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振南明-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想要尽量表现的自信一些,至少看上去不能势弱。
  与上次面见郝摇旗不同,这次陈阳粗粗扫了一眼,就发现了十几人。
  更让陈阳感到惊讶的是,帐中端坐的是个女人。
  以陈阳对顺军的研究,有资格坐在正中的除了李自成的妻子高桂英不会有别人。
  那么此人一定就是高桂英了!
  “陈某拜见高夫人!”
  陈阳深吸了一口气,躬身拜道。
  “哦?你怎么知道我就是高桂英?”
  “高夫人乃是女中英豪,谁人不知谁人不晓。陈某久仰高夫人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所传非虚!”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陈阳拍马屁的功夫又是一流,听的高桂英十分舒服。
  “罢了,你且坐着说吧。”
  陈阳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这高桂英看起来比郝摇旗和善的多,应该好对付一些吧?
  他撩起袍衫坐定,试探道:“不知贵军突然陈兵长沙府有何贵干?”
  高桂英蹙起眉来。
  这兵荒马乱的时候各路人马借道过境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难道还要向这厮汇报一番吗?
  “这个和你有何关系?”
  陈阳早有准备,和声道:“高夫人此言差矣。我家东翁乃是长沙知府,替天子牧守一方。贵军突然来到长沙府,万一被御史弹劾,怕是会影响我家东翁的仕途。”
  “哼,你家东翁的仕途和咱老子有何干系。把咱老子惹急了,咱老子一把火烧干净你们长沙府!”
  刘体纯一路上憋了一肚子的气,此刻再也忍耐不住。
  高桂英虽然没有附和却也并没有阻止,完全是一副默许的态度。
  陈阳暗叫糟糕,难道这伙儿顺贼想要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红脸?
  “这位将军莫要见怪。咱们各为其主,某自然要替东翁考虑。”
  “你这句话倒也有些道理,比那些拿钱不干事的强多了。”
  说话的是袁宗第。
  他的部众在撤出九宫山的过程中负责殿后,减员严重,现在手下只有不到三千兵,地位也有所下降。故而这一路上他都不怎么出头发表意见。
  可这一次他觉得刘体纯有些欺负人不讲理了,故而站出来说了句公道话。
  陈阳朝袁宗第投去了感激的目光。
  “你继续说下去,长沙知府派你来见我是想做什么?”
  高桂英见气氛差不多了,便把话题重新拉了回来。
  “高夫人,我家东翁是十分钦佩贵军的,但在其位谋其政也得为自身考虑。如果贵军能够离开长沙府的话,我家东翁愿意助饷五万两。”
  此话一出,包括高桂英在内的一众顺军将领都感到十分惊讶。
  这是在开玩笑吧,竟然有人主动上门送钱?
  他们却不知道经过郝摇旗一番折腾,赵徽已经是惊弓之鸟,见顺军来到长沙城附近,下意识的以为他们也是来勒索的。
  “五万两?他是打发叫花子呢吗?”
  田见秀的反应很快,既然对方主动来送钱,他们自然不能错过,要好好讹上一笔。
  “这个……若是诸位将军觉得五万两太少,我们还可以商量。”
  五万两并不是赵徽的心里底线,只是陈阳拿出来做试探的。
  在陈阳离开前赵徽便嘱咐过只要不超过十万两都可以商量。
  当然,陈阳不能直接就把十万两这个数字抛出来,这样就没有讨价还价的空间了。万一顺贼胃口被刺激了起来,觉得十万两也少,那就难办了。
  这时候就该高桂英出面了。
  她沉吟片刻道:“十五万两,只要长沙知府能够拿出十五万两银子,我们可以去往别处。”
  虽然一开始顺军是计划在长沙府休整的,但如果能够白白得到一大笔银子,去往别的府县也不是不可以。
  高桂英漫天要价,陈阳自然就地还钱。
  “高夫人说笑了。莫说我家东翁拿不出十五万两,便是拿的出来也不可能尽数把银子提出赠予贵军啊。那样朝廷若是核查发现府库之中空空如也,我家东翁怕是难逃死罪。”
  稍顿了顿,陈阳咬牙道:“八万两,我家东翁最多能够接受八万两。还请高夫人给他留下些银子用于打点。”
  “八万两太少了。”
  田见秀摇了摇头:“还不够大军两三个月的花销。”
  “是啊,你们既然想要花钱买平安,就拿出些诚意来。”
  这次袁宗第可不说“公道话”了。
  事关自己的切身利益,他自然而然的开始“不要脸”。
  “那诸位觉得多少银子合适?”
