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沧海商路笔记-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协工作了。这是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我们事前都不知道消息。根据市委组织部要求,江阳区所有组织人事方面的变动全部暂停,包括我和你的调动。”
  熊小梅最初没有听得太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明白过来以后,如被踩了尾巴的猫,跳了起来,道:“为什么?凭什么?这种事情别给我开玩笑,到底是不是真的?”
  侯沧海语音低沉地道:“我没有开玩笑,是真的,我刚刚得到了准确消息,是杨书记亲口告诉我的。”
  好消息在肚子里面还没有完全消化,紧接着就是坏信息,这让熊小梅一颗心直往下沉,沉啊沉,沉到了沟底,摔成无数碎片。她用力捏着话筒,半天说不出话。
  侯沧海听到女友急促呼吸声,赶紧安慰道:“以前的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鲍大有升成了副书记,鲍大有是张书记心腹,张书记答应的事,肯定不会变。等到新班子到位以后,应该就可以接着办理调动。”
  “冻结总有个期限吧?”
  “要等到新书记到位。”
  “新书记什么时候到位?”
  “不知道。但是应该很快,书记不可能长期缺位。”
  男友的劝解声如子弹一般从话筒里射了出来,在耳朵边发出嗖嗖响声,就是不能进入耳朵。过了好一会,在耳朵尖叫的噪声才消失,熊小梅用苦涩声音道:“沧海,为什么我们的命运总是操在别人手里,为什么刚刚听到好消息转眼就变成坏消息?”
  侯沧海道:“不只是我们,所有人的命运都握在别人手里。”
  熊小梅哀伤地道:“我好想有经济自由,有了经济自由,至少能部分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多了选择权。我想辞职做生意,否则永远不得自由。”
  “你别着急,机会是在等待中产生的。”提起经济自由,侯沧海觉得熊小梅是异想天开,两人依靠工资吃饭,根本没有经济自由,除非辞职做生意。对于两边家庭来说,不论谁辞职都不啻为一场地震,非到逼入绝境不可为。更重要的是即使两人中有一人辞职,百分之一百应该是自己辞职,男人在外面闯事业,女人有一个安定工作,这才是理想模式。
  安慰了一会儿,熊小梅情绪稳定下来,侯沧海这才松了一口气,道:“你们学校什么时候放假,放了假就过来。”
  夫妻两人分居两地,按惯例,上课期间的周末都是侯沧海从江州前往秦阳。熊小梅住在家里,这就意味着侯沧海每个周末都得住宾馆。偶尔住宾馆是浪漫,长期住宾馆会觉是很不舒服。但是为了爱情,他还是义无反顾地每周前往秦阳。只有在寒暑假期间,熊小梅从秦阳到江州,小宿舍才能成为爱情小窝。
  寒假将至,熊小梅原本早就盼着能到江州与男友团聚。得知调动被冻结后,她突然间变得意兴索然,前往江州的强烈愿意猛然间消失了,情绪低沉地道:“什么时候来,我说了不算,等老师放假再说。”
  两人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侯沧海最怕熊小梅在远方独自生闷气。每当出现这种情况,侯沧海便觉得一颗心被百里之外的绳子揪住,动弹不得,就如被一根金属条困住的孙悟空。这时他特别想见面,见面时,他有无数种方法可以让女友高兴起来,而分居两地,除了打电话安慰女友之外别无他法。
  自从江阳区人事冻结以来,熊小梅情绪变得低沉起来,一直不开心。她放了寒假来到黑河镇,与男友见面之后,情绪才稍稍恢复正常。这种正常是建立在熊小梅忧郁的大心境之下,每当独处时,或者遇到烦心事,忧郁的底色显得特别明显。
  区委书记张强的调动对于全市来说是一个小事件,对于侯沧海来说就是有着深刻影响的大事件。自从张强调走以后,他本人的调动和熊小梅的调动在无声无息中灰飞烟灭,成为水中花镜中月,仿佛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
