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振南明-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二胡子本以为这崔千户会大吃一惊,继而夸耀他几句,可谁曾想这厮竟然一点反应都没有。
  吴二胡子甚至怀疑这厮是不是个聋子,要不要再把话重复一遍。
  过了良久,那崔千户才从鼻孔里喷出两股浊气。
  “哼,这种事情你也以为很重要?罢了,我便替你报上去,不过我劝你最好死了心,朝廷从海路出兵的可能性不大。”
  崔千总一盆凉水浇下来,吴二胡子心头的火焰便被浇灭。
  他咽了口吐沫追问道:“敢问一句……崔总爷,为啥朝廷不太可能从海路出兵?”
  ……
  ……


第二百九十六章 跑一趟福建吧!
  “嗯?这你都不知道?咱大清是马上得来的天下,水战自然不怎么重视。别说水师了,就是凑个三五艘大型海船怕是都难。靠着三五艘船你认为就能打下登莱吗?”
  那崔千总鼻孔朝天的说了一通,吴二胡子登时便有些心灰意冷。
  “这样子啊……”
  “不过啊,我还是会给你往上报的,万一主子们有些什么新想法呢?这都说不准!”
  崔千总一副老兄我都是为你好的样子,摆明了是管吴二胡子要钱。
  吴二胡子犹豫了片刻咬牙从钱袋里摸出些碎银子送到了崔千总的手中。
  “那便有劳崔千总了。”
  那崔千总从吴二胡子手中一把夺过碎银子轻掂了掂,十分满意的说道:“行了,这件事便包在我身上。”
  崔千总将银子小心翼翼的收好,忽的猛拍了一下脑袋:“哎呦我差点把一件大事给忘了。来人呐,把王先生请来。”
  吴二胡子直是有些犯迷糊。
  这崔千总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片刻的工夫后,一个书办模样的人走进了屋子。
  崔千总连忙迎上前去热情的招呼:“哎呀王先生,这几日睡得可好?若有什么招待不周的地方还请您多包涵啊。短什么缺什么您尽管和我说,我一定竭尽所能替您办好。”
  吴二胡子把这一切看在眼里,直是尴尬极了。
  这个崔千总对此人态度如此谦卑,看得出这人的身份一定不一般呐。只是这崔千总为何要当着他的面冲那王先生献媚?
  过了片刻,崔千总才转过身来冲吴二胡子道:“来来来,某来介绍一番,这位是小月岛的吴三当家。这位呢是洪大学士的亲随王先生。”
  听到这里吴二胡子不由得眼前一亮。
  洪大学士!
  在清廷之中除了洪承畴以外还有哪个洪大学士!
  吴二胡子虽然没啥见识,但洪承畴的大名却是知晓的。这位大佬实在是太出名了,不管是在崇祯朝还是顺治朝都是位极人臣啊。
  这样的人太值得崇拜了!
  “原来是王先生,久仰久仰!”
  吴二胡子学着读书人的样子冲王先生拱了拱手,只是他毕竟是个粗人动作做出来十分的生硬。
  那王先生勉强挤出一抹笑容,回礼道:“幸会,幸会。”
  见气氛有些尴尬,崔千总赶忙出来救场。
  “事情是这样的,洪大学士呢想把老母从泉州老家接到京师奉养,可惜呢陆路被明贼阻断,所以只能选择走海路。”
  吴二胡子心道这关我屁事啊,这个崔千户莫不是得了失心疯,在这里东拉西扯。
  谁知崔千总接下来的一句就把吴二胡子惊了个够呛。
  “所以呢洪大学士想请吴三当家帮个忙,跑一趟福建。”
  吴二胡子差点喷了出来。
  帮个忙?这个忙有点大吧?
  且不说如今福建是在郑芝龙手中,难以轻易靠近。便是真的能够登岸也得给郑家送上一大笔银子充作孝敬。而且从天津到福建这可谓是漫漫海路了,他洪承畴一句话自己就得折腾这么一趟?
  “咳咳,吴某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吴三当家但说不妨。”
  “这个……大当家命我送信之后立刻回小月岛不得耽搁。恐怕……”
  “这个不难。吴三当家先载王先生回小月岛。等到了小月岛吴三当家复了命王先生再换船就是。”
  “……”
  吴二胡子直是被噎的哑口无言!
