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香江1972-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基华默默盘算,忽然惊叫道:“每个月搞定一部当红电影,那我一年差不多可以赚20万了!”
  张恒点头:“假如你谈妥的电影公司和演员多的话,应该不止这个数,别忘了,我们还可以往外埠卖呢。”
  “对啊,濠江,湾湾,星马,菲律宾,爪哇,暹罗,安南,东瀛,南韩,有太多市场可以让我们攻占了。”唐基华眼放光芒,哈哈大笑,“大哥,我决定了!”
  “开公司?”
  “不,做您的业务员!”
  。。。。。。
  下午4点,例行业务会议。
  六个业务员一脸崇拜地听着老板介绍贴画项目,又不时打量下老板身边的那个新人,四个组员还好,只是好奇而已,两个组长心里就有些犯嘀咕了。
  “鉴于贴画也会成为公司一个重要销售品类,公司决定,即日起成立贴画事业组,组长唐基华。”张恒朝唐基华点点头。
  虽然很努力作出镇静模样,可紧绷的身体还是泄露了唐基华此时的真实心情,他起身朝大家致意:“同仁们好,我是唐基华,今年21岁,不,马上22岁了,以后请大家多多关照。”
  接下来,唐基华大概讲了下自己负责的小组未来的工作内容和远景规划,基本上是之前他和张恒用了两个多小时讨论出来的结果。
  张恒含着笑静静看着他演讲。
  这家伙,在娱乐圈内混得人头熟稔,和好多人称兄道弟,在自己公司担任一个小组长后,却变得如此谦虚谨慎,或许真如他所说的,他太在意这次机会了吧。
  他宁可不要赚取对他来说较为轻松的客户开发提成,也要来大恒担任一个组长,从头到尾负责贴画的整体营销,张恒一开始听到他的想法颇为吃惊,下意识地拒绝。
  唐基华几乎是哭诉了原因。
  豪门子弟也不容易啊。
  有一个风生水起、威名赫赫的老爸注视着,还有一个强势而优秀的姐姐笼罩在头上,唐基华过去的人生滋味,张恒还是能够理解的,最后勉强答应让他来试试。
  唐基华有些断断续续地说完,张恒带头鼓掌,然后起身轻轻拍拍他肩膀,示意他坐下。
  “公司基于胶水专利开发的产品,目前有报事贴和贴画,以后还会有更多,如果新品类潜力巨大,公司会相应增设新的销售事业组。”
  张恒扫过每一张激动的脸,“你们是大恒印纸的第一批业务员,以后的组长都会优先从你们中间选拔,所以,加油吧!”
  听了老板的话,四个年轻组员满脸憧憬,两个组长暗暗松了口气。
  对唐基华担任贴画事业组组长他们毫无意见,该事业组更倾向于娱乐圈,看唐基华穿着打扮和行为举止,应该是有相当的人脉,否则老板也不会让他空降进来担任组长。
  而只要还没有正式确定报事贴事业组组长,就意味着他们还有机会,他们对视一眼,眼中有笑意,也有强烈的战意。


第093章 事业组
  “老板。”快5点了,张恒正在思考要不要再提出新的议题,周雅凛怯生生叫道,他微笑点头,“雅凛,有事请讲。”
  周雅凛红着脸把手里的笔记本送到张恒面前,“老板,您看下这个。。。。。。”
  合上的笔记本侧页,从上到下,伸出来好几张窄窄的黄色小纸条,上面用娟秀的字迹写着:代理商,零售商,大用户,工作日报,会议记录。
  这小纸条是把报事贴竖着裁成好几份做成的。
  按照纸条所标,张恒随意翻看了两项,合上笔记本,满意地看着她,“你这个创意不错,公司可以开发这种用于标记的不干贴,我想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到。”
  周雅凛本来还想解释一番,没想到老板一看就明白自己意思,甚至想得更深,当下连连点头。
  “不过要生产哪些规格,需要业务组根据市场需求统计,这事就交给你负责,我的要求是,不要太多,大,中,小三个大类,每大类再分为两到三档就可以了。”张恒提醒道。
  周雅凛憋红了脸,这次是慢慢点头,显然除了欢喜,还有了巨大压力。
