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15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因为光刻机的生产难度和成本都非常高,所以,现在阿斯麦一年的出货量,都只有12台左右。
  虽然现在阿斯麦的光刻机,实际上依然对内地禁售,但看来尔必达他们对此很没有信心,所以才想着,大家先下单,先把阿斯麦未来几年的产量给圈定,让冯一平有钱也买不到……
  这会不会有用?
  而在他隔壁,杨总在想,这事,我要不要现在就告诉冯一平?


第七百六十八章 汹涌
  尚在首都的黄董和杨总接到的电话,不过是全球半导体业界,对冯一平这个大手笔的反应的一小部分而已。
  冯一平的这至少50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不止在国内搅动起了偌大的风云,不止让三星上下鸡犬不宁,不止让对岸既喜且忧,全球所有的半导体公司,在从彭博社上得到确切的消息之后,全都是震惊不已。
  哪怕是对半导体行业而言,这样至少500亿美元的投资,也是大得惊人。
  肯定有公司因此受到了激励,但更多的,可能在第一时间就感受到了威胁。
  了解得越多的人,便越是知道,冯一平这个人,有多么的不容小觑。
  世界上的大多数人只知道,他是硅谷最成功的企业家,同时还是知名的学者,但那些了解他的人,都非常清楚,冯一平,绝不同于一般的硅谷的企业家。
  他在中国,有着同样成功的商业帝国,那个商业帝国所涉足的领域,非常的广泛,从新兴的互联网产业,到非常传统的面馆……
  概括的说,从人们的衣食住行这些基本的需求,到娱乐度假、充实提高、成家创业等等更高一些的需要,都有涵盖。
  更惊人的是,他旗下的很多公司,包括那些名声不显的,一般消费者并不是太清楚的公司,如嘉盛锂电池、智通软件,都已经是该行业的领导者。
  剩下的那些,即便因为规模的原因,并不是行业的领导者,那么也一定是该行业里成绩最亮眼的,比如他的食品厂,比如他的旅游公司。
  因此,对同行来说,冯一平这个名字,本就自带着威慑力。
  当这个名字,和至少500亿美元的投资放在一起的时候,全球所有知名的半导体公司,谁还敢等闲视之?
  只是,外界很难知道这些公司的想法,因为,他们的反应,都非常的一致,沉默,集体的沉默,集体的对此不予置评。
  但在底下,包括英特尔这样的巨头,都召开了类似三星一样的会议,分析情势,讨论相应的应对策略。
  在冯一平再一次进海汇报的这一天,在美国、在瑞士、在荷兰……不少人从床上被叫起来,被匆匆的叫到会议室,紧紧召开会议。
  在日本、在新加坡……甚至在中东,同时也都在举行着类似的会议。
  是的,在中东,也举行着这样的会议。
  虽然一般人的印象中,中东的那些土豪们,和豹子老虎,各种土豪金的豪车更配,和半导体,完全都没什么联系,实际上真不是这样。
  并不是所有的中东土豪,都在忙着盘美女,盘豪车,盘各种珍稀宠物,他们当中,同样不乏居安思危,且眼光精准的精英。
  仗着手里的石油美元,中东精英们的投资触角,遍及世界上所有有前途的行业——在这一点上,他们真的不比华尔街的那帮人逊色。
  对现代高科技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的半导体行业,一开始就是他们投资的重点之一,现在,他们已经是多家知名半导体公司的主要股东之一。
  土豪的代表们,和冯一平只有过几次礼节性的接触,并没有深入的接触,合作,当然也更谈不上。
  他们和冯一平的公司,有一些业务来往,主要是他们给冯一平送钱,比如,在冯一平的Facebook、Youtube、推特上做广告。
  但是,间接的交手,并不是没有。
  软银高调接手,并雄心勃勃的启动了一系列振兴举措的雅虎,现在看不到一点振兴的迹象,反倒是成为大坑的迹象却越来越明显。
  作为软银背后的投资人之一,他们中的一些,因此可以说被坑了个正着。
  而他们现在正在积极召开的会议,也和软银的孙正义有关。
