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春秋狼烟-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经过一天的赶路,天快黑的时候,二人终于回到绛都赵府。
第四十九章 将星陨落
“你等怎会这样?”
当赵鞅和诸位家臣见到灰头土脸的赵无恤、周舍二人走进赵府大厅时大为吃惊。
“哼………,气死我了。”走了这么长的路,周舍心中的气愤依然难以消除,“主公,您就别问了,赶紧发兵攻打卫国就是了。”
“攻打卫国,这是为何?”赵鞅等人不解的问道。
“哎………,我说出来你们可别生气。我和太子刚到卫国递上国书要求结盟时,人家国君和太后就爱理不理,一直就在那里说闲话。要不是我发脾气赌气要走,说不定现在还在卫国王宫等着呢?晚上人家还算过得去,在王宫宴请我们,可谁知到了晚上就把我们从被窝里拉出来,一路送到边境。你们都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哈哈哈………”
“哈哈哈………”
。。。。。。
众人听完哈哈大笑,“你们没在卫国干坏事,人家能把你们遣送回来?”
“你们好好给主公交代一下,到底在卫国干了什么坏事?”
望着这些人不怀好意的嘲笑,周舍气愤的说道:“你们到底是些什么人吗?我和太子受到如此冷遇,你们还笑得出来。”
众人笑完之后,赵鞅这才沉下脸说道,“如此对待大国使臣,实在是可恶至极。你等先下去换好衣服,此事再容我好好考虑考虑。”
众人走后,赵鞅神情黯淡的对赵无恤说道:“告诉你一个不幸的消息,你岳父大人去世了。”
“啊?岳父大人去世了?”赵无恤稍稍有些吃惊,“什么时候的事情?”
“你走后的第二天。”
赵无恤这才想到自己临走前去韩府见到岳父时的情景,那时候岳父大人就已经垂垂老矣,说话间就能够睡着,现在想来那天的见面竟然成了最后的一面。想到这些,赵无恤的泪水默默的下来了。
对于岳父他是有感情的,当年若不是岳父韩不信的坚持,他是绝对娶不到韩俪的,后来在从军打仗的时候岳父一直很是照顾他,特别是在他立太子的问题上还是岳父大人的主意才使得父亲最后下定决心立他为太子。
见到赵无恤如此伤心,赵鞅安慰道:“孩子别哭了,换好衣服去拜祭一下你岳父。至于卫国的事情,等你拜祭完之后,我们再做商量。”
赵无恤回屋后换好衣服就匆匆前往韩府。
绛都韩府。
大门上挂着白色的孝布,门人身着白色的孝衣站在门前对来人作揖打躬。进了府,赵无恤径直来到岳父的灵堂前,大舅哥韩庚和妻子韩俪正跪在灵堂的两侧,看到风尘仆仆的赵无恤时,也稍稍有些吃惊,妻子哀怨的望了一眼赵无恤,继续低声哭泣。
这里已经没有了岳父的身影,留下的只是他的牌位。
赵无恤对着韩不信的牌位上了三炷香,烧了纸钱后,长跪在灵堂前。慢慢的回想着岳父韩不信的一点一滴。韩不信慈祥的脸庞犹如画面般一幕一幕浮现在眼前。
夜已经很深了,赵无恤还静静的跪在那里。这时韩庚、韩俪兄妹二人扶起赵无恤,韩庚道:“兄弟,起来吧,人死不能复生,父亲大人年过七十,算起来也是喜丧(中国有一个讲究,那就是老人过了七十去世算是高兴的事情,称之为喜丧。)你也不必伤心。”
赵无恤起身说道:“兄长,我想起这么多年岳父大人对无恤的好,就不由得伤心啊!若不是岳父大人,说不定无恤今天还在绛都城里卖柴;要不是岳父大人提携,无恤根本不可能当上赵氏的太子。”
“兄弟不说了,你这也刚刚从卫国回来,还没来得及休息就来祭奠家父,你的心意我和妹妹也领了。我已经安排了车马这就送你和妹妹回府,明天还有好多的事情要你处理。这里的事情就交给我来处理吧。”说完韩庚就送赵无恤、韩俪夫妇上了马车。
回到府里,赵无恤稍作收拾,便上床休息,几天来的鞍马劳顿,饥寒交迫,他早就困的不行了。
虽然很困,但是当他躺在床上的时候,心情还是久久不能平静,此时他想起了在卫国的那一夜,岳父大人都去世了,自己还在卫国经受着南子的诱惑,还差一点上了她的床。
想起这些他就觉着罪恶,越想越对不起韩氏一家对自己的厚望,赵无恤转身他抱住了身边的韩俪,韩俪淡淡体香沁入赵无恤的鼻子里,他的泪水不自觉流了下来,滴落在韩俪的脸上。
“夫君,你这是怎么了?”