  “何总监,麻烦记下,周雅凛提出创意一个,公司增加一个小品类,奖励现金500元。”张恒吩咐道,目光看过其他业务员,“这不是一次性奖励,明年年底公司业务总结时,根据这个品类的年销售额,公司还会发放额外奖金,我承诺至少会发放三年。”
  “哇!”新手业务员们忍不住发声惊呼,羡慕地看向周雅凛。
  他们从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到大恒上班,月薪300港币,这已经算是同学们中的较高水准,没想到自己的同学竟然凭借一个小想法就拿了500奖金,甚至老板还承诺发放三年额外奖金,这怎么能不令这帮年轻人激动。
  “雅凛,等会晚饭你请!”赵小玲拉着周雅凛的手笑道。
  “好!”周雅凛答应得极为爽快,“老板,何总监,请您们一起来。”
  “晚饭就不用你请了,今天唐基华新入职,还是我来请客。”张恒笑道,“你们如果也有同雅凛一样的好想法,哪怕并不成熟也没事,拿出来大家一起商量,集众人之智力,总能找到完善方案的。”
  “老板,我这有个想法。”李雪羽开口了,过来把笔记本打开在张恒面前,有些不好意思道,“本来想散会后向老板汇报的,现在大家一起讨论下更好。”
  张恒微笑着看了他一眼,这家伙,为人谨慎,心思细腻,倒是个人才,他看了眼笔记本上李雪羽裁剪和勾勒过的报事贴碎片,点点头,把笔记本推到周雅凛面前。
  “你看下,这和你提出来的产品有何异同之处。”
  “李组长设计的这个产品,粗看和我做的小贴纸差不多,可是。。。。。。”周雅凛蹙眉沉吟道,“我感觉这似乎更加标准化一些。”
  张恒鼓掌笑道:“你和李组长设计的产品其实本质一样,都是报事贴的变种,你的方便个人在办公生活中随手使用,可以称为便签条,而李组长的可称之标签,适合标准化场景。”
  他把笔记本推到其他业务员面前,“大家都看看,思考下哪些场景可以使用这样的标签。”
  “士多店!”赵小玲第一个叫道,“可以用来标价。”
  楚瓦紧接着说:“标价的话,我们的代理商和零售商,还有所有的零售行业都可以用。”
  “嗯,还有吗?”张恒微笑点头。
  白少一盯着笔记本看了一会,抬头飞快瞥了眼李雪羽,笑道:“这种标签在零售、仓储、货运以及工厂里都有大量的使用场景,我认为这是一个有着巨大潜力的品类,应该不输报事贴。”
  “说得好!只要需要标记的地方都可以用大恒的标签贴!”张恒从包里拿出几张黄色纸片,给每人发了一张。
  业务员们端详着手中的黄色a4厚纸,上面赫然排列着一张张有针孔状撕线隔开的标签,与李雪羽设计的极其类似。
  周雅凛试着撕下一张,贴在自己笔记本上,毫不掩饰地用崇拜和惊讶的目光看向张恒。
  李雪羽也同样震惊地看着张恒,嘴唇嗫嚅着:“老板,这是什么时候生产出来的?”
  “我和李厂长这几天试验着生产了1万张,你们每天在市场和会议室之间穿梭,应该没有人会想到去工厂里看看吧。”张恒笑着看过,众人脸上都有了羞愧之色。
  “何总监,麻烦再记录下,李雪羽提出标签创意,奖励500元,公司也会酌情考虑在明年年终发放适当的额外奖金。”
  李雪羽感激道:“老板,我这,这。。。。。。”
  “你的创意非常好,虽然公司已有预案,可奖励还是有必要的,不过你得有心理准备,年终奖金数额不会太高。”张恒摆摆手,然后换了严肃的表情。
  “自今日起,大恒印纸成立三个事业组,贴画事业组,组长唐基华,标签贴事业组,组长李雪羽,报事贴事业组,组长白少一,便签条业务归于报事贴事业组。”
  白少一和李雪羽都很激动,起身朝张恒致谢,等张恒示意后坐下,对视一眼,各自笑下。
  张恒暗暗看在眼里,吩咐何洁道:“何总监,明天你带三个组长去职介所招人,增加了两个新品类,明年还要考虑开发真正的外埠市场,大家任务都不轻松啊。”
  散会后,业务员们自发去车间参观,何洁跟着张恒进了办公室,神情既兴奋又有些紧张。
  “小恒,不仅业务员要扩招,我们公司很多缺少的架构也该建立起来了。”