  孙正义只一句话,就基本奠定了他们的立场,“在类似的投资上,冯一平会想尽所有办法,成为行业第一,同时,他没有和人分享收获的习惯。”
  论据也同样简单明了,“看看他在硅谷的那些公司。”
  这个理由,真的很强大,冯一平在硅谷的主体,NEXTDOOR,以及那么多人眼红的Facebook等,到现在,除了必须得给员工的期权,其它所有的股份,都在他手中——尽管相关法律文件上不是那么回事,但那些伎俩,当然瞒不过专业人士。
  甚至连贪婪的华尔街,都不能从中分一杯羹,看起来,未来也很难有这样的机会,更遑论他们。
  因为不缺资金,无论是在创业初期时,还是发展壮大期,冯一平完全不需要外来投资,而因为能力卓越,他创办的公司,又都很成功,所以资金越来充裕……这让他们眼红无比,但偏偏又完全无解。
  现在的局势是,冯一平的生意,他们插手不进,反过来,冯一平开始要动他们的蛋糕,这当然让人很不愉快。
  在知道这个消息后不久,没有做多少分析,他们很快就站到了冯一平的对立面。
  孙正义的努力,不止有这一个成果,利用自己的声望,他也和因为奇梦达被收购,而陷入凄风苦雨中的尔必达,有了深入的交流,黄董接到的电话,正和他的努力有关。
  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教唆,尔必达自身也有这样的愿望和打算。
  没有谁比他们还盼着奇梦达就此倒闭,因此也可以说,没有谁,比他们对冯一平意见更大。
  但杨总的电话,则来自另一股力量,来自对岸,来自他们本地的力量。
  作为世界最主要的半导体重镇,他们那边的一些人,同样对冯一平的这个大手笔忧心忡忡,比如,他们当地最大,最成功,也最知名的半导体制造公司,TSMC。
  这些年来,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对内地的半导体公司,比如业务相近的中芯,它一直是尽全力打压,打压得也很成功。
  但面对冯一平,以及冯一平的这个大手笔,他们除了无奈,只有无奈。
  打压?
  呵呵,怎么样不被反过来打压,才是现在要思考的问题。
  有鉴于此,他们也非常主动和积极,他们一家,此时就已经向阿斯麦下了整整6台,能够耗去阿斯麦半年产力的订单。
  而这,包括动员杨总,也并不是他们所有的应对方案……
  与此同时,在马六甲,有一个国家此时也躁动起来。
  新加坡。
  和很难把中东和半导体联系在一起一样,很多人也很难把这个面积比我们香港地区还要小的国家,和半导体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他们不但和半导体有着很紧密的联系,他们还是名副其实的半导体强国。
  全球半导体排名前十的公司,在新加坡都有大额投资——比如杨刚提到的,英飞凌和奇梦达的亚太总部,就是设立在新加坡。
  这不是个例,这是很普遍的选择,到现在,全球半导体公司在新加坡投资的公司,近300家,其中包括十多家硅晶圆厂,近十家家特制晶圆厂。
  他们占全球半导体的产能,已经超过11%,同样是远远领先于我们,是亚洲第二大的半导体生产中心。
  相应的,半导体工业,是他们制造业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他们为什么这么受到全球半导体公司的垂青?原因,他们非常清楚。
  既不是因为他们的市场,也不是因为他们的人力资源,不过是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政治上的原因,或者说,更主要的,还是以为内地在半导体产业上的落后。
  如果没有内地巨大的市场,当然就不会有他们蓬勃发展的半导体产业。
  但现在,看起来内地在半导体产业上的发展,即将发生重大的改变,而这样的改变,将会不可避免的对他们产生巨大的、可能是致命的影响。
  冯一平收购奇梦达,这意味着在半导体领域,对内地实质上的技术封锁的失败,如此一来,那些知名半导体公司,为什么不是在内地,而是在他们这儿投资?