  这崔千总看来是吃定了他啊。
  见吴二胡子仍然面露难色,崔千总便把他拉到一边小声说道:“吴三当家,这位洪大学士可是当今摄政王身边的红人,多少人想巴结都巴结不到呢,你如今有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千万不能错过啊!”
  吴二胡子心中暗骂,你说的倒是轻巧。你动动嘴皮子就行,老子却要跑断腿。
  福建那可不是一般远啊,又要接一个老婆子上船。
  那老婆子年纪肯定不小了,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还不得赖上他。
  到时姓洪的非得把他的皮扒了不可。
  一想到这儿吴二胡子便感到不寒而栗,怎么都觉得是个赔本买卖。
  “非是吴某不愿呐,实在是有难处……”
  崔千总这下不高兴了。
  好嘛,好言好语跟你说你不领情,非得甩脸子不可?
  他脸色阴沉下来道:“实不相瞒,这是洪大学士亲自吩咐的事情,崔某受人之托自然要把事情办好。这件事吴三当家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
  吴二胡子两只眼睛瞪得犹如牛铃,难以置信的盯着崔千总。
  这还有没有天理了!
  憋了良久吴二胡子还是不得不屈从。
  没办法啊,县官不如现管。
  这崔千总就是大沽口最大的官,但凡要汇报情报都得经过他的手。
  今后吴二胡子难免还要和他打交道,如果把关系弄的太僵总是不好。
  “行吧,就当我吴某给崔千总一个面子!”
  吴二胡子咬牙说道:“不过福建如今在郑家手里要想靠岸怕是得大出血一番呐。”
  丑话得说在前面,这出银子买过路费的事可不能让他来做。
  这时一直默然不语的王先生突然发声。
  “这个还请吴三当家放心,我家老爷已经把银子准备好了。”
  呼!
  吴二胡子长吐出一口气来,心道这还差不多。
  “事不宜迟,我们赶快赶路吧!”
  看不出来这个王先生还是个急性子!
  吴二胡子在心中腹诽了几句,咳嗽一声道:“好,我们这便上路!”
  却说一众人等上了船扬帆起航。
  一开始王先生还很沉默,但时间久了竟然主动开始和吴二胡子聊天。
  聊的内容自然是天南海北,无奇不有。
  吴二胡子有一搭没一搭的应着,只为了不冷着这王先生。
  可谁知王先生突然提高了声音道:“实不相瞒,此去福建某还有一个任务。”
  吴二胡子先是一愣,随即笑道:“王先生但说无妨。”
  “我家老爷希望能够劝说福建总兵郑芝龙降清!”
  吴二胡子脸上的笑容戛然而止。他就说洪承畴不可能只是为了接老母回京,原来其中还藏着这件大事。


第二百九十七章 大明必胜!
  郑芝龙!那可是郑芝龙!
  是被明廷册封为南安侯,授予福建总兵官之职的郑芝龙!
  吴二胡子想不出郑芝龙有什么理由降清。
  “此话当真?咱真是要去劝降郑芝龙的?”
  吴二胡子声音有些发颤,呼吸都变得急促了不少。
  “当然是真的!我家老爷雄经伟略,早就把一切计划好了。吴三当家,这可是为大清建功立业的绝好机会啊。若是把这件事办妥了,荣华富贵还不是手到擒来!”
  一直沉默的王先生突然变得健谈起来,侃侃而谈吐沫星子四溅。
  吴二胡子也被他描述的美好前景诱惑了。
  他咽了一口吐沫,舔了舔有些干裂的嘴唇,和声道:“我能做些什么?”
  人性都是自私的。
  一开始吴二胡子之所以不愿意去福建是因为根本得不到什么切实的利益。
  但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
  如果能够替清廷招降郑芝龙,那么功劳簿上他自然会被重重记上一笔。
  “先把船开到福建吧,到时听某的差遣。”
  王先生一字一顿道。
  ……
  ……
  “王爷,明军,是明军!”
  叶臣十分惊讶的疾呼。
  多铎顺着他的声音望过去果然看到数千骑奔腾而来。
  此时清军在全力攻城,中军十分空虚薄弱只有千人左右。
  而看明军的骑兵至少也有几千上万,这么多骑兵冲阵怕是抵挡不住啊。
  八旗都是勇士,但勇士也不是钢铸铁打的。
  遇到骑兵踏营,勇士一样会流血,一样会受伤,一样会死亡。
  多铎生平第一次感受到了恐惧。
  “王爷,早做决断吧。”
  叶臣在一旁恭声劝阻道。
  “撤……撤军!”
