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笑傲尘世-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企业的发展呢?你有什么规划?”永梁问道。
  “企业发展规划?这我没想过。”姜洪亮诚实地说道,在永梁面前,他可不敢吹牛。
  ………………………………


第四十三章 喜讯(为书友王大能的打赏加更)
  “你有没有想过,咱们这个蔬菜市场如果火爆了,别的地市可能会跟风?到时都来种菜怎么办?”永梁问道。
  “这个我还真没想过。永梁,你说说。”姜洪亮说道。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记住这八个字,随时出现的市场波动,随时用这八个字去衡量,就能保证咱们这个市场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还有一条,目光不能太短浅,要立足国内,放眼国外,考虑考虑国外市场需要什么,然后有意识地引导菜农去种什么。到时候要实现‘菜价我说了算’这个目标,管他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永梁说道。
  “菜价我说了算?你是说通过咱们的努力,把咱们这个市场建成国内最大,甚至世界最大,让他们都来咱这里买菜,咱的定价就是全球的定价?”姜洪亮被永梁描绘的前景刺激地眼前一亮,要是那样,自己可就太牛逼了!
  “对。要朝这个目标前进,好好想想吧。”永梁说着站起来,“好了,跟你聊了聊,我也就放心了。走,莲儿早就去你家了,咱们也走吧。”
  “哎,好。你要不说我都忘了还有我妹妹呢。”姜洪亮不好意思地说道。
  两人遂起身往长辉而去。
  ……
  永梁和秀莲在姜洪亮家盘桓了一下午,到天黑才返回潍青市里。
  在车上,永梁跟秀莲说了姜洪亮的变化,秀莲高兴地说:“真的?他真的能行?”
  “虽然在战略眼光上还不算高明,但日常管理已经没有问题了。我可以十分肯定地对你说,你哥已经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已经成功地从一个花花公子转变成一个有用的人才了。”永梁说道。
  “哎呀,太好了。永梁,谢谢你。要不是你当初揍他一顿,后来又把他领上正路,弄不好,现在他已经在监狱里过了。”秀莲非常兴奋地说道。
  永梁心中也是非常惊奇,前世的时候,姜洪亮确实是进了监狱,号称“南霸天”的姜庆岱自从儿子入狱,也得了脑血栓一病不起,此后姜家就一落千丈,再也没有恢复往日辉煌。难道这也是自己重生给姜家带来的变化?
  “不用谢我,各人有各人的造化。他能有今天,外力的作用不是决定性因素,而是他有了上进之心,内在的因素才是决定性的。”永梁说道。
  “理是这个理,但没有外力的作用,他内心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再说,照我妈那样的溺爱,他心里会起积极的变化?怕是适得其反。惯子如杀子,一点都不错。所以,我还是得感谢你。”秀莲倒是脑子非常清醒。
  “嗨,说得这么生分。还是那句话,这是天意,也是各人造化,我可不敢居功。”永梁说道。
  ……
  十四大胜利闭幕,从京城回到潍青的许文全立即召开了常委会,传达十四大会议精神。
  传达完会议精神,许文全兴奋地说:“同志们,我再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在分组讨论期间,中央领导同志参加了咱们省的讨论,在会上我做了发言,根据省委领导指示,我重点介绍了长辉县搞蔬菜大棚的做法,并把已经取得的初步成果进行了汇报。没想到中央领导非常感兴趣,当即表扬我们服务农业、服务农村的意识强,希望我们戒骄戒躁,争取更大的成绩。”
  说到这里,他停了一下,众位常委都激动地鼓起掌来,特别是张文燕,自己主持的这项工作能得到中央领导的首肯,这是莫大的荣耀啊,心里能不激动?
