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宋末玩三国-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算上沿途民夫的消耗,粮食的折损,每运送十石粮食,尚且不见得有一石能运送到锦州!
  只凭借着辽西走廊这根杠杆,建奴便硬生生的将明朝的负担加重了十倍。
  你以为修城堡是一次性消耗?大头还在后面呢!
  花了数千万两白银好不容易才修好了这些城堡,谁肯放弃?谁敢放弃?
  且不说城堡的维护费用,驻军费用。
  待到城堡修成,建奴只隔三差五便集中优势兵力前来捣毁一座。
  有堡垒被捣毁了,怎么办?继续花十倍的代价修呗!
  咬着牙修了几年,内裤都卖了!
  朝廷没钱了,修不起怎么办?
  加税!
  结局便是咣当一声,民乱四起,大明朝亡了!
  这种事情野猪皮都能想到,王叶想不到?
  这种事情建奴能做得,王叶便做不得?
  无非是依葫芦画瓢而已!
  析津府只有两道关卡能沟通南北,一道正是西面的居庸关,从此地西去转北经过杀虎口便能到得中京道。另外一道正是前面说到的榆关。
  一旦金人进得析津府,王叶只需将杀虎口一堵,金人便只能由榆关出入。
  到得此时,金人南下不得,西去不得,便只能同大明朝一样,其粮草物资只能从东京道发运,经由辽西走廊千里迢迢地送来析津府,照样也是十倍的负担。
  当年大明朝以如此厚重的底蕴,尚且只坚持了十来年。如今的金人不过暴发户而已,不用十年必死无疑。
  即便金人见势不妙,想要由辽西走廊撤回?
  析津府岂是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王叶照样有后手!
  前面便已经说过,辽西走廊最窄的地方不过数量。
  最窄的地方在哪里?大名鼎鼎的宁远!
  宁远刚好在辽西走廊的正中间,往东北方向五百里到锦州,往西南方向五百里到析津府。
  当年又是袁崇焕这个猪头在宁远堵着。
  其实此事不过脱裤子放屁而已,纯属多此一举!
  即便宁远放在那里,一个兵丁也不放,建奴也必然不敢过宁远。
  一旦建奴过得宁远,大明只需派去数万水军由山东出发,浮海前去宁远,到时候将宁远一堵,立马大功告成!
  如今也是同样的道理,一旦金人进得析津府,若是想要经由辽西走廊千里迢迢撤回。则王叶只需要说动宋人,派得数万水军浮海前去,将宁远一堵,金人照样插翅难飞!
  几里宽的地方而已,放个几万人马,必然堵得密密实实。
  如此窄的地方,如此多的人马,即便宋人战力再差,堵上个把月肯定没问题!
  有得个把月,金人饿也饿死了!


第272章 狡兔三窟
  这些事情王叶当然不会同马扩细说,大明朝是几百年后的事情,马扩必然听不懂。
  如今王叶使马扩入燕山为道,于公说来却也是有必要。必须于宋、辽两国战兵之外,尚且留一只机动力量,以备非常。
  于私说来,却也是为自己再营造一个窟穴。
  所谓狡兔三窟,仅得免死而已!
  如今王叶于辽军之中身居军师之位,为耶律大石倚为谋主,算得一个窟穴。
  又于宋人之中混到了枢密院承旨的官职,且同蔡攸、童贯等人也有几分交情,更是将西军谋主种照容心身给俘虏了。
  自身既为文官,上有大佬照拂,下有西军撑腰,也算得一个窟穴。
  此次王叶前去拜会童贯,明面上为了耶律大石之事,实际上却又替自己加固窟穴的意思在里面。
  虽有得此二窟穴,然则皆不过是依托他人,说不得便有缓急之事。javascript:
  以马扩的性情、心志说来,此人当为忠贞不二。若能让马扩于析津府再营造得一个窟穴,便是王叶所有,自此以后便可以高枕而卧。
  却说马扩听得王叶之语,心下自是大喜。若果能营造出三方联手之势,以析津府为囚笼,将金人这条猛虎困于此地,自是能挽救的天下百姓。
  自己当初代表宋国出使,同金国定下海上之盟,又送去了许多军械,便放得这条猛虎出山。
  眼见着猛虎凶残无比,遇人则噬,马扩自是后悔万分。
  自己造下的孽,自当自己清还!故此马扩只一们心思抵御金人!
  只是决心既下,然则却不知如何动手!