  公司新场所正在紧张装修中,除了线路板那层以及两个实验室要求高些,其他都是简单工装,装修公司承诺了不长的工期,年底就可以入驻,张恒原计划在搬迁后建立完整的企业系统。
  “前台,人力资源部,销售部,都需要扩招人手,财务部我可以兼,但是还需要一个人,我做了出纳就不能做会计,行政部门两家公司暂时可以用一套人马。
  仓储和货运部要抓紧建立起来,不能老雇佣外面的货车干活,要买辆卡车,对了,还要给你买辆出行用车,司机全都要招募。”
  何洁口中念叨着,不停在笔记本上记录。
  “人力资源部经理我来找猎头公司,其他你和几个组长负责,卡车买两辆,公务用车也买两辆,我们的人不能再坐着的士去谈业务,让业务员们都去学驾驶,镇宁也去,还有你,最好也去学下,费用公司承担一半。”
  张恒很快做了决定,抬头一看,一不留神已是六点,忙招呼她:“时间不早了,这帮家伙看机器看入迷了吗,我们出去叫了他们吃晚饭吧。”


第094章 街机事业组
  鸿发工业大厦位置比新龙工业大厦要优越些,更靠近观塘道,离小巴站只有几十米距离,24日早上张恒来到楼下,打量过周边环境后,心中比较满意。
  无论何鸿銮出于什么考量,这份人情他记在心头,总会找到机会更多地还回去。
  华人讲究人情的习俗,被很多现代商业理论非议,认为这影响了商业活动的合理和规则,带来了大量无效损耗,最终影响了商业活动的正常运转。
  张恒却一直很赞同适当的人情化,如果商业活动真如机械般运转,毫无人情味,那人类最终的命运也不过是成为机器的奴隶,又有何必要生存在这片天地宇宙之下。
  人,终究是有情感的,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用理论来机械地规划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今天公司所有的业务员都出去了。
  大恒印纸成立了事业组后,业务部内部就不再划分区域,每个事业组都要覆盖全区域,张恒对他们的唯一要求就是不得内耗,顺手能帮其他事业组一把的,公司还会有考核奖励。
  这一点,他会牢牢盯住,哪个人有损人不利己的内耗行为,他不吝在一开始就杀鸡儆猴。
  唐基华带着昨天新招的两个手下去了邵氏,说是要找六爷好好谈谈。
  白少一把手下业务员们分派出去,跟进报事贴的零售商,周雅凛则带着新来的女同事拜访几个区域代理商,推广新的便签条。
  李雪羽的情况张恒不太了解,据说他仍然亲力亲为,带着4个业务员一起扫街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事风格和领导水平,张恒不会干涉,他能做的,就是尽量把人安排到最合适的岗位上去,然后跟踪过程,关注结果,做出评判,制定策略,采取行动。
  在张恒的私下授意下,何洁并没有再招周雅凛四人母校的学生,而是找了另外一家叫联华的职校,签下了10名明年6月份毕业的应届生。
  这同样是出于长远的考虑,公司必须平衡内部的人员结构,不能让某一个天然形成的派系做大。
  此时香江的职校非常开通,这10人的就业合同一签,人就可以跟着过来公司,最后的半年算是实习,到明年6月份回去拿个毕业证就行了。
  除了分到大恒印纸的6人,剩下的4个人,此时跟在张恒身后,他们会进入大恒科技,暂时担任工程师们的助手。
  张恒相信,经过几个月项目的熏陶,哪怕没有基础,哪怕只是做最底层的助手,他们也能稍微有些了解街机,到时候,就可以派他们出去推广街机了。
  一楼和二楼的厂房都已简单装修完毕,装修公司正在全力装修三楼的办公室和实验室。
  办公室和实验室是张恒最看重的,他先坐着货运电梯去了三楼。
  之前签合同时,他给装修公司的要求是必须使用最环保的材料,哪怕贵些都无所谓,为此林良每隔一天都要带着特聘的监理过来,核对进货清单,抽查现场材料,监督施工细节。
  昨天得到通知,林良已经到了,见张恒进来,带着监工上来打招呼,张恒笑着寒暄两句,确认过材料和工期都没有问题后,放心离开。
