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振南明-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罢在桐棠的鼻头轻轻刮了一下。
  桐棠被朱慈烺如此宠溺的举动羞坏了,立刻垂下头去。
  “妾身失言了。”
  “无妨,朕心情很好。你也起来走走,整日里坐着躺着也是不行的。”
  “恩。”
  桐棠嘤声点头,缓缓的站起身来。
  但就在这一刻她肚子突然猛地一阵剧痛,浑身跟触电一般。
  朱慈烺见她面色惨白,豆大的汗珠淌了下来,知道情况有些不妙连忙问道:“怎么,可是有胎动吗?”
  “不……妾身怕是要生了。”
  桐棠的直觉很敏感,她虽然只怀孕八月有余,但早产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朱慈烺不敢大意,连忙命人宣太医和稳婆。
  皇后临近产期,御医稳婆都是在坤宁宫的偏殿候着的,自然是随叫随到。
  饶是如此,这短暂等待的工夫朱慈烺也是心急如焚。
  没办法啊,即便是后世生产也是极有风险的一件事,更不用说在大明朝了。
  这个时代没有剖腹产,没有吸盘没有产钳,全凭稳婆一双手。
  即便是皇家也不可能在这种事情上有什么例外特权。
  史书上因为难产而死的皇后、妃子还少吗?
  作为一个皇帝,一个丈夫,朱慈烺此刻的心情是十分忐忑的。
  很快太医和稳婆便匆匆赶来,那稳婆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妈子,助人生产的经验十分丰富,她冲朱慈烺行礼道:“陛下,还请您出去一下,皇后娘娘生产,怕血光之气冲撞了龙颜啊。”
  朱慈烺胸中顿时生出一股怒气。
  自家妻子生产,他竟然不能在殿中。
  不过细细一想古今中外似乎都是如此,也只能作罢。
  “罢了,朕出去等。你们一定要保证皇后母子平安,不然朕要你们的脑袋。”
  说罢一甩袖子走出殿去。
  其实不用朱慈烺说这番话,稳婆也是丝毫不敢大意的。
  皇后那可是国母啊,国母若是有个三长两短,她这条贱命怎么够赔。
  没有人是嫌自己活得太久的,这名稳婆自然也是如此。
  此刻桐棠已经被抬到了床上,周边围了一群宫女。
  太医在外殿候着,只有稳婆来到皇后身边助其生产。
  稳婆扫了一眼见沸水剪刀早已准备好了,暗暗点了点头。
  她冲桐棠福了一福,恭敬道:“皇后娘娘,婢子来助您生产,您一定要按照婢子说的做啊。”
  桐棠虽然脸色煞白,十分的痛苦却还是点了点头。
  “来,皇后娘娘您先吸一口气,然后婢子喊用劲您便用力气啊,能喊就喊出来。”
  桐棠知道稳婆在这种事情上的经验十分丰富,自然是她说什么就做什么。
  生孩子也是个技术活,体力的分配显得尤为重要。
  若是一股脑儿的把力气用完了,孩子却出不来那就糟糕了。
  体力的分配一定要合理,该用力时用力,该收力时收力。
  饶是如此也不能说一定不会有意外。
  若是胎位不正胎儿是脚先出来的,便是极为凶险。十有八九会发生难产,胎儿怕是也保不住。
  所以在胎位这个问题上只能去赌,便是皇后也不例外。
  “皇后娘娘用劲,用劲啊!”
  稳婆一遍遍的鼓励着皇后,桐棠也使出了浑身的力气,双手紧紧攥着被单,脖子上的青筋都爆了出来。
  稳婆一边鼓励皇后一边关注着胎位情况,在她看到胎儿是头先出来时终于长出了一口气。
  “皇后娘娘胎儿头已经出来了,您再用把劲啊。”
  桐棠闻言使出了最后一丝力气,尖叫一声终于把孩子生了出来。
  随着胎儿呱呱坠地,响亮的哭声响彻坤宁宫。
  所有人都朝婴儿望去,见是个男婴个个喜笑颜开。
  “快,快去禀报陛下,皇后娘娘产下了一个皇子!”
  ……
  ……


第四百零一章 帝后情深
  朱慈烺一时觉得有些难以置信,他真的要做父亲了吗?
  这片刻的疑虑被婴儿嚎啕大哭声彻底打散,紧接而来的便是一阵狂喜。
  他有儿子了,他有儿子了!
