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黄金渔村-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敖沐阳觉得这没什么好笑的,就耸了耸肩。
  颜青城兴致勃勃的笑道:“我应该把他刚才的样子拍下来,那混蛋是出了名的不要脸,干什么事都能理直气壮,看看他这次怎么有脸留下继续吃饭。”
  说到吃饭,敖沐阳其实没吃饱,农兴彪这人太恶心了,简直就是个暴富版的金宏,行为处事跟混子一样。
  他把这评价说出来,颜青城道:“你说一点没错,他就是这样的人,简直就是个不要脸的疯子。走吧,咱们不理他,我带你去选渔船。”
  买船跟买车可不一样,这东西是要订做的,船厂虽然财大气粗,可也不会做出一批船来进行现货发售。
  船业有句话叫,买船不贵养船贵,要保养一艘船是很难的,要保养新船更难,所以船厂除了一些推出市场的量产型小船,大船都得订做。
  敖沐阳要买的就是一艘大船,颜青城带他先去码头参观了几艘即将交付的渔船,然后找来销售员和工程师跟他沟通。
  他的目标是拖网渔船,这是最常见的船种,颜青城带他先去看的就是这种船。
  码头上停泊着一艘新船,这船的马力一般,是480kw1300转济柴6190主机供应,有600齿轮箱,速比是6。97:1,螺旋桨直径2。3米,螺距2550,带有330KW的证书,长度是二十一米,价格是一百六十万。
  敖沐阳看过后摇头:“有点小了,我想要一艘更大的渔船,因为我可能会去深海。”
  颜青城虽然是总裁,可对于自家船只的型号了解的很清楚。
  不用业务员回答,她直接说道:“跟我来,带你去看一艘大船。”
  她带着敖沐阳进了船坞,一座主体已成的大船出现在他们面前。
  这艘船上了防护漆,通体雪白,长度怕不是有六七十米、宽度有十四五米,舱房分为三层,船后有吨起锚机、扫线绞车、吉尔森绞车等重型工具,矗立于船坞中,如同巨怪!
  敖沐阳倒吸一口凉气道:“这船霸气。”
  颜青城骄傲的昂起头说道:“这是我们请丹麦和挪威的顶级船业团队所设计出的一款渔船,总重两千八百吨,净重九百吨,冰冻舱的舱容达到1450立方米,采用南极心3x冷冻通道,有4做卧式片式冷冻机……”
  听着介绍,敖沐阳大为震撼,这是一台真正的海洋巨兽,有这样的船别说中国海域内的深海区,就是南极北极也能去的了!
  这船自带生产线,设置有加工舱可以在船上进行鱼虾加工,其中有4个分类机和煮沸器,可连续加工85到100吨的熟虾,可以说是一座海上工厂。
  仔细参观了一遍,敖沐阳摸了摸鼻子,问道:“这船多少钱?”
  他知道自己买不起,颜青城带他仅仅是来参观罢了。
  可是报出来的价格依然让他倍感震撼:“一千四百万美元,这艘船是为国外一家大型渔业公司所生产,如果是国内客户购买,价格更贵。”
  敖沐阳点头表示明白,国家为了支持国内重工建设,对一些外贸订单有优惠,提供了返税等利好政策。
  不过即使是这样,一千四百万美元也太恐怖了,这可是八九千万人民币,接近一个亿呢!
  看过这艘船,敖沐阳再出去看其他的渔船,感觉那都是小东西,随便买买就行了,也不必太在意什么。
  离开船坞,颜青城重新问道:“你现在有什么想法?”
  敖沐阳道:“其实我来之前已经确定了目标,现在看完这艘船,已经没有什么想法了,随便买一艘得了。”
  说着,他自己笑了起来。
  颜青城问道:“你起初订的价位是多少?”
  敖沐阳道:“三百万到四百万之间吧。”
  “船的要求呢?”
  “百吨以上,稍微大点的船,功能可以简单一些,只要是一艘拖网渔船就行。”
  颜青城笑道:“那么,你可以选择的余地是很大的,你再跟我来。”
  在她的带领下,他们重新回到码头,来到一艘大船跟前。
  “这艘船的长度是三十八米,型宽是六点六米,型深是三点四米,吃水深度方面,空载一米,满载二点八米,总重308吨,净重220吨,证书载重是380吨,你觉得大小怎么样?”
  听了女总裁的介绍,敖沐阳忍不住点头:“大小超出我的预期了,可是价格估计也超出我的预期吧?”