  多铎十分艰难的从嘴中挤出这两个字。
  “呜呜~呜呜呜~呜呜呜~”
  低沉的海螺号声再次响起,猛攻城头的清军为之一愣。
  一短两长,这是要退兵吗?
  他们没有听错吧?
  “呜呜~呜呜呜~呜呜呜~”
  号角声变得越来越急促,他们终于确信不是自己听错了,而是真的要退兵了!
  八旗兵的心态各不相同。有的长松了一口气,有的隐隐有着不甘,有的则是窃喜。
  八旗兵的执行力还是很强的。除了充作先锋的觉罗巴哈纳统领的正蓝旗,其余各旗受到的损伤都不算太严重。
  他们迅速撤离向中军靠近。
  那里有帅旗在,往那里靠准没有错。
  可是让他们感到惊讶的事情发生了。
  帅旗……动了!
  帅旗竟然动了!
  而且这移动的速度还并不慢!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豫亲王跑了?
  八旗子弟们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他们敬仰无比英明神武的豫亲王怎么会逃跑呢?
  但本能还是告诉他们要尽可能的往帅旗的方向靠。
  于是乎奇怪的一幕发生了,多铎的中军在跑,跟在后面的是八旗精锐,而在最后的是高杰统率的明军。
  八旗军竟然被明军追着跑!
  其实这是因为战场上信息沟通不畅造成的。
  多铎看到明军冲击中军本阵第一反应肯定是跑,因为仅仅靠千八百人他不可能拦得住明军的冲锋。
  而之后八旗兵的反应也没有错。因为他们听到了海螺号声,听到了退兵的命令。
  如果硬要指出有什么问题的话,那就是无法做到战场上的及时沟通。
  多铎不可能停下来等八旗兵归位,必须先行一步。
  这样就给人一种慌乱溃败的感觉。
  事实上八旗主力并没有太过折损。
  高杰也感到很惊讶。
  他领奉皇命增援德州,本是做好了血战一场的准备,谁曾想多铎竟然像只兔子一样的跑了。
  高杰命人追击了一阵便不再追了。
  一来八旗军都是骑兵,且坐骑都是上等的蒙古马,单比脚力爆发力明军坐骑不是对手。
  二来八旗军损失不大,等他们重整旗鼓正面对决高杰所部占不到什么便宜。
  还不如趁着八旗军溃败的机会把红衣大炮、投石机等攻城器械全部缴获。
  要知道清军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重新赶制出投石机的。至于红衣大炮更是稀缺货,除非孔有德增援德州,否则多铎只能对着城墙干瞪眼。
  ……
  ……
  多铎跑了良久终于感觉到了安全。
  他停下来竖起帅旗重整旗鼓,清点兵员。
  让他感到欣慰的是清军的减员情况并不严重,至少还有八九成的兵力。
  只是可惜那些被抛下的大炮、投石机了。
  不过攻城器械再重要也不如人重要。
  尤其是满八旗精锐,每一个都是十分珍贵的。
  只要人在希望就在,多铎认为自己的决定没有太大的问题。
  只是这支明军是怎么突然冒出来的?
  清军虽然后来没有再围城,可也在严密监视着四面城墙的动向,并没有发现明军杀出啊。
  而且明军是从中军本阵西边冲出来的,而西边……应该是临清的方向啊。
  难道说这支明军是从临清赶来的明军?
  多铎越想越觉得有道理,也是越想越怕。
  如果说临清的明军赶来增援岂不是说勒克德浑打了败仗。
  除了这种可能多铎实在想不出其他理由。
  联想起德州城头那尊铜像,多铎深吸了一口气。
  难道勒克德浑真的被铸成了铜像?
  主将被擒,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败仗了,而是惨败啊!
  这真是一头猪啊!
  多铎感到痛心疾首。
  那些绿营军也就罢了,可汉八旗、蒙八旗可是清军的精锐。
  就这么折损了大半,对清军实力的影响是巨大的。
  虽说还有天佑军,满八旗,但清军对明军至少在数量上已经没了绝对的优势。
  该何去何从?
  原本多铎是想休整一番再重新杀回去攻打德州的。但现在看来该是得从长计议了。
  “派人去叫孔有德、耿仲明,叫他们速速率部来见本王!”
