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当方士那些年(不贱)-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不止九个字,杜鹃泣血算是奇门遁甲之局,机关当然是按照奇门之数排列,奇门遁甲由天盘、地盘、人盘、八卦、八门、八神、九宫、九星、天干、地支和二十四节气等要素的组合搭配而成,一共有一千零八十局,所以上面的字也是一千零八十个。”我说。
  “啊!这么多字?!”越雷霆听的迷糊焦急的说。“这么多字里面到底哪几个才是开门的机关呢?”
  “没有几个,只有一个!”我斩钉切铁的说。“奇门遁甲里面只有一个是生门,既然是按照奇门之数布的机关,开关当然就是这一千零八十个字其中一个。”
  “只有一个!”越雷霆瞪大眼睛,一千零八十个字里面就一个字是开门的机关,即便他把自己手下所有的人叫来,也不够被下面的强弩射,找到入口又进不去越雷霆更加烦躁。
  我浅浅一笑转头对水里的萧连山说。
  “连山,你相不相信我。”
  “哥,瞧你这话说的,说吧,按哪一个?”萧连山憨憨一笑。
  “从上往下数九排,再从左往右数到第五个字,不要按,以这个字为基点,再往上数三个字,还是不要按,再倒退往下数七个字,也不要按,再往上数一个字,然后按下去!”
  我话刚一完,萧连山想都没想就潜了下去。
  我看着萧连山潜下去荡起的涟漪,心里也捏了把汗,毕竟要再一千零八十个字里面找对一个字,难度可想而知。
  “九宫之数我也有些了解,可你怎么如此肯定你推算的这个字就是开门的机关?”霍谦问我。
  “河洛之数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以五居中,下面的机关根据河洛之数再结合奇门遁甲演变而成,连山说字有黑白两种颜色,刚好印证了我的推断。”我回答。
  “即便如此,必须找到一个基点,这个你怎么推算的?”霍谦还是不太明白。
  “杜鹃泣血是弑君废帝之局,帝是九五之尊,基点当然就是九五之数,也就是从上之下第九排,从左到右第五个字,五方白圈皆阳数,四隅黑点为阴数,其后逢三退七进一,这是奇门里面很高深的推演口诀。”
  霍谦听的有些迷糊,如此高深的奇门之术他连听都没听过,我的话说完,就看见水塘里忽然平静的水面开始回旋翻滚,然后慢慢恢复平静。
  萧连山从水里探出头,抹在脸上的水一脸憨憨的笑容。
  “门开了!”

☆、第十七章 黄金龙龟

  水塘的水灌进铁门里,很长的一段甬道,在幽深的水底一片漆黑,萧连山先游了进去,我在水塘边摩擦了好半天,脑子里一直回响这顾安琪含含糊糊说的话。
  “千万不要进去。”
  我的心就像被猫抓,设计布置杜鹃泣血局的一定是风水堪舆的高人,到底下面的祭坛是用来干什么,好奇心这东西有时候和理智真没太大关系,我咬了咬牙,深吸一口气也跳进水塘。
  游过漆黑的甬道,头顶逐渐有些光亮,我朝有光的地方游去,探出头的时候一口气刚好用完,在水里深深吸了口气,抹着脸上的水,瞬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水塘和地下的祭坛其实是平行的,中间由甬道连接,甬道层U形,所以水塘里的水不会倒流进祭坛,又极好的掩盖了入口,可以说设计的天衣无缝,难怪刘豪在这儿挖了几个月也没找见入口。
  萧连山把我从水里拉起来,祭坛四周的悬挂着细长的铁片,里面装满了灯油,点燃一处,整个祭坛灯火通明。
  我用手指沾了一点灯油闻了闻,竟然是尸油,心里很奇怪,祭坛里面用尸油照明!这到底是多大的仇恨啊。“”
  祭坛之大完全出乎我的想象,越雷霆一直引以为傲的郊外别墅已经够大了,足足三百多平方,不过要是放在这儿,二十个都未必有这祭坛大。
  祭坛层长方形分布,一条石板路直接通道正殿,通道两边是持刀背箭的石俑,看石俑的服饰应该是明代的兵卒,石俑虽然在这里矗立了上千年,可依旧保存完好栩栩如生,表情威严形态生动,站在石俑旁边有种回到明代的错觉。
  走完通道来到中间的天井,有一方硕大的石桌,上面雕刻着一副图,我接过萧连山手里的火把,仔细看了半天,正是这祭坛上面山川地形图,其中一座山头被染成红色,山川地形图上面是星辰图,我很容易就辨别出这是北斗七星的星象图,和我推测的一样,祭坛背后的山指着武曲星,而染成红色的山,也就是现在的望孤涯刚好对着紫薇帝星。
  雕刻的图上面有一行字,我抹去上面的尘土,清醒的看见八个篆书大字。
  “杜鹃泣血、国破君绝。”
  萧连山欣喜的笑着对我说。
  “哥,当真是杜鹃泣血局,你真厉害,就站在上面看几眼就能看明白。”
  我拍拍他肩膀也笑了,淡淡的说:“其实我现在就想知道这个倒霉的帝王是谁。”
  走过天井来的正殿,我和萧连山看的目瞪口呆,在我们面前是一个单手持剑横指,右手枕膝威严端坐虎眼龙须不怒自威的将军,雕像足有三层楼那么高,我只能仰视。
  两边的石柱上自相而下刻着两行字。
  死后不愁无勇将;
  忠魂依旧守辽东。
  我读完这两行字,猛然抬头看着巨大的将军雕像,口里喃喃自语。
  “这……这将军难道是……袁……袁崇焕!”