  这是一艘单甲板、单底、单壳的双拖渔船,从驾驶室里看配套设备,已经相当先进,是龙头村从未有过的好船。
  颜青城微微一笑,道:“三百五十万,这价格应该在你的接受范围内吧?”
  “这么便宜?”敖沐阳颇为吃惊,这船这个价格,可是相当实惠了,在他看来,这船的价位应该是五百万以上。
  颜青城说道:“放心,价格就是这个价格,我再给你介绍一下它的主机设备,你看看你是否满意。”
  “这船的总机是XCW8200ZC—66型柴油机,标定功率是960KW,主发电机是柴油机WD12CD255—15型两台,标定转速900r/min,双控功率993KW,另外还有两台MP—H—220—4发电机,额定功率22KW,可以用于生活所用。”
  “航速方面,它能达到12节,续航力是3000海里,航员人数的极限是26人。扣除发泡外,渔舱净容积是315。10个立方,淡水舱容积33。81个立方……”
  听过介绍,敖沐阳连连点头:“完全够用,但为什么价格这么便宜?”
  他还是心里有疑惑。
  颜青城笑道:“因为这是一艘二手船,不过它的行驶里程还没有一千海里,仅仅出海了两趟而已。”
  她继续介绍,原来这艘船是蓝色船工不久前卖给南方一家捕捞公司的新船,结果公司账务出现问题,尾款没有结清。
  蓝色船工对其进行了起诉,捕捞公司无奈,只能把这艘船退回以抵消尾款。
  “三百五十万是尾款加上其他费用,我可以以这价格将船卖给你。”颜青城爽快的说道,“虽然它是二手船,但我可以保证,船的质量没有任何问题,你可以当新船一样开,还能现在就开船回去。”


第227章 渔村震动
  巨大的渔船开在海面上,乘风破浪,气势一往无前。
  敖沐阳站在船头,心里有些发虚。
  卖龙虾、卖各种鱼加上他在京都打工攒下的钱,他身上总共才有不到四百万,这还得感谢鹿执紫帮他卖掉阴沉木书桌赚到的一百万。
  这一艘船买下,他身上剩下的钱只够加满柴油出两次海了。
  最终,他还是决定买下了这艘船,因为这实在是一艘让渔民不能拒绝的好船,其物美价廉之夸张,让他至今无法相信。
  他检查过了,船上的仪器设备都跟新的一样,船员舱里甚至有一多半舱房还没有启用,上面包的塑料膜都是崭新的。
  颜青城建议他贷款买船,可敖沐阳没有贷款的习惯,他的心里有着很传统的小农意识,房子和车船这样的大件东西,他还是希望彻底买到手。
  在他看来,只有这样才算是属于自己的,贷款买的跟租的差不多,没法当成自己的东西。
  虽然腰包空了让他心虚,可有这样的大船在手,他心里又有了一种底气。
  渔民有了船,那还有什么可怕的?
  另外,买下这样一艘船也是他在心底给父母的一个交代,他的父母忙碌了半辈子,省吃俭用只是买了一艘十多米的小船,然后碰上风暴之后就消失在海洋中。
  他知道,父母更希望有一艘这样真正的大渔船,如果当初父母开的是这艘船出海,面对暴风天气或许还有一搏之力。
  渔船开回龙头村码头,几乎已经触底,村里的码头可不是蓝色船工那样的优良港。
  开船的是颜青城给他安排的驾驶员,敖沐阳有海船民证,但没有船舶驾驶证,所以他只能开小游艇,而且不能被查到。
  这种大船,他没有资格驾驶,也没有能力去驾驶。
  颜青城对他很够意思,答应从船厂借调给他的这名驾驶员可以一直帮他开船,直到他雇佣到驾驶员。
  不过敖沐阳谢绝了她的好意,敖大国有船舶驾驶三等适任证书,可以驾驶未满五百吨的船只,这艘船就不满五百吨。
  崭新的大渔船靠上码头,码头上的村里人纷纷好奇的看。
  有人眼尖看到了船头的敖沐阳,顿时大声叫道:“小阳哥,这是谁的船?”
  船靠上码头,敖沐阳听清了他的话,就笑道:“我的。”
  语气尽量低调沉稳,但依然掩饰不住隐藏其中的骄傲之情。
  码头上的人大多呆若木鸡,只有脑筋转的慢的敖千莱说道:“呀,阳子,你买船了?这船真威风,村里还没有这样的大船哩!”
