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振南明-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入城人员的筛查他甚至会亲自过问,确保万无一失。
  却说这日晌午,魏嗣南正在城楼中打盹,模模糊糊间听到一小兵在向他禀奏。
  魏嗣南睁开眼睛囫囵个抹了把脸,啐骂道:“老子不是说了吗,别他娘的在老子睡觉的时候打搅。你他娘的是没长耳朵还是没长脑子?”
  那小兵吓得缩了缩脖子道:“魏总爷,是和尚……一群和尚要进城。小的们不敢自作主张,特来请示。”
  “和尚?”
  魏嗣南愣了一愣,显然没有反应过来为啥会有这么多和尚要进城。
  “这他娘的是咋回事,这些和尚急着去取经吗?”
  他做过很多预案和设想,惟独没有把这种情况考虑进去。
  一时竟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您要不要亲自去看看?”
  “看,当然要看!”
  魏嗣南一拍脑袋,也顾不得许多随便扯上一条裤子蹬了靴子便朝外走去。
  一路经由马道下了城墙,魏嗣南迈着方步来到城门前。
  一众兵卒见了魏嗣南便跟哈皮狗见了主人一样媚笑着迎上前去。
  “哎呦,魏总爷,您怎么来了?”
  魏嗣南狠狠瞪了他们一眼道:“少他娘的在这拍老子的马屁,那些秃驴呢?”
  “哎呀,原来您都知道了,在这边,您快请。”
  魏嗣南哼了一声在众兵卒的簇拥下穿过门洞来到城外。
  只见几十名身披袈裟的僧人聚集在城门口,口中还不住的念着经文。
  “就是这些人?”
  魏嗣南嘴角一扯问道。
  “对,就是这些人!他们说是来城中传授佛法的。”
  传授佛法?
  呸,传授佛法若是能够使人变善,还要律法作甚。
  他魏嗣南只知道要想让老百姓听话就得拳头硬,刀子利。
  若是百姓不听话便一通老拳打上去,打碎几颗门牙,打的他们鼻青脸肿。
  这样他们就怕了,就服了,就不敢闹事了。
  若是还不行就抽一口快刀剁下几颗人头来,杀人以立威。
  去他娘的佛法,靠念念经文就能使人向善?鬼才信。
  “你们是从哪儿来的,来成都做什么?”
  魏嗣南扫了一遍这些和尚,用十分倨傲的语气问道。
  “启禀大人,我们是云南大觉寺的僧人,来成都是为了讲经。”
  为首一个四十来岁的僧人站出半步来,双手合十冲魏嗣南行了一礼。
  “大觉寺?”
  魏嗣南眉毛一挑道:“可有路引?”
  那僧人闻言叹了一声道:“若是太平年景当然是有路引的,可如今云南战乱频发,贫僧便是想去找官府颁发路引也找不到啊。”
  魏嗣南仔细一想也是,路引是官府颁发的,而如今云南乱成了一锅粥,找不到官府颁发路引也属于正常的。
  如果这些僧人真的拿出来路引,魏嗣南反倒会觉得奇怪。
  “不过那你们总得有证明自己身份的东西吧,不然岂不是你们说什么本将就得信什么了?”
  “将军莫急,这个当然是有的。”
  那僧人稍顿了顿,说罢从褡裢里抽出一只本子来递到魏嗣南手边。
  “这个是贫僧的度牒,还是崇祯年间颁发的,可以证明贫僧的身份。”
  “哦?”
  魏嗣南斗大的字不识,接过度牒来匆匆扫了一眼,见上面加盖了红印不似有假,便不耐烦的问道:“你说说你们好好的在云南待着不好吗,来成都讲什么经,真是闲的撑得。”
  那僧人却没有一丝一毫的生气,平静的说道:“善哉善哉,佛法有云,普度众生为一大功德。贫僧此生别无他求,只希望能够多传佛法,多渡众生。”
  魏嗣南听得直是头大,不耐烦的摆手道:“够了够了本将知道了,放他们进去吧。”
  “善哉善哉,魏将军功德无量啊。”
  那僧人又双手合十冲魏嗣南行了一礼,随即和一众僧人一起进了城。
  “魏总爷,我总觉得这些和尚奇奇怪怪的。”
  “和尚嘛都是这样的,满口的普度众人,可也没见哪尊佛来度了老子。”
  魏嗣南甩了甩手道:“以后这种事情别来烦老子,几十个手无寸铁的秃驴还能翻了天不成?”