  “哥,这里有个牌子,你来看看。”萧连山在一旁喊。
  我走过去,巨石雕像下面供奉着一个漆黑的牌子,上面的字因为年底久远很多已经模糊,只有几个隐隐约约还能辨识。
  “有……这个字看不清,袁……军,还是看不清,之,灵……,哥后面的看不清了。”萧连山埋着头看了半天才艰难认出几个字。
  “有明袁大将军之灵位!”我震惊的不由自主向后退了一步,这果真是袁崇焕的雕像,这祭坛,拜祭是袁崇焕将军。
  再看看这祭坛,想想外面的风水格局,我忽然笑了,自己一心想知道这个被刑克的帝王是谁,到底谁有这么大的怨恨,宁愿国破家亡也要这位帝王绝命。
  原来是崇祯!
  历朝历代帝王将相的生辰八字,任何学命理相术的都烂熟于心,我左手掐算片刻淡淡一笑,好厉害的杜鹃泣血局,崇祯明明还能苟延残喘七八年,可武曲破紫薇,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多尔衮就是武曲星直逼紫禁城,贪狼如命宫,李自成是贪狼星,攻陷京城逼死崇祯。”
  “袁崇焕!哥,袁崇焕是大英雄啊,就是死的太冤了,小时候听村口老头讲过,袁崇焕是被皇帝老儿误信谗言,千刀万剐凌迟处死。”
  萧连山向来敬重英雄,听我说面前的巨石雕像是袁崇焕,想都没想就跪在石像前面,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头。
  我再次想起顾安琪劝告的千万不要进来的话,和黄爷千方百计要挖开这里找寻的书,皱着眉头疑惑的抬头看看袁崇焕的雕像,心里渐渐往下沉,难道……那个传闻是真的?那本书真的存在?!
  “哥,你说这皇帝老儿当的,忠奸都不分,要是不误杀了袁崇焕指不定清军也打不进来呢。”萧连山没有注意到我脸上诧异的表情。
  “能当帝王又有几个是白痴,崇祯再傻也没傻到因为几句谣言就杀了才能卓越的袁崇焕……。”
  “哥,你这话啥意思?难道皇帝老儿杀袁大将军还有其他原因?”
  我淡淡一笑压低声音小声告诉他,等回去给他说一个传闻,在道家传了千多年,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萧连山环顾四周,正殿威严肃静,除了巨石雕像和灵牌还有些腐烂风干的祭品之物,再无其他东西。
  “哥,这里面啥都没有啊,也不知道霆哥废这么大劲挖进来有什么用。”
  “这是祭坛,又不是古墓,当然没有霆哥要的东西,我们分头仔细找找,看看有没有什么书。”我说。
  萧连山点点头围着袁崇焕的雕像认认真真找了一圈也没什么发现,忽然摸着石像笑着说。
  “哥,你还真别说,风水命理真邪门,摆下这个杜鹃泣血局,按照上面的文字,杜鹃泣血、国破君绝,皇帝老儿不但没保住江山,还自绝煤山。”
  “杜鹃泣血是按照奇门遁甲之中,上元秋风阴七局变化而成的风水局,此局极其难布置,必须要有配合的地势,同时……。”
  我说到一半忽然停住,萧连山听我没有了声音,从雕像后面走出来,我和雕像平行而站,不时回头看看雕像,然后调整我位置,学着袁崇焕雕像的样子,举着一只手,刚好和袁崇焕举着的剑在同一个方向。
  萧连山走过去站在我身后,从这个角度看过去,我的手举的方向正指着一面石墙。
  “我一进来就觉得这雕像奇怪,祭坛要供奉袁崇焕,应该祥和庄严,怎么会有兵刃这些凶器在手。”我笑了笑说。
  萧连山走到石墙前面,是一幅装饰用的石刻雕像,上面有九个排列不规则的圆点,用一条直线穿连在一起,形状像一把勺子,一条石龙盘绕在勺子上张牙舞爪。
  “哥,这勺子……这勺子我咋看着眼熟啊。”
  “呵呵,这是北斗七星,你当然看的眼熟。”
  “哦,对,对,就是北斗七星,我就说在哪儿见过,哥,这龙盘在上面是啥意思啊?”