  村里最大的船就是敖志义的龙头号,可是跟这船相比,龙头号小了好几圈,而且形如破烂。
  其他人反应过来,顿时七嘴八舌的问了起来:
  “你的船?阳哥,真的假的,你买了船?这样的一艘船?多少钱啊!”
  “哇塞,阳哥,你别逗我们玩啊,这船不得大几百万上千万?”
  “阳哥你中奖啦?还是捕捞到一个金枪鱼群或者弄到了一条大黄唇鱼?买这船得多少钱啊!”
  敖沐阳含糊的笑道:“二手船,不值什么钱。”
  他放下船梯,村民们顿时一窝蜂涌了上去,那叫一个热情洋溢。
  敖沐阳带驾驶员和机轮工上了岸,他在敖沐风的农家乐给他们开了个房间,晚上请他们一起吃饭,以表谢意。
  他买了新船的消息跟旋风似的在村里刮了一遍,很快,全村人都知道他买了一艘四十米长的大渔船。
  对渔民来说,这比在城里买房什么的还要威风的多,此后一直到晚上,到敖沐阳家里询问的人络绎不绝。
  最吃惊的当属敖志义,他出海归来没有他的船位了,于是他就对着这艘新船发脾气,要让村里人去通知这船的主人挪开。
  他以为这是外地的渔船暂时停靠在村里的码头上。
  然后,有人告诉他这船是敖沐阳新买的,他连问了三遍,最后待在船上看着这艘新船发怔,好像变成了一尊雕像。
  有了船不代表就能出海,这么大的渔船可不是三两个人能玩得转,要有船长、大副、二副、轮机长等人员配置。
  另外,渔船要出海还得挂靠到渔业公司或者船业公司,这方面倒是简单,蓝色船工可以提供挂靠业务。
  买了船回来,敖沐阳忙碌起来,他还得给渔船注册各种信息,比如注册船号、船名等等。
  船名他早有准备,作为龙头村的村民,村里渔船最合适的船名就是龙头号,但这船名已经被敖志义用了。
  于是,敖沐阳加了个字,将船名定为:大龙头号……
  据说得知他这个船名后,敖志义摔碎了手里的茶壶,然后又用强力胶给粘了起来。
  从十一月上旬忙活到中旬,敖沐阳总算将大龙头号的手续办完了,这样他正式可以出海了。
  可是好事多磨,十一月中旬开始天气阴沉,天气预报说一场入秋的第一场大雨来了,很大几率是一场暴雨。
  这样,敖沐阳自然不敢出海,虽然他的船很大,可吨位并不算大,在海上遇到风暴依然很是危险。
  不过没事,大暴雨来了不能出海,他可以干别的事来寻求收获。
  村里有老人擅长编竹篓,敖沐阳看了天气预报后去了村后一间老房子里。
  这老房子的主人叫敖志满,三个儿女中两个特别不孝顺,唯一孝顺的小儿子夫妻却在海里出了事,剩下他只和一个孙子相依为命。
  敖沐阳走到村后,看到一个跟敖小牛差不多年纪的少年在门口打磨什么,就问道:“敖金福,福仔,你爷爷在家吗?”
  少年抬头看了看他,收起手里的打磨工具就跑回了老院子里去。
  敖沐阳只好敲门,敖志满的房子和村里其他家庭的房屋不同,他的房子围着院子盖了一圈,建起了一圈的厢房,院子很小,空间逼仄、光线很差。
  听到敲门声,一个驼着背的老头握着块黄色石头走出来看了看,敖沐阳说道:“四爷爷,我是阳子,你现在还编葫芦鱼篓吗?”
  老人笑着招手道:“阳子呀,进来。你问什么?葫芦鱼篓?编,家伙什都在,说编就能编。”
  敖沐阳点头:“那成,现在什么价格?帮我编上两组,下暴雨的时候我去湖边弄点秋鱼上来。”
  老人摆手道:“要什么价格?你帮我老头子修房子不也没要钱?”
  敖沐阳道:“这可不一样,四爷爷你说好了,好歹给你个本钱和力气钱。”
  老头很倔强:“不行,你帮我修屋子没要钱,我编几个篓子要什么钱?明天我叫福娃给你送过去。”
  敖沐阳好说歹说,老人不同意,他只好先行离去。


第228章 鱼篓
  第二天,小雨淅沥淅沥的下了起来,厚重的阴云悬挂在半空,虽然已经是中午,可天色依然很暗,如天气预报所言,一场暴雨正在酝酿。
  敖沐阳准备了皮靴和铁铲,敖千莱摘了梨子给他推过来,看到他的装备后问道:“阳子,你去干啥?准备抗涝吗?”