  杨定和依然很看重侯沧海,一个多月后,也就是2000年3月毅然提拔侯沧海为党政办副主任。这是黑河镇在93年自从撤区并乡建镇以来最年轻的党政办副主任。黑河镇干部对这次提拔没有异议,都觉得侯沧海工作时间不长,却是党政办副主任的最佳人选。此时党政办原主任老杨当上了工会主席,办公室工作实际上是由侯沧海来主持。
  杨定和本人是正科级,党政办主任以及副主任原则上连绿豆点的官位都算不上。但是,在黑河镇政府里,党政办副主任进入了二级班子,算是一个人物了。
  侯沧海上任之时,恰好是新任区委书记李永强上任之时。
  区委书记李永强是正处级领导干部,以前曾经担任过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在整个江州市干部体系上算得上大名鼎鼎。如今担任全市经济最强的江阳区区委书记,志得意满,信心百倍。
  上任第一把火,照例烧向了环境卫生。
  在省级卫生城市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会议上,李永强发表了一个热情洋溢的讲话:“……制定了江阳区关于深入开展全区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实施方案……一是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开展爱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动员全区人民立即行动起来,积极投入到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中来,大打一场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大会战;二是通过这次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创造干净、整洁、有序的环境,激发全区人民热爱创城、参与创城、清洁乡村、净化家园的主人翁意识,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讲话是例行的讲话,没有引起大家过多的注意。但是随后一段话让列席会议的侯沧海身上汗水一下就竖了起来。
  李永强讲到最后一段时,态度变得严历起来,道:“我在江州工作了二十年,对江州山山水水都很熟悉,江阳区是全市经济最发达的区,我自己也不陌生。但是,从市委来到江阳区,身份变了,角度变了,再看江阳区就觉得不是滋味。我一个人来到有些大镇,今天就不点名了,环境卫生很糟糕,公路两旁边垃圾成堆,镇政府所在地的路面坑洼不平,灰尘满天,沿街树木叶子全是灰,看不见叶子本色,所有绿叶子全部变成了灰叶子,明沟存满垃圾,建筑材料随意堆放,小商小贩占道经营,店铺外溢,摆满整个门前,交通秩序不畅,主街主路不能做到经常清扫,垃圾不能及时清运,雨天污水横流,行人无法行走,脏乱差现象非常严重;一些村院柴草乱垛、粪土垃圾长期不清运,动物粪便气味难闻。我描述的不是偏远乡镇,就是我们江州周边实力大镇。”
  江阳区周边实力大镇第一就要数黑河镇,听到新来的区委书记反复提及实力大镇,侯沧海这个新任党政办副主任都觉察到异常。他坐在整个会场最后排,伸长脖子寻找书记杨定和和镇长刘奋斗的身影。杨定和和刘奋斗坐在前排,与众多乡镇长们在一起,这些乡镇长们从气质甚至相貌都有几分相似,很难准确定位。
  找了一会,终于看到了杨定和。找到杨定和的原因很简单,他的头发花白,从来没有染过,这是他与多数乡镇领导的区别。
  散会以后,侯沧海在会场外面的楼梯口等到了杨定和与刘奋斗。两个领导面色如常,没有特别表情。
  杨定和上车以后,侯沧海坐上了杨定和的小车。
  陈汉杰道:“现在到哪里去?”
  “回镇上。”杨定和又安排道:“小侯出通知,下午两点钟。不,两点钟来不及,下午三点吧。所有科室负责人、村(居)两委负责人到大会议室开会,不准请假。”
  从开会的规模来看,区委书记李永强的讲话肯定给黑河镇党委书记杨定和很大的压力。
  这种压力在张强时代从来没有发生过!


