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3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时间的接触,对他们俩,冯一平有了更充分的认识。
  作为一个过来人,冯一平很佩服佩奇的想象力,如果他不从事现在的工作,真的也可以考虑做一个凡尔纳那样的科幻小说作家。
  如果说佩奇是善于搞发明创造,那布林的长处,则在于把佩奇那看来有些扯的点子,变得切实可行,或者是在已有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总之,这俩好基友,还真是一对配合完美的搭档,难怪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都闹掰了,他们俩依然牢不可分。
  谷歌的工作特色,让冯一平的这一个小时的上班时间,很充实,或者说,很有挑战性,一进入公司,就有点进入考场的感觉。
  如果不是在大学里系统的学了近三年时间,单凭他过往的阅历和经验,佩奇他们的有些问题,他还真应付不来。
  这样紧张工作的一个好处,就是让他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又一次促使他带着问题去学习,去充实,最后得到提高。
  而和这些天才们一起工作,也是一种难得的体验,他们的思考方式,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都值得借鉴和学习。
  比如,一般人看到风扇,觉得需要改进的地方,应该从外观、做功等方面去考虑,而佩奇的看法确实,“它为什么还要拖着长长的插头?”
  何况,一想到成功的投资谷歌,将来至少能让自己再提前5年时间退休,此时的这点辛苦,算个啥?应该说是享受好不好!
  同样,在佩奇和布林眼中,冯一平虽然年轻,但对行业了解全面,特别是对对未来的发展趋势的把握上,无有能出其右者。
  他管理大公司的能力,也远超常人,从如何找准一个符合发展趋势的项目,如何在最合适的时机进入,如何组建团队,如何提高效益……到最后运作上市,样样精通。
  其它方面,虽然没有太突出的地方,但胜在渊博和平均,综合起来,实力相当不容小觑。
  如果把他们俩比作“奇”,那冯一平就是“正”,要掌管一家大公司,光靠“奇”是不够的,因此,他们俩从冯一平身上,也汲取了不少营养。
  熟络以后,特别是佩奇,经常不分时间和地点,想到了就给冯一平打电话,就自己的一些想法,征求冯一平的意见。
  他甚至跟布林说过好几次,“最适合我们公司的CEO,除了乔布斯,我觉得,冯也完全可以胜任。”
  他这样想,其实真有些片面,对硅谷来说,冯一平还是一个外来者,也不像乔布斯和施密特一样,从七、八十年代就在业内折腾,或者干脆是开创了个人电脑新时代的风云人物,有着深厚的人脉和一个个圈子。
  不过,话说回来,加入谷歌的冯一平,现在也算进了一个圈子。
  ……
  孕晚期的黄静萍,又变得瞌睡很多。
  一般是晚饭后,散步一小时左右,然后美美的泡个澡,听着巴赫的钢琴曲练会字,再喝杯牛奶,吃点营养师推荐的睡前点心,跟着就到了睡觉时间,好多次,刷牙时上下眼皮都在打架。
  帮着把她在特意换过的床上安顿下来,此时一般正值国内的午饭之后,冯一平又到了工作时间,需要处理国内的邮件,接打一些电话。
  不过,今天刚到书房里坐下,手机就震动起来,一看,又是佩奇来电,这家伙,又有什么新想法吗?
  冯一平接起来,说了一句很中国的问候语,“吃了吗,伙计。”
  佩奇居然难得的不马上跟他问问题,“冯,我的一个朋友,苹果的斯蒂夫,这两天希望能和你见一面,你有时间吗?”
  乔布斯,那当然可以有。
  而且这问题也问得舒服,不是让自己就乔布斯的时间,冯一平听了暗爽。
  “明天真不行,后天上午吧,我可以缺几堂课,你看乔布斯那边可以吗?”
  “好的,我马上问。”
  等电话的时候,冯一平有点小得意,坐也坐不住,站在窗前,看着下面的旧金山海湾,虽然只站在一座小山顶上,却有一种自己身处巅峰的感觉。
  乔布斯是谁?那可是后来差不多都被封神的人,现在也主动约自己见面,还迁就自己的时间,这成就感,简直爆棚!
