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替明-叫天-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借助火把的亮光,可以看到街上或者被烧得残垣断壁中都横七竖八地躺着不少尸体,能看见得地上,全都有着和普通地面不一样的深色。

不用猜都能知道,那是鲜血染红的地面,血水之多,用稍微夸张点的说法,那已经血漫这座残破的城池了。

“本兵,还是回城外大营吧!”有一名穿高阶武将服的人对站在箭楼上望着外面的那位老人说道。

本兵,在明代是兵部尚书的别称。这位虽看似年迈,头发胡须全白,但身体壮硕的老人,就是大明勤王军统帅,有兵部尚书头衔的孙承宗。

没有反应,这位老人只是盯着残破的城内,双手紧紧地抓着箭楼窗户,仿佛那边是逃跑的建虏,他要用双手掐死他们为永平的这些百姓报仇。

另外一名穿大红文官袍子的年轻人见孙承宗没有反应,他也踏上一步,站到了孙承宗的另外一面,低声劝道:“本兵,您以如此高龄征战月余,指挥勤王军收复滦州、泺州、乐亭、迁安、遵化、永平等城池,建虏为之闻风丧胆。您可一定要保重身体,大明不能没有您啊!”

听到这话,边上的延绥总兵吴自勉心道自家中丞的马屁拍得好,他也跟上一步,抱拳说道:“这永平城里的都是剃发易服的鞑子,被建虏临走屠城,是他们活该。本兵大人当保重……”

永平城投降的时候,以白养粹等人为首,主动剃发易服,恭迎建虏入场,因此吴自勉有此一说。

不过他的话没说完,却见孙承宗猛地转过头,怒视着吴自勉,冷声喝道:“要不是尔等军人无能,他们至于抛弃祖宗,剃发易服又落得被屠城的下场么?”

吴自勉吓得不敢看他的眼睛,当即退后一步,低着头抱拳不敢吭声。但他心中却在嘀咕:自己真是拍马脚上了,替关宁军和蓟镇那些人当了出气筒!

洪承畴看了下自己这个心腹,心中微微有点不满,不会说话就不要说,想吸引孙本兵关注,回去多读个十年书再说。

但吴自勉毕竟是他的手下,被孙承宗当了靶子发泄怒火,对他也不好。因此,他在稍微缓了缓之后,才出声劝道:“马总理已带前军去追奴酋阿敏,本兵早点休息,明天说不定还得劳累,千万保重身体才是!”

孙承宗微微点头示意,表示自己知道了。对于洪承畴,他还是很欣赏的。这一次收复京畿之地的沦陷城池,洪承畴出力不少,表现可圈可点。这个面子,还是得给他的。

不过孙承宗见爱新觉罗阿敏竟然不死守永平这座坚城,反而把迁安的人口都押到永平,连同投降他们的那些官员全部都屠了逃走,心中就已经认定,建虏不会再停留在关内,肯定逃出关去了,明天最多是听取捷报而已。

孙承宗虽如此想,但也真是觉得有点累了。勤王军虽多,却是属于不同地方,且良莠不齐,协调作战费了不少心思。不但如此,还要分一大部分精力应付朝廷那些猪同僚和崇祯皇帝的催促。

这大明江山每况愈下,不知道还能撑多少年啊!孙承宗心中边想着,暗自叹息地下了箭楼,往城外的中军大帐而去。

第二天凌晨,天色才蒙蒙亮,朝阳还没跳出东边的天空,就有十万火急地信使骑马直闯大营。不一会,未着官服的孙承宗就在中军大帐见到了这名信使。

“马总理昨夜尾随急追建虏,在清水明月关遭建虏伏击,人马损失过半,请本兵速派援军。”信使一边简要的说了下后就动作很快地双手递上一封求援信。

孙承宗听了大吃一惊,从建虏撤退的迹象判断,他们是真得败退出关,并没有一丝诈败的痕迹啊?