“没什么,我只是有些伤心而已。”
他这哪里是伤感,分明是愧疚,赵无恤没有对韩俪说那天晚上的事情。他知道女人一旦知道老公在外面与其他女人有了瓜葛,一定会喋喋不休的追问下去,甚至于会胡想八想,把本来没有发生的事情想得没了边际。所以他不打算告诉韩俪,不是想隐瞒什么,只是不想让妻子多想而已。
面对赵无恤对父亲韩不信的深情厚谊,韩俪感到欣慰,她拍了拍赵无恤的后背说道:“别多想了,快睡吧。你刚从卫国回来,明天还有好多事情要处理。”一夜无语。
第二天,赵鞅将赵无恤叫道赵府大厅,这里只有赵鞅和阳虎二人。
“无恤,昨天事出匆忙,没有来得及问你这次出使卫国的详细情况。我就不信他一个小小的卫国难道是吃了狼心豹子胆敢把晋国的使臣赶回来。现在就我们三人,你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很显然,赵鞅对此事存有深深的疑虑,在他看来小小的卫国绝对是没有胆量跟晋国抗衡的。
要知道直接把人家的使臣赶走,那几乎是等于向晋国宣战。
卫国他有这个胆量吗?
既然父亲问起,赵无恤就把他和周舍在卫国的事情说了出来,顺便也把在卫国时南子诱惑自己的事情也说了出来。
听完之后,赵鞅抬头望了望赵无恤,赵鞅知道卫国南子的美名,也知道南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面对如此美貌的女子,赵鞅心想:“如此美貌的女子站在赵无恤面前,这小子居然也能忍得住,足见这小子要有多大的定力。”
赵鞅对赵无恤点点头算是肯定,随后说道:“既然南子想诱惑你,那就说明她有与晋国交好的意愿。即便是诱惑失败那也没有将晋国使臣赶出国境的道理!难道她卫国真敢与晋国为敌?或者还是有其他的想法?”
赵鞅站起身,环视了一下阳虎和赵无恤,“小小的卫国胆敢将我晋国使臣赶出国境,这分明是对我晋国的不重视,看来需要动刀兵来解决这个问题了。不然让诸侯知道了还不得笑话我晋国无能?”
阳虎道:“主公此言差矣,微臣到以为此时没有主公想想的那么复杂。南子之所以引诱少主公,这充分说明卫国对我晋国使臣的重视。至于为什么要将我晋国的使臣赶出边境,这可是完全是出于女人天性,你想一想一个以美貌名扬天下的女人竟然在床头被男人抛弃了,那可是奇耻大辱呀!看来少主公你做错了。”说完阳虎哈哈大笑,赵鞅也跟着笑了起来。
赵无恤一脸茫然,难道自己真的错了,他不解问道:“难道我应该接受她的诱惑才对?”
赵鞅与阳虎都没有说话,二人对视一下,又是一阵爽朗的笑。
随后,赵鞅收敛笑容对阳虎说道:“既然这样,依你之见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卫国的事情,我可不想在瓦解齐盟的道路上遇到磕磕绊绊。”
阳虎道:“我想卫国的事情还需要卫国人去解决。”
卫国的事情要卫国人呢解决?这话怎么让人听着有些费解呢?
赵鞅、赵无恤疑惑的望着阳虎。
阳虎买了个关子说道:“主公手下不是就有一个现成的卫人吗?用他一定能够顺利解决卫国的问题。”
赵鞅、赵无恤同时说道:“是他?就是,该用到他了。”
第五十章 蒯聩
赵鞅、赵无恤父子所说的人到底是谁呢?
他不是别人,正是南子的儿子,卫国原来的太子蒯聩。既然出使失败,那就需要一个人来完成出使没有完成的使命,需要蒯聩出手了。
“来人,传蒯聩来见。”赵鞅对下人命令道。
“诺………”
就在下人转身离去的时候,却被阳虎叫住了,“慢慢慢,先别去请蒯聩。你先下去吧。”
下人望着赵鞅,不知所措。赵鞅挥挥手,示意仆人先下去。
下人走后,阳虎面对赵鞅问道:“主公这么急着请蒯聩干什么?”