第17章 督查通报
  回到办公室,侯沧海立刻将党政办工作人员杜灵蕴叫到办公室,安排她赶紧出通知,特别强调:杨书记要求不能请假。
  杜灵蕴甜甜一笑,道:“什么事情,这么紧急。”
  “区委李书记对环境卫生特别重视,今天开了动员会,接下来的明察暗访肯定少不了。杨书记抓紧时间布置这项工作,免得被抓现形。黑河镇距离城区太近,在大家眼皮子下面,领导半个小时就能将黑河主要街道看完,绝对马虎不得。我预感近期领导肯定要来一次。”侯沧海说这话的时候,脑子里一直想着“实力大镇”这四个字,这四个字明显指的黑河。这个事只能是杨定和、刘奋斗和自己知道,不能也不必传播出去。
  杜灵蕴知道事情重要,赶紧去打电话出通知。
  侯沧海在办公室坐了几分钟,总觉得还有事情没有办好,心里空荡荡的。他想了一会,拿起电话,随即又将电话放下,起身下楼,来到镇村镇建设办主任姚荣办公室。
  听罢新任区委书记李永强讲话要点,姚荣叫苦连天,道:“我早就建议成立一个环卫站,城关镇有专门的环卫站,黑河为什么不能有?村建办只有五个人,要管国土资源、抓工程、抓村院整治,就是每个人长八条腿八只手都管不过来。我们的人最近一半在忙村道建设,一半抓污水管网,抽空抓一抓日常工作,让我们再管环境卫生,就算真变成蜘蛛都不行。”
  侯沧海道:“我晓得这些工程重要,但是面子上的事情必须解决,万一李书记或是督查组来到黑河,见到大堆垃圾,这个责任谁都背不起。”
  “这一次如果要彻底整治,就成立一个黑河镇环卫整治小组,挂个副镇长当组长,把全部人员动员起来,这才得行。”姚荣知道侯沧海这个副主任和杨定和走得近,关系密切,说话管用,想通过侯沧海给杨定和提前做做思想工作。
  侯沧海道:“你说得有道理。我们真应该建一个环卫站,就算没有编制,从各部门抽调几个人组建环卫整治小组也行。”
  姚荣笑道:“侯主任这句话说到我的心坎上了。中午我们两弟兄去喝杯小酒。”
  “哪里有时间喝酒,我来找你是另外一件事情。据我所知,我们和城关镇环卫边界始终没有扯清楚,你给我弄一份准确边界。如果真被领导巡查到了,我们不能背黑锅,如果城关镇搞不清边界,还可以让他们背黑锅。”侯沧海又特意强调道:“这事非常重要,最好今天之内拿出来,我们提前拿着边界图跑一跑。”
  姚荣拍着胸膛道:“这些资料我们办公室都有,今天之内绝对拿得出来。”
  姚荣说话还是算话的。下午刚刚开完会,他就将一份城关镇和黑河镇分界表送到了侯沧海手上。侯沧海拿到图表以后,复制三份,给杨定和与刘奋斗送去。走进杨定和办公室时,镇长刘奋斗恰好也在。
  杨定和看了一眼表册,道:“这是什么意思?”
  侯沧海道:“我有一个预感,李书记或者区委督查室近期肯定会来明察暗访环境卫生。我们和城关镇环卫划界是一本糊涂账,所有先得做些准备,免得到时说不清楚。”
  杨定和与刘奋斗都参加了上午的会,知道环境卫生是新书记的第一把火,自然不敢马虎。杨定和道:“小侯很有预见性,等会我们三人坐一辆车,把边界处跑一遍。”
  刘奋斗道:“侯主任草拟一份名单,黑河镇成立环卫站,从各部门抽调,原关系不变,做环卫的事情。”
  侯沧海马上拿出一份草稿,是黑河镇环卫整治小组的建议名单。刘奋斗看了一眼这份建议名单,道:“嗯,将环卫整治小组改成环卫站,这几个人都合适。”
  自从新书记讲话以后,黑河镇立刻开始行动起来,当天招开动员会,成立了临时机构——环卫站,第二天党政领导班子分头进村入户检查,短时间之内,黑河镇面貌焕然一新,能够在车上看见的白色垃圾几乎全部被清理。
  杨定和带着侯沧海专门暗查过一次环境整治工作,骨头里面挑刺,挑出不少毛病,同时拍了不少“脏、乱、差”的相片。在第二次所有科室负责人、村(居)两委负责人参加的大会上展示出来。
  面对区委书记批评,积极响应,认真推动,这是杨定和习惯性做法,也是总结出来很有效的做法。
  一个星期过去,侯沧海接到区委办督查通报,通报名字是《关于城乡环境卫生督查的通报》。看到这份通报,侯沧海对自己的准确预判还有几分自得。在他心目中,黑河镇环卫工作搞得扎实,效果明显,在督查报告中应该归入做得好一类。谁知,刚读几行,就在脏乱差名单中看到了黑河镇,而且排在第二位,非常靠前,极为显眼。
  更关键的是区委李永强在通报上有明确批示:要求被点名的六个镇乡做出深刻检查。
