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振南明-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过差点气晕了过去,斥责道:“胡言乱语些什么,陛下乃是受命于天的圣人,岂能用凡夫俗子比之。你这个口无遮拦的样子,让为父如何放心你。”
  李来亨趁机求道:“爹,我是真的不想去南京,我就想陪在您的身边。”
  李过摇了摇头道:“你陪着爹能有什么出息?眼下不是大顺朝的时候了。咱们父子俩要想受到天子重用就必须让天子把你当做是自己人。为父是不可能了,你却还年轻,有的是机会……”
  其实李来亨又何尝不明白李过的良苦用心,只是叫他就这样去南京,他还是有些不甘。
  “为父打听过了,那个皇明军校是天子亲自创办的,你若是能够前去求学,就成了天子的门生。”
  李过顿了一顿道:“天子门生的前景不可限量,看看郑成功,他的父亲郑芝龙与东虏眉来眼去,他不也是受到天子重用吗?”
  “可我若是走了,父亲这里……”
  李过摆摆手道:“老子这里不用你个娃娃操心。你只管放心的去闯,到了南京给老子闯出个名堂出来。如若不然……就不要再回来了,老子丢不起这个人。”
  李来亨挺直胸脯作保道:“爹放心好了,儿子一定给您争口气!”
  李过拍了拍李来亨的肩膀,笑声道:“好孩子,爹信你。”
  其实李过又何尝舍得李来亨前去南京闯荡呢?
  他就这么一个儿子,虽然是养子,但视作亲生子一般。
  儿子远行,做父亲的心里是五味杂陈。
  但是他们父子之前已经选错了方向,现在好不容易掉过头来,绝不能再固步自封了。
  朝廷明面上待他们确实不错,但天子心中究竟怎么想的谁也不知道。
  李过推断天子心中还是有些芥蒂的。
  这也正常。毕竟他们出身敏感,某种程度上李自成又是逼死烈皇的凶手。
  当今天子能够做到今日这步已经是十分难得了。
  要想取得天子的信任,自然要展现出诚意。
  看看当年的高杰吧,皇明军校刚刚创立时就把儿子送到皇明军校就读,虽然他儿子并没有太大的出息,但天子对高杰本人却是高看一眼,将北伐的重任交到了高杰手中。
  高杰也不负圣望狠狠打了鞑子一通。
  眼下高杰在大明内部的声望已经很高,武将之中怕是也只有黄德功能够与之一比。
  所以说站队要趁早,已经晚了没有办法,但绝不能再犹犹豫豫。
  正在李过思忖之时,李来亨突然跪倒在地冲李过叩首行礼。
  李过直是一愣,旋即就要弯腰去扶李来亨起来。
  “父亲,孩儿此次前去南京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所谓父母在不远行。孩儿不能在您身边伺候是为不孝。这里孩儿给您磕头赔罪了。”
  说罢又磕了几个响头。
  李过心头一酸。
  这孩子总是这么的懂事,可是又何苦如此呢。
  他这么一弄,反倒是把李过弄得心中不是滋味。
  李来亨哽咽道:“爹,您的腰有老伤,切莫要用力。阴天下雨天更要注意休息,若是觉得不舒服,赶快请郎中诊治……”
  “行了,行了,你别跟个女人似的没玩没了,咱老子又不是三岁孩子,懂得照顾自己。”
  李过连连摆手打断了李来亨。
  他此刻双眼已经泛红,只是强忍着才没有流出泪来,真怕李来亨继续说下去会忍不住落泪,那样就太尴尬了。
  “爹,孩儿什么时候启程?”
  “你个小兔崽子,就这么急着走?”李过狠狠瞪了李来亨一眼道:“多陪老子几日再说。”
  李来亨被李过弄得有些哭笑不得。
  明明方才还说让自己赶紧走,现在又改了口。看来爹爹心中也是舍不得他啊。
  “到了南京那边不能再像在荆门时这么随意。毕竟那是天子脚下,御史言官多如牛毛。他们最是不讲道理,擅长捕风捉影风闻奏事。为父的身份又如此敏感……”
  李来亨连忙道:“父亲放心,孩儿懂得。”
  “好孩子。走,咱们父子俩好好喝几杯。”
  “啊,还喝啊?方才酒宴上……”
  “酒宴之上喝的不尽兴,这一次就咱们父子二人,喝他娘的一个烂醉如泥!”