  “十万两一次性付清。”
  高桂英给出了明确的数字。
  “这恐怕不行。”
  陈阳表现出一副肉疼的样子:“十万两银子不是小数目,凑一凑是能凑齐。不过要一次性付清恐怕有些难。”
  “那你什么意思?”
  刘体纯怒目相视。
  “分笔来付如何?”
  陈阳准备耍一个小花招,先付上一笔银子让顺军离开长沙府,过一段时间若是顺军不再追究尾款就能赖下了,即便追究东翁也不会有多的损失。


第二百三十七章 通贼
  “这恐怕不行。”
  高桂英摇了摇头,否定了陈阳的提议。
  “如果长沙知府要助饷,必须把银子一次性付清。”
  这个条件陈阳其实是可以接受的,但他为了表现的更真实一些,故作为难道:“这个恐怕还得某回城请示一下东翁。”
  高桂英点了点头道:“这也是应该的。来人呐,送这位壮士出营。”
  陈阳也不多做坚持,冲高桂英拱了拱手便跟着士兵离去。
  回到城中后,陈阳立刻来到府衙汇报此行情况。
  知府赵徽早已急的团团转,见陈阳来了立刻迎步上前催问道:“怎么样,这些顺贼可答应离开长沙府?”
  陈阳清了清嗓子道:“东翁莫慌,且听某慢慢道来。”
  陈阳端起一杯茶润了润嗓子道:“这支顺军就是在九宫山刚刚战败的余部,首领就是李自成的妻子高桂英。她说愿意带领军队去别处,不过要让东翁助饷十万两,且必须一次性付清。”
  “这些贼人胃口还真是不小啊。”
  这个条件在赵徽的心理承受范围之内,故而虽然他叹了口气却没有表现的太过失望。
  毕竟陈阳也是尽力了的,有些事也不是他能够左右的。
  “是啊,在下已经使劲浑身解数,可这伙儿贼人就是不松口,好似吃定了东翁。”
  赵徽此刻真真切切体会到什么叫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一刀切下去,切哪里怎么切都得别人说了算。
  而赵徽还得强颜欢笑的硬撑着。
  这种感觉,真是叫人无奈。
  “罢了,一次性付清就一次性付清。十万两银子本官还是有的。”
  “东翁,府库中的银两可只剩下不到五万两了。”
  陈阳提醒道。
  “怕什么,本官这里填上窟窿便是。”
  陈阳惊讶的张大了嘴巴:“东翁打算自掏腰包?”
  “当然不是!”
  赵徽冷冷道:“本官的意思是先把这笔银子垫上,事后再找补回来。”
  找补两个字可谓是十分玄妙。
  通常来讲找补的方式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贪墨税银,一种是查抄商贾。
  前者风险较大,需要打点各级官员。后者则基本没有风险,只需要找一个由头。
  而这个由头赵徽早就想好了。
  那就是通敌!
  之前不是郝摇旗“抢走了”一批粮食吗?正好可以把罪名安插在一些长沙本地的粮商身上。
  官府以通敌为名将这些粮商下狱名正言顺,之后满门抄斩,抄没所有家产,这个窟窿不就填上了吗?
  在大明商人虽然聚敛了大量的财富,却没有太多能力保护自己。
  只要官府想,随时都可能让他们家破人亡。
  所谓破家的县令,灭门的知府,绝不只是说说的。
  当然,一次不宜牵连过多人,不然弄的人心惶惶,接下来的任期赵徽就不好做了。
  “东翁,既然如此某便再跑一趟跟那些顺贼说清楚,您已经答应条件了。”
  “嗯,就这样吧。赶快送走这些瘟神,本官也能好好过个晚年。”
  ……
  ……
  文安之在得知天子想要任命他为四川巡抚的消息后十分激动。
  在礼部这些日子虽然也很历练人,可处理的事务毕竟只是一些杂事,和军国大事沾不上边。
  这和文安之的期望还是有差距的。
  而如果能够出任四川巡抚,他便有了施展拳脚的机会。
  四川如今是什么局势?
