却是没有放过杨晓,接着质问道。

    杨晓微微的皱了皱眉,抬起头看向了刘冰。哪怕他对她的印象再好,也不喜欢她这么近乎于质问的口气。

    看出了杨晓的不快,刘冰微微点了点头:“如果我让你不舒服了,那我向你道歉。但是你之前的表情已经出卖了你,你根本就不是看不懂这篇文章,而是看不起这篇文章。我爸爸为了这篇文章熬了几个晚上,他的辛苦我都看在眼中。我曾听他说过,他之所以要写这篇文章,还是受到了你的启发。现在你这个发起者看不起他写的东西,我做为女儿的,当然要打报不平了!”

    听到刘冰这么说,杨晓的心里这才舒服了许多。她心直口快,完全没有隐藏自己的想法。她如此坦诚,自己又何必藏着呢。更何况,白通市是自己的家乡。自己身为重生者,由于不是决策者,而不能为自己家乡出力。但是刘一鸣可是决策者呀,自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影响这个决策者,或许能让这个城市更好过一点吧!

    想到这里,他这才正色道:“既然你都这么说了,如果我不把我的想法说出来的话,那我可就太小肚鸡肠了!”

    “说吧,我洗耳恭听!”刘冰示意道。
第88章 东北有三宝
    “资源的确是我们这个城市的特点不假,但是我们这个城市可不是只有资源,还有一些别的东西,也是其他的地区所没有的。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上海纺织工业的情况,他们现在与我们这个小城市极为相似!”

    “这个到是没有听说过,你来说说!”

    “上海纺织工业是上海的生命支柱,自从有上海开始,纺织工业便开始迅猛发展。到建国后,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当大的规模。但是现在呢,受制于原材料涨价的影响,上海的纺织工业生存日渐艰难。我看过一篇报道,说上海现在每生产一件羊毛衫,仅能赚三分钱。很多纺织工人都把自己现在的工作,叫做白织。那本来是纺织行业的一个术语,意思是白色的织物,但是现在却成了一个现状,就是说织了也是白织。”

    “而我们白通市呢,矿业和林业曾经是这个城市的支柱形产业。但是我们的矿是地下的矿井,与山西大同根本没法比。现在浅层煤矿早已挖空,想要出煤,就必须向地下深处去挖。但是越向深处挖,成本就越高。还记得前一阵下的大雨吗?”说到这里,杨晓看向了刘冰。

    “记得!”刘冰点了点头。

    “湾沟煤矿的矿井被淹,积水深度超过六十米。我听湾沟矿的同学说,四台抽水泵昼夜工作,预计八个月后,才能把井下的积水全部抽净!”说到这里,杨晓顿了顿:“从此可以看出来了,矿井已经深到什么程度了。我们现在的情况甚至比上海的纺织行业还要不如,那边织出来一件羊毛衫,还能赚三分钱。但是我们呢,每出一吨煤,就得赔上十几块钱。出的越多,赔的就越多,这也就是矿务局为什么步步艰难的原因!”

    刘冰坐在那里,刚才的不快已然完全的消失,她有些痴痴的看着杨晓,不知道他是从哪里知道这么多的东西的。他现在说话的表情,很是有一种刘一鸣说话时的表情,这种感觉是她在以前任何一个男孩子身上都没有看到过的。

    “那你说,难道资源形产业就没有办法复苏了吗?”刘冰呆呆的问道。

    “可以复苏,但不是现在。因为煤炭与石油一样,都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大事,定价权根本就不掌握在企业手里。而且企业还不得不生产,因为供电和供暖完全离不开煤炭。只有把价格提上去了,煤炭企业才能真正的好起来,但是那却不是现在。”

    说到这里,杨晓一阵苦笑。现在才是1990年,还是改革开放前半段。虽然有人把改革开放的前半段定义为价格改革,但是所改的价格却不是煤炭这种关系着国计民生大事的资源,而是其他的行业。到了后世,煤炭虽然涨过价,但是价格还是没有完全的放开。直到2012年的年末,发改委才把煤炭的定价给完全放开。

    刘一鸣的文章,刘冰是看过的。她原来极为叹服自己的父亲的分析,什么减员增效呀,加强集中管理呀。但是现在听了杨晓的分析之后,她才发现原来刘一鸣的分析远远的不够,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分析到根源之上。

    身为副市长的刘一鸣岂能不了解这点,只是他的位置决定了他不可能把大炮轰到煤炭的价格上去。只能从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上来考虑,这就造成了杨晓只一眼便抓到了他的文章最大的软肋上。

    “那你说怎么办?”刘冰想了一下,继续问道。此时,她话中那种审视的语气已然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求教的语气。

    “上海把复兴的希望寄托在浦东和金融上,浦东面临太平洋,是真正的向全世界开放。而金融方面呢,你可以留心看着最近的报纸,上面应当有上海证卷交易所开张的消息!”杨晓回答道。

    “我是有注意到,上海要开一个证卷交易所。但是这个离我们这个城市太远了吧,我们是边境城市,虽然与两国交界,但是却不可以有像上海那样开放。但是我们却总有自己的特色吧,不可能按照别的城市的路子来走!”

