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振南明-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名大西军将领骂骂咧咧了几句,大手一挥道:“给老子搜,挨家挨户的搜。十五以上六十以下男丁一概带走!”
大西军抓壮丁的方式近乎残暴,别管是不是家中独子,是不是唯一的壮劳力只要符合条件就一定会被抓走。
孙二娃眼睁睁的看着一众如狼似虎的大西军士兵四散开来前去抓人。
他眼珠子一转冲那将领笑道:“这位军爷,敢问怎么称呼?”
那将领扭过头来一看,见是一个被捆住双手的夫子发声直是一愣。
“问这么多作甚?”
孙二娃咽了口吐沫道:“小的会做饭,能干杂活,愿意为军爷效命。”
孙二娃的脑子还是很灵光的。
既然肯定逃不走了那一定要争取一个相对好一些的职位。
如果真的做最底层的辅兵,恐怕他活不过三个月。
“你会做饭?”
那军将挑了挑眉,傲声问道。
“是的,小的不但会做饭,还会烤些野味,军爷便收了我吧。”
那军将确实有些心动。
军营之中的饭实在是难吃。
大锅饭讲究的是量足,至于味道嘛就不用说了,淡出个鸟来了。
如果能把此人收下开个小灶,啧啧。
“咱老子姓张,弓长张,单字一个安。是豹字营的参将。”
“啊,原来是张参将。小人拜见张参将。”
孙二娃立刻跪倒在地纳头便拜。
“小人被捆缚住双手不能施全礼,还请张参将恕罪。”
“罢了。咱老子看你小子还算激灵,便留你在身边了。对了你叫个啥?”
“小人贱名孙二娃,入不得张参将耳。”
“什么入得入不得的,你以为是弄女人呢。以后你就跟着咱老子混了,伺候舒服了咱老子,保你吃香的喝辣的。”
张安放肆的大笑了几声,继而给孙二娃松了绑。
他倒是不担心孙二娃逃跑。
如今建昌城里到处都是大西兵,他就是跑又能跑到哪儿去?
若是被抓回来了轻则是一通鞭子,重则直接处死,此人又不傻何必冒这个险。
“张参将,小人斗胆问一句,咱这是要去哪儿打仗?”
“问那么多作甚,做好你自己的就行!”
张安狠狠瞪了孙二娃一眼,厉声道:“既然你在我身边做事了便得懂规矩守规矩,要不然小心你的舌头。咱老子割了你的舌头你一样能做饭!”
孙二娃吓得一个激灵,连连道:“是小人多嘴,小人再也不敢了,小人一定改。”
“哼,这还他娘的差不多。”
张安撇了撇嘴道:“做好自己的事,咱老子不会亏待你的。”
却说大西军的士兵进入各条小巷子中便挨家挨户的搜了起来。
那些锁上大门的也无济于事。
大西军士兵粗暴的踹开了大门破门而入。
看到妇孺抱在一起哭泣他们也不理睬,直接冲进屋子里搜查。
反应快些的,已经叫男人翻墙跑了。
跑不掉的就躲在了床下面。
可这如何能够瞒得过去,很快这些人便被从床底拽了出来。
他们被麻绳捆住双手粗暴的朝外赶去,妻子冲大西军的士兵拼命磕头请求放了自家男人。
但这些大西军士兵就好似木头人一般无动于衷,一点感情都没有。
开玩笑,若是放了这些壮丁,谁给他们去做苦力,谁给他们拉车搬辎重,谁给他们做替死鬼?
