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殿堂乐队-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业务方面,星海文化是所有唱片公司里最吸金的,大家都知道。它的业务板块涉及到了音乐、影视、综艺、文化、泛娱乐等等方面,各个板块发展都很不错。”
  “企业形象方面,它也是国际上影响力最大的华国文化公司,还是民营的,和政府、企业单位的关系都很不错。”
  “我感觉,星海文化应该是国内文化公司里比较好的企业了。”
  前辈点了点头,又问:“那以星海文化的规模和体量,提供这么几个酒店房间和几顿自助餐,算是贿赂吗?”
  “这……”小林一时语窒。
  “换句话说。”前辈又问:“哪怕是星海文化有所图,那他们是想让我们帮忙掩盖什么丑闻吗?还是让我们撤几条不利于他们的稿子不发?”
  “这怎么会?”小林摇头说道:“星海文化在行业内算是很干净的企业了,没什么丑闻啊?”
  “这不就得了?”前辈直起身来:“人家又不求你什么,安排你住两晚,吃几顿饭,只不过是热情好客,有什么可多想的?”
  “这……”小林不知该说些什么,他觉得前辈说的没毛病,但感觉像是哪里有问题,却又说不出,搞得很难受。
  前辈也懒得跟他多废话,便抬了抬下巴,说道:“快吃饭吧!吃完了还得工作呢!你呀!傻乎乎的,还有的学呢!”


第四百九十八章 发布会访谈
  “欢迎各位媒体记者前来参加这次发布会……”
  “Wele?all media reporters to attend this conference……”
  星海文化的企宣总监是这次发布会的发言人,她和翻译共同进行着发言。
  能够容纳上千人的会议大厅坐得满满当当,这是一次面向全球的发布会,有许多国外媒体也前来参加。
  巨大的背景墙上是这次新专辑的封面,那是曹吾四人重叠在一起的面容。
  高像素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经过放大后,纤毫毕现,就连毛孔都能看得清晰无比。
  这是黑洞第一次用正脸来做专辑封面,再搭配上专辑的名字,就显得别有一番深意了。
  很快黑洞乐队便登场了,和他们一起登场的还有央视的著名主持人,白石松。
  白石松在很多观众心目中是个正气凛然,幽默风趣,敢说敢批评的优秀主持人,但很少人知道他还是个摇滚歌迷。
  他是媒体人中的前辈和佼佼者了,加上因为经常在国际舞台上出现,在场的记者基本上都认识他。
  工作人员搬上来几把椅子,让白石松和曹吾几人坐下,这一环节是介绍新专辑,白石松是以一个歌迷的身份出现,和黑洞探讨这张新专辑的。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个摇滚乐迷,我家里有一个大柜子,里面都是专辑,欧洲的,米国的,国内的,都有,如果你们去我家看的话,你们会发现,黑洞的专辑,我专门摆了一格。”
  “我太喜欢你们了,真的!绝对不是恭维,我认为,你们的出现,对华国音乐而言是一种……怎么说呢?运气!”
  “真的!艺术是天才才能从事的领域,而你们就是音乐领域的天才……”
  可见白石松是真的非常喜欢黑洞,一上来先是夸了半天,才开始把话题拉回来。
  “黑洞的这张新专辑是昨天送到我这的,我提前听过,所以知道这张专辑的质量,依然非常精彩。”
  “我很好奇的一点是,这张专辑的名字叫做《中年》,而且专辑中很多歌都带着一种像是对生活的厌倦,对自由的渴望之类的感觉。我就想问,你们才二十来岁,乐乐、巴图他们都没结婚,怎么会推出这样一张中年危机的专辑来呢?”
