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至尊西游系统-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墨非神色一震:“在哪儿?”
  “那秃头西域人今儿快晌午时到了四明学宫跟老儒王奉安论文章,后来又要下围棋,长安城都传遍了,听说把京兆尹张大人都给下输了。”
  这和尚有点特别啊,墨非目色略微沉郁了片刻,然后:“走,跟公子看热闹去。”
  两人离开正堂。
  墨非又到东厢房让小公主敖明心换了男装一块去。
  “最好也带上漱玉。”檀烟道。
  “她似乎不喜欢太热闹。”
  “公子把她给带过去保不定会有惊喜呢。”
  对了,漱玉也会下棋。
  墨非喊了一声道:“漱丫头,跟公子去四明学宫了。”
  漱玉从房里出来,因为昨晚把明心楼一个月来的帐目全部核对了一遍,又在灯下看了半宿书,眼睛有些发红。
  她轻声细气道:“到四明学宫做什么。”
  墨非道:“昨晚打店小二那个西域秃驴,到四明学宫显摆学问去了,下棋都把京兆尹给赢了,咱们去看看他到底是何等人物。”
  “京兆尹张大人……”
  檀烟插话:“外面的人都说还没到中盘张大人就弃子认输了。”
  漱玉没答话,只是嘴角轻轻一动露出一抹微不可查的轻蔑之色,然后便默默地跟在了墨非后面。
  路上墨非道:“女书生,你跟漱玉的棋艺谁高啊?”
  小公主道:“我只是打过谱,如果真跟人对弈恐怕几十手就露怯了,我以前要跟我父……我爹手谈,他都不很不愿意。至于漱玉,我们没下过。”
  漱玉眸色复杂,似乎在回忆往事,轻轻说了一声道:“我肯定不是敖姑娘的对手。”
  “都谦虚什么?”
  墨非打开象牙骨折扇轻摇,“四明学宫那群腐儒虽然脑袋里的治国策略比较异想天开,但做文问也应该有两把刷子,围棋,总应该有个高手吧?”
  一路不怎么多嘴的漱玉忽然开口说道:“四明学宫以前有位叫做林之业的儒生棋艺颇为高超,开局多有奇思,能与有蜀地棋圣的赵魁一觉长短,但此人已经到青州做官了。”
  “其余的人呢。”
  “其余者皆不足道。”
  墨非微微笑道:“漱玉的眼光很高啊。”
  “公子取笑,我也是听人评棋时这么说的。当时四明学宫曾效仿先秦人物开大盘灭国棋,棋圣赵魁摆了一局,诸多儒生无一人能够应对,后来竟派人又到青州去请林之业。”
  ……
  (本章完)


第388章 武安圣君
  四明学宫门前围得水泄不通。
  儒生学子看得是两国颜面之争,纵横十九道之间显出的心境与气度,而市井无赖则是瞧千金难见的花魁娘子瑶红姑娘。
  这姑娘虽勾栏出身,但并不妖艳。
  跽坐与棋枰之前,白皙的手间指捻着一枚黑色棋子,低垂眉睫沉思,倒显得极为慵懒与雍容。
  一瀑青丝垂在背后,如蘸饱浓墨。
  市井无赖自然不在乎什么风韵,都直勾勾盯着瑶红姑娘柔软的柳腰。
  但气氛很安静。
  等墨非主仆赶到四明学宫时,首先感觉到的就是怪异的安静气氛,墨非用扇子将两旁的人拨开,带着小公主敖明心、檀烟、漱玉往前面走了些。
  这是?
  竟然是他!
  墨非的目光钉在了证光和尚脸上。
  这一面用手指剔牙,一面漫不经心下棋,模样欠奉、甚至欠揍的和尚,正是金蝉子转世,从他的元神能看出来。
  前世的普惠。
  今世的西域和尚。
  他眼中少了几分包容众生的悲悯,多了几分西域人的凶悍。
  他皮肤黑且粗糙,身材结实,披着黑色的麻制大袍子把肚子衬得很臃肿,如果腰间在跨一把弯刀,简直就像无恶不作的匈奴骑兵。
  头倒还是秃的。
  盯了他近两分钟墨非才回过神。
  “这事西天如来把他揉捏成了这幅模样,还是他投错胎了?这模样说是山贼土匪还差不多。”
  此时金蝉子的形象跟赤诚取经的唐僧大相径庭,墨非感觉他不像是来长安传教,低声嘀咕了两句,“当年心怀苍山的普惠竟然会变成这模样。”
  当年那一梦你是否记得。
  你曾说你是佛,你是否记得。
  佛前桀骜的金蝉子,在这一世心志可有消磨?