“你不是说要利用蒯聩来打击卫国吗?我这就安排人请他过来商量如何出兵帮助他夺回卫国国君之位啊!”
阳虎知道赵鞅心急,但也没有急到这种地步啊!阳虎笑了笑说道:“对,我是说要利用蒯聩瓦解卫国,但是没有说要派兵帮助蒯聩夺回卫国的国君之位;主公,臣的意思是打算让让蒯聩自己回去夺回卫国。”
蒯聩自己回国夺取国君的位置?
赵鞅一听就有些纳闷了,“蒯聩无兵无权凭什么回国夺取卫国国君的大位呢?”
赵鞅、赵无恤都愣住了,弄不清阳虎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不约而同的的望着阳虎,等待他的下文。
“主公、太子,你们试想一下,我们这么多年为了剿灭范吉射、中行寅二人,多次发兵进攻卫国的朝歌,在这场战争中不知死了多少卫国人,早就令卫国人对我们深恶痛绝。假如现在我们再次派兵帮助蒯聩回国,势必会再次遭到卫国人对我们的反对。还会因为反感我们进而反感我们扶植起来的蒯聩;主公、太子试想一想,一个遭到全国人民反感的人,能够在卫国立足长久吗?”
确实如此,确实如此啊!
赵鞅、赵无恤点头。当下卫国人确实对晋国很是反感,当然也反感晋国扶持起来的蒯聩。
赵鞅:“你的话很有道理,那依你之见我们应该如何处理此事?”
阳虎想了想道:“明里我们不能出兵帮助,但是我们可以暗里支持蒯聩,我们可以给与他经济上的支持,还可以派500到1000士兵化装成私人武装帮助他。如此一来,既能够帮助蒯聩上台还可以化解卫国人对我们的仇恨。主公和太子以为如何?”
赵鞅点头道:“这样甚好,就以你之策。”
“主公,您现在可以叫蒯聩过来了。”
不一会儿卫国太子蒯聩来到了赵府大厅,“卫人蒯聩拜见执政大人。”
“蒯聩,你来晋国有几年了?”
“快十年了。”
“十年了?”赵鞅长长的叹了一声,“当年的毛头小伙今天?快到而立之年了,也该回国看看了。”
回国看看?
赵鞅的话一出口,蒯聩的第一反应就是赵鞅要把自己赶出晋国了,随口说道:“难道主公打算把蒯聩赶出晋国吗?”
“哦………,不不不。”看着蒯聩着急的表情,赵鞅换了一副严肃的表情道,“不是赶你离开,而是打算扶持你回卫国当上国君。”
回国当国君?
十年来,蒯聩哪一天不是等着赵鞅跟他说句话,没成想竟然会以这种形式出现。蒯聩稍稍一愣,随即跪倒在地,“蒯聩感谢主公的救命之恩,若能回到卫国当上国君,定当以晋国马首是瞻,唯主公之命是从,从今往后绝无二心。”
赵鞅要的就是蒯聩的这句话,试想一想谁会无缘无故花那么多的金钱和兵力帮助一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人,赵鞅之所以资助你蒯聩就是要你在卫国当政之后跟着他的步伐,协助晋国重新当上霸主。
赵鞅起身扶起蒯聩说道:“太子请起身,坐下说话。”
蒯聩起身在赵鞅对面的榻上坐下,“不知主公打算派多少兵马帮蒯聩拿下卫国?”
赵鞅望了望阳虎,意思是让他接着说。
阳虎领会赵鞅的意思,于是说道:“主公打算派五百到一千人帮助蒯聩公子拿下卫国。”
五百到一千?
蒯聩吃惊的说道,“这么点兵马根本就不是卫国的对手,拿不下卫国的。”
阳虎听罢笑道:“我们当然知道这点兵马拿不下卫国,这些兵马只是用来保护公子性命的,我们打算资助公子大量的金银珠宝,帮助公子在卫国群臣中拉拢关系,最后通过卫国内乱的形式帮助你夺回卫国的国君之位。”
“为何要这样?”