  跟所有初为人父的人一样,朱慈烺激动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若不是顾及到君仪非得手舞足蹈起来。
  朱慈烺的第一反应是赶快进殿看看皇后和皇子。
  不料却被内监和稳婆拦住。
  “陛下,皇后娘娘现在身子虚弱需要好好休息一下,皇子殿下也得先由宫女帮着沐浴更衣才是。”
  朱慈烺心道这也算是在理,何况皇家有皇家的规矩,不能事事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倒不如趁着这个工夫替儿子想想名字。
  朱慈烺是个急性子,说干便干。
  他摆驾偏殿,叫近侍取来各种典籍以备查用。
  老实讲老朱家的孩子取名字着实不容易。因为太祖皇帝朱元璋是个工作狂兼控制狂,把后辈们的名字的第一个字都起好了。第二个字也起好了个偏旁只能往里填字。
  就拿燕王朱棣一系来说,字辈是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崇祯帝就是由字辈,朱慈烺是慈字辈。
  所以皇后所诞皇子理应是和字辈。
  这第一个字算是定了。
  第二个字却让人直挠头。
  按照五行相生的理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朱慈烺是火字辈,所以他的儿子理当是土字辈。
  老实讲土字偏旁的字有不少,但是要挑出一个合适的也不容易。
  要知道这可不是给一般人起名字,而是皇帝的嫡长子。
  皇明尊奉嫡长子继承制。
  所谓嫡长子继承制指的是有嫡子立嫡子,无嫡子立长子。
  嫡子一定是正宫皇后所出。而长子则可能是庶出。
  皇后诞下的这个孩子是朱慈烺的第一子,既是嫡子又是长子可谓是天潢贵胄。
  只要他自己不作死搞什么谋反篡位,将来是一定会继承帝位克继大统的。
  所以给他取名字必须慎之又慎,名字必须寓意高贵。
  明朝许多宗室给后代取名字为了偷懒选择造字。
  一来这样造出的字不会重名,二来也省的去想。
  朱慈烺却十分反感如此做法。
  在他看来这种做法是很不负责任的。
  给孩子起名是一个很郑重的事,怎么能这么随意由着性子来呢。
  他还是决定慢慢来挑选。
  朱慈烺翻遍典籍,最终挑出几个字备选。
  一为垣,二为坤,三为垚。
  垣字本意为墙,引申为城,有守护之意。
  寓意这位大明朝下一任圣天子守护万民,泽庇四方。
  坤为八卦之一,有坤元之意,指大地资生万物之德。再往大了说便是乾坤,贵不可言。
  至于垚,也是寓意极好的。
  其同“尧”,为山高之意。细细品之有霄拔巍峨,直插云霄的意味。
  最关键的一点这个字太适合五行缺土的人了。
  按照老朱家的字辈,到了和字辈,字里就得带土啊,越多越好。
  朱慈烺选出了三个备选名字,在心中默念了许多遍。
  朱和垣、朱和坤、朱和垚……
  一时间真是难以取舍啊。
  想的心烦他索性暂时不去想,等问过皇后的意见再做决断。
  ……
  ……
  皇后休息了一段时间后朱慈烺终于能够前去见她了。
  朱慈烺急匆匆的走到正殿之中,来到皇后的床头坐下。
  看的出来皇后的身子还是很虚弱,虽然面上没有了汗珠,可还是很苍白。
  朱慈烺抓住桐棠的左手柔声道:“皇儿可曾见过了?”
  桐棠微微颔首道:“乳母抱着远远让臣妾瞧了一眼。”
  她嘴角带笑,眼眸中满是满足。
  朱慈烺不由得有些心酸。
  母子共享天伦之乐本该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可到了皇家这里便成了奢望。
  皇子从一出生开始就要被抱走由专门的乳母抚养。
  不论是皇后还是皇妃要想见上一面自己的儿子都得经过安排,绝不是像后世影视剧演的那样干脆把奶妈乳母养在殿中随叫随到。
  “等你身子好些了干脆叫乳母搬到偏殿住吧。这样你也能多瞧瞧皇儿。”
  桐棠立刻急道:“陛下,这怎么使得。祖宗之法不可废啊。若是臣妾真把乳母接到偏殿来,岂不是叫宫里的人戳臣妾的脊梁骨吗?”
