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五代战歌-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打败李元兴,李存勖还是比较有信心的,然而归州这座依托着要道的坚城却死死的阻拦了他的道路。

    蜀道艰难不是说说的,归州要道不仅依山,还依悬崖,城楼前一次最多只能容百来人同时进攻,连稍大一点的投石车都放不了,历史上就没有几支大军能够成功从这条路入蜀的,李存勖也不能。

    归州城里面的守军或许还不到两万,而李存勖二十万大军,但一次进攻的人数不过百来人,在这狭小的山边峡谷要道攻击城楼,怕是耗费个把月都不一定能够拿得下。

    李存勖唯一期望的便是归州城刺史能够开城投降。

    归州刺史名叫王宗寿,也是王建时期的老将,而且算起来跟王建宗室是旁亲,对蜀国自然也是忠心耿耿的。

    “王宗寿将军,只要你肯献城投降,朕必会记挂你的功劳,许以一个侯爵之位不成问题,并且仍由将军世代镇守归州!”李存勖亲自出来向王宗寿许诺,看上去倒算得上忠诚。

    “我王宗寿身为蜀国一方将领,忠心陛下,忠心蜀国,绝不会投降于你,你倒不必废话!”王宗寿不为所动,对着亲自劝降的李存勖说道。

    一般老将,总是比较固执,特别是王宗寿还跟王建宗室是旁亲,其实也算王家的人,对蜀国的忠心和感情,不是李存勖能够想像得到的,李存勖以为以一些高官厚禄相诱就能够骗得王宗寿投降。

    实则,王宗寿五十多岁了,本来也没有几年好活的了,再多的高官厚禄他也难享受得了几年,怎会出卖自己的忠心。

    “将军此言差矣,你既然忠心蜀国,忠心蜀皇,便当知岐国贼子李元兴也已经从汉中入蜀,朕刚刚接到消息,李元兴已经攻破利州城和剑门关,进兵迅速,想必很快就要兵临蜀都城下,届时蜀国灭亡,将军又忠于何人?何苦死守这关隘,将来被李元兴贼子谋害!”李存勖还要继续劝说。

    李元兴从汉中进兵,而李存勖进攻均州和归州,两地相隔不近,消息传递也不方便,李存勖不知道的是,在他说出这句话的同时,李元兴真的马上兵临蜀都城下了。

    “将军献关,引我大军入蜀,不仅将军可得荣华富贵荫及子孙,我大军也可赶走李元兴贼子,恢复蜀国统治!”李存勖加以利诱。

    “哼,恢复我蜀国统治?当我王宗寿是傻子不成,岂会信你!”王宗寿冷笑一声,一脸讥讽。

    李存勖吃瘪,不过到底是枭雄,不会因此就放弃劝降。

    “将军,至少我大唐才是天下正朔,他李元兴区区岐国,可能相比!将军难道不认为天下该重归大唐吗?将来我大唐一统天下,将军也是一个功臣,可流芳百世,岂不快哉!”李存勖一脸大义,好似他真的是大唐王朝后裔,重建了大唐王朝一般。

    李存勖的说辞,骗骗不通原委的普通百姓还勉强,做为王建时期的蜀国大将之一,王宗寿怎么会不知。

    “大唐正朔?哈哈哈哈,李存勖,你别笑死人。你和乃父李克用,沙陀人耳,当初大唐陛下因乃父之功,赐其姓李,就真当自己是李唐皇室的后人了吗?当年大唐陛下对乃父何等恩宠,但乃父见死不救,眼看着大唐陛下被朱温掳去,大唐灭亡也有乃父一功,怎还敢这般厚颜无耻!”王宗寿大笑。

    未了,王宗寿继续说道:“哪怕李元兴已经攻下蜀都,蜀国灭亡,但李元兴迎娶普慈公主,可见其重情重义,有普慈公主在,他至少会善待蜀国百姓,我蜀国就算灭亡在其手,我王宗寿也无话可说,但是你李存勖,我放你入蜀,届时你和李元兴大军必在蜀地互相征战,蜀国百姓还不得惨遭大难,被你们杀得血流成河?哪怕不为了陛下,为了蜀国百姓,我也不能放你入蜀!”虽然归州之后,还有一些关隘要道,不过王宗寿有自己的底线,哪怕归州他都不让李存勖过。

