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绿茵峥嵘-第2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们是早就知道了,对不对?”
  “嘿嘿,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可惜只能这么匆匆见一面……”高峥发了个皱眉的表情。
  “没事儿了,以后还有机会的。”冯诗谣安慰道。
  与此同时,肖莹莹发了一张照片给冯诗谣:“冯姐你看!”
  正是那张冯诗谣和高峥两个人凝视的照片。
  “我从几十张照片中选出来的呢,稍微后期了一下,我保证没有美颜,就只是提亮了一下你们两个人的面部,裁减了照片大小……”肖莹莹一副邀功的口气。
  冯诗谣仔细端详着手机里的这张照片,自己略微仰头,而高峥略微低头,彼此对视,两个人脸上都带着微笑,仿佛多年不见的老友,很有默契。
  “还不错。”冯诗谣一边称赞肖莹莹,一边将这张照片保存了下来。
  ……
  当飞机飞行在三万英尺的高空时,客舱灯光被调暗后,气氛让人昏昏欲睡。
  很多乘客已经在自己的座位上睡熟,毕竟这个时候也接近深夜了。
  高峥却打开了阅读灯,从口袋里掏出了那盘专辑。
  没有什么过度包装,连塑料膜都被提前撕掉了,高峥很容易就打开了专辑盒子。
  里面有一张光盘,封面背后则用黑色的马克笔写了一句话:“请把我当作一首歌。”落款是冯诗谣的签名。
  看到这句话,高峥就笑了起来。
  这里面有十一首歌呢,哪首是你啊?


第一百零三章 高峥和吴磊
  新的一天训练开始的时候,国家队的球员们有些惊讶地在更衣室里看到了高峥——昨天他们睡觉的时候都还没见高峥来到酒店呢。
  料想高峥肯定是很晚的时候才到酒店,按理说,他应该在酒店里继续休息,倒时差的。没想到今天上午的训练高峥竟然出席了!
  高峥意外出现在训练中,也让媒体记者们很激动。
  长枪短炮纷纷对准了他,电视媒体的记者们拿着话筒以训练场为背景,站在摄像机镜头前,用兴奋地口吻说道:“高峥回到了国家队!这是他在国家队的首练!可以看得出来,长途旅行也没有能够影响到高峥的心情,他和队友们有说有笑的,整个人非常放松……”
  “……佩兰出现在了训练场,他主动向高峥伸出了手,两个人的手握在了一起……佩兰显然也很高兴高峥能够这么快参加球队的训练,两个人谈笑风生……”
  对于关注国家队备战亚洲杯的中国球迷和中国体育媒体记者们来说,仅仅只是高峥归队参与训练,就已经是一件“大新闻”了。
  毕竟之前网络上为了他是否要提前归队吵得不可开交呢。
  ……
  在高峥回归国家队之后,每一个国脚们都能很明显地感受到球队训练上的变化。
  教练组对大家训练的要求比之前更高了。
  以前有些要求如果国脚们没做到,或者做的不是很好,那可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顶多被告诫下次要努力。
  但如今,如果有人在训练中的表现没有达到教练组的要求,就会停下来重复进行。
  每个国家队的球员们都感受到了压力。
  和巴勒斯坦的热身赛是中国队在参加亚洲杯之前国内的最后一场热身赛,这场比赛外界都在猜测佩兰可能要确定打亚洲杯第一场比赛的主力阵容。
  所以每个起源都要努力争取这个首发位置。
  当然也有人是不用这么辛苦的,最起码在外界看来,高峥就是那个不需要努力争取也肯定可以打上主力的球员。
  毕竟很明显,这支球队就是围绕着高峥来运行的。
  在训练中,佩兰也是这么要求的。
  但效果却并不是很好,就算教练组非常苛刻,但国脚们的表现还是不能让佩兰感到满意。
  比如在进攻套路训练中,佩兰要求高峥拿出他在欧洲踢球的节奏来,不要管队友是否跟得上。
  但是这么做的结果就是绝大多数队友都跟不上,有些人勉强能跟上,也仅仅只是跟上,全力以赴跟上之后就做不了其他事情了。
  这里面最接近高峥节奏的人是老将郑志,毕竟他有过在欧洲踢球的经验,在高峥之前,是这支国家队里唯一一个有在欧洲五大联赛踢球经历的球员。
  他在欧洲接受的足球训练让他可以跟上高峥的节奏。