  这种时候不能再分兵了。继续分兵下去多铎觉得清军会被各个击破。
  “奴才遵命!”
  叶臣应了一声,快步离去安排骑手前去乐陵、海丰了。
  现在看来分兵从一开始就是个错误。只是这是多尔衮的布置,大家都深信不疑。
  不过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现在多铎必须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办了。
  ……
  ……
  孔有德正打的兴起,却接到了多铎的调令,稀里糊涂的退兵往德州进发。
  耿仲明的情况也差不多,在接到调令后第一时间退兵往德州赶。
  二人虽然都是汉人藩王,但十分清楚他们不过就是两个高级奴才,主子有令他们怎敢不从?
  二人率部与多铎汇合后,多铎又整编了逃散的蒙八旗,这才算是恢复了元气,心里有了底。
  饶是如此他也没有立即下令猛攻德州。
  在没有摸清明军的虚实前多铎不会再贸然进攻,天知道会不会又突然从哪里杀出一支骑兵。
  这也给了明军喘息之机。
  他们抓紧时间加固城门,填补城墙缺口,将大量石块顺着马道搬到城头。
  他们判断这是一场拉锯战,短时间内很难分出胜负。
  可过了没多久,让明军士兵感到惊讶无比的事情发生了。
  鞑子竟然退兵了!
  这次是真真切切的退兵,而不是什么计谋。
  清军拔营往北退去。
  没有人说的清鞑子是怎么想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场仗他们打赢了,山东守住了!
  明军士兵们无不喜极而泣,有的相互抱在一起嚎啕大哭起来。
  原来鞑子也不过如此,只要他们上下一心,鞑子也没有什么可乘之机。
  当然这其中也有圣上御驾亲征鼓舞士气的原因。
  若不是圣天子亲临山东,明军也难如此精诚团结。
  朱慈烺自然是感到欣慰的。
  在奏报中看到对战争的描述和亲身经历完全是两种感觉。
  能够亲眼见证明军的大胜,使朱慈烺觉得十分幸福。
  大明还是有希望的啊!
  ……
  ……
  多铎突然决定退兵撤回北直隶当然不是一时头脑发热,而是他得到消息阿济格并没有攻打湖广。
  没有阿济格在湖广牵制明军的精力,仅凭多铎这十万人是难以啃下山东的。
  清军攻打山东其实就是三板斧。三板斧过后没有占据优势便很难了。明军可以调动湖广、南直隶的军队增援山东,源源不断生力军的涌入可以彻底改变战场的局势。
  当然多铎退兵还有一层考量那就是粮草不多了。勒克德浑所部粮草悉数被烧就不用说了,多铎麾下军队对粮草的消耗也是极大的。
  再这么耗下去恐怕士兵们就得饿肚子了。
  虽说退兵很可能引发多尔衮盛怒,但多铎不在乎。
  他和多尔衮的考量不一样。
  多尔衮志在天下,多铎却是觉得哪怕回辽东老家也没啥不好。
  即便最终被迫退出山海关,还京沈阳这日子不也是照样过吗?
  如此看来拿不拿下山东便不那么重要了。
  何况情况也没有坏到那个地步。
  大清还是拥有陕西、山西、河南、北直隶等关内诸省。
  虽说粮食是个问题,但紧吧紧吧也是能凑合过的嘛。实在不行还可以到草原打劫蒙古各部,以及去敲朝鲜一笔竹杠。
  总之车到山前必有路,多铎就不相信拿不下山东这日子就没发过了。
  ……
  ……
  “阿嚏!”
  吴二胡子狠狠打了个喷嚏。
  这鬼天气真是叫人捉摸不透,前一刻还晴空万里,后一刻就电闪雷鸣。
  绕过舟山群岛后吴二胡子所乘坐的海船遭到了不小的风暴,疾风骤雨下海船差点都倾覆。相较之下染了风寒也就不算啥了。
  吴二胡子走到甲板上朝远处望了望,除了汪洋还是汪洋,连陆地的影子都看不到。
  照这样下去至少还得有个七八日才能到福建。
  作为一个海盗,吴二胡子对郑芝龙自然是很敬畏的。
  这个海盗头子的经历可谓传奇,每每在别人以为他要丢掉性命时总能神奇的化险为夷。
  之后郑芝龙更是神奇的洗白,接受朝廷招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