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香江1972-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30章 志在必得
  从布兰特办公室出来,张恒和林良默默走在走廊中,在接近大门的拐角处,差点与人撞到。
  “对不起。”张恒致歉,看到对方竟然是名华裔,微笑着点点头。
  那人愣了下,回以一个微笑,急步离开。
  “老板,即使他们愿意卖,我们暂时也买不起啊。”走出米罗华所在的大楼,林良小声说道,是提醒也是安慰。
  张恒淡淡道:“如果你是米罗华老板,你的心理价位会是多少?”
  “按照商业收购原则,我们至少需要支付该产品3年的总利润,依据去年的销量估算,奥德赛3年的总销量是90万台,毛利润就按老板预估的20美金计算,那就是1800万美金!”
  这个数字实在惊人,林良脸上变了色。
  “而且这是个新产品,照理说短期内销量还会更高,哪怕我们出价1800万美金,他们也应该不会答应,或许会要求我们支付5年的利润总额”
  “90万台么?”张恒不以为然道,“其实想知道一个产品未来的销售趋势,对现有顾客做个抽样回访就可以做出大致判断了,看样子,米罗华暂时还处于盲目乐观中。”
  林良瞪大眼睛:“老板的意思是,奥德赛的用户体验并不好?”
  张恒点点头,走进陈镇宁打开的车门。
  那你怎么还想买断奥德赛呢?
  林良心中疑惑,没有再追问,不时提醒下老板就可以了,自己的主要职责是为老板预防法律风险。
  汽车通过单向收费站,上了海湾大桥,往旧金山市区驶去,张恒闭目靠着座椅,心中激烈地盘算。
  奥德赛上市后,短期内受到了勇于尝鲜的美国家庭用户的热烈追捧,然而,由于其游戏的单调和操控的繁琐,很快就被劲头过了的玩家们所厌弃。
  到停止销售的1975年年底,它的历史总销量为35万台。
  也就是说,未来3年,它才卖了25万台,远远无法与刚上市4个月的销量相比。
  如果米罗华的高层知道这个未来,不要说1800万美金,哪怕300万美金都愿意卖掉,还省去了新开生产线和雇人开拓市场的大幅投入。
  按经典商业理论,机会成本也是重要成本,他们完全可以用这笔钱投资其他更有前途的生意。
  张恒头痛的是,米罗华的高管们此时根本不会相信这个事实,他很难以合理价位购买下奥德赛的所有权利。
  买下奥德赛,对张恒建立未来的游戏机王国非常重要。
  奥德赛的发明人是拉尔夫·亨利·贝尔,美国国防承包商山德士联合公司的一名高级工程师,他在公司的支持下研发出名为“棕盒”的原型机以及一套光枪外设,然后历经多轮寻找,才找到愿意投入批量生产该产品的米罗华。
  奥德赛这个产品注定会迅速没落,张恒在意的是奥德赛拥有的相关知识产权,包括光枪、“乒乓”游戏和原创电视游戏机设计思路,这些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山德士在1971年为“棕盒”提交了专利申请,今年4月份,名为“电视游戏与训练装置”的专利就将正式生效。
  直到1993年3月底,只要制造电视游戏机的厂家,都必须向山德士和米罗华支付专利金。
  雅达利起初没付,还在街机上盗版“乒乓”游戏,结果被告到差点破产,不得不以破产为要挟间接求饶,最后以一次性赔付70万美金和每台支付专利金终结诉讼。
  任天堂等rb厂家虽然乖乖付钱,但一直想推翻这条专利,85年他们提起诉讼,声称第一个视频游戏机器不是“棕盒”。
  这场诉讼很快以失败告终,他们不得不继续支付专利金。
  据统计,后来一次性买断“棕盒”专利的米罗华公司,在专利期内收到的专利金总额高达一亿美金。
  这笔未来的收入张恒并没有放在眼里,他在意的是,一旦拿到奥德赛的所有权利,那么未来的电视游戏机市场就可以由大恒说了算,至少制定行业标准是绝无问题。
  大恒当然不可能垄断市场,可保持前期先发优势是必然的,其他厂家要想加入这个行业,那就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
  专利金是最基本的,交换专利也不是不可能。
  掐着雅达利和任天堂脖子的感觉,一定非常美妙,想到这,张恒微笑,随即又紧缩眉头。
  收购奥德赛的所有权利其实还仅是他的最低要求,资金允许的话,他还想收购整个米罗华公司。
  1974年,荷兰飞利浦以1200万美金的代价收购米罗华公司,其原先的北美分公司norelco被归并到米罗华品牌之下。
  飞利浦是看中了奥德赛吗?