  另外一名球员吴磊也可以和高峥配合,因为他确实能够跑到空当里,接到高峥的威胁传球。
  只不过接到球之后接下来的射门可就差了点意思。
  比如刚才高峥拉回来接应,吴磊在越位线上突然前插,接到高峥的传球后,直接面对门将,不过他在完全无人防守的情况下却打偏了。
  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很遗憾。
  “……但这已经算是进攻线上唯一能够跟得上高节奏的人了。”佩兰对那些遗憾的教练组成员们说道。“先生们,这就是现实。这支球队中能够和高配合的实在是屈指可数。”
  大家都沉默了,这真是一个残酷的现实。
  高峥是这支球队实力最强的球员,放到亚洲杯上恐怕也是超一流的。但足球总归是个集体运动,不能总指望个人英雄。如果球队里没有人能够和他形成配合的话,高峥的负担可就大了。
  现在看来把郑志重新召回国家队,倒真成了一个值得庆幸的决定。之前佩兰刚刚接手这支国家队的时候,一门心思想要年轻化,结果残酷的现实给他泼了无数盆冷水,执教中国队这事儿都快被搞成“冰桶挑战”了。他才意识到,在这支国家队里,已经年满三十四岁的郑志依然是中场实力最出色,状态最稳定的球员,其他人谁都替代不了。
  这就是中国足球的现状,郑志都三十四岁了,偌大的中国却还是找不出来一个他的接班人。高峥横空出世,却并没有让国内足球环境发生什么变化,他就像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孙猴子一样,就那么独一份儿。
  ……
  在训练间隙,球员们休息的时候,高峥主动找到了吴磊,很认真地对这个比自己小九个月的队友说:“你的跑位真厉害。”
  吴磊都没想到高峥会突然过来夸奖自己。
  作为1991年龄段的球员,他和高峥其实一直都是经常被人提及的。
  但最初其实是他更有名气,毕竟在2006年的时候,他就以十四岁十个月的年龄在中国职业联赛中登场了,创造了最年轻的职业联赛出场球员纪录。
  不过后来他的光芒被高峥迅速取代,高峥留洋并且在AC米兰获得了最佳球员,风头正劲。
  从那个时候开始,两个人就经常被人们放到一起提及,而且大多数都是比较。但其实高峥和吴磊从来也没有在一起踢过球,更没有同场竞技过,这种比较有点“关公战秦琼”的意思。
  在这种比较中,在国内踢球的吴磊当然是处于下风的。毕竟在中国球迷们心目中,能在欧洲踢球,肯定是要比在国内踢球更有出息,更厉害的,因为欧洲足球的要求标准比中国足球高多了。
  一时间,高峥成为了中国足球未来的领军人物、救世主。
  同样是年少成名的天才球员,大家普遍认为高峥无论是天赋还是未来的发展前景都要比吴磊更高。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在高峥一蹶不振的那些年,吴磊却迅速进步。史上第二年轻的职业联赛进球者、全运会男子足球甲组冠军、俱乐部队内最佳射手……等等。
  他大有要反超高峥的架势。
  不过高峥在2011年王者归来,再也没给吴磊任何机会。
  现在高峥在欧洲大放光彩,别说吴磊了,整个中国足球,都再也没有人能够和他相提并论,无论是现役的还是历史上的。
  但吴磊每次看到高峥在欧洲大放光芒的时候,内心还是会有些较劲的想法——这很不可思议,但吴磊就是有。或许是当初被球迷们提到两个人的对比时,被球迷们骂惨了,所以有了逆反心理……
  当然,心里想法归想法,实际上这种较劲的场合根本不存在。
  在国家队,高峥是主教练钦点的核心,其他人都要围绕着他来,为他服务,哪怕是吴磊这个中超联赛本土射手王也不例外。
  吴磊自己也不得不承认,高峥无论是天赋还是当前的实力,都超他太多。
  所以他只能把内心深处的情感强压在心底,绝不流露出来,给人以攻击他的把柄。
  至于他和高峥,就只是国家队的普通队友关系而已,在有些人想要巴结高峥的时候,他却绝不会主动去和高峥套近乎。实力上他不如高峥,这种做法无非就是他尊严的最后体现罢了。
  但高峥似乎并没有那样的心思,也没觉得有什么尴尬的。
  “我不是开玩笑的啊,你这无球跑位能力,比当初我在桑普多利亚的不少队友都强呢。”
  听到高峥这么说,周遭的其他队友们都起哄起来:“那吴磊不是有能力去欧洲踢球吗?”