  如今听得王叶之语,马扩心中豁然开朗起来。
  当下马扩便开口道:“即是如此,末将自当领族人入山为盗,且招聚亡命,以待主公他日使唤。只如今既去,只不知主公尚有何吩咐?”
  这货最大的特长便是流窜作战,最大的依仗便是运气。若是自主行事必定死不了,故此王叶也不肯详细指点,只给个大体方向便好。
  稍一沉吟,王叶便开口道:“如今你等势弱,且休要强行扬名,只先混入盗贼内部,将析津府各地盗贼的情形稍稍打听清楚便可。待到他日萧干领兵横扫盗贼,各地盗贼既然溃散,你等自可暗中联络诸人,也休要即刻发动,且耐心等待宣帅引得金人南下,耐心等待析津府大乱。”
  马扩便点头应下。
  王叶却又开口道:“只子充此去,尚且需要人马、器械物资为助否?”
  马扩却哈哈大笑起来,开口道:“主公忒小看了末将!既然要做盗贼,岂有尚且依仗补给的道理。单凭手中刀,胯下马,自能挣来衣食。”
  王叶闻言也是大笑!
  双方又约定好联络方式后,马扩便率诸族人朝王叶行得一礼,便翻身上马,往西北而去。
  王叶但驻马目送。
  虽然同马扩这货只见过三面,只谈过两次,却是可以互托生死的交情。正所谓白首如新,倾盖如故,大概便是所谓的缘分。
  却说待到马扩已经去远,韩德便凑近前来,开口道:“主公,看看天色已近午时,何不早早上路?”
  王叶便也收回目光,拨转马头继续往西南行来。
  不一日便到得涿州地界。
  却说童贯自遣得刘延庆同郭药师各领三千兵马前去偷袭析津府之后,但日日于涿州苦苦等候。
  析津府内只得数百兵丁,此事既有辽国逃人相告,自己又遣得细作前去暗暗核实,此事自无作假之处。
  刘延庆乃宿将,郭药师也是死人堆里滚过得,又身为辽人,对地理熟悉的很。
  二人以六千精锐前去攻打只得三百士卒防守的析津府,按理自然是手到擒来。
  然则自众人去后,童贯却没来由的暗暗心惊,这几日犹自为甚。
  涿州距离析津府不过百五十里,若以轻骑前去偷袭,也不过一昼夜的功夫而已。
  几百人防守的析津府,即便再花一天功夫攻打下来,算上来去的路程,撑死五天之内必定有回报。
  如今都七八天过去,却仍然是一丝消息也无。
  几千精锐攻打几百人,总不至于全军覆灭吧!
  即便再如何大败,哪怕郭药师的常胜军都死光了,刘延庆的西军亦当大部分逃得回来才是。
  若论起逃跑的本事,刘延庆麾下的西军自认第二,这天下没人敢认第一!
  当年环庆府一战,大军溃败。刘延庆麾下的步卒尚且比种师道麾下的马军先逃得回来,两条腿硬生生跑过了四条腿。
  只如今众人一去便如同石入大海,再无消息!这算哪门子事!
  当下童贯也只得派出数十细作往析津府哨探而来。
  然则尚且未曾等到细作回报,便有麾下亲卫来报,有枢密院王承旨自析津府而来,欲要求见宣帅。
  童贯闻言又惊有喜。
  惊得是这王承旨不是一直在耶律大石军中么?按理此时正当于萧干大军对峙才是,又何以是从析津府而来?
  喜得是这王承旨既然自析津府而来,自然有刘延庆等人的消息。说不定便是刘延庆等人已经袭据得析津府,复为萧干大军所围。如今耶律大石已经领兵前去解围,故此这王承旨才自析津府而回。
  当下童贯赶紧命人将王叶召入。赵良嗣自是于一旁相陪。
  王叶入得节堂,便朝童贯行礼道:“下官拜见宣帅!”
  当日童贯得以招降郭药师,复使其领兵偷袭析津府,靠得便是王叶一封书信。
  虽事后打听,此信并非王叶所书,乃辽营之中高人所为。然则此人既然肯托这王承旨前来传书,说不得二人关系便非同一般。
  童贯正要讨好这名高人,自当厚待这王承旨。
  当下童贯笑道:“承旨休要多礼!只承旨身为宋国官员,为得朝廷大事,却不得不客居辽地,着实委屈了。待到他日事成,本官自当于官家面前亲自举荐!”