  许文全待掌声稍歇,接着说道:“说到这里,我要重点感谢一下张市长,她上任时间不长,一到任就深入基层进行调研,第一天就发现了长辉县三才村搞冬暖式大棚菜和反季节蔬菜的做法,并迅速形成自己的意见,促成了长辉县蔬菜产业化。这个事不仅说明张市长有出色的执政能力,更说明了她心中装着老百姓。从她到任才多长时间,到现在才二个月吧?而长辉县出现大棚菜这个事不是张市长来了以后才出现的吧?为什么其他领导就没有发现这个亮点呢?这个问题值得大家深入思考啊。”
  “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一段时期,中央、省里,以及有关部委甚至科研单位,都会对长辉县蔬菜产业化的事更加关注,我们市委市政府,要在深入学习十四大报告的同时,密切关注并积极配合长辉县委县政府,把蔬菜产业化工作搞扎实。”
  许文全说到这里,看向张文燕,问道:“张市长,请你讲一讲。”
  张文燕此时已经按捺住了激动的心情,她优雅地拢了拢短发,不紧不慢地讲道:
  “听了许书记传达的十四大会议精神,以及中央领导对我市蔬菜产业化的指示,我感到很兴奋,也很激动。这说明,我们紧紧围绕提高农民收入的工作方向是对的,市政府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初步成效。刚才许书记表扬我,说我有出色的工作能力,这我可不敢当。这件事之所以这么快地推开,我觉得应该感谢市委、王大义还有德高集团。市政府是在市委领导下工作,没有市委和许书记的支持,这件事根本就不可能推行下去,更遑论这么快。王大义同志担任三才村支部书记十四年来,顶着冷嘲热讽,砍掉三十五亩庄稼,搞大棚试验,成功以后,没有藏私,手把手把技术传给村里人,再辐射到邻村,这才有了三千个大棚的规模。第三个要感谢的是德高集团,他们在没有任何企业和个人敢于投资这个产业时,毅然出手接下了这个事。大家可能有所了解,德高集团的产业很广,盈利能力都很强,人家是看不上蔬菜这点利润的,那为什么还要接手?就是人家孙总说的,作为企业家要有百姓情怀,致富不忘乡亲。这个产业不赚钱她也要做,如果老百姓在这个产业上挣了钱,她说她就赚了。德高集团已经投入一个亿,后期还要投资二个亿,可要回收成本,估计得用十年甚至更长。这样一个良心企业,来到我市投资,的确是我市人民之福,难道不应该感谢吗?”
  ………………………………


第四十四章 妙招
  张文燕的讲话引来众常委频频点头,大部分人认为她讲得非常中肯,也有部分非常冷静的人却想:“这个女人运气也太好了吧?眼看无人接手,却出来这么一个良心企业,背后有什么猫腻不成?似乎也不像,无利可图的事能有什么猫腻?真像她说的那样高尚?怎么叫人觉得有点不大可信呢?”
  张文燕继续讲道:“下一步,我们准备加大工作力度,把长辉县蔬菜产业化的事做大做强做扎实,让百姓受益面进一步扩大。会后,市政府会督促有关部门和长辉县政府拿出下一步工作规划,报常委会研究。”
  说到这里,张文燕结束了自己的讲话。
  随后,许文全做了总结讲话,他说:“会后要在全市掀起学习十四大会议精神的热潮,组织部门和宣传部门要切实负起责来,做出相应的学习计划和宣传计划。除此之外,市政府要抓紧做好长辉蔬菜产业化的后续规划,夯实现有基础,有序推广扩大,以迎接下一步领导视察、外地参观的热潮,力争让领导有讲头、参观者有看头、老百姓得甜头。”
  ……
  张文燕回到市政府办公室,办公室外已经有好几个局委办一把手等待她接见。她没有理会,而是先给永梁讲了常委会的内容,说:“现在看来,下一步视察的、参观的,都不会少。永梁,你觉得咱们下一步的规划应该如何做?”
  王永梁也没有想到这件事会产生这么大的效应,前世的时候确实有中央主要领导来长辉视察蔬菜基地的事,但那是在二十一世纪,距现在还有十好几年呢,难道由于自己的出现,催生了长辉蔬菜产业化的事,历史也将随之改变吗?
  他不确定,心下有些迟疑。
  张文燕见他不说话,以为他没有想好,就说:“你好好想一想,有什么好点子咱们一会儿交流。我先见见外边那几位。”
  永梁答应一声出去了,把几位领导依次请进来。
  在此期间,永梁猛然想起前世长辉很火爆的菜博会,是啊,可不可以把菜博会提前呢?诸事提前,它为什么不能提前?