  “早就有能力了啊!”
  高峥没理会那些起哄的声音,他看着吴磊:“不过你得好好练练射门,最好做到左右脚均衡。”
  要知道吴磊怎么说也是连续两届中超本土射手王,上赛季中超进了十五个球,这赛季进了十二个球,是所有中超本土球员中进球最多的球员。
  但高峥却说吴磊的射门还需要好好练习。
  这话要是其他人来说,恐怕会引起一片嘘声。
  但高峥这么说,没人会觉得不对。
  因为在高峥的进球成绩面前,吴磊确实还不够看。
  吴磊点点头,他也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儿。
  高峥又说:“我真的觉得你可以去欧洲踢球,那对你会很有帮助的。如果你想要去欧洲踢球的话,我的经纪人可以帮上点忙……”
  吴磊摇了摇头:“我答应了徐指导,就算要走,也要为他拿个联赛冠军再走。”
  高峥张了张嘴,没说话。
  人家内部的事情他就不好评价了。
  但他心里却为这位同样天赋突出的同龄人叹了口气,越晚出去,涨球的可能就越小,而且还未必能出的去了……
  不过他也知道徐指导对吴磊的恩情,吴磊要还这个情也可以理解。
  “不过还是谢谢你。”吴磊对高峥笑了笑。
  “不客气,希望你能够早日拿到联赛冠军。”高峥回道。
  这个时候的中超联赛完全是广州的天下,他们在联赛中已经四连冠了,还拿到了一次亚冠冠军。
  吴磊所在的上海队想要掀翻这个国内霸主,恐怕没那么容易。
  效力于广州队的郑志就在远处静静地看着高峥和吴磊,并没有上去参与这个话题。


第一百零四章 还要啥自行车?
  在经过了今天训练之后,高峥随队参加了对巴勒斯坦的热身赛。
  和之前几场热身赛佩兰频繁更换首发阵容不同,这次佩兰排出来的首发阵容被国内媒体认为是具有实战意义的主力——不出意外的话,这套阵容应该就是中国队在亚洲杯上的主力阵容了。
  就算有写位置要调整,那也是微调,并不会对整个主力框架进行调整。
  比如郑志和吴希搭档打双后腰,这个组合应该是被固定下来了。
  大家最关心的还是攻击阵容的安排。
  高峥肯定是雷打不动的主力,那谁来和他搭档呢?
  佩兰给出来的答案是高峥作为中锋顶在最前面,吴磊作为影子前锋在他身后埋伏。而高林则坐在了替补席上。
  这场比赛中国队的热身赛对手巴勒斯坦也打进了本届亚洲杯的正赛,这是他们历史上第一次参加亚洲杯。
  所以他们对待这场和中国队的热身赛的态度非常认真,和泰国队完全不同。
  开场之后,巴勒斯坦打的非常积极主动,并没有因为实力上弱于中国队就收缩防守。
  不过他们这样的状态并没有持续太久,毕竟实力上还是存在着差距。
  中国队通过前场逼抢逐渐拿回了主动权。
  中国队在第二十四分钟的时候取得了领先,高峥助攻吴磊打破僵局。
  看着两个人拥抱在一起庆祝这个进球,让电视机前不少中国球迷都很唏嘘。
  想当初两个人一前一后出道,一前一后赢得球迷们的赞誉和期待。吴磊先成为了中国足坛最年轻的联赛出场球员,高峥随后就在AC米兰少年队大放光彩。
  当时大家就期待这看到这两个天才少年能够在国字号球队中并肩作战,带领中国队冲击世界杯决赛圈了。
  就算拿他们两个互相比较,那也是因为爱得深沉,希望两个人能够组成搭档。
  只是没想到,造化弄人,高峥的重伤消失,让他们两个人的合作迟到了那么多年才来到——直到2013年,高峥才第一次入选国家队,和吴磊成为了国家队队友,穿上了同样的球衣。
  而这也将是他们第一次联手参加国际大赛。
  曾经备受期待的金童组合,直到现在才组成。想想如果当初高峥不受伤的话,也许刚刚过去的2014年巴西世界杯,中国足球就不会再只是看客了吧……
  ……
  在取得进球之后,上半场中国队彻底掌握了主动,他们不断冲击着巴勒斯坦的防线。而巴勒斯坦就算偶尔有一些反击也大多陷入了越位陷阱中。
