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鉴宝秘术-第15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4600万人民币。

    “老板,褚遂良是谁啊?”

    爱莲娜对书法那自然是一窍不通,更不明白上面那位所说的褚遂良是谁。

    张天元给他简单介绍了一下:“褚遂良工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传世墨迹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

    反正就是说,这位是个很牛的书法家。

    历代书法评论家对褚遂良在书法上的造诣都有较高评价,也指出其不足之处。

    唐人李嗣真《书后品》说:

    “褚氏临写右军,亦为高足,丰艳雕刻,盛为当今所尚;但恨乏自然,功勤精悉耳。”因而把他的书法列为上品下。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中所辑张怀瓘《书断》称褚遂良“善书,少则服膺虞监,长则祖述右军”。说褚遂良的正书不在欧、虞之下,行书草书则在其下;并把他的隶书、行书列入妙品。

    清人戈守智《汉谿书法通解校证·述古卷》引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说:

    “褚书如熟战御马,举动随人意,而别有一种骄色。”

    今人杨仁恺《中国书画》评褚书说:

    “他的书法融欧、虞为一,方圆兼备,波势自然,结体较方,比欧、虞舒展,用笔强调虚实变化,节奏感较强,晚年益发丰艳流动,变化多姿。唐人评其书风‘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

    这厮有个很有意思的典故,张天元记得非常清楚。

    话说太宗死后,传位高宗李治,在李治册封武曌皇后之前,大臣们有很多是坚决反对的,其中就以河南公兼大书法家褚遂良、赵公长孙无忌、英公徐世勣等反应最为强烈。

    他们想力谏高宗,长孙无忌想第一个进去劝谏,因为李治决心已下,这个时候谁去阻挡他,无异于去送死。

    褚遂良拦住了他道:长孙太尉是国舅,如果事情不顺利,就会让皇上背上一个向舅舅发怒的名声,这不好!

    徐世勣说:请让我李勣先进去吧!

    褚遂良说:李司空,你是国家的重臣,一旦事情难办,就会让皇上背上一个治罪大臣的坏名声,这样不好。褚遂良我出自布衣,没有立下一点功勋,只不过受太宗宠遇,这才有了今天,况且今天正是我报答太宗的恩情之时,如果我不去,何以面对先帝的在天之灵啊!

    于是就第一个冲了进去,结果,褚遂良妙语连珠,竟然把高宗暂时说服了,册封皇后之事,就暂时束之高阁,武后入宫,也就后延了一段时间。

    当然,今天这事儿跟武后没什么关系,关键还是那副拓本,究竟是真还是假。

    按照那光头所说,这拓本是宋人拓下来的褚遂良的《善才寺碑》。

    “这份拓本底价是一千美金,感兴趣的老板可以上来仔细鉴定一番,不过注意不要弄坏了,否则大家面上都不太好看。”

    黑市交易并非像人们想象中的那么混乱,张天元上一次的遭遇,只能说是一次意外。

    而这一次就比较幸运了。

    这整个过程,感觉跟正式的拍卖也没多大区别了。

    为了安全起见,所有的东西都会放在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一件一件拿出来亮相,这样即便是出事儿,最多也就是损失一件东西,而不至于全部都被人给抢去了。

    现场甚至给客人们提供了强光手电筒这种非常方便的工具。

    不过鉴定归鉴定,但都是简单排队上去看上一两眼而已,跟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也差不多,除非是眼力非常高明之人,否则的话其实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的。