  此念一起,思绪再也遏制不住,他开始细细思考。
  先看举办菜博会的好处。一是可以尽快打响长辉蔬菜的名声,这就好比做了一个大大的广告;二是可以带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促进种植面积扩大,加快蔬菜基地建设的速度,就相当于设立了一个短期目标,多方使力,速度肯定加快;三是可以带动其它产业。就像办奥运会、世界杯,赛事本身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抵不上投入的,但它可以带动旅游、餐饮、消费等等,这些隐蔽的收入是巨大的。
  再看举办菜博会的条件。
  最重要的思想基础已经具备。中央和省委的重视,王大义的示范带头作用,蔬菜公司目前出现的供不应求的局面,方方面面已经不需要动员了,肯定都会发力。
  其次,长辉的蔬菜种植面积虽然还是太小,但已经初具规模,一万多个大棚,再加上露地栽培蔬菜,也算可以了。如果各方后期发力,大棚数量达到二万个,露地栽培面积再进一步扩大,也不是不可能。
  第三,蔬菜品种已经达到500多个,距前世菜博会品种最多时的2000多个还差很多,但第一期也勉强可以了。
  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强呢?
  前世的时候,菜博会的举办日期是每年的四月二十日到五月二十日,那么就还是这个日期就是了,没必要改动。
  长达一个月的时间,考验的是长辉县的接待能力和水平。硬件设施就是一个问题,不说别的,就是餐饮住宿就难以解决。长辉目前拿得出手的,只有一个县委招待所,只有半年时间,这个问题能解决吗?
  如果不能解决,难道还要自己在这里建一个梁恩饭店?要不要建呢?效益有保证吗?
  永梁又细细地想了一下,效益应该是有保证的,以后潍青和长辉就迈入了快速发展轨道,在这两地建酒店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时间来得及吗?只有半年的时间肯定来不及,要是有现成的大楼直接买过来,然后直接装修,至于服务培训,应该没有问题,梁恩酒店已经有一套成功的模式了。
  永梁想得出神,以至于张文燕来到他面前,他都没有反应。
  “永梁,永梁!”张文燕敲了敲永梁的办公桌,唤了他几声。
  “啊?人都走了吗?”永梁一看,张文燕办公室里已经没人了。
  “想什么呢?人走了你都不知道?你这秘书干得够有水平的啊。”张文燕戏谑地看着他道。
  “想出一个妙招,我得跟你显摆显摆。”永梁笑道。
  “行,到饭点了,去我家吧,边吃边聊,怎么样?”张文燕说道。
  “好。”永梁答应一声。
  两人回到张文燕家,张华梅已经做好了饭。
  “小梅,饭做得多吗?永梁要在这里吃。”张文燕问道。
  “饭是够,菜少点,就两个,我再炒个菜吧?”张华梅答道。
  “行。”张文燕答应一声,坐到沙发上,永梁隔着茶几和她对面而坐,茶几上摆着果盘,里面有各种已经洗好了的时令水果。
  “永梁,你说说,想出什么妙招了?让你那么专心?”张文燕拿起一个苹果,递给永梁,永梁摆摆手表示不要,她就自己吃了起来,边吃边问道。
  “市长,你说,举办一个蔬菜博览会怎么样?”永梁说道。
  “蔬菜博览会?什么意思?你详细说说看。”永梁一开口,就成功地把她的注意力吸引住了,以至于苹果也不吃了,就停在她性感的嘴唇边。
  永梁咽了口唾沫,继续说道:“现在形势非常明显了,中央领导的肯定,省委的重视,已经把各方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如果不出意外,长辉县的蔬菜产业很快会出现一个井喷式发展的局面,这时我们要做的就是要保证把种出来的蔬菜销售出去,而且还得卖个好价钱,所以,就需要我们尽快在全国打响长辉蔬菜的名号,办蔬菜博览会,就能达到这样一个目的。”
  ………………………………


第四十五章 池晓军的态度
  永梁把举办菜博会的好处、现有成熟条件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说明。
  张文燕在永梁说话时一直没有吃苹果,怕影响听永梁说话。永梁说完,她什么也没有说,而是慢慢地吃起苹果来,借此来思考永梁说的这件事,至于苹果的滋味她是一点也没尝出来。
  永梁说的菜博会的事无疑是可行的,唯一欠缺的是长辉县的接待能力和接待水平,这一条似乎不会影响大局。
  潍青距长辉只有一个小时的车程,潍青可以承担一部分接待压力。况且还有半年的时间,要强化长辉的接待能力,似乎时间上还来得及。
  张文燕想的是另外一件事。
  她想的是王永梁的使用问题。
  永梁跟自己已经一年多了,无论是赈灾义演,那篇惊世骇俗的文章,还是长辉蔬菜产业化,他都把参谋和助手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每每遇到难题,都是他出点子支妙招,秘书做到这样,已经是登峰造极了。
  但由于身份所限,他只能出点子,而不能发挥治事才能,让自己往往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比如他出的这个菜博会的点子,自己是市长,肯定不能亲力亲为,不亲力亲为,永梁就没有借口插手其中,完全放手让别人干,自己又不放心。
  可不可以放他出去,让他充分发挥才能?