  绝对不是这个原因!
  米罗华成立于1917年,以销售矿石收音机起家,后来扩展到收音机,喇叭、电视机等影音产品。
  60年代中期,米罗华开发出自有知识产权的镭射碟片技术(ld),主攻视频资料存储市场。
  60年代末期,主流视频存储市场完全被飞利浦和sony等厂家推出的磁带存储系统占据,米罗华的努力宣告失败。
  也是在这个阶段,飞利浦为解决磁带影像分辨率差的巨大缺陷,将精力投入到镭射影碟的研发中。
  70年代初,飞利浦取得了巨大进展,随即盯上了已经拥有一系列相关专利的米罗华,并在1974年成功收购米罗华。
  彼时,奥德赛已经日薄西山,于是飞利浦干脆大方地向全世界进行专利授权,雅达利和任天堂等厂家,就是在这个时间段得到了电视游戏机的专利授权。
  然而飞利浦…米罗华公司推广镭射影碟及播放机的努力,却在70年代末期遭到重创。
  在影碟机厂家为了争夺电影公司支持而一片混战时,jvc和sony推出的家庭式录像机,悄无声息地侵吞着欧美家庭用户市场。
  录像带逐渐变成主流,没有哪个内容生产商再愿意花费高额代价新开一条影碟生产线!
  飞利浦不得不回到磁带影像的老路上去,选择加入jvc的vhs阵列,从而促使jvc在80年代初战胜sony,vhs成为全球录像带主流标准,哪怕sony的betamax标准下画质更为优秀也毫无还手之力。
  飞利浦…米罗华在镭射存储方向的努力并没有白费,他们很快找到了一个录像带无法取代的市场,音乐!
  1979年,其研制的cd(pact disc,小型镭射盘)和配套的cd播放机,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大恒科技即将开展walkman的研发,也会加入研发家用录像机的行列中去,未来的cd、vcd、dvd等系列产品,同样不会放弃。
  奥德赛加镭射技术,米罗华同样成了张恒志在必得的目标。


第131章 老田一家
  在外用过午餐,回到下榻的旧金山联合广场希尔顿酒店,总台给了他一个大信封,昨天到达旧金山市区后委托的那家咨询公司已经有了结果,令张恒不得不佩服他们的专业。
  那名骄傲的业务主管看来是不会帮他们捎口信的,那就想办法直接找到大老板,既然两年后他愿意出售米罗华,想必此时也不会如手下那般态度决绝。
  哪怕暂时谈不拢价格,先认识下作个初步沟通也很有好处。
  回到房间,打开信封,里面是一大沓资料,米罗华的股权结构,股东和高管名单资料,经营状况等等。
  用了半个多小时看完,张恒掩卷叹息。
  无论如何,3000美金咨询费花得很值。
  几个人都聚集在他房间闲聊,见他忙完,许观杰说道:“漫长下午,如果没事的话,不如去唐人街和金门大桥转转?”
  想着他一路陪伴而来,也没有好好游玩过,张恒欣然应道:“好啊。”
  几人刚想起身,房间的电话响了,张恒接起电话,热情地寒暄着,似乎答应了什么。
  挂掉电话,他笑道:“看来暂时去不了了,我们得先去我一个老友家里,他外出旅游刚刚回家。”
  许观杰有些犹豫,张恒拉起他就走,“出门在外,都是华人,上门都是客!”