  ……
  ……
  屈辱,吴三桂从未感受过这般屈辱。
  被人像赶鸭子一般赶跑,还折损了三四千的兵力,虽说不是什么伤筋动骨的大败,但仍然让他觉得有些难以接受。
  以吴三桂现在在清军阵中的地位,打一场败仗根本不算什么。
  多尔衮既不会惩治他也不会剥夺他的统兵权,最多就是训斥几句。
  可是吴三桂自己咽不下这口气。
  不行,他不能就这么轻易的撤走。他一定要把丢掉的面子挣回来!
  既然荆门囤积了重兵,又有黄德功的客军援助,吴三桂便不在这里打了。
  湖广那么大,不可能处处囤积重兵吧?
  吴三桂一边骑马一边思忖着下一步该去哪里找回面子。
  思前想后他觉得郧阳府应该不会有多少驻军。
  他从陕西出兵时虽然借道过郧阳府,但并没有派兵攻打郧阳府的府治,而是长驱直入奔向荆门。
  此番撤离若能顺势北上攻打郧阳,说不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至于襄阳、承天、德安、黄州各府吴三桂是不打算动心思了。
  湖广各府越往东肯定驻军越多。这是因为湖广东部与南直隶毗邻,天子脚下肯定重兵云集。
  既如此吴三桂便要反其道而行之,率军攻打郧阳府治郧县!
  ……
  ……


第四百三十六章 郧阳危急
  郧阳府位于湖广最北端,直接与陕西接壤。
  当初吴三桂风风火火的率部杀入湖广就是借道走的郧阳府。
  只是此次再次杀回心境已是大为不同。
  他现在已经不期望立下震铄朝野的大功,只望能够拿下郧阳几座城池,多少找回些场子。
  ……
  ……
  如今镇守郧阳的乃是曹凤年。
  此人并不是旧顺军出身而是正儿八经的官兵。
  湖广巡抚堵应锡派他镇守郧阳也是存了制衡顺军诸将的意图。
  毕竟李过、高一功统领重兵坐镇荆门,谁也不敢保证他们会心甘情愿的替朝廷卖命。
  万一又是一个张献忠怎么办?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堵巡抚这么做也是为了以防万一。
  当然,曹凤年本人的实力也是毋庸置疑的。
  在明末诸将之中能够脱颖而出没点真本事是不可能的。
  曹凤年最大的本事就是剿匪。
  当初朝廷派左良玉剿张献忠,曹凤年是左军之中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打的大将。
  现在左良玉虽然倒了,但他的部将大部分却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像曹凤年这样的猛将自然很得朝廷的重用。
  曹凤年不但擅长打仗还会练兵。
  他练过的兵从不怯战。
  不管是新兵还是老兵都有一股不怕死的劲头。
  除了当今天子亲自编练的神策军,论战斗力曹凤年还真没有怕过谁。
  却说这日他像往常一样看将士们操练,突然有亲兵来报说看到鞑子的大军浩浩荡荡的杀向郧阳府治。
  曹凤年大吃一惊。
  他当然知道这支军队是由吴三桂统领,当初吴三桂也是从郧阳府借道去的荆州。
  只是他从未想过吴三桂会杀回来。
  毕竟郧阳实在是太穷了。
  与富庶的荆州相比,郧阳简直穷的不能再穷。
  用天壤之别来形容也不为过。
  吴三桂即便是想要打秋风也不会选择这种地方吧?
  “你可探听清楚了?鞑子真的是朝府城杀来?谎报军情可是重罪!”
  曹凤年狠狠瞪了一记眼睛,差点把那亲兵吓尿。
  “曹军门,卑职说的可都是实情啊。还望曹军门明察!”
  曹凤年摆了摆手道:“罢了,鞑子便真是来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吴贼以为咱是一个好欺负的,咱便让他看看什么叫真的猛将。”
  曹凤年对吴三桂之流是十分看不起的。
  一来此人卖主降清,是大明朝的罪人。
  二来此人之所以能够飞黄腾达乃是靠的关系。吴三桂的舅舅就是辽镇第一人祖大寿,靠着这层关系他也做到了山海关总兵的高位。
  像曹凤年这样的寒门出身,最看不起吴三桂这种公子哥。
  凭啥你一出身就能享受荣华富贵,凭啥老子就得一步步的打拼?就因为你有一个好爹?