    正如他所说的,他宁愿蜀国灭亡在李元兴手中,也不希望看到李存勖大军也杀入蜀地,届时数十万大军在蜀地相互征伐,百姓遭难!王宗寿还算是一个为民着想的人。

    “王宗寿,你这般不识时务,将来不怕朕将你五马分尸!”李存勖被王宗寿的话气得一脸铁青,也看清了王宗寿脾气固执,断不会投降,随即也不再劝降。

    “继续进攻,第一个攻入归州者,朕赏他黄金万两,官升三级!”李存勖愤怒的许下重赏,以激励士气。

    随即,李存勖大军继续猛攻归州要道。

    可惜的是,在王宗寿的严密防守下,李存勖大军虽多,也足够精锐,可想要攻破归州太难了。

    归州守军可不似李元兴从利州城南下所遇到的那些蜀军一般,毫无战心,事实上,正是王宗寿那句话,蜀国被岐国李元兴攻占,好歹有普慈公主,对蜀国百姓不会太差,相反李存勖也攻入蜀地,必定与李元兴大军相互征战,届时整个蜀地都将被战火笼罩,他们的家小可都在其中呢,怎么能容忍数十万大军在蜀地相互征战,所以守卫归州的蜀军士兵,都还有点目标,战心未失,抵抗非常激烈。

    李存勖拼尽全力,无论如何还是无法攻下这归州要道,气得他不断大骂王宗寿不识时务。

    然而,攻不破就是攻不破,历史以来从东面攻蜀的,就没有几个成功的。刘备算一个,但刘备从东面攻蜀,也不是走均州和归州这条线的,而是走陕州,沿江入蜀,可惜长江的江陵一带在荆南国手中,荆南国虽然国土在十国当中最小,可是扼守长江两岸,水网密集,轻易也无法拿下,李存勖也没有时间先拿下荆南国。

    李存勖被死死挡在归州一线,入蜀不得,气得想要发狂,而李元兴方面此时三十万大军已经兵临蜀都城下。

    本章完

 第176章 王宗衍的绝望与癫狂

    从蜀都城楼上遥望,七万凤翔铁骑为一个军阵,拱卫中军。二十几万岐军和蜀降军步卒分守两侧,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一眼望不到尽头,蜀都城墙上的一些守军士兵吓得两腿发颤,差点屎尿失禁。

    若有人仔细观看,可清晰的看到,岐军自己的阵营比之蜀降军的阵营要严密和整齐得多,威势迫人。

    蜀国的败亡其实自王宗衍继位便已经注定。

    那时,蜀国在王宗衍的糟蹋下,每况愈下,军心四散。反而岐国,连续整整两年不断练兵,士兵不仅训练有素,精锐悍勇,而且士气高涨,蜀国大军怎么能敌。

    蜀都城内。

    朝堂之上,蜀国君臣尽数聚集在此,商议对策。王宗衍急得额头都在不断冒冷汗,心里充满了绝望和无助。

    败家的时候败得开心,兵临城下了才知道紧迫和绝望。

    “怎么办,李元兴贼子数十万大军已经兵临城下,马上就要开始进攻,该如何抵挡!”王宗衍绝望的说道,李元兴推进得太快了,沿途各州几乎都没有怎么抵抗就望风而降,致使李元兴攻蜀之初不过二十万大军,现在一路下来,不仅实力未损,还增加到了三十万大军。

    蜀国现在,各州加在一起都难凑十几万大军出来,更何况根本没有时间让这些各州的大军聚集了,而且就算聚集了又有什么作用,能够打败李元兴的三十万大军吗?

    “都怪那些废物!竟然都不战而降!乱臣贼子,不忠我蜀国!”王宗衍找到宣泄的方向,顿时破口大骂。

    王宗衍现在知道论忠诚了。当初他卖官敛财,许多三教九流之徒被强行安插进各州的中下层将领之中,把各州刺史或者节度使气得想吐血,也是最败坏蜀军军纪战力的举措。

    王宗衍自己作死,把各州防御和蜀军战力全部败坏,那些高层将领眼看着这一切,心早就寒了,根本那就不想保他这样的昏君,况且还有传言他是谋害兄长,下毒弑父篡位的,更加没有人愿意忠诚于他。

    大骂是没有任何作用的,解决当下的危机才是重中之重。

    “陛下,当前唯有想办法击退岐军,保住蜀国才是最重要的。”终于有人忍不住提醒王宗衍道。岐军随时可能攻城,没有时间浪费了。

    “岐军已经兵临城下,怎么击退?”王宗衍怒声道,声音里掩饰不住有些恐惧。

    “陛下,无法击退,又不知该如何守住蜀都,那么当前,唯有趁岐军发动进攻之前,主动投降,或者还可保得性命!”又有人直接说出了投降两个字,这几乎是所有人的心声,此人便是徐家的人,到了这一步,徐家也不想抵抗了,更想保住徐家。