  白石松深知媒体记者想要什么,问的问题也很犀利。
  “责任在我,责任在我……”曹吾笑着解释:“当初在计划制作这张专辑的时候,刚好是我二十六岁的生日。”
  “这个年龄是很尴尬的你知道吗?如果是二十五岁,那就还算处于二十多岁的年轻小伙阶段,但跨过二十六岁,就马上进入像是在奔三……不,实际上就是在奔三的阶段了。”
  “我是当爹的人了,有了孩子以后和没有孩子之前是真的不一样。”
  “是,是。”白石松也有孩子,他很理解这点,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我们这次演唱会的期间,举办了许多次粉丝活动,和我们的歌迷也进行了接触。通过和他们接触,我们发现,很多一直以来跟随我们的老歌迷,岁数也基本上开始奔三,或者说已经过了三十岁了。”
  “他们大多都结了婚,有了小孩,在听我们的歌时,也和以往有了许多不同的感触。”
  “包括我们自己其实也是一样,有时候回头想起当年的自己,心境和想法都和现在不一样。”
  “所以我们就产生了这样一个想法,想写点上岁数的歌,哈哈!”
  “你们把二十多岁就称作是上岁数,让我们这些四十多岁的人怎么办?”
  白石松开了个玩笑,问道:“我注意到这张专辑里有两首歌是巴图的作品,而且非常有意思,我想知道巴图你是怎样写出这两首歌的?”
  巴图拿过话筒,开口说道:“其实也是一种尝试吧!我一直在做的东西就是把金属和民族融合在一起,大家都知道,所以我才做了九宝。在我的理解里,我认为金属乐是一种很包容的音乐形式,它并没有规定乐器的使用范畴,虽然黑洞包括九宝的作品用到的现代乐器更多,但实际上我一直想用纯民族乐器来做金属。”
  “我们都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各民族的音乐却基本上很少出现融合,因为要保持民族独特性。”
  “所以我第一首歌就做了一次尝试,其实算是一个半成品,只是暂时还想不到更好的填充,以后有机会我会把它做完整的。”
  “第二首歌也是一种融合,是把金属的编曲和Rap进行了一定的融合,这两种音乐形式虽然听上去风牛马不相及,但我认为还是有相通之处的。”
  “我是玩鼓的,对节奏性的东西很敏感,我认为金属乐的核心之一就是节奏,Rap也一样。”
  “其实曹吾之前写的那首《In The End》就做了尝试,我这首只不过是用了华语,然后把演唱方式换成了极端嗓而已。”
  “但这个融合很有意思。”白石松笑道:“我还有个问题想问,可能比较过分,你们别介意啊!其实我听音乐的口味算是比较杂了,但极端嗓这种演唱方式我却有点不能理解,你们能给我解释一下吗?有必要这么唱吗?多费嗓子啊?”
  “极端嗓是有技巧的。”曹吾笑着解释说道:“它是一种探索和尝试吧!我以前也提到过,其实它并不是个新东西,蒙古的呼麦也是一种极端嗓,传统歌剧的超高音,海豚音,哨音都是极端嗓,只不过方式不同。”
  “但起码那些听起来还是好听的,我总感觉极端嗓有些反人类。”白石松笑着说道。
  “你认为哨音好听吗?只要是极端的声音都不好听的,低频的嘶吼和高频的尖叫,其实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噪音。”
  “那极端嗓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
  “很简单,好奇心,求知欲,发泄,这些都是它的作用。”曹吾反问:“你觉得健美运动员为什么要把身体练成怪兽一样呢?那种行为的意义又在哪儿呢?”


第四百九十九章 国外媒体的担心
  “健美和跑步,游泳一样,都是一项运动,而运动的本质都是探索人类的极限。”
  “我们通过跑步运动员验证人类速度和耐力的极限,通过游泳运动员探索人类水面行动能力的边界,通过健美运动员求证人类肉体强度和肌肉维度生长的巅峰,音乐也是一样。”
  “有人认为健美运动员的身材丑陋恐怖,也有人觉得极端嗓吵闹聒噪,它们都是对一个领域的拓展和延伸而做出的尝试。”
  “同样的,有人会觉得健美运动员的身材充满着力量,喜欢并关注这一领域的发展,也有人会认为极端嗓能够更畅快淋漓的发泄出内心暴躁的欲望,欲罢不能。就像我一直说的一句话,一样米养百样人。”
  “也就是说我并不是这一音乐类型的受众。”白石松点点头,笑道:“其实我对于极端嗓并不是完全无法接受,我只是觉得,既然你们能写出那么多非常不错的好歌来,完全可以不用自讨没趣,去玩什么极端嗓。但听你这么一解释,我有点理解了。”
  “任何一个领域内的佼佼者,必然有着精益求精的追求和改天换地的决心,否则就不可能做到顶尖。”
  “你们是有着开拓精神的一群人,你们并没有故步自封,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而是不断的为行业,为音乐领域拓宽边界。所以说也只有你们才能做出硬摇滚和金属乐来,这是性格使然,也是命运使然……”
  观看同步网络直播的观众不少,他们见白石松如此推崇黑洞,感觉好笑的同时,也不免生出了一份认同感,将白石松当成了自己人。
  “老白是真Rocker。”
  “没想到老白也听摇滚,我爸可老喜欢他了。”
  “我也不太喜欢极端嗓,吵得耳朵疼。”
  “我喜欢极端嗓,听着太过瘾了!甩头!”