  侯沧海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重新阅读了一遍。他重点看了区委督查办时间,区委督查办暗访时间是昨天,也就是黑河镇正在全镇大搞卫生的阶段。凭着自己对黑河环卫现状的了解,督查通报上提到了“脏、乱、差”至少在“昨天”应该不存在。
  “杨书记,这里有一份督查通报,您先看一看。”侯沧海将通报送到了杨定和案头,又道:“我不知道督查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
  杨定和最初只是随意扫了一眼通报,看了几眼后,脸色郑重起来。看完之后,他猛地拍了桌子,道:“督查室乱来。”说了这句话,他盯着这份督查通报半天不说话。
  侯沧海试探着道:“李书记有批示,那我去写检查,给督查室送过去。”
  杨定和摇了摇头,道:“你写检查,写完以后,我亲自送过去。督查室代表区委,我们态度要端正。”
  经过党政办公室锻炼,侯沧海迅速掌握了写公文技巧,写这类检讨书轻而易举。只不过督查通报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这份检讨书写起来实在憋气。在写检讨书的时候,侯沧海脑海里不断浮现起区委办副主任、督查室主任詹军的模样。他和詹军曾经是校友,也算旧识,在张强时代,两人还经常见面,见面总会有说有笑。但是两人始终只是场面上的交情,没有更深入的私交。
  侯沧海总觉得詹军闪烁眼光背后藏有阴暗心思。
  写好检讨书,杨定和带着侯沧海直奔区委。在车上,杨定和靠着椅背不说话。侯沧海透过车窗玻璃,观察黑河镇沿线地盘,经过这几天突击整治,治线公路环境卫生明显改善。可是,环境卫生是动态的,前些日经过整治的路段,又能看见明显的新垃圾。
  来到区委办,找到詹军。
  詹军见到杨定和后,态度还算热情,主动倒了水,请杨定和坐下。他知道杨定和所来何事,暗自得意,却稳住心神,不主动提起此事。
  闲聊几句,杨定和道:“我今天过来,是来交检讨书的。”
  侯沧海就将检讨书递给了詹军。詹军单手接过检讨书,迅速扫了一遍,道:“李书记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高度重视,要求我们两办督查室立刻下来检查,每次检查结果都要向他汇报。这份通报是综合两办督查室的结果,送给领导审批后,这才发出来的。”
  詹军的说法有三层意思,第一是督查是李书记要求搞的;第二是督查通报实质上是区委办督查室和区府办督查室联合搞的;第三发出前经领导审批的。这三层意思就是三张盾牌,让詹军自己能够躲在盾牌后面,随时刺向不听话的,自己却不会受到任何伤害。
  杨定和笑道:“黑河镇态度还是端正,看到通报以后,立刻就过来汇报,做检查。”他的笑容越来越淡,最后脸色平静地道:“为了下一步工作,我想了解督查具体情况,比如黑河镇脏、乱、差的具体位置,我们下一步好有针对进行整治。”
  “两办联合督查,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所有督查点都有记录,也有相片。否则领导也不会轻易签文件。”詹军对此早有预防,从文件柜里拿出一个卷宗,打开,翻到了标有黑河镇字样的那几页。
  这是一个小型聚居点的相片。相片里反映的情况确实触目惊心,聚居点外面有大堆白色垃圾,白色垃圾角落还在燃烧,冒着黑烟。除了白色垃圾外,不远处还有一大块污水,污水沿着小道直接流进了水田,水田被污染成了褐黑色。院内,鸡屎四处都有,到处堆着柴和煤,院内种着些花草,花草叶子都是灰朴朴的。
  江阳属于浅丘地形,村民们大分散、小聚居,这种院落正是江阳农村最典型的形态。
  杨定和沉着脸翻看相片和记录,翻完之后,道:“詹主任,这是王家院子。”
  詹军低头看了记录,确实显示是王家院子。
  杨定和道:“王家院子是城关镇的,怎么算到了黑河镇头上?”
  詹军心里一惊,道:“王家院子是城关镇的吗?不对啊,应该是黑河镇的。”
  杨定和道:“我在黑河工作了十来年,地界划分还是很清楚的,王家院子那一片在八十年代初归黑河,后来城市扩容,这一片直接划给了城关镇。区里开动员会,黑河天天搞环境整治,肯定有不如意的地方,但是比以前进步得太多。”
  这是一个大不大小的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