  横尸遍野的古战场一遇,如今已经隔世,当时在死人堆上的谈话墨非还觉得言犹在耳,时间难以轻易抹去。
  那时金蝉子是圣人,也像“赴汤蹈刃,死不旋踵”的墨家门徒。
  但此时却不是叙旧的好时候,再世为人的金蝉子显然是来挑衅大汉文化、华夏文化的,从老儒王奉安挤了满脸皱纹的脸也能看出来。
  墨非向小公主敖明心斜了斜身子,问道:“谁输谁赢?”
  未到中盘,局势还不明朗,以小公主的心算能力跟棋力看不来,轻轻摇了摇头。
  场上两人都很笃定。
  一声声清脆的落子声,没有丝毫犹豫。
  口中狂言的证光和尚也并没有占到多大优势,到第142手时那副无赖模样也收敛了起来,脸色凝重不少。
  “阿弥陀佛,贫僧若不多出两分力道看来难赢得过女施主。”
  瑶红姑娘轻轻落子,并不答话。
  等证光和尚又落了两字之后,才微微地蹙了一下眉头,入中盘这种下法她还从未见过。
  此法不同于儒家棋道之浩然,兵家棋道之严整,道家棋道之飘逸。
  自春秋诸子百家以后,以棋风而分就这三家最为出名,此时大汉棋手的棋风都不外乎是在这三者。
  但证光和尚的棋风却截然不同。
  瑶红姑娘不知深浅,双眸渐起了踟蹰之色,落子也变得犹豫不定,又十几手就显出了劣势。
  “公子,那姑娘要输了。”漱玉到墨非背后轻轻说道。
  “围棋我不懂。”
  “此小伎尔,也不足称道。”
  墨非撇了撇嘴道:“不管是小伎俩还是立身的大本事,让西域人来咱们大汉踢了场子,总觉得没面子。”
  “公子想赢?”
  这话让墨非微微一怔。
  漱玉敢这样说分明是有反败为胜的把握。
  他合起扇子笑道:“刚从别人的窃窃私语里听到,跟秃子和尚下棋的就是楚袖馆花魁的瑶红姑娘,蜀地棋圣赵魁的棋力都不如她。”
  “公子那话激我呢。”
  “你棋艺比瑶红姑娘还高?”
  漱玉轻轻抿了一下嘴,她当年伺候的那位娘娘就是棋艺通神的王婕妤,能跟王婕妤对弈的也只有。
  昔日蜀地棋圣赵魁来到长安城,被召入宫,王婕妤心情好,让她跟棋圣下了一局。当时她下了一式龙龟变角,直把棋圣吐血半升,自己摘到了棋圣的称号,并从此不再与人手谈。
  世人都知道王婕妤棋艺出神入化,却不知手下丫鬟却能棋艺通玄。
  漱玉生性喜爱清静,自然也不会自己去宣扬,但所谓的棋圣、瑶红姑娘、林之业她都视如下尘。心里也傲,觉得除了王婕妤能跟她有输有赢以外,即便天上的大罗仙也未必能下的过她。
  这时小公主敖明心忽然问道:“漱玉,你棋风是哪一家?”
  “回姑娘的话,兵家。”
  墨非道:“能赢,就上场,我去跟这些老儒说。”
  正在这时当啷一声脆响。
  瑶红姑娘弃子了。
  她道:“阁下棋艺高超,小女子力不能及。”
  然后便起身退场,从丫鬟手里接过那只大白猫,准备离开。
  老儒王奉安的脸登时黑了,瑶红姑娘一输,再无人能与西域和尚一战。专横的老霍光言出必践,肯定要砍了四明学宫所有儒生的脑袋。
  西域诸国的人更是拍手称快,哄闹起来。
  这会总算涨了面子。
  证光和尚依旧毫无谦逊之态,抓着棋子哗啦啦地在手掌里来回翻动,打着哈欠道:“贫僧已经说过,贫僧棋力非一人可敌,起码要十个八个高手一块上才能来点兴头,阿弥陀佛。”
  即便不说其他,那副轻慢神色也是在表示大汉无人!
  “等等。”漱玉忽然开口,走到了人前。
  “这位女施主也要跟贫僧对弈?阿弥陀佛,以你一人之力绝对是胜不过贫僧,再找你几个人联手罢。”
  “这局都没到绝境,我何必再跟你对弈。”
  证光和尚一乐:“你还能扭转乾坤不成?”