  “黑洞不是要唱新歌吗?什么时候唱啊?”
  “快点上架吧!我的音乐库急需更新呀!”
  ……
  “说了这么多,还是来听听看吧!现场给我们唱一首,怎么样?”白石松按照时间节点准时将流程拉了回来。
  “行。”
  乐器都已经准备好了,曹吾他们起身来到乐器旁站定。
  他们之间根本不用交流,说个名字,便信手拈来。
  前奏出现,现场的气氛便轻松了许多。
  不用凝神静听同声翻译,还有音乐听,记者们趁机喝水润润嗓子,小声的交谈着,为演唱后的记者提问做准备。
  “每天站在高楼上,”
  “看着地上的小蚂蚁,”
  “他们的头很大,”
  “他们的腿很细,”
  “他们拿着苹果手机,”
  “他们穿着耐克阿迪,”
  “上班就要迟到了,”
  ?“他们很着急,”
  ……
  这首歌的风格很轻快,曹吾的演唱却带着一种玩味和无奈,还有种自我消解的自嘲式的幽默感。
  这首歌的歌词意思浅显,一目了然,就是在讲城市上班族的生活压力,以及这两年比较火的“逃离京沪深”的话题。
  “我那可怜的吉普车,”
  “很久没爬山也没过河,”
  “他在这个城市里,”
  “过的很压抑,”
  “虽然他什么都没说,”
  “但我知道他很难过,”
  “我悄悄的许下愿望,”
  “带他去蒙古国。”
  ……
  用力扫了两下琴弦,曹吾和乐乐一起唱起了副歌。
  “慌慌张张!”
  “匆匆忙忙!”
  “为何生活总是这样,”
  “难道说,”
  “我的理想,”
  “就是这样度过一生的时光,”
  “不卑不亢!”
  “不慌不忙!”
  “也许生活应该这样,”
  “难道说,”
  “六十岁以后,”
  “再去寻找我想要的自由。”
  ……
  自由和梦想永远是黑洞乐队的音乐中不会缺失的话题,也是最能引起所有人共鸣的关键词。
  自由和梦想的可贵,就在于它们难以获得和实现。
  曹吾他们在粉丝活动中,和那些歌迷接触时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没办法。
  我也想出去旅游,但我没办法,要养家糊口,努力挣钱……
  我也想学吉他,但我没办法,每天加完班,挤地铁回家都是十点以后了,根本没有时间……
  我也想回老家看看父母,但我没办法,来回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都是很难承受的,除了大假,根本没机会……
  这世上最可悲的事,就是被生活束缚的我们,却偏偏有着一个向往自由的灵魂。
  在场的很多记者也是第一次听这首歌,心中多有触动。
  很多人认为记者这份工作很享福,花着公款,坐着小车到处去采访,说说话就把钱挣了,还能全国到处跑,见多识广。
  但只有从事这一行,才知道其中的艰辛。
  真想有点空闲,开着车出去爬爬山,过过河呀!
  一首歌结束后,现场许多记者都自发的鼓起了掌。
  这的确是一首很好听的歌。
  接下来的环节是记者提问,记者们已经准备了一肚子的问题想要向黑洞提问。
  黑洞在演唱会的间隙也会接受记者采访,但他们的采访频率和其他同行比起来还是少得多。
  和他们相关的新闻很容易上头版头条,而且只要有张照片就给版面,这对于记者们而言可都是钱呀!