    “投降?”王宗衍脸色变换,投降便意味着蜀国灭亡了,他这个蜀国皇帝将不再是蜀国皇帝,而是从此沦为阶下囚,荣华富贵不再。

    然而,不投降,又不知道该如何守住蜀都,甚至击退岐军,一旦岐军杀入城内,便是死路一条,连投降的机会都没有了,王宗衍还是怕死的。

    “好!既然如此,便派人出城与李元兴谈判,只要能保得大家性命,朕愿意下令开城投降!”王宗衍最终做出妥协,只希望能够得到李元兴的承诺保住身家性命,甚至他还想从李元兴那里得到一些爵位,至少保证余生能够继续享乐。做为一国皇帝,兵临城下举国投降,想要谋求一些爵位安度以后的日子,并不过分,事实上,历史许多被灭之国的君主都能够得到,必须三国末年,蜀国刘禅被魏国灭亡之后,便被封为安乐县公之爵安度余生,以至于乐不思蜀!

    王宗衍派人出城谈判,带着筹码,也带着蜀国上下朝臣们的期盼,希望能够在开城门投降之前,从李元兴这里谋求到一些什么,至少身家性命得保住了,不然投降还有什么意思。

    得知王宗衍想要投降,不仅想保住性命,还想得到安度余生的爵位。

    “王宗衍想得倒挺好的呀!不过我绝不赞同!”李元兴对着前排谈判的使者冷笑,他起兵伐蜀打的便是妻子普慈公主王芷的名义,还列举了王宗衍陷害兄长,下毒弑父等罪状。还有王宗衍杀了妻子普慈公主的生母张贵妃。他要为妻子向死去的兄长,生母,生父讨公道,岂容王宗衍继续活着。

    他三十万大军兵临城下,蜀都内算上皇宫禁军也不到四万兵马,他只要一声令下,攻破蜀都没有任何问题。之所以没有直接下令进攻而给城内投降的机会,也不过是尽可能的较少伤亡罢了,毕竟不管是己方的士兵,还是蜀都内的士兵,待他吞并蜀国之后,都将是岐国国力的一部分。

    李元兴不同意王宗衍的请降,不过对于城内的其他人,想要投降的他倒是欢迎,并且保证只要没有犯下罪大恶极之罪的,都可保全他们的性命。

    而若想另外获得功赏的,只要擒住或者斩杀王宗衍可记一功。

    说完条件之后,李元兴不给使者谈判的机会,直接将他赶出了大营。

    蜀都城内。

    得知李元兴开出的条件,王宗衍气得发狂,同时也恐惧无比,李元兴连性命都不打算给他留,投降便是死啊!

    王宗衍绝望之余,也不可能下令投降了,多抵抗一天他至少能够多活一天。

    王宗衍疯狂的在后宫饮酒作乐,玩弄那些他搜集来的美女,狂暴无比,一些女子甚至在他的狂暴之下生生被虐死!王宗衍癫狂了,谁都能看得到他是在做困兽之斗,最后的疯狂,蜀国大势已去,王宗衍大势已去。

    王宗衍被绝了投降的路,其他人投降的路可没有绝,他们可不会因为王宗衍不带头投降自己就真的也不投降,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他们可不管王宗衍。

    趁着从皇宫朝堂回去的时候,许多官员围着徐知浩询问对策,其实他们心里早有对策,只差一个带头的人。

    徐知浩便是徐家的家主,王宗衍的舅父,徐家是蜀国除了王宗衍外最有权势的人,徐家跟王宗衍关系深厚,可谁都不认为徐家就会为了王宗衍一起殉葬。

    事实上,徐家家主确实不会为了王宗衍而殉葬,保住徐家的生存才是他考虑的事情,他唯一想到的就是李元兴的条件之一,擒住王宗衍可以记一功。

    本章完

 第177章 大军进城

    “李元兴不同意陛下投降,更多的还是因为普慈公主。陛下是否谋害先太子不得而知,但陛下曾下旨杀死普慈公主的生母张贵妃却是不容狡辩的事实,李元兴打着普慈公主的名义攻蜀,无论如何都不会放过陛下的。陛下已经没有希望了,我等都有自己的家族,实在不能陪着陛下一起殉国,只希望陛下原谅我等的不忠!”徐知浩正式表态,很义正言辞,这意味着他将放弃王宗衍跟随其他人一起向岐军投降。