对于这一点,以他和建虏交手多年的经验判断,是很肯定的事情。再说了,建虏真还有再战之心,也没必要接连抛弃迁安、永平这些坚城,还屠光了投降他们的官员、百姓。

如果以这些为代价,只是伏击了大明勤王军的前锋,那这代价也太大了,无论如何都是不划算的。

孙承宗没法理解建虏的行为,他皱着眉头一目十行地看起马世龙的求援信。确认事情千真万确之后,就不再犹豫,马上开始召集各路将领,应对这诡异的事情。

而在清水明月关,城头上飘扬着建虏的旗帜。城头上的建虏严阵以待,没有一丝只是想杀回马枪后逃跑的意思。

关内的守备府内,有两人坐在左右主位上喝着茶说着事。能看出来,他们应该是差不多的等级。

其中一个,就是被孙承宗以为会逃出关去的阿敏。此时,他正被另外那人数落着。

“你啊,怎么晕了头做出如此之事来。”那人放下茶杯后,看着阿敏摇头道,“要不是大汗刚好领军经过撞到,等你自行逃回沈阳的话,就算你能逃过不死,怕也是圈禁的下场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阿敏逃回了沈阳,就如同他所说,落得被圈禁至死的下场。

阿敏的脸色不好看,转头看着他说道:“大哥,皇太极的威望真是如此之高了?”

能被他称为大哥的,除了爱新觉罗代善之外,别无他人。

代善脸色也不好看,点点头道:“是啊,前所未有的战绩!我看以后还是算了吧,大汗确实比我们强,更适合当大金国的大汗。”

听到代善在私下里,连对皇太极的称呼都改了,不由得有点黯然。

他沉默了一会,脸上有有点疑惑地问道:“他这次又领军出战,为什么不直接进关?要是打败了勤王军,明军短时间在京畿之地就再无反抗之力了!他为何反而要千里昭昭地赶去打什么叫天军?”

498牛刀杀鸡

阿敏的先头部队刚逃出关,就刚好撞到了皇太极领着大军经过。知道阿敏的打算后,皇太极勃然大怒。

他要求阿敏一定要守住关内的钉子,哪怕只有一个清水明月关都可以,甚至还让代善留下帮他,共抗勤王军。自己则带着其余人马继续西行,说回来之后再一举歼灭勤王军。

其他贝勒将领都支持皇太极,让阿敏势单力孤,只能听从。也因此,他才有机会先伏兵阴了明军前锋后回放清水明月关。

对于阿敏问得问题,代善稍微沉默了下,然后才缓缓地说道:“大汗所思,乃是长远之计。我们这么多年来,和明军战无不胜,可以说,如果明军不是龟缩在坚城里面,早就被我大金灭了。”

说到这里,他转头看着阿敏,凝视着他的眼睛继续道:“相对腐朽没落的明军来说,大汗更重视新崛起的叫天军,敢主动攻击我大金,要是眼下不管,等来日羽翼一成,我们大金的付出就会非常大!”

“哦,新崛起的叫天军?”阿敏一听来了兴趣,却也有很大的疑问道,“以前怎么没听过?”

代善点点头,给他解释道:“确实,以前没听闻过。但这次鳌拜确认了袭击我们大金的军队来自西部,而刚好有东逃投靠我们大金的察哈尔部,把这崛起的叫天军情况说了……”

听着代善说着有关叫天军的事,阿敏有点不以为然地打断道:“就凭林丹汗和什么顺义王的那点实力,就我镶蓝旗一旗也能杀他们个片甲不留,那叫天军,何至于重视到如此程度?”

他身为四大和硕贝勒,自然也有一定的领导能力。知道大金刚从明国京畿之地掠夺了大量钱粮人口,正是消化吸收,壮大大金实力的时候。如今却劳师动众,还拉着大军远赴归化城,实在有点不划算!

谁知代善却很是严肃,非常认真地盯着他的眼睛道:“别忘了,我们祖宗当年崛起没多少年,就灭了辽国,还俘获了宋国的两个皇帝。这比起我们如今,怕是更要强上一筹吧?”

代善说到这里稍微停顿了下,然后语气变得稍微有点沉重地道:“但是铁木真崛起草原,我们的祖先并没有重视……”

后面的话不用他再说,阿敏也知道他接下来说得意思了。看来皇太极就是闻到了一丝危险苗头,想在叫天军成长之前,就用牛刀杀鸡,彻底扑灭叫天军。

他缓缓靠上椅背,闭上了眼睛想着这事,心中涌出了一股疲惫感。

这么多年来和皇太极明争暗斗,看来真得是争不过他啊!不过要是他铩羽而归的话,说不得还能再争一争。

不过这可能么?阿敏想着,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

再说多铎听到多尔衮还有一个时辰就要到后,心情一下好了不少。

对于叫天军探马的挑衅举动,他也改变了想法。认为叫天军探马只会以多欺少,等大金哨骑大举出动,他们就不敢硬碰硬,灰溜溜地退回去。

他命令哨骑继续压制叫天军探马,不能让叫天军知道多尔衮的大军将至。而自己则回中军帐安排了下事情后,亲自往东迎了过去。

当天下完全黑下来时,多铎终于见到了匆匆赶来的多尔衮。

不过还没等他说话,多尔衮就示意他边走边说,问他战况如何。

对于多尔衮这位关系极好的同父同母兄长,他自然是非常信任的,当即把这两日的情况,稍微详细地说了一遍。末了,恨恨地怒声道:“哥,你别拦我,我已传令下去,要用归化城内所有人的脑袋做京观!”