  不一会,佩奇就打了回来,“斯蒂夫说后天上午没问题,他邀请你后天早上9点,去苹果公司参观。”
  “我很乐意。”冯一平装作风轻云淡的说。
  其实,他都差点去把黄静萍吵醒,让她来分享自己的喜悦和激动。
  想想还是算了,知道这事的黄静萍,肯定也兴奋不起来,在她眼里,肯定是这样的,那个额头光光,眼神冷酷的家伙,哪有自家的冯一平好?
  ……
  苹果总部位于库比蒂诺,和圣荷西相邻,在山景城的东南向,从谷歌出发,也就十多分钟的车程。
  冯一平跟在佩奇后面,带着一点点期待,不过,戴着的墨镜,很好的掩盖了他这一小小的内心活动。
  停车的时候,后知后觉的佩奇才发现欧文的车,朝乔布斯办公室走的时候问,“那是你的员工?”
  拜托,我去谷歌的时候,他也一直跟着好不好?你居然现在才发现?
  虽然硬件要好于此时的谷歌,但是,从整体氛围上来说,80年代就上市,早就是大公司的苹果,它的总部,缺少谷歌的那种勃发的生机,有些暮气,这可能也是没办法的事吧。
  此时的乔布斯,同样也在忙,办公室里隐约传来快速利落的声音,也许是因为提前约好了时间,乔布斯并没有让他们等候,秘书一通知,穿着那十几年不变的三件套——黑色高领毛衣配蓝色牛仔裤和灰色运动鞋,个子蛮高的乔布斯打开办公室的门,大步走出来,不管身后刚刚和他开会的那些人,“嗨,拉里。”
  “你好,你一定是冯,很高兴认识你!”
  “我也一样!”冯一平握着他的手说。
  此时的乔布斯,不像后来那么瘦削,脸显得比较大,有点小肚子,可能是因为在不熟的人面前,或者是礼貌吧,表现得并不冷峻,感觉还挺温和的。
  “我看过你的蓝海战略,很不错,你提出的云计算概念,也是一个好方向,听了拉里夸奖你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刻认识,以及在管理方面的才能,我一直期待我们能见一面。”
  “我也很期待见到乔布斯先生您这样,开创了个人电脑新时代的领军人物。”冯一平笑着说。
  中南海都进过,国务院的领导也接触过好几位,到美国后,见过的名人猛人,位高权重的人太多,冯一平发现,原本觉得这时应该很兴奋,现在自己好像挺平静的。
  “喝点什么?”
  “咖啡。”
  咖啡还没上,刚坐下的乔布斯又站了起来,带着冯一平走到一旁的桌子上,那上面放着一台电脑,“这是我们刚刚推出的iMac系列产品G4,和G3相比,它采用了很多创新性的设计,可以说是目前个人电脑创新设计的新标准。你看,它整体是白色,下面这个半圆形的底座,集成了显示器之外所有的部件,上面这个精心设计的金属臂,采用双转轴设计,能完美把显示器托举在你需要的角度。”
  “显示器我们用的是LCD,我想从今以后,CRT显示器,应该可以成为历史。”
  牛人,说话就是这么牛,在这个液晶显示器成本还居高不下,大部分个人电脑,依然用CRT的时候,他就判了CRT的死刑。
  这话真霸气,霸气就霸气在,话里话外,他肯定的认为,其它的电脑生产商,肯定要效仿他的设计,同样用LCD。
  他伸手去调整了几下,把显示器上下左右转动着,“屏幕和机身的外壳,是经过特殊加工的工程塑料,你看,是半透明的。”
  冯一平摸了摸,“是塑料吗?感觉像是玻璃,而且看上去也很高档。”
  “这就是我一直追求的,”乔布斯点点头,“这也是我们第一台整合了最多软件的个人电脑,可以很轻松的来处理工作,制作视频,运行游戏,虽然我们自己不这样说,但是外界都把它称为划时代的产品。”
  “看起来就比我现在在用的台式机,要好很多。”冯一平这话,并不是恭维。
  虽然眼前的这个被乔布斯当宝的玩意,跟后来的没得比,但跟现在其它品牌的个人电脑比,这一台,确实很出彩。
  说到这里,乔布斯突然变得严肃起来,“那么,你怎么看?”