  “哎,哎属下都记下了,记下了。”
  ……
  ……
  这些僧人进入成都城中后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找到一个落脚之处。
  这听起来简单,但却并不容易。
  成都城中的寺庙虽然很多,可这些僧人很清楚自己的身份也就是骗骗守城门的士兵,遇到真正的僧人一定会被揭穿。
  佟养和曾经刻意嘱咐过他们,一定不能和真正的僧人接触从而暴露了身份。
  但他们又不能住店,这样太容易惹人注意了。
  所以最终他们选择住进了城中的一座废弃的城隍庙。
  这座破庙已经荒废了很久,里面杂草丛生,甚至有草蛇出没。
  屋子里面尽是蛛网灰尘,舒适性自然无从谈起。
  不过好处也很明显,那就是不会有其他人来。
  他们很清楚自己的任务,要完成任务就必须低调低调再低调,越少的人注意到他们的存在越好。
  反正佟巡抚洪总督发兵攻打成都就在这几天了,他们忍上一忍就好。
  当然屋舍还是要稍稍收拾一下的,不然实在是没法住人。
  再就是采买一些锅碗瓢盆,至少得开灶撑个几日。
  按照计划清军大举攻城会在夜里,他们的任务就是尽可能的在城中制造混乱,为清军攻城减少阻力。
  ……
  ……


第三百七十七章 月黑风高夜
  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天。
  这日适逢狂风呼啸,成都城街道上不见一人。
  就连打更的吏人也不上街了,缩在家中闷头睡大觉。
  此时根本不会有人注意到早已废弃多年的城隍庙中突然窜出了几十名和尚。
  这些和尚左顾右盼四下张望,眉宇间闪过一丝丝狠厉,绝无出家人该有的和善慈悲。
  他们合计一番后便四散离去,有的奔向城中粮仓,有的去往各处城门。
  他们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家伙事点燃了火把四处放起火来。
  此时正值深更半夜,一开始根本没有人发现,直到燃起了熊熊大火才有兵卒反应过来前来查看。
  而这些和尚们仍自在城中四处流窜不时点一把火。
  半个时辰不到的工夫,整个成都城已经有近半坊市燃的通亮,犹如白昼一般。
  “鞑子进城了,鞑子打进城了。街坊邻里们快逃命啊!”
  这些和尚一边逃窜一边扯着嗓子喊了起来。
  不少尚在熟睡中的老百姓惊醒过来,扯出脑袋朝外望去。
  鞑子来了?在哪儿,在哪儿啊?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虽然从没有见过鞑子一面,却从亲朋口中听说过鞑子的残暴。
  听说在陕西,鞑子破城之后便开始屠杀,就连婴儿、孕妇和老人都不放过。
  这些鞑子泯灭人性,眼中只有杀戮,但凡是被他们盯上的就没有可能活命。
  所以大人们也常常用鞑子来吓唬自家不听话的小孩,竟然有奇效。
  只要一提到鞑子来了,便是再不听话的小孩也会吓得停止哭泣,缩作一团。
  只是那毕竟是大人们教训孩子的手段,再怎么说鞑子也远在千里之外。
  可看今日的架势,似乎鞑子是真的进城了啊。
  不然城中那燃起的熊熊火焰怎么解释?
  难道是自己燃起来的?
  这当然不可能,唯一的解释是鞑子真的进城了。
  妈呀!
  城中的百姓真的有一种天塌地陷的感觉。
  城中的大西军不是有七八万吗,怎么连座城池都守不住?
  这帮丘八平日里在人前耀武扬威,怎么到需要他们的时候一个个都变成孙子了?
  老百姓们在心中将西军将士的祖宗十八代问候了个遍,解气之后还是得面对现实。
  逃吧,趁着鞑子还没有彻底控制全城赶快逃。
  这些西军丘八们就是再不济多少也能抵挡一些时间吧?
  只要能够抗住一会就好啊。
  城中虽然有宵禁,但那是对一般时候而言的。
  百姓们为了生活只得选择服从宵禁,暮鼓一响便关紧大门不再上街。
  可现在是非常时期啊。鞑子都已经攻进城来了,还宵他娘的什么禁。
  再禁下去岂不是把自己的活路也给禁没了?