  王叶闻言,赶紧拱手谢过。又转身同赵良嗣见礼。
  三人闲话得些许。
  童贯便转入正题:“承旨既从析津府而来,可是我等偷袭析津府之事已谐?”
  赵良嗣闻言,也赶紧将目光投了过来。
  王叶却摇头苦笑道:“刘将军、郭将军等人领兵偷城之时,下官正在析津府之内。只二人初时尚且占得优势,眼看着析津府正当得手。谁料得后来变故陡生,二人只得领兵败出城去。却为萧干老贼于城外设伏,乃悉数坑杀!”


第273章 吓唬
  闻听得王叶此言,童贯、赵良嗣二人大惊失色,赶紧相互看了一眼。
  当下童贯赶紧追问道:“事何以至此?”
  赵良嗣也赶紧问道:“莫非此事乃辽人设下的圈套?故意露出破绽引得我等前去?只不知伏兵何在?”
  二人只一连串的问题问来。
  什么圈套!自己为了扶持耶律大石,便不得不退了宋人。为了补偿宋人起见,这才设局以析津府为补偿。
  然则实在是这群货色自己找死!
  城中尚且未曾乱起,自己便已经躲得远远的。谁料得即便如此也能躺枪,郭药师这货竟然欲要设伏狙杀自己!
  同宋国占取析津府相比,自然是自己小命重要!
  眼看着不弄死郭药师自己就不得安全,故此王叶也不得不断然出手。
  只此事虽为自己所为,王叶却也一点也不心虚,但开口问道:“郭将军等人尚且未回?”
  童贯闻言大喜,便开口道:“郭忠贤等人尚在人世?”
  王叶便开口道:“据下官所知,我军虽然覆灭,然则犹自逃得刘将军、郭将军、甄将军三人。”
  赵良嗣便于一旁答道:“未见得彼等回营。”
  王叶点了点头,便开口道:“即是如此,且容下官以所知之事禀上。”
  看得二人一眼,王叶便压低声音道:“初时诸事皆顺,大军早早攻占得南城之余,尚且突入了北城之内。奈何诸将士见得析津府即下,便也放下心来,纷纷转头抢掠,不以攻占析津府为意。如此便让辽人得以喘息,集结得数千精壮反攻。然则诸军正四散劫掠,仓促之间难以聚集。故此便为辽人所破。”
  童贯闻言跌足长叹:“当日便有高人曾言不可劫掠析津府!果其然也!若非如此,析津府早已入吾手中。”
  赵良嗣却发问道:“然则萧干老贼又何以到得析津府?王承旨又何以正在析津府?”
  王叶便开口道:“萧干老贼之事,下官倒是不甚清楚。只当初大石林牙闻听得宣帅命人前去偷取析津府,便担心此处家人安危,故使下官前去相取。下官到得析津府,恰逢我军前来偷城,下官但携耶律大石家眷匿于城中。待到我军败退,下官不敢久留,便护得大石林牙家眷出得城来。”
  此次前来,一则要为耶律大石解释西迁之事,消除童贯心中怒火。二则也要借机献策,让童贯以金银收买得金人南下。故此王叶自当以眼下形势来吓唬二人,吓到二人无计可施,自然便是自己说了算。
  于是王叶又开口道:“此事尚且是小事!只这数日间,辽地已经改天换日矣!”
  童贯犹自在后悔。
  赵良嗣却接着开口道:“析津府内又有何事?”
  王叶便开口道:“天祚帝已出,天赐帝已崩,萧干手掌大权!当日我军前去偷袭析津府,谁料得萧干老贼复引大军蹑其后,待到我军既败,便为萧干引军围杀于城外。接下来老贼又以我军将士首级为信物,骗开得析津府城门,遂借天祚帝之令,弑杀得天赐帝之余,又自号为大辽摄政王。”
  赵良嗣闻言亦是跌足长叹:“失策!失策!以此观之,只恐萧干此人早已有不臣之心。当日彼但拥兵蓟州,不肯南下,我等以为其于此地防范金人。今日观来,此人实于蓟州坐观。当日若是我军不管不顾,直取析津府,则燕地已复久矣!”
  童贯闻言也是长叹!
  然则世上没有后悔药,事到如今后悔也没用!
  赵良嗣便又担忧道:“天赐帝软弱,容易为人所欺,故此我军方敢北上。如今萧干执掌大权,只恐辽国局势为之一新,复燕之事又添变数!”
  童贯担心的却不是这个。萧干掌权那是很遥远的事情,不妨放到以后再理会,只自己眼下便已有大麻烦在身!