  不过中国队并没有乘胜追击,争取进更多的球,来一场大胜。
  对于中国队来说,这最后一场热身赛,就算打个10:0也没什么意义,利用对手来检验各种战术组合的效果才是利益最大化的做法。
  根据佩兰赛前的安排,领先以求之后的中国队有意识的减少了对高峥射门的依赖,而让高峥转换成了组织者,他在吸引对方的防守注意力之后,把足球更多地传给自己的队友们,让他们来射门得分。
  不得不说,这种转变,对高峥不算是什么太高的要求,考验全都在他的队友那边。
  高峥为队友们创造了很多机会,但他的队友们却没能抓住。
  看到中国队迟迟没有再进球,解说员段欣提出了他的疑问:“除了高峥,其他人呢?我觉得中国队还是不能过度依赖高峥。总不能一旦高峥被人盯死了之后,我们的进攻就陷入了僵局吧?雷声大雨点小,看起来进攻次数很多,但有威胁的射门机会却很少。要知道巴勒斯坦可不是什么强队,他们在国际足联排名第一百一十三位。而我们在亚洲杯上遇到的每一支球队都比他们强,我觉得佩兰还是要很好地解决一下这个问题……”
  到上半场结束,比分依然是1:0,中国队只领先一个球。
  ……
  下半场中国队依然这么踢,由高峥来吸引对方防守注意力,然后把足球传给队友们。
  但不是所有人都能跑到合适的位置,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把握住高峥给他们创造出来的机会。
  吴磊倒是能够跑到位置上,但他临门那一脚又实在是让人觉得惨不忍睹。
  郑志能够和高峥打出配合,可他毕竟是后腰,不能频繁前插去进攻吧?
  于是中国队和巴勒斯坦的比赛就变成了国家队各种浪费机会合集,这让人想到了当初亚洲杯预选赛中国队主场迎战沙特阿拉伯的那场比赛。
  那场比赛高峥是因为被沙特阿拉伯限制住了,被迫改变自己的角色,从一个进攻终结者变成了一个组织者,为队友们传球。
  但结果一群国脚们为大家献上了“吐饼集锦”,就是不吃高峥喂到嘴边的饼。
  最后还是高峥亲自上阵,一脚补射打破了僵局。
  当时中国队的主教练还是临时主帅付博,现在看来,虽然换了主教练,洋帅佩兰也没有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当看台上出现了零零星星的嘘声之后,佩兰做出了战术上的调整,不再让高峥给队友们做球了,而是重新把高峥放到了主攻方向。
  就算巴勒斯坦对高峥严加防守,也要用高峥的个人能力来撕破巴勒斯坦的防线。
  调整战术之后效果立竿见影。
  高峥重新活跃起来,巴勒斯坦就算用两个人包夹防守他,也顿觉吃力。
  第六十七分钟的时候,高峥终于在这场比赛中取得了进球。
  现场欢声雷动,零星的嘘声荡然无存。
  之前萦绕在不少中国队球员头顶上方的压力顿时一扫而空,让国脚们感觉到精神为之一振。
  ……
  高峥的进球不仅仅只是让中国队在比分上取得了两球领先的优势,也解放了国脚们,帮助他们减轻了压力。
  接下来中国队的其他球员们表现显然更好,因为更放松了。
  最终在比赛结束前,替补出场的高林用头球为中国队把比分锁定在了3:0上。
  中国队用一场完胜结束了他们在2014年所有的比赛,接下来就要启程去澳大利亚,准备参加亚洲杯了。
  虽然中间的过程有些曲折,引起了球迷们的不满。但最终结果是好的,大家也就不那么计较了。
  有句话在足球世界非常适用,那就是:“结局好的事情就是好事。”
  只要能赢球,什么问题都不是问题。
  至于其他球员锋无力的情况,这又不是第一次了,中国球迷们早就习惯了,他们也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