到了巷子口,这些壮丁被用麻绳串成一串驱赶着朝外走去,遇到不听话的便狠狠踹上一脚,总之是打服了打听话了为止。
孙二娃见一串串被串成蚂蚱一样的壮丁低垂着头朝牌坊这边走来心里很不是滋味。
都是命苦的人呐,咋就遇到大西军这帮土匪了呢。
没办法,孙二娃不会多说什么。
在这乱世他能做的也只是尽可能的保全自己。
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既然一定要有人做出牺牲,那还是让别人来吧。
张安见抓的壮丁差不多了,大手一挥示意回营。
豹字营是由张安全权负责的,故而这些抓来的壮丁也肯定会分到豹字营中去。
按照张安的经验,一开始这些壮丁中会有想要逃跑的,这个阶段必须严加看守,抓到逃跑的壮丁必须予以严惩。
张安一般会在众人面前直接将逃跑的壮丁处死,脑袋砍下来挂在旗杆子上示众。
这便是告诫那些想跑的人,但凡被抓住就是这个下场。
这么来上个三五次,便不会再有人想跑了。
留在军中还有活命的希望,逃跑肯定是一个死字。如何抉择他们心里有数。
当然,有一些壮丁会过得不错。比如说张安留在身边的孙二娃。
这是张安当做私人使唤的,太重的脏活累活不太会让他干。但其他人就是当牛马用了,用到再也站不起来用到咽气为止。
谁让他们天生命贱呢。
在这乱世若想不被人杀就得去杀人,绝不能有一丝犹豫。
……
……
第三百一十二章 群臣逼婚
朱慈烺这几日颇为心烦。
也不知怎么的,一众朝臣纷纷上疏请求天子选立皇后以固社稷。
天子大婚当然不是一般的小事,整个流程十分繁复。
一套流程走下来没个两三个月是不可能完成的。
在这件事上朱慈烺原本是想能拖就拖。
可现在看来继续拖下去是不太可能了。
光是御案上摆着的奏疏就有一百来份。
若是将这一百来份奏疏全部留中不发,朝野上下一定会炸开锅。
况且这一次朝臣们是占据了大义。
天家无小事,尤其是天子大婚册立皇后。
这关系到大明的国本,国本固则江山固。
其实从朱慈烺的角度看,这个年纪不结婚实在不算啥,但在朝臣眼中却是完全不同。
十六七岁已经不算少年,理当承担起为皇明续嗣的责任。
总之朱慈烺是辩不过朝臣们的。
你跟他们摆事实讲道理,他们给你讲孝道讲德行。你跟他们讲人情,他们给你摆道理。你跟他们讲德行,他们干脆就耍流氓。
何况这件事上朱慈烺本就理亏……
罢了,不就是大婚册后吗,朕怕什么!
朱慈烺苦笑一声摇了摇头,此刻他真真切切体会到被群臣逼婚的尴尬无奈。
其实他之所以不想这么早大婚倒不是因为有什么隐疾,而是害怕成婚之后后宫方面牵扯他太多的精力。
但现在想想其实是他多虑了。首先朱慈烺是一个很自律的人,即便大婚也不会沉迷于女色。要不然,宫中这么多宫婢,朱慈烺还能保持处男之身?
毕竟从严格意义上讲宫中的女人都是属于皇帝的,差的只是一个名分罢了。
只要保持严格的克制,即便有了皇后也不会太影响日常工作。
而且有了一个枕边人相伴还可以说两句藏在心底的话,不至于所有事情都憋在心里。
至于皇嗣问题嘛确实是个比较令人头疼的事情。
以这个时代的眼光来看,一个男人尤其是皇帝十六七岁是该有孩子了。
不管朱慈烺如何抗争也改变不了这一局面,那倒不如顺势而为。
其实朱慈烺是有些小孩恐惧症的。
在前世的时候他就有着这一矛盾心理。
一方面他觉得有些乖宝宝很可爱,另一方面他又觉得熊孩子很可憎。
天知道他生出来的是乖宝宝还是熊孩子。所以……
不过在这一世当皇帝的好处就可以提现出来了。
皇帝可以生很多孩子,美其名曰为皇明开枝散叶。
他生的不可能都是熊孩子吧?
总之这种事情还是得走一步看一步,提前想太多也没有用。
好在现在也算是个比较合适的时间点。
明军刚刚在山东战胜清军,短时间内清军应该不会再入寇。
朱慈烺的个人威望也因为御驾亲征达到了顶峰。这个时间大婚绝对是适合的。
思定之后朱慈烺也不再纠结,下旨命礼部全权操办此事。
皇帝大婚可不是民间百姓拜堂成亲,有一整套流程要走。
从选秀到遴选淘汰,最后呈递几人名单供皇帝钦点,必须一步不差的完成。
将这件事吩咐下去后朱慈烺便将精力集中到了水师的组建训练上。
登莱水师组建已经有一段时间,可效果却不如预期。
原本朱慈烺是想让登莱水师在山东之战中表现一番的,但因为各种原因最终只能作罢。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有水战经验的将领太少。
大明水师将领自然不可能全是佛郎机雇佣兵,还是得是自己人。
从郑家挖人肯定是不行的。
朱慈烺决定水师去郑化,除了郑成功一个郑家的人也不用。
张煌言倒是不错,张名振也可以,但基层将领还是缺乏。
要不要去广东挖些人来?