    当然,徐知浩只是表态,心里的另一个想法擒住王宗衍邀功的事情他并没有说出来,毕竟王宗衍只有一个,若是各家都参与擒抓,功劳分得就少了。

    再则,徐家毕竟是王宗衍的母舅家,关系很深,虽然李元兴说过允许除了王宗衍意外的人投降,便承诺不伤性命,可是徐知浩不放心啊,唯有在投降之前立下一功,他才能更加放心一些。

    不过,打着王宗衍主意的并不止徐知浩的徐家,还有枢密使唐道袭。

    唐道袭当初设下毒计帮助王宗衍弄死了王元膺,让王宗衍成功当上太子,王宗衍继位之后,他也与徐家一同权倾天下,虽然权利比徐家来说差了一些,可是皇宫禁军有一半在他的掌握之内。

    岐军兵临城下,唐道袭也很恐惧,虽然李元兴只点名除了王宗衍,其他人都可以投降,但唐道袭还是恐惧啊,毕竟王元膺是普慈公主的同胞哥哥,而却是死在他的毒计之下,没有他的毒计,王宗衍也不可能杀死王元膺。他担心李元兴只是暂时没有记起他,破城之后不一定会放过他,所以他也想在投降前抓住王宗衍立上一功,这一来,李元兴事先说过的话,为了面子,很可能便不会杀他了。

    徐知浩和唐道袭都为了李元兴说过的所谓功劳而向王宗衍下手。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李元兴并不是忘记了唐道袭,他说过的原话是除了王宗衍,其他人皆可投降,只要不是犯有罪大恶极之罪者都可保住性命。什么才是罪大恶极之罪李元兴没有说,而唐道袭和徐家显然都没有认为自己犯有什么罪大恶极之罪,或者他们压根忽略了这句话,只想到李元兴必杀王宗衍而已。

    当天下午,徐知浩回到徐家之后,立刻召集徐家重要人物商议,以及做准备。

    仅仅一个时辰,徐家便准备好了,当即起兵。

    “王宗衍陷害先太子,毒杀先帝,赐死张贵妃,卖官敛财,乃无道昏君,我徐家当大义灭亲,擒抓王宗衍!”徐知浩无耻的喊出了这样的口号。

    徐家权倾蜀国,蜀都城内过半的兵马都在徐家的掌控之内。

    徐知浩带着近万兵马攻打皇宫,皇宫禁军也有部分在徐家控制之下,从内里应外合,让徐知浩大军轻易杀进宫门。

    不过,唐道袭反应也不慢。

    唐道袭掌控的兵马虽然没有徐家多,但却大多是皇宫禁军,几乎有一半的皇宫禁军都在他的控制之下,徐知浩起兵的同时,他也起兵了,带着自己控制下的皇宫禁军直接在皇宫内举事,杀往王宗衍所在的后宫。

    唐道袭直接皇宫内起兵,而徐家从外面起兵,唐道袭的速度显然比徐家快得多。

    徐知浩刚刚杀进宫门,就得知唐道袭已经带着一部分禁军直接杀往王宗衍所在的后宫。

    “好个唐道袭,狡猾如斯,敢抢我徐家的功劳,休想!”徐知浩气得跳脚,非常愤怒,他怎么能容忍唐道袭虎口拔牙。王宗衍被谁擒抓,可是关乎投降之前的唯一功劳啊!徐家需要这个功劳来延续。

    “不能让唐道袭贼子先得手,杀!”徐知浩带着麾下的兵马快速杀了上去,但却遭到唐道袭一方兵马的阻拦,皇宫内随即发生了大战。

    皇宫方向的战乱很快传遍城内,谁都不是傻子,哪还不知道徐知浩和唐道袭二人打的主意。

    不管是徐知浩还是唐道袭,都没有透露过在投降之前先抓住王宗衍立功,二人毫无疑问都想自己独吞功劳。各家虽说没有徐家和唐道袭心里那么紧迫,害怕李元兴不放过他们,但也想要功劳保存自己的家族啊。

    可笑,王宗衍堂堂蜀国皇帝,在此刻竟然众叛亲离,成了蜀都城内各家眼中的功劳,也难怪,到底是王宗衍做皇帝太失败了,做到这个地步,本来也注定了蜀国必然会被他败腐,蜀国灭亡是迟早的是,不是被岐国灭亡,将来也注定被另一国灭亡。

    “徐家和唐道袭不义,此刻正在皇宫为了争抢陛下而大战,我等也不能这般干等下去,谁知道岐军什么时候便会开始攻城,留给我们各家的时间都不多了,我提议,我们立刻去打开城门,恭迎岐王世子,岐国大军进城!”一名姓周的官员发出提议,意思就是不等徐家和唐道袭了,他们自己先打开城门投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