  冯一平认真的绕着电脑前后转了几圈,这电脑是他第一次见。
  另一个时空里,02年的时候,他也没见过这台电脑,那时的电脑,还算是奢侈品,而苹果电脑,在国内,肯定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买的人少,所以他也就不知道,这就是iMac里鼎鼎大名的“台灯”。
  “是不错,整体造型新颖可爱,简洁美观现代,”冯一平摸着电脑说,“但我觉得,就从外观设计上,并不是没有值得再提高的地方。”
  乔布斯无框眼镜后面的眼睛,一下子锐利起来,脸也板了起来。
  对嘛,这才是我心目中的乔布斯,刚才那个温和的中年大叔,肯定不是常态。
  不过,他的这番作态,对冯一平一点用都没有,他和之前一样淡然自若,但就连一向淡定的佩奇,听了这话,脸色也变了,他深深的知道,乔布斯的脾气,和自己一样臭。


第一百八十五章 当面挑刺
  众所周知,乔布斯是集处女座挑剔、吹毛求疵之大成者,是处女座的极致的极致的n次方,是一个为了追求完美,不给自己留任何留余地,更会把手下往死里逼的家伙。
  同时,年少成名,24岁以后,就再也没为钱发过愁……这样的经历,让他更是一个极自负极自傲和极自信的人,只要他是最终推出的产品,他都认为这是极致的艺术品。
  而这款G4,是他带领着一个庞大的团队,前前后后,呕心沥血,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才最终定型的产品。
  也是他重掌苹果之后,推出的又一款具有很多意义的产品。
  首先,这是他向股东和世人,证明自己能力的一款作品。
  回归苹果之后,他推出的ipod虽然大获成功,但苹果的主业,毕竟还是计算机,ipod再好,那也是音乐播放器。
  其次,G4也是他推出来,挽救苹果在计算机市场上,日益边缘化地位的扛鼎之作,是他重振苹果雄风的一款重量级产品。
  自从它发布之后,确实被大家交口称赞,业内和媒体,都是好评如潮,类似于继发明个人计算机之后,又重新定义了个人计算机,结果现在被冯一平轻飘飘的说,“并不是没有值得提高的地方?”
  他如何能接受?
  于是,面对这个被自己的忘年交极力推荐的东方小子,乔布斯双手抱胸,从眼镜后冷冷的睥睨着冯一平,办公室里的气温,好像瞬间就低了下来,“哦,你说说看。”
  这几个字,他说得很吃力,显然已经是刻意压抑的结果。
  “它的外观确实很新颖,总体看起来,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可爱,”冯一平指着那个半圆形底座说“但是,它是一款生产力工具。”
  “这样的终端产品,放在类似谷歌这样年轻活波的公司里,还算不错,放在那些少男少女的卧室里,则是更好的选择,但我实在无法想象,一个有些年纪的商务精英,用这样可爱的电脑来处理工作,那样的画面,非常不和谐!”
  “再说这个底座,可能在工程师看来,这也是一个工程奇迹,但是,即使因为技术的限制,我们不能把这里面所有的部件,都集成在显示器后面,”冯一平指着显示器后面示意,“那么,我们可不可以把它的外观变得更商务一些,比如说,一个白色小巧的方盒子?”
  “还有,你确定一根转轴就插在它中央,动来动去,不会对CPU等造成影响?静置,总比时刻受到外力要好吧!”
  “还有,”冯一平指着那个不锈钢转轴说,“也许工程师们认为,这也是很大的一个亮点,但是在我看来,它这闪闪亮的银色,和电脑整体的白色,非常不协调,而且太复杂,这也和这台电脑整体简单的风格不合拍。”
  “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他径直到乔布斯办公桌上拿过来纸和笔,画出了后来iMac所采用的那个铝合金支架,“这样的设计,是不是更契合它的整体风格?”
  得益于初中跟朱老师打的基础,他现在画的这些草图,效果相当不错,有六七分传神。
  乔布斯把那张纸拿过去,看到上面寥寥几笔勾勒出的一个简洁得很有力量的支架,微微颔首。
  “我最看不惯的就是这个,”冯一平指着那个显示器说,“我从买第一台电脑起,就非常想不通,为什么所有的显示器,都要方方正正的?这是谁规定的?现在终于碰到了生产计算机的人,我就想问问,这是为什么?”