多尔衮皱着眉头,他知道自己这个弟弟是不能吃亏的性子,连日都在归化城下碰壁,又心疼那么多巴牙喇兵的损失,肯定是要报复。

对于攻下归化城之后屠城的事儿,多尔衮并不在意。他又细问了多铎几个问题后,心中大概有了印象。

这支新崛起的叫天军也算是骁勇敢战之军,但好像没经历过大的守城战,对于应对多铎的攻城并不熟练。

于是,他下了结论,多铎这几天并没有蛮撞,还成。自己突然到来,叫天军肯定不知道。以两倍的兵力,突然发动夜袭,应该能一举而克。

想到这里,他便微笑着表扬道:“不错,你刚好准备了那么多云梯,我这旗也挑些精锐出来,和你那边一起攻之,当能一鼓而下!”

多尔衮的军队连日行军,要说不疲乏那是不可能的。可眼下刚好是个机会,他也就不介意自己这边挑出一些精锐,和多铎那边的精锐一起,突然从四面一起强攻归化城。

这样的话,就能以最短的时间,用最少的损失把归化城攻下来了。

夜色慢慢地越来越深,而建虏却没有一点动静,让毛彩贵等人都松了口气,躺在炕上说着话。

“叫天军的侦察营今天又割了不少建虏哨骑的脑袋回来,真是厉害啊!”

“是厉害,我去数了下,整整三十一个首级,全是金钱鼠尾的真鞑子。这要是拿到关内的朝廷去,怕是能升几级官了!”

“……”

听着同伴的讨论,毛彩贵翻了个神,压住了一边的耳朵,同时说道:“建虏该是怕了,今晚就好好休息吧!”

他刚说完,同伴还没来及答话,就听到他突然破口大骂道:“他娘的建虏,又来骚扰?”

同伴们一听,噤声稍微停了会,果然听到了大量的马蹄声。

“烦不烦啊,每天晚上这么搞,有意思么?”有一人恼火地说道。

这次,其他人倒也没说,继续听了会后,果然没有厮杀声,和昨晚的骚扰一样。

毛彩贵等人忍不住,也跟着骂了一会,就不再理会城外的动静,努力让自己入睡了。

城头上,建虏开始骚扰的后半夜,是刘大能轮值。他见建虏夜深之后,又开始没完没了地骚扰,心中真是恨不得带着自己的骑一团,出去狠狠地冲杀一阵。

有铁甲重骑开路,出其不意地打击建虏,就不信他们不败。毕竟城外才一个正白旗,一共也就三千多人而已。

499不好

PS:感谢野子路的月票,谢谢阿史那沙毕的捧场!

不过这也只能想想而已,就算自己再老资格,也不能违背胡宽的命令而感情用事。

刘大能郁闷之下,便带着自己的护卫开始巡查。各个岗位必须按照要求执行,该警惕的警惕,该还击的还击,该休息的休息等等。

夜色越来越深,估计要不了一个时辰,就会迎来新的一天。

在离归化城东五里左右的草原上,一队队的骑士摸黑刚集结在这里。黑压压的,根本看不清有多少人数。

在队伍的前头,被一大群人簇拥着的两人,看着远处归化城微弱的火光,听着马蹄声阵阵,其中一人透着兴奋忽然说话道:“哥,看到了吧,叫天军就这么麻木地应对,最多射几支火箭而已,能有多大鸟用。一会大军突袭,管叫他们措手不及。”

这是多铎的声音,他说话的对象,自然是多尔衮了。

按照他的想法,到达这里的第一个晚上差点就打下来,虽然很遗憾但也让城里的叫天军知道了大金的厉害。

第二个晚上骚扰了一夜,城里的叫天军又大呼小叫地,绝对没休息好。

眼下今晚又骚扰一夜,城里的叫天军肯定已经疲惫不堪,这从他们那有气无力地应对措施,就可以看出来。

如此一来,自己这边兵力忽然增加,云梯数目的储备也已足够,突然攻城,至少有九成把握能打下来。

多尔衮了解他的计划,心中也是同意。但小心无大错,他当即吩咐一声,叫过几个负责攻城的将领。

虽然看不清他们的面容,但多尔衮还是环视着他们的模糊面孔,沉声强调道:“再强调一次,叫天军擅长火器。城头上布置有虎蹲炮,因此攻上城头就不要防守,直接杀进敌人之中,让他们不敢开炮。”