  曹凤年心中充满了对吴三桂的鄙夷与不屑,他十分希望找到一个机会狠狠踩上吴三桂一脚,而现在这个机会竟然送到了他的嘴边。
  这要是再不咬上一口岂不是对不起自己?
  曹凤年冷冷道:“传令下去,全城戒严。吴三桂不是想来打秋风吗?老子便让他撞一个头破血流!”
  ……
  ……
  吴三桂下令在距离郧县二十里的位置停了下来。
  军粮已经被消耗了大半,虽然勉强还够用,但为了以防万一吴三桂还是决定命令士兵前去打粮。
  打粮是好听一些的说法,实际上就是打秋风。
  对此清军是没有任何心理压力的。
  还是关宁军的时候他们便经常杀良冒功,现在降了清更是无所忌惮,将人性之中的恶全部发泄了出来。
  他们会毫不犹豫的把村民的粮食抢光,至于这些村民会不会因为断粮而饿死他们根本就不在乎。
  吴三桂给所有士兵三天的时间,能抢到多少粮食就抢多少。
  三日之后吴三桂会下令对郧阳府治郧县发动总攻,届时大军所至一切夷为平地。
  ……
  ……
  “当家的,你倒是拿个主意啊。咱们到底是跑还是留!”
  李陈氏眼眶通红,有些呜咽着说道。
  李老实坐在炕头吐出一个烟圈,恨声道:“跑?往哪里跑?如今鞑子已经把整个村子围住了,就要挨家挨户的搜查,你跑的掉吗?”
  “那怎么办?难道就等着鞑子冲进家来把粮食都抢走?”
  李陈氏一脸愁容,连带着声音都悲惨了几分。
  “怎么办?当然不能坐以待毙。鞑子来是抢粮食的,咱如果没有粮食,他们自然而然就走了。”
  李老实深吸了一口气道:“咱们在院子里挖一个大坑,把粮食都埋进去。”
  “啊!”
  李陈氏惊呼出声:“当家的,你真是聪明啊,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别说这些没用的了,咱们两个快些挖吧。”
  李老实和李陈氏倒是有一个儿子,不过儿子争气考上了秀才还是廪生,如今在府学就读,平日里自然不在身边。
  好在挖坑这种体力活李老实最为擅长,即便儿子不在身边也没有什么关系。
  “哎,哎,这便干!”
  李老实翻地是把好手,李陈氏更多是给他打下手。
  只见李老实挥汗如雨的忙乎了好一阵,终于挖出了个深坑。
  “当家的,够了,这坑足够深了。”
  李陈氏看着深坑满心欢喜的说道。
  “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把米缸搬来。”
  “好,我这便去!”
  李陈氏说完便转身离去。
  不多时的工夫她去而复返,只见她把米缸搬到坑边道:“当家的,过来搭把手。”
  李老实也不嫌弃,立刻凑过身去帮着自家媳妇把米缸抬了起来。
  二人一起用力把米缸连抬带搬弄到坑中,然后用土将其掩实。
  李陈氏将其踩实,又在上面撒了一层浮土这才满意。
  “好了,这下子好啦。鞑子看到我们家空空如也肯定会扭头就走。”
  李陈氏心中悬着的一块石头总算落地,现在她的心情别提有多好了。
  “眼下我们便不需要急了。静静的等着鞑子来就好。鞑子只要来过一趟就铁定不会再打咱的主意。”
  李老实也点头说道。
  “嘿嘿,嚯嚯吧,叫他们去嚯嚯别人吧。”
  ……
  ……


第四百三十七章 造孽
  鞑子终于来了。
  陶宁村的村民被集合到了村口,接受训话。
  领头的鞑子是一个五大三粗的莽汉,他用汉话叽里咕噜说了一通,就是一个意思要众人积极献粮。
  村民们面面相觑,一个个大气都不敢出。
  他们今年倒是攒下些粮食,可谁也不愿意拿出来啊。
  这些鞑子都是猪狗不如的东西,与其拿出粮食来给他们倒不如直接喂猪。
  可是没有人敢说。
  所有人都是眼观鼻鼻观心,希望鞑子不要注意到自己。
  那清军将领显然被陶宁村村民这种抵触情绪激怒了,他高声斥骂道:“一群给脸不要脸的东西,我们是王师。王师懂不懂?大清马上就要夺取天下,尔等刁民此时不抓紧孝敬还等何时?老子今天把话就撂在这儿了。老子有任务在身,必须搜集五百石粮食,要是完不成任务咱老子吃挂落,你们一个也跑不了!”