两广总督沈犹龙是个能臣,据说训练了一只实力强悍的水师。
若是朱慈烺直接去要人会不会有挖墙脚的嫌疑?
不过仔细一想即便是挖墙脚,也是挖自家的墙角,似乎也没啥问题。
思来想去朱慈烺觉得要想短期内提升登莱水师的实力只能靠这个办法,也就不再犹豫命司礼监拟旨,令两广总督沈犹龙调广东水师中精锐将领前去山东听堪。
朱慈烺的性格很强势,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就不会轻易改变。
沈犹龙是领旨也得调人,不领旨也得调人。
不过朱慈烺觉得沈犹龙多半还是会领旨谢恩的。
大明历史上不乏一些为了邀名卖直而抗旨的文官。
他们抗旨的理由一般是圣旨没有经过内阁、六科的程序,是伪命乱旨。
但沈犹龙应该不会。即便他心中的想法和君王不一致,也会领旨执行的。
倒是云南的情形有些让朱慈烺忧心啊。
沙定洲之乱比原本历史早了半年发生,会不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在原本历史中沙定洲之乱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才被大西军平定。
但这其中肯定有当时南明朝廷名存实亡的原因。
如今的形式要好很多,却是不知道秦良玉能否提前平定沙定洲之乱。
其实西南三省之所以叛乱频出归根到底是因为土司问题。
土司这种世袭制度导致了朝廷对地方无法统治,近乎于一种失控的状态。
要想根治这个顽疾最好的办法就是改土归流。
不过这也不是随便说说就行的。
改土归流相当于削藩,甚至难度比削藩更大。
毕竟拥有亲王爵的最多十几、几十人,而土司可是成百上千。
真要是一刀切的改土归流,恐怕那些本来不想反的土司也得反了。
改土归流势在必行,但绝不是在现在。最好是等大明解决掉满清这个麻烦再推行。
不过眼下倒是可以尝试着推行一些温和的政策,比如推恩令。
推恩令起始于西汉,意思是把王国土地裂封给诸子嗣。
这样一来随着代代相传一个庞大的王国就会越分越小,从而丧失对朝廷的威胁。
用在土司这里大概意思也是差不多的。
土司肯定不止一个孩子吧?
那就一起分家产好了。
一代下去可能没有太显著的变化,但三五代后一个土司地盘可能也就只有一个村子大了。
……
……
第三百一十三章 疑兵之计
从建昌出发,张定国率领的这一支大西军过德昌所、甸沙关、迷易所、会川卫,在抵达松坪关后停了下来。
张定国一面令士兵们赶制一些攻城器械,一面四散派出哨骑,越过金沙江进入云南查探军情。
如今整个云南乱成一片,大西军要想获得最大的利益就必须把敌情侦查的详实一些。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随机应变。
张定国是不打无准备之仗的。
在他看来叛乱的沙定洲也好,黔国公沐天波也罢其绝对实力都不如大西军。
张定国之所以不急着派大军渡过金沙江,就是想先看看局势再说。
万一沙定洲真和沐天波咬成一团,自然是张定国最愿意看到的。
松坪关的位置好啊。
不管是到武定府、楚雄府还是昆明都不算远,大西军完全可以蓄势聚力以备雷霆一击。
张定国对此次征伐云南很有信心,在他看来此行多多少少能够捞得些实在的好处。
……
……
这几日身在楚雄府的黔国公沐天波相继收到滇北土司的回信。
除却腾越州的土司一直没有表态外,包括广邑州、云龙州、邓川州、剑川州、宝山州在内的诸土司皆明确的表示支持黔国公讨伐沙定洲。
当然,他们也只是嘴上说说而已。指望他们出兵是不太现实的。
不过沐天波已经很感动了。
毕竟他现在也只是一个流亡在楚雄的可怜人,不再是那个手握权柄掌一省生杀大权的黔国公了。
如今坐在昆明城中发号施令的是那沙定洲,昆明附近的大小土司都对他表示了支持。
滇南的情况有些特殊,一时半会是指望不上的。
眼下整个云南以武定、楚雄为界,滇西北的土司大多支持沐天波,而滇东的土司大多站在了沙定洲一边。
俨然一副分庭抗礼的架势。
这种时候朝廷的态度便显得十分重要了。
沐天波迫不及待的想看到秦良玉率领大军入滇。这样一来明军的绝对实力便可以彻底压过沙定洲。
“黔国公,喜事,大喜事啊!”