  接下来他直接去了一楼,街机项目组前期工作还没完全结束,一些购置的设备今天会搬到一楼暂时放置,项目组所有成员也会在这边等待老板的检阅。
  一楼空旷的厂房内,靠墙摆放着一小堆箱子,几个人正往箱子上贴着公司最新出厂的标签贴,见张恒进来,连忙停下手中活计,用炙热的目光看着他,“老板好。”
  进入公司已经第五天,信息并不算闭塞的他们早已知道老板的发家史,也同样了解最近大恒印纸的火爆情况。
  其他不说,信心和士气是绝对高昂的。
  “我先和王工谈下,等会再找你们。”张恒笑着点头。
  王淑芬带了一个女孩过来,是她从观塘一家塑胶厂挖来的助手,名叫马艳,中学学历,工作后又在深水埗化工夜校进修了化工基础和制剂学。
  张恒态度温和地寒暄几句,年轻女孩激动地脸色通红,一个劲点头。
  “这俊俏小老板,以后该造多大的孽啊。”王淑芬心里嘀咕,脸上温驯地笑。
  等工厂搬过来后,王淑芬就要和李叔配合着把胶水的最佳配比尽快确定,然后要马上投入到聚合物黏合剂的独立研发上,任务不可谓不重。
  张恒不懂化工,只能把自己的要求告诉她们,再提供足够的资源,让她们自己去摸索,最后他说道:“王工,小马,胶水这块,公司就靠你们了,需要资源向行政部提出来,公司会全力支持!”
  王淑芬和马艳连连点头道:“我们一定不辜负老板期望。”
  张恒回到箱子跟前,林文灿主动给他介绍箱子里的东西。
  张恒上次从张哲峰店里买来的仪器都装来了,又新添置了示波器,万用表,频率计,信号发生器,频谱分析仪,多功能稳压电源,调压器等一大批电子仪器。
  另外还购买了一大批元器件、工具和辅料,如ram和rom,三端稳压电源,运算放大器,高频三极管,电容,电感,电阻,电烙铁,剥线钳,热风枪,焊锡丝,连接线,松香,手套等等。
  王淑芬这边同样购买了很多化工仪器和实验器材。
  数量最多的反而不是这些,而是参考资料和书籍,装了满满三大箱。
  张恒翻看了书籍清单,拍拍开盖的箱子,笑道:“你们把香江所有的专业书籍都淘干净了吧。”
  “香江的专业书籍还是太少,我们跑过所有大小书店,在鸭寮街上又搜寻了一整天,好不容易才收集到这些。”卢云插话道,没有注意到王淑芬在瞪他,“老板,能否从国外再购买一些?”
  张恒当即点头:“可以,你们整理一份清单,交给我看下,我让何总监联系国外书行,对了,王工,你那边也别忘了写,另外需要订阅的期刊,也要写上去。”


第095章 EDA系统
  几个技术男很开心,王淑芬却担忧地说道:“老板,我们已经花掉3万港币了。”说完,小心观察着张恒的表情。
  “这些钱算是基础投资,买来的也是公司财产,值得!”张恒一言定音。
  张哲峰笑嘻嘻凑上来:“老板,我们能否申请购买一台电脑。”
  “电脑?”张恒饶有深意地看着他,“具体些?”
  大中华地区流行的“电脑”这个词语,其来源前世有人考证过,最早出自湾湾范光陵先生1965年所著《电脑和你》,这是华人写的第一本电脑相关书籍。
  在这本书中,范先生开创性地把英文“electronic puter”(电子计算机)重译为“电脑”。
  “美国dec出品的lsi…11。”张哲峰很不好意思,声音越来越轻,“香江有代理商,6万港币一台。”
  “1万美元出头!?”王淑芬惊叫起来,卢云拉了下她手,她一把甩开,气呼呼瞪过去。
  张恒疑惑道:“这是小型机/吧,我记得dec出产的是pdp系列啊。”
  张哲峰笑着解释:“lsi…11是pdp…11今年新出来的改进版,内核换了威腾(western digital)提供的四组cpu(中央处理器),体积更小,运算速度更高。”
  林文灿插话道:“我们想用它来模拟运行街机系统。”
  “直接用搭建出来的街机系统不是最直接吗?”张恒疑惑道。
  “老板,这方案是我提出来的。”卢云还是甩开了妻子的拉扯,加入进来。
  “我们就做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