  旧金山“太平洋之冠”地区,要塞公园东边不远处的瓦列霍大街,一栋古老的4层建筑门外。
  几人还没走到门口,穿着一身鲜艳衣服的老田从门里冲出来,小跑着到了他们面前,紧紧握着张恒的手,声音颤抖道:“小张生啊,终于又见到你了,不容易啊。”
  张恒微笑道:“老田啊,你离开香江才一个月出头,说得好像多年未见似的。”
  “离乡后这时间过得太漫长了,我感觉像过去好几年了。”老田眼中闪烁着泪光。
  张恒连忙给他介绍众人,省得他太过激动。
  “老头子,快请客人们进屋啊,站在马路上算怎么回事?”几人还在寒暄,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站到门口招呼。
  “好,好,你看,我这一激动,招呼不周,招呼不周。”老田笑着把人往家里领。
  “田婶好!一点小小心意,请你收下。”在玄关,张恒接过陈镇宁手上的礼物,递到女人手上。
  “你就是小张生吧,多谢你照顾我家老田,干吗还这么客气哦,婶子可不能收。”两人推拉着,在老田发话后,田婶笑着收下,转身进了厨房。
  走进客厅,张恒很快发现这套住宅的特别之处。
  房子正门靠着马路,略显嘈杂,而客厅出去是一个靠着拉法叶公园的庭院,满眼都是肆意流淌的浓浓绿意。
  此时老田关上了房门,整个客厅一下子宁静下来,能听到庭院和公园里传来的叽喳鸟鸣。
  他禁不住称赞道:“老田,你这房子不错!”
  “连院子一起9000多呎,45万美金。”老田既骄傲又感激道,“多亏了你帮我赚到的那400万港币,否则我们还真买不起这套房子。”
  张恒故意板脸道:“老田,那件事可过去了,你同样把印刷厂便宜卖给了我,我现在靠着这间工厂可是赚了大钱,岂不是也要好好‘感谢’下你。”
  “小恒啊,老田那间厂是什么情况我们都清楚,你能赚钱那是你的本事和福气,而他能够从股市里赚到钱,那就真是全靠你了。”田婶端着茶水出来,一一放到大家面前,“多的话我也不说了,今天大家必须留下来,尝尝我的手艺。”
  “好叻,谢谢田婶!”张恒笑道。
  “你比我家儿子讨人喜欢多了,长得又靓,可惜我没有女儿啊。”田婶笑眯眯往厨房走,忽然回头问老田,“你打电话儿子怎么说?”
  “开始说公司临时有急事要忙,我发了火,他答应提前一个小时下班。”
  “那就好,我差不多可以开始做菜了,你们慢坐喝茶。”
  几人坐着喝茶聊天,听了大恒印纸最近的情况,老田感慨万千,“还是小张生有头脑,做什么就红什么。”
  他给张恒讲了此次去格林纳达旅游的情况,强烈建议众人可以在冬天时去加勒比度假。
  厨房里渐渐飘来香味,时间过了17点。
  大门打开,一个年轻女人进来,老田给大家介绍,这是他的儿媳,同样来自香江,目前在旧金山一家华人贸易公司做行政。
  双方稍作寒暄,儿媳妇问老田:“乐农下午打电话说要早下班,自己怎么还没回来呢?”
  两人正嘀咕着,门再次打开,随着一句“我回来啦”,一个三十左右的年轻男人走进客厅。
  “小张生,这是我儿子田乐农。”老田笑着介绍,“这是我一直提到的小张生。”
  “你?”张恒和田乐农同时愣了。
  “你好,我是张恒。”
  “你好,我是田乐农。”
  两人握着手,笑了。
  “爸,今天我在公司见过张恒。”田乐农向莫名其妙的父亲解释道。
  “原来这样啊。”老田也笑了,“小张生是要做什么业务吗?”
  张恒摆摆手,“先不急说这个,闻到香味我已经饿了,吃饱了我们再好好聊聊。”
  “菜来啦!”田婶和儿媳妇端着盘子从厨房出来,餐桌上很快摆满了,都是正宗的粤菜,色香味俱全,令人垂涎欲滴。
  大家热热闹闹吃过晚餐,张恒拍拍肚子,“田婶,你家里还有空房间没,我都不想走了。”
  “我家哪能没有你住的地方,乐农没有你也一定要有!”田婶乐呵呵道。
  田乐农委屈道:“妈,我是不是你亲生的啊?”
  大家哄然大笑。
  继续坐下来喝茶,张恒笑眯眯看着田乐农道:“乐农,你在米罗华从事哪方面工作?”
  田乐农的履历堪称此时华人留学生的经典模板,香江圣诺瑟中学毕业后考取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机工程系,2年前硕士毕业后加入米罗华。
  刚进入公司时负责设计数字信号处理相关电路,不过去年下半年起转而负责起奥德赛的改进项目。
  “乐农,你对改进奥德赛有何想法?”张恒饶有兴致地看着他,心中有些惊喜。
  倒不是因为田乐农此时负责奥德赛,而是他之前从事的数字信号处理相关部分,这应该就涉及到米罗华的镭射影碟技术。
  田乐农看了他一眼,侃侃而谈:“奥德赛原来的电路基于bi…ttl(双极晶体管逻辑电平)技术设计,面积大,功耗大,可以实现的功能过于简单,我正在考虑设计新电路。”
  “有考虑用哪家公司的主核吗?”