  “这叫龙缠七星,寓意天上星宿辅佐帝王成就霸业。”
  萧连山点点头,想了想又皱起眉头。
  “哥,不对啊,你说这里是盘活杜鹃泣血局的祭坛,这是想要皇帝老儿的命,怎么还有有龙缠七星的石刻?”
  我一听也反应过来,龙缠七星是帝王吉兆,寓意飞龙在天,万物诚服,这里是袁崇焕的祭坛,断不会有为崇祯祈福的石刻,再仔细看了看上面的图案。
  石龙缠绕着七星啸傲九天,龙头朝东刚好对着紫薇帝星。
  我也很纳闷,龙缠七星就是说有紫气东来……,想到这里我恍然大悟,紫气东来,可这里指的并不是东!
  萧连山看着我神神叨叨的样子吓了一跳,问我什么不是东。
  “龙缠七星龙头要向东,因为紫气东来刚好庇佑紫微帝星,这龙缠七星的龙头是像西,方向是反的!”
  我说完把手放到龙头轻轻一动,龙头果然是活动的,我用力往向东的一边,把龙头转过去,忽然正殿地动山摇,巨石雕像前面的石板缓缓分开,一个圆盘升起来。
  “哥,有东西!”萧连山兴奋的说。
  我也有些激动,小心翼翼走过去,圆盘正中是一个龙龟,足有巴掌大,龙头啸天,龟身四足伏地,栩栩如生,通体金黄在火光映射下金光闪闪,一看就知道是纯金打造而成。
  在龙龟旁边是一个用油纸包裹的东西,我小心翼翼的打开,到翻开最后一层油纸时,我惊讶的不由自主张大口。
  一本完好无损的泛黄古书静静的躺在油纸里。
  洛玄神策!
  我做梦都没想到,这世上还真有这本书。

☆、第十八章 明十四陵

  “他娘的,老子劳心劳力挖了三个月,就挖到这东西。”
  越雷霆抱怨的声音从身后响起,在几个人的搀扶下,越雷霆和霍谦浑身是水的手过来,霍谦见多识广对眼前气势磅礴的祭坛也叹为观止,越雷霆眼睛到处看也没有半件让他心仪的物件。
  通道两边的石俑栩栩如生,勾起越雷霆一丝兴趣,用手指头敲了敲。
  “霍谦,你来看看,这些石头人值不值钱?”
  霍谦仔细看了半天点头说:“神采各异,栩栩如生,这几件石俑少说有几百年时间,依旧能保存如此完好,艺术价值堪称精品。“
  “谁他娘的要艺术价值,你就直接给我说,值几个钱?”
  霍谦摇头苦笑惋惜的说:“毕竟是石头,衡量价值也只能从艺术层面,非要说值多少钱,能欣赏的会说价值连城,送给霆哥你,呵呵,你还嫌占地方。”
  “娘的,说了半天就是不值钱。”越雷霆叹了口气。
  “霆哥,你来看看这两样东西。”我头也不回的说。
  直到走到我身边,看见圆盘上的黄金龙龟,越雷霆眼睛闪的光比黄金还要亮。
  “皇天不负有心人,这物件漂亮,哈哈哈,这么大一坨金子卖出去咋算也不亏了。”
  霍谦看见旁边油纸里的书,也长松了一口气。
  “霆哥,黄爷要找的想必就是这本书,现在终于有个交代了。”
  越雷霆看都没看一眼,一直兴高采烈的的看着眼前的黄金龙龟。
  “钱多人傻,费这么大力就为了要一本破书,赶紧让刘豪给苏冷月送过去,从今以后我是再也不想和这个黄爷打交代了。”
  我犹豫了半天还是说了出来,告诉越雷霆,这本书恐怕你不能给黄爷!