    “没错!”杨晓站了起来,赞许的点了点头:“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我们自然不可能走别人的路,我们总得有自己的路。”

    看到杨晓冲自己点头,刘冰的心里竟然出现了一丝的喜悦。便好似他是自己老师又或是自己的父亲一样。能够得到他的表扬,让她的心里充满了骄傲。

    “我们的城市的特色是什么呢?”刘冰自语道。

    “我们的城市有两样东西,是其它任何地区都没有的。我想只要把这两样东西利用好,我们城市虽然不能在全国站稳脚跟,但是在吉省位于前茅却是没有问题的!”杨晓循循善诱道。

    “会是什么呢?”刘冰的眉头挤成了一个可爱的川字,很明显是在努力的思考。

    杨晓并没有回答,他是因为有着后世的经验,了解了许多相关的发展轨迹,才会得出来近似预言家一般的预言。但是,刘冰却没有这种经历,杨晓想清楚的看到刘冰能不能分析出来。

    刘冰想了一下,还是得不出来要领,毕竟让一个高中生来想这种国计民生的大事,还是有点太难为她了。

    她想了一下,还是无计,便抬起头用问讯的眼光看着杨晓。只一眼,便看到杨晓正微笑的看着自己,似乎很为他能够难得住刘冰而感到开心和舒畅。

    “讨厌,我偏不问你!”刘冰紧了紧琼鼻,心里出现了一股不服输的念头。

    便在刘冰苦思铭想之时,门外传来了钥匙的响声。紧接着,门打开,刘一鸣的身影出现在了门口。

    听到门响,刘冰连忙跑了出去,接过了刘一鸣手里的皮包。

    刘一鸣最疼刘冰了,只一看便知道自己的女儿有心事,便笑道:“乖女儿,怎么了,把嘴撅了那么老高?”

    “老爸,杨晓给我出了一道难题,我正想着呢?”刘冰一边把刘一鸣的皮包拎到书房,一边撅嘴道。

    此时,杨晓已然迎到了书房的门前,看到刘一鸣过来,连忙打招呼道:“刘叔叔好!”

    “杨晓来了呀,随意坐!”刘一鸣笑呵呵的指着书房内的沙发道。

    “谢谢刘叔叔!”杨晓应声坐下。

    刘一鸣既然回来了,刘冰也不好坐在书桌后面,便也跟着坐到沙发上,手里还拿着她从楼上拿下来的两本书,眉头还是微微的皱着。

    “小冰,什么题这么难呀,都不帮老爸挂衣服了!”刘一鸣看到女儿愁眉苦脸的样子,有些好笑的道。

    “唔!”刘冰这才反应过来,把手里的两本书放到了沙发上,去接过刘一鸣脱下来大衣。一边走着一边道:“还不是为了你的文章吗,杨晓说,我们城市除了资源之外,还有两样东西是独一无二的,我正想着呢?”

    “还有两样东西是独一无二的吗?”刘一鸣微微一愣,眉头也锁了一下。

    刘一鸣可不是刘冰,他可是一任的副市长,思路和见识自然不是刘冰所能比的。眉头只一锁,便马上反应过来了,用一种欣赏的眼光看着杨晓:“杨晓,你能想到这点,还真是比小冰强了不少!”

    “老爸!”听到刘一鸣的话,刘冰气鼓鼓的从厅里走了回来:“你在这么说,我就不理你了!”

    看到刘冰如此娇憨的样子,杨晓不由得心中大乐。但是却是没有表现出来,只是微微的笑着。

    刘冰看到了杨晓脸上的微笑表情,故做凶狠的瞪了他一眼。

    “我小时候便是看民间传说长大的,所以才能想到一点。刘叔叔才是真正厉害,我只一说,您便能想到这点,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杨晓冲着刘冰嘿嘿一笑,这才正色对刘一鸣道。

    “行了,不用你拍马屁了,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吧!”刘一鸣见过几次杨晓了,说话便不客气的许多。而正是这种不客气,才显示出他没有拿杨晓当外人。

    “民间传说?”刘冰的眼睛一转,此时也反应过来,马上就脱口而出道:“东北有三宝?”