“你也知道晋国这么多年与卫国打仗,卫国人对晋国早就恨之入骨,如若我们再派兵将你送上国君的宝座,保不住那天你还会被卫国人赶下台。所以为了稳妥起见,我们打算改变方式帮你上台。”
哦………,原来是这样。
蒯聩听罢,也认为有理,随后他又提出了新的问题,“蒯聩这么多年没在卫国,对卫国的情况不甚了解,如何下得了手?”
阳虎笑了笑道:“这就要看公子你的本事了,如果你连这么点事情都摆不平,将来如何在卫国当国君。不过临行之前,我可以给你提个建议,卫国的大夫孔圉(yǔ)可是你的姐夫,他在卫国生活的很不快乐,你可以试着找一下他,也许对你有帮助的。”
孔圉?
蒯聩努力的想了一会,“哦………,我明白了,我确实有这么一个姐夫。”
蒯聩醍醐灌顶猛然醒悟过来,他对阳虎说道:“感谢先生提醒,蒯聩明白怎么做了。”
阳虎微笑着点点头,随后对赵鞅道:“主公,看来蒯聩公子明白自己该怎么做了。”
“好,既然明白就好。”赵鞅于是对蒯聩道:“太子下去好好准备准备,有什么需要尽管说。”
“诺………”蒯聩高兴的答道。
回到住处蒯聩当即找来手下石圃商议,二人决定先行前往卫国的朝歌,以朝歌为据点,再由石圃化装成商人进入卫国的都城濮阳,通过卫国大夫孔圉在大臣中联络反对南子与卫公姬辄的臣工,达到策反卫国的目的。
蒯聩的计划很快得到了赵鞅与阳虎的同意,赵鞅当即表示,愿意资助蒯聩一车的金银珠宝,让其前往卫国行动。
带上赵鞅的珠宝,蒯聩很快就在卫国朝歌立住了脚跟。随后蒯聩派石圃带上金银珠宝和自己的亲笔书信前往卫国都城濮阳去找大夫孔圉。
正式开启了他的国君之梦。
第五十一章 节外生枝
濮阳孔府。
“咚咚咚………”
“咚咚咚………”
深夜的敲门声显得异常的清脆,“谁啊?”门人很不情愿的起身问道。
“我乃是孔大夫的故人,有要事要面见孔大夫。”
故人?
门人不敢怠慢,开门看了一眼来人,只见来人胖乎乎的,并无什么特别之处,“你是何人?”
“我名叫石圃,十年前跟孔大夫熟悉的很。你只管去说,他会知道的。”
石圃?
当门人把这个名叫石圃的人说与孔圉时,孔圉一时间根本就不记得了。
“老爷,他说他十年前跟您非常熟悉。”
“十年前?我怎么一点印象也没有呢?”
“那老爷到底是见还是不见呢?”
孔圉想了许久,“还是见一见吧。”
不一会儿,门人带着石圃来到孔圉府上。
“小人石圃见过孔大夫。”石圃见到孔圉后拜道。
“你说你是我的故人,我怎么一点也没有印象呢?”孔圉望着这位名叫石圃的人,一脸的疑惑。
石圃左右看了看,示意孔圉摒弃外人。
“你们下去吧!”
“诺………”
其他人走后,孔圉道:“现在就你我二人,有话直接说。”
石圃拿出蒯聩的书信,递给孔圉,“我乃是原太子蒯聩的亲信,这是蒯聩太子给您的亲笔书信。”
啊?
蒯聩?
孔圉听罢,当下就惊呆了,“他不是在晋国吗?找我何事?”
“太子是在晋国不假,但是现在他已经回国了,而且还准备当国君。信里已经写得很明白,你看后便知。”
看完书信,孔圉倒吸了一口凉气,“这?”
“大夫有难处?”石圃见状继续说道:“据我所知大夫在卫国活的并不舒畅,为何不趁着太子回国的机会帮上一把呢?到时候您可就是太子继位的大功臣,地位非同今日可比啊!”
孔圉一脸凝重的想了想,点头道:“好………,我答应你,帮助太子夺回卫国的大位。”
“好………,那我们就此说定。”随后二人就行动的具体细节商量到了很晚。
“事情既已经商量妥善,那我就回去向太子复命了。”孔圉起身准备离开。
就在这时,一个黑影从屋外快速离开,消失在无尽的黑夜里。
当蒯聩的使者石圃与孔圉密谋之后,铁了心要推翻南子执政的孔圉便开始在群臣中活动,拉拢那些反对卫公姬辄的大臣。但是这一切都在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