  越雷霆茫然的抬起头诧异的说:“不给?!一本破书留着有什么用,何况黄爷咱也得罪不起,还不如顺水推舟借花献佛。”
  “雁回,霆哥收了黄爷的钱,俗话说收人钱财替人消灾,不给恐怕……恐怕不好给黄爷交代。”霍谦在旁边解释。
  “对啊,哥,你那天不是也说了嘛,人参都送来了,人参是续命的,姓黄的都起杀心了。”萧连山说。
  “黄爷只要求挖开这里,至于里面有什么没有人知道,这祭坛进来的人都是霆哥的,只要霆哥说里面什么都没有,黄爷也怎么会知道。”我认真的说。
  越雷霆估计知道我不是贪图之辈,没想到我口里居然说出这样的话,知道事情不简单。
  “这……这古书难道有什么玄妙?”
  我走到袁崇焕雕像下看了一会,才默不作声的点点头,然后看看站在越雷霆身后的手下,越雷霆心领神会,让这些人离开退出祭坛,原路游回去。
  “我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这个事情,如果真的有,那这本书可以说价值连城。”我看祭坛没有其他人小声说。
  越雷霆听到价值连城连忙仔细看了看泛黄的古书,也没什么奇特的地方,回头问霍谦。
  “你见多识广,这本书有没有听说过?”
  “洛玄神策?”霍谦想了想摇摇头,肯定的说。“我对古书没多少研究,这书没听有人提及过。”
  “我家老头子有一个不为人知点藏书房,里面的书包罗万象,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有,其中有一本记载了一件很有意思的故事。”我心平气和的说。
  “哥,啥故事,讲讲听听。”
  “明朝迁都京师后,在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自永乐七年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我说。
  “这个我知道,你说的是明十三陵,十三陵和这本书有什么关系?”霍谦诧异的问。
  “其实还有一座史书上没有记载的陵墓!”
  “还有一座?!”越雷霆和霍谦茫然的对视。
  “明十四陵!”我说
  “明十四陵?!”霍谦一愣不解的说。“不是明十三陵吗……从来没听说过明十四陵?”
  “雁回,你是不是记错了,明十三陵在京师,我前不久还去过,怎么又跑出一个明十四陵?”越雷霆很肯定的说。
  “朱元璋破元立明,开创了明朝两百年基业,其中开国元勋刘伯温功不可没,刘伯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易经擅占卜,据说朱元璋一日正吃烧饼,刚咬一口,内侍传报军师刘伯温见驾,于是,朱元璋便拿一金器皿,把吃了一口的烧饼盖住,然后问刘伯温知不知道盘中是何物,刘伯温掐指一算对答:半似日兮半如月,定是金龙咬一缺。朱元璋见刘伯温算得很准,于是开始要他演算五百年的历史变迁状况。”我慢慢解释。
  “这就是后世流传的《烧饼歌》。”霍谦笑了笑说。
  “其实不是,刘伯温真要能推演后世五百里的历史变迁,明朝又岂会灭亡。”我摇着头说。
  “哥,你快说啊,到底是什么?”萧连山急了。
  “朱元璋担心自己一手建立的明朝,终究有一天会和前朝一样土崩瓦解,要刘伯温推算明朝亡于什么原因。”我淡淡一笑接着说。“刘伯温指着朱元璋面前不假思索的对答:烧饼有缺,月有圆缺,是指明朝,朱元璋用金器遮盖,令日月无光,推算明亡于金!”
  “明亡于金!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后来改国号为大清。”霍谦惊叹不已。“大清入关推翻明朝取而代之,刘伯温果然一语中的。”
  “朱元璋又问刘伯温亡于什么原因。”我搓着手指继续说。“刘伯温对答如流,上金下缺,亡于缺钱!”
  “又说对了,明末国库空虚,导致通货紧缩,经济萧条,而且崇祯初年,连年大旱,又有清军,银子不够,朝廷内部勾心斗角,气数已尽。”霍谦心悦诚服的说。
  我点点头沉稳的说:“朱元璋洞悉先机,为了防止明朝衰败灭亡,下旨让刘伯温需找一处机密的地方,将大量金银珠宝运入埋藏,并要求历代接替皇位的帝王必须每年将国库两成秘密运入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