  这时候就要趁乱逃命啊。
  此时此刻成都城中的百姓充分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私,他们匆匆忙忙的带上细软从坊市中一涌而出,你推我我挤你,就是为了抢先一步。
  在他们看来鞑子便是杀人也不可能在一瞬间完成,总要有个过程啊。
  他们不必比鞑子跑得快,只要比街坊邻里跑得快就行了。
  整个成都城中乱成了一锅粥,这么大的动静当然也惊动了张可望。
  这些时日他一直有心事,本来睡眠就不是很好,这下好了彻底不用睡了。
  张可望穿上外衫后又披挂上了甲胄,在一众亲兵的簇拥下出了皇宫。
  在了解了事情的大概后张可望可以肯定一定是有人在暗处煽风点火搞事情。
  清军尚没有攻城,这些人就急不可耐的在城中放火,其目的自然是制造混乱,想要浑水摸鱼。
  张可望一面派出军队到各主要坊市、街道维持秩序,另一方面亲自登上城头视察。
  登高望远,可以将城中的景象尽收眼底,也有利于张可望做出进一步的决断。
  可当他登上城头后却是差点惊掉了下巴。
  只见成都城外满是黑压压的军队,他们手中持着火把犹如一条条火龙一般。
  更可怕的是云梯已经靠在了城墙上,不少清军士兵已经在朝城头攀去。
  张可望又惊又怒,这些哨兵是吃干饭的吗?
  当然现在不是大发雷霆追究责任的时候,眼下当务之急是调集人手进行防御。
  若是让清军攻入城中,张可望可不认为自己有多少胜算。
  好在军营之中的士兵大部分已经醒来,正火速朝城墙赶来。
  张可望亲自指挥,命令士兵将滚木、礌石狠狠朝下砸去。
  现在再烧制滚油显然来不及了。
  必须用最简单的方式延缓清军的攻势。
  现在张可望越发觉得城中突然燃起的大火是有预谋的,其目的就是为了配合清军攻城。
  这就说明成都城中有清军的内应。
  真是该死,他不是命人严格筛查入城人员了吗,怎么还会发生这种事情?
  张可望心头生出一股悲戚感。
  张定国呢,张定国怎么还没回来?
  难道真的是天要亡我吗?
  张可望不甘心,他不甘心就这么丧命于此!
  他拔剑出鞘亲自为士兵们打气。
  “鞑子们知道自己白日攻城没有胜算,这才会发动夜袭。这证明他们心里是发虚的。我们大西军的儿郎没有孬种怂货,朕就在这里与你们并肩战斗!”
  张可望十分清楚这场仗是决定大西军命运的。
  如果赢了大西军还能获得喘息之机。如果输了,别说是他这个大西皇帝难以活命,便是这支大西军恐怕都将不复存在。
  至于成都城中的百姓自然也会成为鞑子泄愤的屠戮对象。
  当然,张可望关心自己胜于关心百姓。
  如果有个机会摆在他的面前,允许他用城中百姓的生死换取他的活命,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去做。
  可惜他很清楚不会有这么好的事情供他选择。
  从另一方面讲,城中百姓对他多少还是有利的。
  这些人不能打仗,但协助搬运一些守城物资器械还是可以的。
  张可望定了定神,命人将慌乱的百姓安抚下来,然后选出青壮登上城头协助守城。
  他长长吐出一口气,攥紧了双拳在心中暗暗发誓,这场仗他一定要打赢。
  ……
  ……


第三百七十八章 城中乱起
  在夜晚攻城和白日完全不同,士兵们的视线不清楚故而许多平日里可以完成的动作都很难做出。
  当然守军同样面临难题,两眼一抹黑的情况下许多守城器械的使用很成问题。
  双方都是在一通乱战,比拼的就是随机应变的能力。
  当然,清军之所以坚持夜袭,就是因为提前安插进城的那几十名内应。
  别看他们的人数不多,但造成的影响却很可观。
  现如今,城中多处重要衙署着火,西军已经慌作一团。
  人心惶惶之下清军大举攻城,守军根本地挡不了多久。
  洪承畴在阵前亲自督战。
  到目前为止,一切都是按照他和佟养和的计划进行,节奏十分完美。
  如果那些内应能够趁乱打开一扇城门就更好了,即便打不开城门也不要紧,能做到现在这样已经足够了。
  “洪先生,你觉得今夜真的能够拿下成都吗?”