  朱慈烺神色一正道:“你是国母,有谁敢在背后嚼舌根?若是知道了,直接拖出去打死便是,后宫的事朕全权交给你了,你看着办就好。再说祖宗之法也是人定的。如果不合理改就是了,难道朕还要抱残守缺不成?”
  桐棠面色一红道:“臣妾是怕陛下难做。”
  朱慈烺笑道:“朕不难做。朕就是你的天你的靠盾。你有什么困难只管跟朕说便是。朕替你做主。”
  桐棠眼眶一红道:“陛下对臣妾真好。臣妾受之有愧。”
  朱慈烺拍了拍桐棠的手掌,笑声道:“真是傻,你为朕生下了皇长子,将来的太子,你不但无愧而且有功呢。”
  “陛下已经决定将其立为太子了吗?”
  桐棠虽然知道这个问题有些敏感,还是忍不住问道。
  “他是嫡子又是长子,自然该被立为太子。不过按照规矩得等他满岁之后再行册封礼。”
  朱慈烺说这话也是有道理的。莫说皇家,便是一般人家一般都给孩子起个贱名,譬如二狗、狗娃之类的。因为这样的名字好养活,不容易被老天爷收走。
  但是天家自然不能给皇子起这种名字。
  但是册封礼还是应该往后推一推的。
  毕竟一个不到一岁的小孩子受储君位之厚重怕是有些承受不起。
  万一福薄被压的夭折了那就太得不偿失了。
  所以即便皇帝对皇子再宠爱一般也会在其满岁后再行册封。
  “臣妾都听陛下的。”
  桐棠十分懂事的说道。
  “对了,朕给皇儿想了几个名字,和垣、和坤、和垚,你觉得哪个好听?”
  朱慈烺满是浓情的望着桐棠,柔声说道。
  “这种事情陛下做主就好,臣妾怎好置喙。”
  桐棠垂下头去。
  “不,朕就要听你的意见。”


第四百零二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
  “陛下……”
  桐棠眼眸微微转动,仿佛能够淌出一池春水似的。
  “臣妾觉得和垣更好听些。”
  朱慈烺闻言一喜。
  “不愧是朕的皇后,跟朕的想法一模一样,朕也是更喜欢和垣这个名字。”
  他当即拍板道:“既如此皇儿的名字便取为和垣了。朱和垣,朱和垣,哈哈……”
  和所有初为人父的人一样,朱慈烺现在陷入到一股甜蜜的幸福之中。
  “你呢这些日子好好将养身子,不可太劳累了,知道了吗?”
  朱慈烺满是温情的替桐棠拢了拢鬓角散落的发丝,柔声说道。
  “恩,臣妾都听陛下的。”
  桐棠真不愧为贤后,朱慈烺说什么她便认定什么。
  “陛下,你不用一直在臣妾这里的,快去处理政务吧。”
  “不,今日朕就要在这儿陪着你,宠着你。”
  朱慈烺顺势将桐棠搂入怀中,一字一顿的说道。
  ……
  ……
  陕西,西安。
  得知四川大败,阿济格直是暴跳如雷。
  数万大军啊,竟然只有零星几个残兵逃了回来,真是太惨了。
  博洛、洪承畴竟然一个都没回来,清军什么时候变得如此不堪一击了?
  据那些逃回来的残兵说,清军的主力是被明军击溃的,随后又被西军余部绞杀,可谓惨矣。
  这么说来明军的战斗力竟然在清军之上了?
  据阿济格所知,如今川东的明军基本都是整编的原顺军余部。
  清军与顺军交手无数,知道其实力强大,但清军明显是更胜一筹的啊。
  不然阿济格和多铎怎么会夺下陕西,又对李自成一路穷追猛打,把他逼死在九宫山?
  而现在看来那只残败之师竟然有脱胎换骨的意思。
  这不得不说很奇怪啊。
  而且据逃回的士兵禀报,西军统帅李定国杀掉了绝大多数清军将领,惟独放走了洪承畴。
  可是洪承畴却没有返回陕西,难道说他又选择叛逃了?
  阿济格认为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一来洪承畴的品格并不算高,有过此方面的黑历史。
  二来他如果不选择叛逃,李定国为何不杀他?难道他和李定国之间有着不可描述的关系?