  一时间,他们也坐不住。
  但他们和对岸一样,面对冯一平的大手笔,也是相当的无奈,因为,尽管发展了这么多年,尽管是全球最重要的半导体国家,但他们同样不掌握核心技术。
  他们也都匆匆拿出了短期的、长期的,上得了台面的,上不了台面的一些举措。
  这些举措中的一些,最后又集中到光刻机制造商阿斯麦那里……
  但并不是所有方面都对此保持沉默,在冯一平进海之前,奇梦达所在的慕尼黑市政府,以及巴伐利亚州政府,奇梦达工厂所在地德累斯顿市和萨克森州,纷纷对这一消息表示欢迎——他们显然也希望能从这比巨额投资里分一杯羹。
  而这,也是冯一平此时收到的各界对这个消息唯一的公开反应。
  “虽然并不意外,但怎么也算一个好消息。”他对金翎说。
  “但为什么葡萄牙没有发表声明?他们难道不在意奇梦达在他们那工厂的未来?”
  金翎没有回忆,她依然在抓紧时间看着资料,虽然这样的经历,于她也并不是第一次,但她依然有些紧张。
  看着她的样子,冯一平拍了拍她的手“嘿,紧张什么。”
  “随便想想,这样的事也一定是好事啊!”


第七百六十九章 惊爆
  嘉盛商务中心。
  晚上8点前后,总部大楼下就又热闹起来,酒店里的新老住客,又非常默契的来这里散步。
  仅目测就知道,今天抱着守株待兔的念头的人,比昨天至少要多少一倍,这自然是因为电视、报纸,以及网络的传播,让大家都知道了那个消息。
  虽然他们知道嘉盛发出的那个通知,也知道这样的方式应该没什么用,但万一呢?
  在至少500亿美元的投资面前,他们这样的努力,哪怕希望渺茫,也绝对不算是无用功。
  他们认真的看着电梯的方向,冯总什么时候会下来?
  冯一平至少现在不会下来。
  他办公室旁的小会议室里,此时的气氛,比大佬云集的昨晚还要热烈,他说得没错,进海汇报这样的事,当然是好事。
  因为再三重申,在这个项目上,他真不需要资金支持,给他的支持,就来自于其它方面,比如,虽然现在都还没有和具体的地方接洽投资落地的事,但看起来,他的这项投资,在税务减免方面所能享受的政策,一定会是空前的——多半也是绝后的。
  如果说,这点冯一平还不太在意,那么,在外交方面积极配合他的要求,争取尽快加入对我们的半导体项目有利的那些国际组织,就让他很受鼓励。
  他知道,来自这样层级的这样的承诺,当然会非同一般。
  他同时也相信,这样的承诺,很快就会带来效果。
  不仅仅是因为这样的承诺所对应的力度,也是因为,随着我们成功的承办了一届让世人瞩目的奥运,世界对我们的实力,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而我们在相关方面所遭遇的阻力,也一定要小一些。
  相信有些人已经能看出来,如果他们颇费周章的封锁,非但没能凑效,反而还让我们变得更为强大,那些家伙一定会很快转变策略,会面带笑容的张开双臂来拥抱我们。
  这次汇报中,冯一平得到的承诺中,有好几项就和促使那些家伙产生这样的转变有关。
  其中的一项,就是加大在超分辨光刻装备方面的研发投入,这也是我们一贯的做法,既然有钱都买不来,那么,我们自己造!
  同样是和以前在其它方面一样的思路,先解决有无问题,而后再逐步提高。
  其实国内已经有顶级的研究所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并且都已经有了些眉目,相信在投入更多的资源以后,进展会一定会更加迅速。
  冯一平相信,自己巨额的投资项目,和国内科研界的相关消息,一定会让有些厂商深思,究竟是坚持以往的套路,还是,抢在出现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之前,主动去拥抱一个巨大的市场。
  他知道,这样的消息,一定会让自己在和阿斯麦等设备制造商的谈判中,腰杆更硬。
  而类似的压力,也是自己或者自己的公司施加不了的,一定得是国家出面才奏效……
  冯一平转述完一条,临时成立的项目组就欢呼一次,大家这么高兴,其实也不仅仅是这些承诺本身,也是因为,这些承诺代表着的承认和重视。
  这是来自国家的承认和重视。
  会议结束前,冯一平说,“因为大家都知道的原因,这项投资的很多工作,接下来都得拜托各位。”
  大家马上纷纷表态,“冯总你放心,”“我们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都是一副摩拳擦掌的样子,连潘时敏那样的女孩子都是如此。
  她现在是真真正正的觉得,自己以前的格局太小,在她心目中,参与的这个新项目的意义,不亚于是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
  和这个一比,自己以前一直憧憬着的航空公司,真的算不了什么。
  参与这样的工作所带来的成就感,也是她一直所期望的。
  高兴的她,顺口问了一句,“冯总,你是准备避到老家去,还是避到国外去?”