  当下童贯也不顾王叶在场,便转头朝赵良嗣问计道:“前番复燕事情未谐,此次复燕又是损兵折将,如此又当如何同朝廷交代?”
  赵良嗣微微一笑,便开口道:“恩帅休要忧心!郭药师不过新降之人,纵死亦无关大局。若但以二次复燕论,我军只折损得三千士卒,便已经取得易州、涿州在手。凭之亦足以同朝廷交代!”
  童贯闻言心忧稍解。
  王叶见得此状,又开口吓唬道:“此事尚且为小事。只眼下尚有十万火急之事。”
  王承旨这乌鸦嘴今天就没传来过好消息!
  听得王叶口称尚且还有大事,二人赶紧开口追问道:“辽地又有何大事?”
  王叶便开口道:“萧干掌权之后,乃大发奚兵十万,如今皆已聚集蓟州,旦夕南下!只恐必然危及相州、涿州!”
  此言一出,童贯、赵良嗣二人顿时目瞪口呆。
  刚才还在说已取得相州、涿州在手,足以向朝廷交代。谁料得一转眼,便听说辽人大举发兵,欲要夺回二州。
  只如今对方大军十数万,自己手下才得三千士卒,又如何是对手?
  只恐奚兵一下,自己便只能弃城逃生!
  前后两次复燕,大军尽出,若是最后落个灰溜溜逃回宋国的下场,丧师辱国若此,又岂会有复起之时?
  童贯的复燕封王之梦,赵良嗣的灭辽报仇之心,转眼间便当化为乌有。
  当下童贯便朝赵良嗣开口道:“仲亮,如今又当如何是好?”
  数千对十数万在!赵良嗣又不是王叶!
  当下赵良嗣沉吟良久,这才转头朝童贯开口道:“大帅,如今事急,说不得便只能惊动朝廷了!可火速向朝廷求援,请发大军前来相助。”
  童贯心知赵官家必然不肯发兵,却又不肯在二人面前承认,但摇头苦笑道:“如今种师道之部皆已回乡,又如何肯复来?即便朝廷令下,彼等亦当拖延时日。若从他处征调兵马前来,彼等皆为乌合之众,又顶得甚事?”
  赵良嗣又是沉吟良久,便开口道:“恩帅!如今也别无他法,不若早早将耶律大石大军召来。有得其麾下五万士卒为助,说不得尚且能守住二州不失。”
  童贯也摇头苦笑道:“如今情形,也唯有如此了。”
  王叶又岂肯让童贯如意,却又于一旁吓唬道:“大帅,只恐此事必不可行!”


第274章 白胡子老爷爷
  童贯又是大惊,便朝王叶开口道:“王承旨此言何意?”
  王叶便开口道:“下官动身前来之时,耶律大石已决意领兵西去。”
  二人闻言又是大惊!今日就没一件事情是顺心的,从头到尾都是坏消息!
  当下童贯便开口道:“本官待其不薄!如今事急,耶律大石安敢弃我而去!”
  赵良嗣早已疑心耶律大石投降诚意,听得王叶此语,便赶紧开口道:“恩帅,只恐当日耶律大石投诚之事,亦自为假。当日彼见得我军势大,便不得不行诈降之计,使得我军不肯攻打。如今攻守之势已异,便翻脸离去。”
  当初招降耶律大石的事情可是王叶经办的。童贯闻言便朝王叶看来,虽然没有说话,脸色却是铁青。
  王叶见状心下大喜!前面自己一直不敢替耶律大石说好话,如今终于可以畅所欲言了!
  于童贯等人看来,自己是朝廷官员,不过是受朝廷所派遣前去耶律大石身边为官而已,故此自当忠心朝廷。
  若果自己一开始就出口为耶律大石辩解,只恐童贯必然疑心自己屁股到底坐在哪一边?疑心自己对朝廷的忠心。
  如今童贯既然以此事见责,自己再替耶律大石说话,便再也无碍。
  不管自己怎么替耶律大石说好话,在童贯看来,便是自己为了不受耶律大石所连累,不得不替耶律大石辩解!
  如此一来,童贯必然不会疑心自己。
  当下王叶便转头朝赵良嗣开口道:“赵修撰此言差矣!若果耶律大石实为诈降,领军径去便可,又何须使下官南下?”
  赵良嗣低头不语。
  王叶却又转头朝童贯开口道:“宣帅,若果然此事有诈,若下官果然参与其中,又安肯南下?”
  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