  他扫了众人一眼,见还是无人响应,冷笑两声道:“好,好的很啊。都给咱老子装哑巴是不是?那好,来人啊给我挨家挨户的搜!”
  他一声令下,如狼似虎的清军士兵纷纷四散开来,三三两两的开始搜查。
  别看他们人数不多但威风十足,仿佛这里就是他们的地盘。反倒是陶宁村的村民敢怒不敢言,一个个耷拉着脑袋无奈之极。
  “将军,您快歇一会,这种活儿属下们做就是。”
  一个裨将谄媚的笑道。
  “嗯。”
  那清军主将应了一声,背负着双手道:“都说穷山恶水出刁民,我看啊不假。这村子里的人一个个的贼眉鼠眼,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东西。良心啊大大的坏。”
  “将军说的是。”那裨将送上一记马屁,随即接道:“属下听说湖广是天下粮仓,郧阳府虽然不比荆襄之地,可也是富足的很。这陶宁村可能会没有粮食?一定是这些刁民在刻意针对我大清王师。”
  “你说的不错。这些泥腿子不知进退,以为咱老子好欺负,咱老子便给他们些颜色瞧瞧。”
  ……
  ……
  “军爷,军爷,这个不能拿啊。小老儿一家老小就指望这些粮食过冬了,您要是拿走了,小老儿一家非得饿死不可。”
  “是啊军爷,您便是要拿好歹给我们留下一些,眼瞅着冬天就要来了,我们去哪里找粮吃啊。”
  “呦呵,倒真是一群牙尖嘴利的刁民啊,说的一套一套的。”
  一名清军士兵戏谑着打量着眼前的夫妇:“你们这帮刁民少吃一些有什么关系。老子是在征收军粮,军粮懂不懂?”
  他上前一步,威胁道:“你若是不配合咱老子现在就可以砍了你的脑袋。你是要粮还是要命?”
  那妇人吓得一愣,扯了扯丈夫的袖子道:“当家的咋办?”
  那男人犹豫了片刻,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冲那清军士兵叩头道:“军爷,好歹给我们留下些粮食吧,不然这个冬天真的熬不过去啊。”
  “不识抬举的刁民!”
  清军士兵一脚踹在他的胸口:“你们的命有王师士兵的命值钱?”
  说罢背着粮食就往外走。
  那男人中了一脚,痛的在地上打滚,妇人扑上前去嚎啕大哭:“当家的,我们这是造了什么孽啊!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清军士兵对此熟视无睹扬长而去。
  其余各家的情况也与这家类似。
  大部分人家都把粮食藏了起来。
  可他们的家一共就那么大,能藏到哪里去?清军士兵一番搜查便找到了。
  找到后对这些村民便是一通拳打脚踢,丝毫不留情面。
  李老实看的是心惊肉跳,生怕同样的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但一想到他挖的那个坑没有人会发现,心中不免定了几分。
  终于鞑子来搜他家了。
  来的一共是三个人,其中有一个似乎是个底层的军官。
  只见他吩咐了几句,其余二人便冲进屋开始搜查。
  二人搜查的很粗暴,将李老实家中翻了个一片狼藉。
  李老实看的心疼却是敢怒不敢言,只盼着赶快送走这几尊瘟神。
  两名清军士兵花了半个时辰的时间,将李老实家搜了个遍,却也没找出一粒粮食,无奈之下只得去向那将领复命。
  将领闻言眉毛都拧到了一起。
  “大胆刁民,竟敢存心戏弄老子。”
  他拔刀出鞘,径直搭在了李老实的脖子上。
  李老实只觉得两腿发软,喉结上下耸动,嘴里呜呜呜的可就是说不出话。
  李陈氏见状急了,连忙道:“军爷莫要怪罪,我家实在是穷啊,这些日子要不是靠着乡亲们的救济,怕是只能吃观音土了。”
  那清军将领却是不信,冷笑一声道:“少他娘的骗老子。你若是一直饿着肚子会是这个面色?好啊,你想要耍滑头,咱就让你看看耍滑头的下场。”
  说罢命那两名士兵把李老实绑在了院子里的老槐树上。
  “军爷,这是干什么,这是干什么啊。当家的,你……”
  李陈氏一脸的不知所措,看看那几个鞑子又看看自家男人,竟是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这造的是什么孽,这造的是什么孽啊!”
  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