  乔布斯张了张嘴,没说话。
  冯一平本来也没指望他解释,“初中的时候,数学老师花了整整两节课的时间,给我们讲黄金分割,他说,不论是人还是物,只有最接近黄金比例,才是最美的。”
  “但是你看看这个显示器的长宽比是多少?4比3,接近1比1。”
  “还有,你刚才也说到,这是一款软硬件融合得最好的个人电脑,可以处理视频文件,有驱动器,用我们国内的话说,这是一台多媒体电脑,这也应该是个人电脑的发展趋势,那有了这样的软硬件支持,在上面看看电影,也将是一个很普遍的选择吧!可是,现在的电影,都是宽银幕的,把宽银幕的电影转换成4比3,不会失真吗?肯定会的!这样转换的过程中,肯定会造成画面质量、形状,或者内容的损失。”
  “那么,我就想问,为什么我们还要生产这样方方正正的显示器?为什么不能生产一些宽屏的,至少,现在的电视机屏幕都是宽屏的吧,我们就不能借鉴一下?”
  冯一平越说越起劲,乔布斯的眼睛,已经由原来的阴冷,变得发亮。
  陪冯一平来的佩奇,本来还担心他俩闹得下不来台,听到中间,就知道肯定没问题,这时把冯一平的那杯咖啡拿过来,“冯。”
  “对,喝口水歇一歇。”乔布斯居然笑着说。
  别说,一向冷峻的人,突然变得满面春风,那还真是很有感染力。
  “对不起,”冯一平接过咖啡喝了一口,“刚才都是我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你别介意,G4,真的是一款非常经典的产品。”
  一口气不歇的挑完刺,冯一平又变成了一个中国传统意义上谦逊温和的好学生,有点腼腆的年轻人。
  “冯,佩奇没说错,你确实是一个能带来惊奇的小伙子,”乔布斯拍了拍他的肩膀,身子微微前倾,“你还有什么宝贵意见?”
  冯一平连忙摇手,“没有没有,我都是乱说的。”
  “呵呵,”乔布斯大笑,“来,坐,快坐!”
  “斯蒂夫,这是我见你笑的最多的一次。”佩奇说。
  “我笑是因为我高兴,又遇上了一个天才的年轻人。”
  冯一平知道,自己刚刚的表现,又一次让一个名人加猛人刮目相看。
  他后来好像有点反传统,社会上炒得最热的事,偏偏不想关注,所以,后来他几乎没用过苹果的产品,对被大家当成神来膜拜的乔布斯,他也不了解。
  在他的印象里,乔布斯是一个专横、暴躁,经常让人下不来台的家伙。
  所以他就不知道,一定意义上,乔布斯确实就是那么一个人,但是,那是他针对一些庸才的做法,如果你是天才,他对待你的方式,又会截然不同。
  哪怕你当面顶撞了他,让他下不来台,但只要你的意见正确,他会马上改变主意。
  而冯一平刚才说的那一大通,都说到了点子上。
  其实,冯一平这么做,完全是他与人相处的经验主导的。
  和一般人相处,你最好顺毛梳,就是各种夸奖称赞,这样他们才会觉得舒服。
  但对于乔布斯这样的人来说,他们听到的赞美太多,还选择顺毛梳,他一点感觉都没有,要想让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必须反着来,提出一些说到点子上的批评意见来。
  至于为什么要让乔布斯对自己印象深刻?
  别忘了,冯一平花了那么大精力,从康宁公司手里捡到的那个大漏,微晶玻璃,将来要赚钱,还得指着苹果和乔布斯呢。
  “冯,你有选修过设计吗?”乔布斯问。
  “没有,”冯一平飞快摇摇头,“如果有,那就是我在初中一年级,也就是这里的七年级,跟着一个美术老师,学了两学期的素描。”
  “那更难得,说明你在审美和设计这方面,有着过人的天赋。”乔布斯说。
  “也就是和你一样。”佩奇看着他们两说。
  “呵呵,是差不多。”乔布斯笑。
  他和冯一平一样,其实也没有进修过美学或者设计,但是它主持的产品,很多都成为了经典。
  “那么冯,你认为怎么样的设计,才是最好的设计?”他又收了笑,严肃的问。


第一百八十六章 又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