  目前来看,自己已经站住了脚跟,如果有人再想给自己出难题,只能是自取其辱,所以再把永梁留在身边反而不如放出去起的作用大。
  如果放出去,既让他能尽情发挥,自己也方便在遇到难题时随时可以咨询顾问,什么职务合适呢?
  张文燕在脑子里把有关职位都过了一遍,好像只有督查室主任合适。
  督查室又被称为市长的“督军”,专门负责督办重大事项,让他参与到菜博会筹办工作中去,名正言顺。
  唯一不好说的是级别。督查室主任是正科级,而他才是副科级。要是给他提一级,年限似乎短了点,他工作时间还不到两年。
  要不就让他代行主任职务?那就太对不起他了,给自己立了那么多汗马功劳,别人不知道,自己还不清楚吗?
  她内心纠结不已。
  “喂,想什么呢?”永梁轻声问了一句。
  “哦,永梁,我在想是不是应该把你放出去。”张文燕被永梁的话从沉思中唤醒,她的想法和心思自然无需瞒着永梁。
  “放我出去?为什么?”永梁一时猜不透她的想法,诧异地问道。
  “市长,吃饭了。”
  张文燕刚想回答,就听张华梅喊吃饭。
  “走,边吃边聊。”张文燕说道。
  两人在餐桌就坐,张华梅炒了三个菜,还做了一个西红柿鸡蛋汤。
  “永梁,喝点吧,一人一瓶啤酒,怎样?”张文燕说道。
  “我是没问题,你行吗?”永梁问道。
  “我也没事。不知怎么,特别想喝一点。”张文燕说道。
  永梁闻言到酒柜里拿出两名啤酒,张华梅拿过来两个杯子,永梁把啤酒起开,递了一瓶给张文燕,自己面前放了一瓶。
  张文燕倒了一杯,跟永梁一碰,一口喝干了。
  “永梁,我是这样想的。”张文燕抄了一口菜,把自己的想法合盘托出。
  永梁想了想说道:“行,你的想法我赞成。级别暂时还是不要动,因为我工作年限太短了,工作两年不到就提正科,会让人说三道四。有好多工作很多年的老干部,可能一生都上不了正科,就因为是你的秘书,两年不到就上正科,确实不好。再说,我也没有拿得出手的工作成绩,过去做的那些,你知道,但别人不知道啊。”
  “永梁,那就太委屈你。让你给我卖力,还不能给你什么好处,我觉得太亏欠你了。”张文燕一脸的不好意思。
  “嗨,没事。这样更好,不是更显得你公正无私么?等我有了工作成绩,工作年限也够了,你不给我提级,我也得跟你要啊。”永梁说道。
  “行。既然你也同意,咱就这么定了。”张文燕也不墨迹,爽快地做了决定。
  ……
  下午上班以后,张文燕就把段红娟叫到办公室,两人商议筹办菜博会的事,很快就达成了一致意见。
  段红娟走了以后不久,永梁接到副市长池晓军的电话:“王秘书,市长有没有时间?我想去给市长汇报工作。”
  “池市长,你稍等,市长正在批阅文件,我去看一看。”永梁说道。
  “好的,你不用放电话,我等着就行。”池晓军说道。
  态度这么好?永梁心里想着,来到张文燕跟前请示。
  “哦?”张文燕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