  那可是一团乱麻啊!
  如果文安之能够快刀斩乱麻,拨乱反正,对朝廷对整个西南的经略是极为有利的。
  李自成已经死了,如果张献忠也能够被剿灭,那么朝廷的敌人就只剩下了东虏一个。
  文安之相信,以大明的国力,倾尽全力打这一仗,没有输的理由。
  东虏毕竟只是丁口极少的小族,根本不可能和大明进行堂堂正正的对决。要不是李自成进攻北京给东虏趁机拿下了山海关,现在恐怕这些建虏还在关外挨冻受饿呢。
  偷鸡摸狗,浑水摸鱼,这便是东虏一年来做的事情。
  对大明来说,攘外必先安内。
  如果内部出现混乱,不可能做到合力抗击外敌。
  文安之已经下定决心,这次一定要剿灭张献忠,光复四川。
  不过军队是一个问题。天子答应拨给他神策军下属一营,可这也只有两千人。
  四川重庆方面也有几万人马,可文安之不一定能够指挥的动。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前任知府陈世奇提拔起来的。
  文安之如果想要有所作为,就必须用好这批人。
  当然,文安之即便启程也得在正月之后了,在此期间他还有时间考虑。
  他正自在礼部衙署内清点公务,准备跟继任者做交割,便有一名内侍来到礼部宣文安之入宫面圣。
  文安之连忙放下手头的事情,跟着内侍入宫。
  不论如何不能让天子久等,这样有违人臣本分。
  礼部本身就在皇城以里,离紫禁城还是很近的。
  很快文安之便跟着内侍进入了宫城。
  天子特地赐给他肩舆乘坐,文安之也不好拒绝,便坐了上来。
  一路沿着宫墙前行,过了一炷香的工夫肩舆才放了下来。
  “文大人,陛下心情不是很好,您小心一些。”
  那内侍低声提醒道。
  “多谢公公了。”
  文安之感激的点了点头。
  他深吸了一口气,一振袍服踱步进入殿内。
  此刻的乾清宫内摆着许多火盆,故而十分温暖。
  文安之来到朱慈烺面前行礼后便被天子扶了起来。
  “文爱卿,看看这份密奏吧。”
  朱慈烺叹了一声道。
  “臣遵旨!”
  文安之虽然有些迷糊,但还是接过那份奏疏展开来看。
  结果他只看了不到一百字就明白为何天子会如此愤怒了。
  “这长沙知府真是胆大包天,竟然敢通贼!”
  文安之气愤难平。
  朱慈烺冷冷道:“一开始朕还以为长沙知府赵徽是想招降顺军余部,这才派人和他们接洽,谁曾想他却是送粮送银子只求买个平安!”
  内厂军情司就此事一共发过两份密奏,第一份只是说赵徽和顺军有接洽,而第二份就是朱慈烺手中这份,其言之凿凿直斥赵徽通敌叛国的恶行!
  ……
  ……


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家县令,灭门知府
  任何一个君王都不能容忍臣子通敌。
  朱慈烺对于南明史当然很了解,腐朽的官场就和腐朽的时代一样彻底烂到骨子里了。
  南明的官员多是软骨头,面对满清南下基本都是不做抵抗,直接开城门献城。
  可如今的局势比原本历史中南明的局势好的多,朱慈烺本以为这些官员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可谁知还是有人肆无忌惮的通敌,通的还是已经穷途末路的顺军余部。
  按照朱慈烺原先的计划,即使堵胤锡没能在第一时间招降这些顺军余部。但他们缺衣少粮,很难挨过这个寒冬,很可能会主动请降。
  可被这个长沙知府赵徽这么一搞,整个节奏全都乱套了。
  顺军余部有银有粮,完全可以熬过这个冬天。等到一开春他们就有更多回旋的余地。
  而这是朱慈烺不愿意看到的。
  因为等到那个时候,满清很可能就会发动对大明的全面战争。
  湖广、山东战场同时开战,大明将没有多余的兵力防备隐藏在背后的顺军余部。
  若是后院起火很可能会前功尽弃。
  这个长沙知府真是开了个坏头。
  朱慈烺必须以雷霆之势对其严惩,以正国法。
  如今无数双眼睛盯着看着,如果朝廷不够强硬,很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效仿长沙知府赵徽。
  突然出现这么一档子事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但既然问题出现了就必须积极的去解决。
  朱慈烺沉吟了片刻,冲文安之道:“文爱卿可愿意替朕到长沙府跑一趟?”