  这当然不可能。所以阿济格认为洪承畴被李定国收用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至于他投降明军嘛,阿济格认为几乎没有这种可能。
  以洪承畴做下的那些事,如果现在降明不被千刀万剐就算不错了。
  可恨,可恨啊。
  不过细细想来这件事也不是没有弥补的可能。
  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传回洪承畴投降李定国的消息。
  这就说明李定国不想把此事高调公开化处理。
  那么阿济格就可以把事情暂且压下,甚至对外公布洪承畴已经返回陕西。
  与此同时他会向京师上一道奏表,禀告多尔衮四川发生的一系列事。
  发生这么一场惨败,想压是不可能压得下去的。
  唯一的办法就是将计就计,把责任推到洪承畴的身上。
  相信京师八旗子弟得知惨败后,会把怒火都撒向洪承畴。
  凭什么所有人死了,惟独洪承畴没死。
  如果他们的注意力被引导,一致要求处死洪承畴,那就是再好不过的了。
  反正阿济格手头没人,随便拉个俘虏死囚处死了就是,到时禀报多尔衮就说洪承畴已经被他就地处决,想必多尔衮也不会因为这点小事怪罪阿济格。
  阿济格和多尔衮不同,他不大喜欢启用洪承畴这些汉人。
  包括之前在皇太极朝很受重用的范文程,阿济格是打心眼里对他们鄙视的。
  汉人说到底也是汉人,不是高贵的满洲勇士。
  汉人自己不是也有句话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汉人只能用重不能重用,若是对他们委以重任,难保不会做出什么让人吃惊的事。
  就比如洪承畴。
  想到这里阿济格还是有些恨得牙根发痒。
  他招来幕僚,当即便给多尔衮写起奏疏。
  如今陕西的兵力总体还算够用,但要想大举对外用兵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毕竟陕西也是要派兵把守的,总不可能学诸葛亮唱空城计吧。
  洪承畴这厮真是把大清对四川、湖广的全盘计划都给毁了。
  写完奏疏,阿济格决定到西安城外跑马散散心情。
  当即招了一众亲兵打马而去。
  ……
  ……
  “父老乡亲们,都来瞧一瞧看一看啊,凡是种植这种叫做土豆的粮食,都可以免交三年赋税,三年赋税啊。”
  成都桃源村中,一个县吏正卖力的解释贴在村头的告示。
  “土豆耐旱耐寒,对土地没有过多的要求,便是零碎的山间田地也可种植。最关键的是它亩产高啊,种上两三亩,一年全家不愁吃喝。”
  县吏唾沫星子横飞,说的津津乐道。
  而一众桃源村的村民都一脸木然的看着他,就像看傻子一样。
  良久,终于有一位老汉按捺不住主动问道:“差爷,若真像你说的那样,为啥之前的人不种土豆?”
  那县吏深吸了一口气解释道:“这位老乡问的好啊。土豆是近来才被推广种植的。是圣天子最先发现,力主在山东试种,大获成功后才在全国推广的。这不成都刚刚收复,巡抚大人就秉承圣意要在成都周边推广种植土豆了吗?诸位乡亲们你们便是信不过巡抚大人,难道还信不过皇帝陛下吗?”
  所谓扯虎皮做大旗,这县吏深谙此理。
  他搬出了当今天子,顿时使得自己方才那番话的说服力增强了不少。
  一众村民皆是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了起来。
  皇帝老子可不是一般人啊。老天爷最大,他第二。
  全天下的事都是他说了算。
  据说皇帝老子锄地用的锄头都是金子做的呢。
  啧啧,真是叫人羡慕啊。
  他说的话应该不会有假吧。
  再说他骗大伙儿也没有什么意义啊。
  那可是三年的赋税啊,若是真的能够免缴能够省下不少钱粮呢。
  渐渐的开始有人动心了,先是三两个人站出来响应,紧接着是七八个,十几个,最终整个桃源村一多半的村民都表示愿意尝试种植土豆。
  “土豆这么好,从哪里弄呢?”
  “大家放心,县衙会分配给大家的,一个人都少不了!”
  县吏心中大喜,眉飞色舞的说道。
  ……
  ……


第四百零三章 土豆在四川
  “真的吗?”
  一众桃源村的村民都是一脸的难以置信。
  在他们看来官府只会强征赋税,强征徭役,至于给老百姓发种子这种事可是从来都不怎么上心的啊。
  那县吏见乡亲们不信有些急眼了。
  “你们咋不信我呢?我是谁,我可是代表了官府啊。我是从县尊大人那里领的命,县尊大人也是奉了巡抚大人之命,至于巡抚大人那里……某之前已经说了,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