沐天波正自想着,金沧兵备道杨畏知就走进屋来兴致冲冲的说道:“秦夫人已经率大军抵达叙州府了!”
沐天波闻言也是一喜。
叙州府已经可以算是四川南部,沿着石门江再往南走便可以抵达乌蒙、镇雄二府。
看秦老夫人的行军路线应该是想抵达乌蒙府后渡过牛栏江进入东川府,在东川府稍作休整后直接杀入云南。
这个线路好啊!
沐天波走到舆图前仔细查看了一番,兴致勃勃的说道:“杨大人请看,东川府以南便是寻甸府,其府治距离昆明城不过二百余里。且寻甸府无天险可守。若是将其拿下,昆明便直接暴露在朝廷大军面前了!”
不得不说秦老夫人很懂领兵打仗啊!
若是朝廷大军选择从贵州进军,则首先需要渡过块泽江。
沙定洲肯定会在此布下重兵,要想安然渡江并不容易。
之后还有陆凉州、宜良两处重镇,要想直接兵临昆明城下是不可能的。
若是秦老夫人选择了这条线路那便是有的打了。
沐天波估计没有个几个月是不可能打下昆明的。
但从东川府进军就完全不同了。
如果一切顺利一个月内拿下昆明也不是不可能。
沐天波越想越觉得兴奋。
若是能够将沙定洲生擒,他一定要亲自教训教训这个不知恩义的卑鄙小人。然后再派人将其押解至南京献俘阙下,交由圣天子裁夺。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秦老夫人能够出其不意的拿下昆明。
为此沐天波不惜虚张声势一番以吸引沙定洲的注意力。
“黔国公所言极是。等到朝廷大军进驻云南,那沙定洲叛军必定如土鸡瓦狗一般被打的落花流水。”
杨畏知显然对秦良玉统率的大军很有信心,一边捋着胡子一边微微笑道。
沐天波却是咳嗽了一声道:“咳咳,本国公也不能只待在这里什么也不做啊。杨大人,我们不妨来一出疑兵之计。”
“疑兵之计?”
杨畏知微微有些惊讶。
“对,我们从西边佯攻昆明,这样沙定洲的注意力肯定会被吸引过来,昆明北面的驻军就会减少。如此一来秦老夫人攻打昆明的过程也会轻松许多。”
杨畏知并不愚笨,在听过沐天波的一番论述后也明白了大半。
他微微颔首道:“黔国公真是大才啊。不过楚雄府的兵力有限,要想骗过沙定洲恐怕不易。”
沐天波哈哈笑道:“这个简单,我们可以在当地征集辅兵,给他们分发甲胄兵刃,如此一来足以以假乱真。”
杨畏知听罢直是眼前一亮。
是啊,沐天波说的确实有几分道理。
他们的目的本就不是打赢沙定洲,只是为了吸引叛军给秦良玉率领的明军更多的空间。既如此,临时招募的辅兵的战斗力便根本不重要了。
会不会打仗不要紧,懂不懂旗语也不要紧,只要能够站在那里充数就行。
只要人数堆上去了,远远望过去还是很唬人的。
沙定洲又不知道真实情况是什么,肯定以为是沐天波取得了滇北诸土司的支持,组建了一只联军。
这种情况下沙定洲肯定不敢托大,一定会派出主力前去昆明西边驻防。
如此一来沐天波的目的便达到了。
“黔国公真乃大才啊!”
杨畏知赞叹道:“下官就没想到这么好的办法。相信秦夫人一定会抓住这个机会的。”
“希望如此吧!”
沐天波轻点了点头。
作为世镇云南的黔国公,他自然是最不希望云南发生叛乱的。
毕竟沐家在云南就相当于土皇帝,太太平平的沐家自然最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