  “左下二八路。”漱玉连棋盘都不去看,只是凭记性全部的棋,“右上三五路,右上二六路……”
  她随口念出了六步棋,证光和尚转过头往棋盘上一看,脸色陡然大变,只这六步棋就已经把他的白子势力全部撕开,收尾不可相顾。
  证光和尚的棋风自然是佛家,精妙处讲究一招顿悟。
  思索了近十五分钟,才又落下几步棋,勉强能够避免颓势蔓延。然而漱玉仍然很干脆又念了几步棋,几乎不假思索,便再次让证光和尚陷入焦灼。
  “还需要在下么?”漱玉道。
  “贫僧……”
  “围棋本是杀气极盛之道,你却偏做一片祥和之态,不伦不类不说,棋势也显得故弄玄虚、乌七八糟。刚才那位姑娘不是棋力不及,只不过是没看过这种棋局而已。”
  漱玉一语直指要害,而却神色宠辱不惊,往棋盘上轻飘飘瞥了一眼,“若是被豁开缺口,收官时我赢你十子。”
  “女施主是那位王婕妤。”
  “我只是普通丫鬟。”
  ……
  (本章完)


第389章 大五行不坏身
  证光和尚准备问漱玉是谁的丫鬟时候,她已经和顺地退到墨非身后。
  证光和尚按着膝盖站起来,直视墨非,能调教出如此出众的丫鬟,其主人应该更为不凡。
  那会是何等棋力?
  然而墨神将对棋道其实一窍不通。
  他没想到漱玉会如此出彩,拿象牙骨折扇打了打小公主敖明心衣袖,这回当大赏。
  不过棋道较量终究是小事。
  他往前走了两步:“认得我么?”
  经一世轮回那还有前世记忆,证光和尚茫然摇头。
  “请和尚一叙。”
  “叙就叙呗!”证光和尚并没有因输棋流露出颓败之色,大汉朝幅员辽阔能人辈出,他输了也不丢人。
  ……
  河岸,春水如黛。
  微熏的春风里证光和尚脱了外面的黑色麻衣铺在地面,躺了上去,把那柄铜锤也取了出来。
  “以前我遇到过一个人,他跟我说他就是佛。”墨非道。
  “他脑子不正常。”
  “你呢?”
  证光和尚呸了一口道:“没想到施主竟然知道佛、和尚,阿弥陀佛,你们大汉人通常在背地里叫贫僧秃驴。哎施主,你刚才的话是要跟贫僧打机锋?”
  “不是,我是想问问你是否虔诚向佛。”
  证光和尚嘿嘿一笑。
  一藏数的佛经他都翻烂了,也没觉得虔诚向佛有何好,还总想如何把大智大慧的世尊箴言著述给驳倒。
  五千卷经,一个佛字,真能说尽这世间的理?
  慈海苦渡。
  又真能渡尽这世间的人?
  佛说众生皆苦,可苦与不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何必佛来普渡?话太矫情了些,理更是不通。
  佛说造七级浮屠便有大功德,这话在“有漏善法”中明文记载,那天下人干脆都去学泥瓦匠建塔得了。
  三静肉,七级塔,十年斋,还有更可笑的是将经文抄写千遍万遍。
  求的是什么?
  修的又是什么?
  贫寒百姓哪有造塔的钱,抄经的纸与墨;真若做这些有无量功德,也早被那些锦衣玉食、脑袋上都磕头磨出茧子的老娘们儿们给刮分完了。
  众生平等么?反正证光和尚活了二三十年也没有见到。
  问他赤诚信佛么,这简直就是在扯淡,他拉着衣襟扇了扇风道:“贫僧本以为施主能调教出那么出众的丫鬟,必然会有高论,但听施主之言就有如吞了一口牛粪,真让贫僧恶心透顶。”
  “你不信佛?不是来大汉传教?”
  “传什么教,贫僧乃是大月氏的使者,我大月氏新建立了贵霜帝国,派贫僧来给大汉献表的。”
  不是传教,墨非神色一松。
  但证光和尚的脸上却有些不乐意,说道:“跟施主闲谈真是乏味啊。”
  “那就谈点不乏味的,你一大脑袋和尚不拿禅杖,拿个锤做什么?此锤颇有几分煞气,显然是沾了人命的。”
  墨非视线从铜锤上掠过,而证光和尚又故意向他扬了扬。
  “防身,路途太远肯定要有兵器防身。”
  “说起来你还挺有本事,竟然能独身从大月氏来到长安,这的几千里路可不容易走。”
  证光和尚点头道:“阿弥陀佛,谁说不是呢?不过贫僧可不是一人来的长安,只是使团的人都死在了路上。那些人脑袋也不够精明,得了疟疾就知道口念阿弥陀佛,大部分都给病死了,以至于后来连个保护贫僧的都没有。幸好贫僧武艺尚可,下手也不犹豫,遇见马匪跟匈奴残兵一锤就敲碎他们脑袋,不然真到不了长安。”
  这跟西游记书里的唐僧何止是大相径庭,简直就不是一个人。
  墨非听着他侃侃而谈,不由咧嘴笑了起来,就现在的“金蝉子”,说他在路上糟蹋了几个黄…花闺女都有人信。
  有趣!