  避一避,这也是大家的共识,只要能很方便的找到他,昨天那样的事,将会不可避免。
  “都可以啊,”冯一平看着进步很大的潘时敏,想着方颖芝和郑佳怡的问题,此时很想问一句,“潘总,你有男朋友了吗?”
  但他知道,问出这样的问题,可能同样会有麻烦,不说潘时敏会不会误会,至少金翎一定会笑话他自作多情。
  看到收拾东西的吴倩,他顿时又觉得,好像也应该关心一下吴倩这方面的问题。
  还有,自己飞机上的林茹晗,她是不是也没成家?……
  这个晚上,楼下的大堂里,一些人等到晚上10点,也没能等到冯一平下来,因为这个晚上,他又呆在这边顶楼金翎的家里。
  ……
  旧金山。
  当铛铛车开始叫醒城市的时候,出人意料的取代了杰克多西,被冯一平任命为推特CEO的埃文威廉姆斯,此时才刚入睡不到4个小时。
  自接任CEO以来,他的积极性,甚至比当年一起创办推特时还要高,这很有一些士为知己者死的意味。
  因为他清楚的知道,在一开始和冯一平接触的过程中,自己的那些作为,一定很难获得他的好感,所以能取代杰克,说明冯一平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家。
  这样的人,值得他用努力工作去回报。
  而他的努力,已经有了成效。
  他不再像杰克那样,在推特的宕机依然经常发生的时候,总还想着给这个负担本来就很大的产品加码,他花了很多的精力,来给这所看起来光鲜,实则四处漏雨的房子添砖加瓦。
  他也不像杰克那样,对各项事务总是不负责任的胡乱插手,他给了工程师团队极大的自由度和充足的资金,让他们完善产品的设计,也赞同他们做减法,而不是做加法,删掉那些少有人用的功能,同时放开手脚去重新构架服务器。
  到今天,推特已经持续112天没有宕机。
  在产品终于稳定下来以后,他有了更多的精力去考虑盈利的问题,这方面,现在同样卓有成效。
  因为冯一平的缘故,依然独立运营的推特,和谷歌加大了合作力度,主要是把推文搜索放开给谷歌,而因为这项合作,保守估计,推特每年能增收超过3000万美元。
  同时,结合到冯一平旗下其它公司的优势,他目前正在考虑和Youtube及奈飞合作,来合办电视节目。
  当然,更重要的,是在借鉴了Facebook的经验后,推特正在研发自己的广告系统,同时,推特业已开始慢慢的放广告……
  从每周的工作汇报上,他感觉得出来,冯一平对自己的工作,是满意的,这让他找回了一些久违的骄傲。
  毕竟说起来,他在硅谷,也算是一个前辈。
  当然,现在的冯一平,从各个方面说,都是一个很受他喜欢的老板,尤其是在冯一平替他好好的管束了杰克以后。
  意外的被自己最介意的对手取代的杰克多西,当然不太甘心,从CEO的位子退下后,四处以“推特发明人”的身份接受采访,其中,自然有不少针对他这个竞争者的言论,一度让他很是无奈。
  在他并没有向冯一平提及这些的情况下,冯一平主动和杰克谈了一次,自那以后,杰克便又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他“喜欢”的编织,而不是采访上……
  因为这种种原因,硅谷的老人埃文威廉姆斯,现在比很多年轻的创业者工作积极性还要高,在12点以后回家,最近又成了习以为常的事。
  但他并不觉得辛苦,只觉得充实。
  甚至早上6点刚过的电话铃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