  听了这话,敖沐阳失笑:“抗什么涝?一场秋雨而已,我去龙涎湖挖坑陷鱼去。”
  他们正聊着,沉默寡言的敖金福背着一摞的竹篓来到他家门口,怯怯的站在外面看着两人。
  敖沐阳招手:“来,福仔,进来,阳叔这里有梨子,你过来拿着吃。”
  少年看了眼淡白光亮的大梨子,然后摇摇头,放下竹篓就要走。
  敖沐阳拉住他,拿出两百块钱递给他道:“喏,给你爷爷,这是工本费。”
  少年将手背在身后,抿着嘴连连摇头,态度很坚决。
  敖沐阳将钱塞进他口袋,他立马掏出来扔在地上。
  敖千莱看的很眼热:“哎,你个傻娃子,有钱不要是不是脑子有问题?”
  敖金福总算开了口:“我爷爷不让要,我回去了。”
  说完,他撒腿就跑。
  敖沐阳想抓他没抓住,少年速度很快,跟条游鱼似的,身影灵活。
  将军以为他要拦下少年,立马来了个飞奔,挡在前面一脸的不怀好意。
  面对膘肥体壮的将军,敖金福吓得小黑脸惨白,显然他很害怕狗。
  敖沐阳赶紧收拾了一袋子犁,又从屋檐下摘下一条一米二长的马鲛鱼鱼鲞,然后追上敖小福一起递给他:“喏,拿回去给你爷爷吃。”
  敖金福犹豫,敖沐阳板起脸道:“怎么,你爷爷也说了不准要我家的水果吗?不给你钱了,把这吃的拿回去,你爷爷老咳嗽,给他蒸梨吃,这个治咳嗽。”
  听了这话,少年快速看了他一眼,沉默的提起了鱼鲞和梨子,低着头奔跑离开。
  敖沐阳回家,顺手将门口的竹篓提到了小推车上。
  这些竹篓大概有八十公分高,从外面看截面像是数字8,整体来看像是开了口的葫芦,两头粗大、中间纤细。
  这是一种传统的渔家捕鱼工具,不管鱼虾蟹还是泥鳅黄鳝从口里钻进去,都会立马掉到篓肚中。
  因为竹篓中间纤细,掉进去的鱼虾蟹很难再爬出来,哪怕竹篓里灌满水,它们也无法逃脱。
  推着小车,敖沐阳趁着雨势还小去了龙涎湖。
  雨打湖面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点点雨水落下,溅起无数的小水波。
  一群南飞的大雁在空中盘旋,它们组成了人字形,一只大雁在前面领路,后面一群追着飞,在空中连连盘旋,看样子想要落下避雨。
  阵阵海风刮过,敖沐阳下意识的紧了紧衣服,这天有点冷了,冬季已经不远了。
  秋季大雨,龙涎湖的湖水会上涨,这时候是挖坑陷鱼的好时机。
  什么叫挖坑陷鱼呢?就是在湖边挖坑做陷阱,把这些葫芦竹篓放上诱饵放入坑里埋起来,等到湖水上涨漫延过竹篓,一些鱼虾蟹会钻进去。
  这样,等到雨水停歇来捞鱼篓即可。
  敖千莱跟着帮忙,他膀大腰圆有力气,一张铁锨挥舞的飞快,没多会就错落有致的挖出了几个坑。
  在湖边挖坑有讲究的,敖沐阳有确切目标,他们挖坑的地方得有目标的活动痕迹,这不是简单的活。
  别看敖千莱傻乎乎的,他却是个好渔夫,因为从小到大,村里的人可能就他是一心一意学着怎么从湖里、海里讨生活,从未三心二意过。
  分成两组把所有鱼篓都埋下去,敖沐阳在上面散布了一些水草,然后回家等待。
  路上敖千莱说道:“阳子,抓到鱼分我点?”
  敖沐阳干这活只是心血来潮,他想要回味童年时期的一项活动,并不是为了有什么收获。
  于是,他痛快说道:“行,没问题。”
  傍晚开始,海风增大,雨势增大,一场秋季暴雨降临了!
  新屋已经可以住了,杜雷帮他购买的家具家电都已经送到,装修散味也差不多了,毕竟装修找的是自己人,用的是好材料,没什么污染。
  不过敖沐阳住惯了老屋,他决定等到天冷了再去新楼,前些日子他找敖富贵一家帮忙修缮了屋顶,上面铺盖了一层厚厚的海带草,不怕风吹雨打。
  看着外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