    “没错,就是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鹿茸角!”杨晓笑了起来:“自古以来,便有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说法。我们背靠长白山这个巨大的中医药宝库,如果不能大力发展药业,那就太可惜了?”

    他所说的是临近白通市的另一个道化市的发展途径,别看道化市离长白山比白通市要远了一百多公里。但是在医药领域的发展,却是白通市拍马也追不上的。在后世时,四大药业公司的广告扑天盖地,仅次于哈药六厂告。而正是得益于这种医药的模式,使得道化市的发展远远的超过白通市。从原来排名全省第五位的一个城市,一跃成为了全省的第三名。这还是因为前两位的城市,均有一个大型的工业基地。一个是汽车,一个是化工。如果把这两个工业基地都拿掉的话,说不得道化市会冲到第二位也说不定。

    “你说的这个,我们市政府也有过考虑的。而且也制定了发展规划,近几年召开的人参节,便是要把我们的中医药产业推向全世界!”刘一鸣解释了一句。

    “光这样还不够的,最重要的还是规划,以中医药为龙头,带动更多高科技含量的医药产业发展,这样才能持续的发展!”杨晓想着后世道化市的经验,开始建议道。

    “谈何容易呀!”刘一鸣苦笑道:“我们发展的比道化市晚了一步,而且交通也不占便利,硬环境上根本就比不上道化市!”

    “硬环境不行,我们比软环境吗?”杨晓来之前,便想到了对策。
第89章 行政服务大厅
    “软环境,详细说来听听!”刘一鸣马上就来了兴趣。

    杨晓看刘一鸣有兴趣,便立刻把后世自己所了解的一些关于打造软环境的做法全盘托出。什么政务公开,减少审批流程,设立政务大厅,每个流程限时工作呀,所有的一切都说了出来。

    刘一鸣听得极为入神,不时还问出来几个问题。如果杨晓知道的话,当然会回答。如果他不知道的,也不唐突,只说自己没有考虑就是了。

    刘冰拄着下巴看着杨晓与自己的父亲侃侃而谈,心中更加的佩服他。也不知道他的脑袋是怎么想的,怎么能想出来这么多匪夷所思的主意。这些主意是她以前连想都没有想过的,此时却从一个和她一样大的男孩嘴里说出,哪怕她心里再不服气,此时,也不得不有些赞叹。

    两人边聊边说,刘冰也听得入了神,便连门响都没有人在意。

    “小冰!”一个温柔的女声从厅里响起。

    听到声音,刘冰连忙站了起来,到厅里迎接道:“妈,你回来了?”

    “你爸和谁聊天呢?”刘冰的母亲是一个四十多岁的温柔女人,一边把手里的菜篮子递给了刘冰一边道。

    听到自己的妻子回来,刘一鸣这才意犹未尽的停止了谈话,对杨晓道:“你陈姨回来了,正好你也认识一下!”

    “好!”杨晓连忙站了起来,跟着刘一鸣走到了客厅。

    看到刘一鸣带着杨晓出来,陈婷这才注意到了他,笑道:“你就是杨晓吧!”

    “陈姨好!”杨晓连忙打招呼道。

    “杨晓是小冰的同学不假,但是却是我的客人,菜你都买回来了,一会我打算亲自下厨,招待一下我的这位贵客!”刘一鸣笑着解释道。

    听刘一鸣这么一说,陈婷又上下的打量了杨晓两眼,接着才笑了起来:“杨晓,我和小冰这次还是借着你的机会,才有机会吃到老刘做的菜呢!”

    “小冰,招呼你同学先坐,我上去换件衣服,然后好去帮你爸做饭去!”陈婷发话道。

    “嗯!”刘冰一边点头,一边陪着杨晓走到了屋里。接着拿起放在沙发上的两本书,扔给了杨晓:“给你的!”

    杨晓刚才并没有注意到那两本书,此时接过来之后,这才发现,原来竟然是《新概念英语》的第三册和第四册。

    “谢谢了呀!”杨晓也不客套,反正这两本书也不值什么钱,便欣然收下。

    “想谢我的话,拿点真东西出来!”刘冰坐到了沙发上,直来直去道。

    杨晓已经习惯了刘冰的语气,她就是这样的一个女孩,性格直爽,便反问道:“你想要什么真东西?”

    “听陈明说你是花钱上的高中,对吧!”刘冰问道。

    “这厮太不告谱了,这事也给我乱传,可怜我的光辉形象呀!”杨晓闻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