  博洛虽然把攻城事宜尽数托付给了洪承畴,但心里还是有些没底。
  “贝勒爷放心,一切都在奴才的计划之中。现如今西贼已经是热锅上的蚂蚁慌乱不堪。那张可望又非可逆天改命的猛将,不出三个时辰,成都城必被攻克。”
  说出这番话的时候洪承畴信心十足。
  如果把张可望换成张定国没准还能够稳住局势拖上一拖。
  毕竟张定国指挥战斗的能力很强,这一点洪承畴在魏城之战的时候已经亲自领略到了。
  可张可望是没有这个能力的。
  这样的人是不可能力挽狂澜的。
  “那便好,那便好啊。”
  博洛深吸了一口气,紧张的心情平复了不少。
  此战过后他的名声将大涨,在清廷中的地位也会随之水涨船高。
  ……
  ……
  城中的情况近乎失控。
  张可望派去维持秩序的兵卒根本无法控制四散逃难的百姓。
  饶是他们拔刀杀人立威也不能阻止情况的恶化。
  成都的百姓们如今根本不信西军士兵的鬼话,他们坚信鞑子已经破城了,西军士兵越是解释越是掩饰,他们是想拉自己垫背。
  西军士兵杀人的行为更是激起的众怒,平日里温良恭俭让的百姓们挥舞着拳头和西军士兵对殴。
  西军士兵们虽然手中有刀,可是架不住百姓人多啊。
  他们能斩杀一人,斩杀十人却不能斩杀百人千人。
  鲜血激发了百姓们隐藏在内心深处的血性。
  他们也记起自己平日里是怎么受到这些丘八欺压的。
  好嘛,反正都死到临头了那就新仇旧恨一起算!
  “揍他,揍这些丘八!”
  “街坊邻里们,跟他们拼了!”
  “呸,有本事去杀鞑子啊,杀自己人算什么本事!”
  “这些丘八就是一群酒囊饭袋,只会窝里横!”
  群情激奋下,被派去维持秩序的西军士兵隐隐感到有些不妙,下意识的向后退去。
  可他们却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团团围住,根本无路可退。
  等待他们的是一场愤怒的围殴。
  百姓们把他们推翻在地,一通拳打脚踢生生打死。
  经此一事后成都百姓们更是觉得没了退路,心下一横朝四城城门涌去。
  ……
  ……
  “疯了,这些贱民都疯了!”
  城头之上的张可望见到朝城门涌来的百姓,激动的浑身颤抖。
  “反了,真是反了啊!”
  平日里这些百姓温驯的如同羔羊一般,今日是怎么了,竟然敢杀兵造反!
  张可望越发觉得平日里他对这些百姓太好了,应该坚持用严刑峻法来治理四川。
  乱世用重典,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可是现在说这些明显来不及了。
  “陛下,是否派兵前去弹压?”
  张可望的亲兵上前请示。
  张可望闭上了眼睛,手指不住弹着额头。
  他不论怎么选择似乎都免不了一败了。
  如果他不派兵弹压,近乎疯狂的百姓很可能直接撞开城门,那样的话清军便可以长驱直入。
  但如果他派兵弹压的话,城头之上的守军兵力又会不足,正在对城头发动猛攻的清军同样会趁机一举压上。
  怎么看,西军都没有胜算啊。
  但细细分析一番就会发现,如果弹压百姓的话还能拖上一拖。如果他不派兵前去弹压,很可能将会迎来一场速败。
  两害相权取其轻,张可望只能选择派兵弹压。
  “来人呐,速速派人前去弹压,胆敢前去冲门者格杀勿论!”
  生死存亡关头张可望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妇人之仁。
  便是把这些冲击城门的百姓全部杀光他也在所不惜。
  “遵命!”
  那亲兵领命而去,领着一干西军精锐沿着马道一路飞奔下城。
  “乡亲们,前面就是城门了。看样子鞑子是从别的门打进城的。不想死的就跟我冲出去!”
  冲在一众百姓最前的是一个和尚。
  这和尚不时挥舞着拳头给众人打气,短短几句话就把众人的情绪调动了起来。
  “大师说的对,凭什么叫我们留在城中等死。鞑子杀人如麻,视人命如草芥。我们跟这些丘八拼了,冲出去搏一条生路!”
  “对,冲出去,我们冲出去!”
  “跟他们拼了,拼了!”
  这些百姓大多拖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