  田乐农愣了下,说道:“应该会从英特尔或ti几家公司新出的产品中选择。”
  “4004,8008,还是tmx1795?”
  田乐农倒吸一口凉气,满脸震惊地看着他,“张恒,你,你怎么会这么了解?”
  张恒笑了,“因为我这次来米罗华,就是为了奥德赛啊。”


第132章 寻找普利汉姆
  一家公司,一支军队,一个国家,底层拼命努力想要奋起,高层却想着尽快安全撤退,结果不言而喻。
  可悲,可怜,可惜,可叹!
  米罗华公司就处在这种令人扼腕的状态中。
  现任董事长兼总裁,创始人长孙尼奥·普利汉姆是旧金山乃至加州都小有名气的花花公子,热衷于追逐名牌、明星和奢靡生活,平时一直居住在好莱坞,根本无心好好经营位于旧金山的家族遗产。
  在他上台后的6年时间里,米罗华陆续关闭了车载收音机生产线,镭射影碟生产线,公司位于印第安那州韦恩堡的工厂,只剩下一条音箱生产线。
  米罗华的电子管音箱深受音乐发烧友的喜爱,尚能勉强维持生存,可面对晶体管音箱铺天盖地的价格攻势,也是渐显颓势。
  去年因为业务部门最高主管布兰特强烈坚持,才新增了一条奥德赛生产线,总算维持住摇摇欲坠的局面。
  然而营收利润的大部分都变成了分红,被普利汉姆装入私人腰包,随即变成了美酒佳人,跑车游艇,洲际旅行。
  米罗华留存下来的研发资金少得可怜,73年度除了奥德赛项目还有些拨款,其他项目基本都被冻结。
  资源减少,公司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倾轧情况愈发剧烈,得到最多资金的业务部门承受的压力自然最大,饱受各方掣肘。
  工程研发部门的日子同样艰难,除了奥德赛组还能勉强度日,其他项目组人员大量流散,暂时留下来的人也无心研发新项目,每天上班不过是点卯应付,心思全花在寻找下一个东家上。
  这些都是下午张恒从咨询公司提供的情报上看到的,他终于明白历史上奥德赛仅仅取得35万台销量的原因所在,而这本来正是他所疑惑的。
  米罗华内部体系彻底瘫痪了,客服、市场和研发部门之间做不到及时有效的沟通,市场的不良反馈自然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应对。
  销量雪崩是必然结果!
  浓浓夜色笼罩美利坚,金门大桥上依旧车水马龙。
  张恒同田乐农站在桥上,面朝海湾中隐约可见亮着灯火的恶魔岛,他们从瓦列霍大街一路走来,一路交谈,此时已是晚上20点了。
  “我和布兰特是校友,也曾经同租过一套公寓,我可以为你安排私下会面,他不会拒绝我,但我不建议你这么做,他是个骄傲的人,哪怕前路艰辛,也绝不会轻言放弃。”
  “你呢?”
  “我会努力把新奥德赛开发出来,只要我还在公司一天!”田乐农回首深深看了张恒一眼,“你应该对米罗华状况有所了解,祝你好运。”
  “乐农,你有机会告诉布兰特,如果以后我成功收购米罗华,他会拥有一片更宽阔的天空,你也是如此。”
  张恒微笑看着他,这一路走来,田乐农仅仅谈及自身的工作,根本没有提到公司状况,言语之中也听不出一丝抱怨,这样的员工,无疑是老板最欣赏的。
  “那可不一定哦,你最好祈祷我的研发进展缓慢,就当这是一场赛跑,我们各自尽力吧。”田乐农哈哈一笑,往来路走去。
  “给你们三个月又何妨,且看谁先到达终点。”张恒自信笑道,追了上去。
  。。。。。。
  告别热情挽留的老田一家,张恒回到酒店,再次翻出那些资料,把关于尼奥·普利汉姆的部分摊开来,仔细研究。
  他的目光最后落在一张照片上,这是好莱坞某份小报的报道,关于普利汉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