“对。这点一定要注意,攻城之前要再强调一次。要不然的话,第一次攻城就已经把归化城拿下来了。”多铎在边上一边附和着,一边又想起那五十多个巴牙喇兵,就忍不住有心疼的感觉。

几个将领一起低声称是。正准备领兵前往其他三个方向时,多尔衮忽然又开口叫住他们,再次提醒道:“叫天军还有一种火炮非常厉害,据察哈尔部的人说,比红夷大炮要厉害好多倍。你们要小心,遇到这种火炮的攻击,没法第一时间解决的话,就尽快撤回来!”

这些都是他们两兄弟的奴才,是他们在大金国图谋将来的本钱,就算多铎一时忘记。但多尔衮可不会忘记,知道保存实力的重要。

有关这事,多铎也被多尔衮再次耳提面命,知道轻重。不过他听到多尔衮交代时,还是插话道:“趁夜突袭,就是要避开这等火炮。夜幕之下,这种火炮应该没有用武之地,你们只要尽快攻上城头就可以了!”

他说这话,也是有依据的。因为他已经来了两天。两个晚上不管是骚扰还是真攻,都没有见到这种火炮。

这几个将领听了后。再次称是,见两位主子再没有吩咐,便领着手下出发了。

约莫过去了半个时辰后,顾尔布什回来了。向两位主子禀告道:“城头一切正常,还是以零星火箭应对。除此之外,并无其他动静。”

多尔衮点点头,抬头看着远处的归化城。心中估摸了下,再次发起冲击,就算被射出的火箭发现真有骑兵冲向城下。也会有个缓冲时间反应。这时,第一波箭雨落到城头的时候,应该云梯也靠上去了。

以第一批巴牙喇兵的实力,这次又不再拿盾牌,快速攻击的话,应该能多处城墙一举攻破。就算有个别城头被虎蹲炮扑灭,也不耽搁大金勇士从剩下的地段攻破城头。

想到这里,多尔衮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脑中又转起了别的心思,想着怎么去和皇太极打交道,从而让自己两兄弟从这个事中获得足够的好处?

夜色深沉,已是到了黎明前的黑暗。根据建虏的骚扰习惯,应该在黎明到来之前还有一波骚乱。眼下的安静,估计会再一次被马蹄声打破。

刘大能想着,一边有点发困,张大了嘴巴大大地打了一个哈欠。

正在这时,果然又听到了隐约的马蹄声,正从远及近而来。刘大能也不以为意,反正刚巡查完一轮,一切都按部就班地,并没有什么差错。

忽然,他觉得有丝不对,仔细一想,猛地想了起来,这一次的马蹄声好像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多,而且四面八方好像都有传来。

一个念头马上闪现在刘大能的脑海中,这次建虏是玩真的了!

就在这时,城墙外侧几丈远的地方,犹如闪电一般亮起,不,是比闪电还要耀眼,猛然地出现。

紧接着,“轰轰轰”地巨大轰鸣声,接二连三的响起,仿佛山崩地裂一般的动静。细微的“噗噗噗”声音也跟着响起,这是天上下泥土碎石的声音。

城墙里侧,投石机边上,原本还在无聊地掰手指,或者靠在墙侧休息的叫天军将士,在听到那巨大的爆炸声时,仿佛突然被泼了一盘冷水,猛然地跳了起来,习惯地开始点燃摆在发射位置的土制燃烧弹,然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击发这配重式投石机,一颗颗土制燃烧弹便腾空而起,越过城墙,砸向城外。

他们速度之所以这么快,是因为接到的命令是:当自己负责这一段城墙外面的炸药包地雷被引爆,那么就马上发射一发土制燃烧弹。如果听到警锣也响起,那么再快速发射两发土制燃烧弹,而后听城头观察哨的结果反馈,决定后续的动作。

城头上,那防箭棚子上响起密集的“嘭嘭嘭”的仿佛下雨一般的声音,借助炸药包炸开的亮光,警锣毫不迟疑地响了起来。

黎明来临之前的这一刻,原本寂静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