  “大月氏国王怎么会派你来?”
  “以貌取人了不是?贫僧虽然长的不甚俊美,可经书背的熟啊,我大月氏国笃信佛教,国君钦封我麻衣高僧。嘿嘿,这是条进阶的门路。”
  证光和尚摸了摸秃头,“不过贫僧也对得起高僧这二字,一藏书的经书没有贫僧不通之处。人呐说也奇怪,本来贫僧是想驳倒世尊的箴言,因而看得也就对了,稀里糊涂的就成了高僧。”
  说完他仰头躺在了地上。
  白云悠悠,如千帆过。
  但这里的天没有西域的天空那么高远辽阔,没有那么蓝。
  他喜欢看云。
  小时候在寺院里读经读得累了,便会躺在草地上看云,柔和的风吹过他的脸,明静的光落在他身上。
  云舒云卷便是二十多年,经卷都被他翻烂了。
  可他不懂寺里的其他和尚每天闭着眼睛敲木鱼是为什么,也不懂每天一遍一遍的抄写经文又是为什么。
  他过得很糊涂。
  真是稀里糊涂就成了高僧。
  但人谁又能一辈子都过得明白透彻呢?对与错,是与非,太复杂。
  三千世界更复杂。
  到了纷乱无比处还不如一锤把什么东西都砸碎了。
  顿悟,或许这就是顿悟!
  这是他求的道。
  没人懂。
  他忽然斜了墨非一眼道:“施主,贫僧一直很像砸碎一样东西,可又不知道这是什么,你那位丫鬟极有慧根,请让她为贫僧指点迷津。”
  “你想砸的东西,我倒知道。”
  “是什么?”
  “枷锁,有一个人在你身上套了一件永久的枷锁,你挣不开,甚至察觉不到它的存在。”
  “阿弥陀佛,请施主说明白些。”
  “佛。”
  佛——
  证光和尚忽然坐了起来。
  没错,是佛!
  他自小就在寺院里长大,接触的就是青灯木鱼、佛经法典,纵然后来年龄增长对佛经产生了诸多的疑问,可贯穿他这一生的还是佛,还是佛经。
  逃不开,他一直就在拘束在这一个字里。
  读佛经,心中有佛。
  想要驳倒佛经,心中同样有佛。
  这便成为了执念,执念越深,心里的佛影就越大,那副枷锁就越沉重。
  呵呵笑了两声道:“多谢施主指教了。贫僧这柄铜锤看来似乎已经没什么用处了。”
  墨非也笑:“留着可以防身。”
  “这话倒不像刚才那么乏味了。”
  ……
  (本章完)


第390章 补道之不足
  证光和尚忽然纵声大笑。
  他年不过而立,想要破除那三千诸佛撰写佛经法典差得还太多,一佛字便如云遮天了,难拨的开。
  只是作为金蝉子转世人,他心底总有一个几乎疯狂的想法,要自己的道超越所有佛的道。
  证我见佛!
  或许,金蝉子的离经叛道并未变。
  墨非在后面看着他,觉得他皮囊之下的还是金蝉子,西天如来还没有把他的揉捏成麻木的提线木偶。
  不知道唐朝他会如何?会成为一个虔诚而愚昧的唐僧么?
  两人没再多说话,到黄昏时证光和尚独自回了客栈,他是大月氏使节,还有正经事情要去处理。
  跟他这一世的交集也仅只如此,墨非这么觉得。
  而第三天证光和尚便去朝见了汉宣帝,虽然他没有向宣帝宣扬西方教,但汉朝西边出现了庞大的贵霜帝国,对于汉庭不免有些威慑。因此汉宣帝为了巩固大汉边防,便起了设立西域都护府的念头。
  这是后来几年的事,但西域都护府一旦建立,汉朝与西域诸国往来便会更频繁,西方教也会因此渗入大汉。
  很微妙的联系。
  或许西天如来也没有全部预料到。
  但用不了多久时间西方教就会在大汉的土地滋生。
  ……
  逝水流光,转眼到了第二年夏。
  在凡间呆了一年半的墨非瓶颈越发宽松,但依旧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