  而从国外赶来的记者们也准备了一大堆的问题。
  黑洞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已经随着慈善义演扩散到了全球各地,这些年来,他们的专辑也卖得非常不错。
  很多关注他们音乐的国外歌迷对他们都很好奇,这次发布会也是提供了一个平台和渠道,让黑洞乐队可以借助世界各地的媒体,和全球歌迷进行一次交流,这对黑洞随后国外的几十场演唱会,也是一种宣传。
  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地区的人,思考方式也不尽相同,以至于一些记者提出的问题很是奇怪。
  而且随着国家的不断崛起,周边国家对于华国文化的传播有些担忧,害怕会演变成文化入侵,相关国家的媒体还就此提出了一些比较犀利的问题。
  不过曹吾他们应对得还算不错。
  文化入侵这件事一个巴掌拍不响,黑洞的音乐在亚洲地区的销售屡屡名列前茅也不是靠掐着人家脖子逼别人买的。
  提升自己国家的教育水平,文化认同感,艺术作品质量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


第五百章 销量爆炸
  发布会结束后,黑洞的新专辑在全球范围内正式上架。
  自从上架之日起,这张专辑的销量就打破了国内以往所有专辑销量的记录,虽然那些记录还是由黑洞保持的。
  黑洞专辑销量的爆炸并不稀奇,大家仿佛早已习惯,相反,他们的专辑销量扑街才是大新闻。
  然而,这次专辑销售的火爆还是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数字专辑首日销量两百五十万份,这还只是国内的销量,如果算上全球范围内的总销量,黑洞这张专辑的首日销量已经突破五百万份了。
  这是从未有过的恐怖数据,甚至没人敢想象,因为那不现实。
  然而,如此不现实的销量记录却被黑洞创造了出来,这让所有音乐人既羡慕,又无奈。
  没办法,那可是黑洞啊!
  黑洞沉寂了两年,虽然用一张英文专辑回归,但国内歌迷还是更期盼他们的华语专辑。
  两年多来的渴望在这一天里,被转化为了最恐怖的销量。
  正如黑洞这张专辑的名字一样,黑洞的很多歌迷也结了婚,生了孩子,将要迈向中年。
  以前觉得很遥远的所谓中年危机,居然也开始逐渐被他们所提及。
  以前网吧包宿回来,在球场上驰骋半天,吨吨吨灌一肚子凉水,还能去教室补觉的他们现在只想早点下班回家睡觉。
  妹子和游戏的话题渐渐变成了老婆和孩子,失眠、掉头发、便秘成了他们共同的难言之隐。
  这张专辑精确的描述出了他们的感受,讲述着他们的渴望。
  时至如今,数字化作品已经占据了九成九以上的音乐市场,判断一个音乐人或乐队组合的实力,除了收费的音频、视频作品的点击量、播放量外,免费信息的获取也是非常重要的数据。
  近两年来,网络上关于黑洞的消息,关注度和话题度依然名列前茅,但和前些年相比,还是稍稍逊色了一筹。
  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这两年的沉寂,一方面也是因为随着年龄的上升,黑洞歌迷群体开始由网络主力军的位置慢慢退下来了。
  年轻一代的00后门已经长大,开始在网络上占据主流。
  但这次黑洞的歌迷们用真金白银的购买力证明,黑洞依然是音乐界的霸主。
  无论是数字专辑,实体专辑,还是相关收费视频,销量都在一路走高。
  中产阶级和中青年永远是整个社会的支柱和主体,当年省吃俭用攒钱买黑洞专辑的小歌迷们长大了,是时候弥补当年的遗憾了。
  可以预见,黑洞这次的专辑所创造的利润恐怕也会创造历史。
  早在黑洞刚刚宣布复出的时候,关于这张专辑的合作就已经火速敲定了。
  赞助商们挥舞着大把的钞票,纷纷主动找上门来,只求能在这张专辑中露个脸。
  这次黑洞录制的MV中所穿的衣服,用的设备,出现的道具,统统都有厂家赞助。
  专辑在连名字都没想好的时候,公司就已经签好了合同,收了第一批定金,开始盈利了。
  这其中也包括了海外的厂商,黑洞在东南亚地区所有华语文化圈的国家里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一些国家里的死忠粉甚至比国内的铁粉更加疯狂的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