  “陛下有旨,臣自当效死命!”
  文安之沉声道。
  朱慈烺满意的点了点头。
  “文爱卿此去长沙,有两件事要做。一是替朕拿下赵徽这个通敌逆贼,二是招降袁宗第、刘芳亮等顺军余部。”
  如今顺军一分为二。北边的李过、高一功已经受降,在荆门驻扎。
  如果再能把袁宗第、刘芳亮招降,那顺军就能彻底为大明所用,少了一处隐患。
  “陛下放心,臣一定办好此事!”
  ……
  ……
  “东翁,十万两银子已经全部送到顺军大营了,某估计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主动撤走了。恭喜东翁,贺喜东翁啊。”
  陈阳冲赵徽拱了拱手,满脸堆笑的说道。
  “哼,这帮贼人胃口真是不小,还好本官手头有些余钱,不然一时还真是难以凑出。”
  十万两银子中有一多半是赵徽自己掏的,他当然不会自己承担这个损失,而要把损失转嫁给商贾。
  “东翁放心,只要您一声令下府衙衙役就可以前去拿人。”
  “还等什么,速速派人去拿人啊。这些商贾通敌叛国罪不可恕,亲属家眷一律打入大牢,家产抄没充公。”
  赵徽此刻也顾不得吃相难看了,只想着赶快把损失找补回来。
  ……
  ……
  知府大人一声令下,三班衙役全部出动。
  抄家可是一个肥差。
  这些大粮商一个个都家财万贯,便是一家捞上些也足够吃好些年了。
  今年的运气着实不错,还没出正月就碰上这么一件大好事。
  衙役们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
  他们先去的是刘家。
  刘家是真真切切的大粮商,长沙府三成以上的粮食生意都是他们把持的。
  赚来了钱自然要置地购宅,刘家的宅子越扩建越大,现在足足有五进,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深宅大院。
  刘府的门房见一众衙役气势汹汹的冲了过来直是吓了一跳,连忙前去给自家老爷报信。
  衙役们见状一边叱骂着一边猛踹大门。
  可这大门十分坚固,绝不是几脚能够踹开的,衙役们折腾一通后也不愿意再白费力气,便取来封条将大门直接封了。
  官府有权查封店铺、宅院。被查封的宅子未得官府允准不得私自开启,否则视为蔑视官府。
  这刘家一家老小是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那边刘家家主刘元乔得到消息后自己先坐不住了。
  他一直以来对官府都很敬畏,每年的孝敬银子更是从来没有少过。
  今儿个这到底是怎么了,怎么有那么多衙役冲到府门外喊骂?
  这可是大过年的啊,这些人就不能积点德吗?
  刘元乔又气又怕,在中堂踱步了几圈还是决定亲自去看个究竟。
  他领着一干家仆穿庭过院来到前院命人打开大门。
  谁料大门刚一打开,一众如狼似虎的衙役便冲了进来。
  一名衙役不由分说的将铁链子套在刘元乔的脖子上,另一人眼疾手快的用粗麻绳反捆住刘元乔的双手。
  “冤枉,冤枉啊!”
  刘元乔惊恐不已,发出杀猪一般的嚎叫。
  衙役们却不由分说,拉着铁链子像拖拽牲口一样把刘元乔往外拽。
  在他们看来,手中的哪里是个鲜活的人,而是金子银子。
  那些家仆都愣在当场,眼睁睁的看着自家老爷被衙门的人带走。
  “抄家拿人,刘家的人一个不许放走!”
  ……
  ……
  不到一天的时间,长沙府内十几家粮商全部被官府定下通敌叛国罪,阖家老小锁拿入狱,家产全部抄没入库。
  虽然经过层层贪墨,但最终入库的仍有三十万两银子。
  这个数目大大出乎赵徽的意料。如此一来非但他自掏腰包的五万多两银子找补了回来,还多拿了二十多万两。
  即便把府库的亏空补齐,赵徽也有二十万两银子入账,这波在着实不亏。
  如此看来,顺军余部陈兵长沙倒是件好事了。
  若是没有他们兵临城下,赵徽也找不到理由抄粮商的家。
  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