    关键还是时间太多,而且还不允许去碰触东西,这对于鉴定,自然增添了不少的麻烦。

    不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客人们也是有自己的办法的。

    东西放在那里,完全可以通过手机拍摄成照片,从个个角度拍好,拿到下面去仔细鉴赏。

    只要上面有什么瑕疵,那肯定是逃不过这些人的眼睛的。

    毕竟来的这些人,要么是专家,要么就是带了专家的有钱人。

    初验的人大约有三四十个,大家表现的都比较克制,估计也不敢在这里捣乱。

    毕竟这里是黑市,你要是捣乱,别人可能不会跟你讲道理,搞不好就直接送你一枚枪子儿了。

    即便是有人看出什么来,也不会说出来的,而是埋在心底,只为自己接下来的购买做出一些参考。

    张天元本来就不是一个多嘴之人,今天这事儿更不会开口。

    他是来寻宝的,不是来寻仇的,安安静静鉴宝,才是正题。

    张天元已经仔细看这幅拓本卷轴了,碑帖拓本的价值肯定不如直接写于纸上的书法。

    不过褚遂良是唐代人,他的书法要保存到现在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能刻在石碑上。

    然后由后人拓印下来。

    而且这个还是全文拓本,十分齐全,如果是真的,那么东西的价值估计超过数百万人民币。

    一千美金弄到手,那绝对是划算的。

    毕竟这可出自“初唐四家”之一褚遂良之手的碑文。

    而且拓印之人,那也不是无名之辈。

    当然,前提是这东西是真的,如果是赝品,而且是现代赝品,那基本上就是一文不值了。

    买回去擦屁股还嫌擦黑了呢。

    “老板,你怎么不上去鉴定?”

    爱莲娜剑别人都已经鉴定完毕了,张天元还在那儿敲着二郎腿不上去,便疑惑地问了一句。

    张天元笑着摇了摇头道:“没那个必要。”

    当然是没必要了,因为东西本就是赝品,上去鉴定了结果也是一样,纯粹就是浪费时间而已。

    他可没那么多的闲工夫。

    他们说话的时候,台上那些初验的人已经结束了。

第三一八零章 假的也买() 
光头笑着说道:“先生们、女士们,既然初验已经结束了,那么想必诸位心里头都有了底儿,接下来可以竞价了。”

    竞价的环节那才是关键。

    “老板,你的话还没说完呢。”

    爱莲娜忍不住道。

    “我不上去,是因为那东西是一件赝品,没必要去看。”

    张天元开门见山地说道:“从此碑的题跋来看,可能有些人会认为是褚遂良书,原因是碑文首页有褚遂良书等字样,但时期关键之处谬误太多,应该是某个后学临摹的。

    首先碑内虽云洛省褚遂良书,遂良钱塘人,封洛省郡公,非洛省人,可疑一也;

    褚公,显庆三年一六五八一卒于爱州,至神龙时,褚卒已四十八年矣,可疑二也;

    中宗即位,建元神龙才二年,即改景龙,无十一年,可疑三也;

    武后称制,在褚卒后二十七年,而碑内有则天之号,可疑四矣。”

    说到这里,张天元见爱莲娜一脸茫然,就干脆打住了:“总之你记住了,文中多有谬误,与事实不符,其实只要一点,就可证明是赝品了,别的都不用看。”

    “不是说地下黑市基本都是真货吗?怎么还有假的东西?”

    爱莲娜惊讶地问道。

    张天元摇头苦笑道:“你这是听谁说的啊?地下黑市没有假货,那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别的地方我不是很了解,不过在中国,古玩造假这一行可以说是从古至今,长盛不衰,虽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儿,可这就是事实啊。

    中国史上着名的作伪地有很多。

    作伪古字画、古玉以苏省最为有名,行里话把苏省的作伪古玩叫做苏省片,此外还有扬省片、广省片等。

    晚清到民国初期,帝都的作伪也很有名,帝都后门桥的作伪称之为后门造。

    这些都是专业人士在作伪,里面还不乏一些名家,明朝的江南一带,连唐伯虎、祝允明这样的名家都参与过作伪,一般人根本看不出来。

    中国史上有五次收藏热,而这同时也伴随着五次作伪热。

    至于国外其实更多,日本到现在仍旧在大量仿造中国的瓷器和书法到处兜售,欧洲也不乏类似的事情出现。”

    “这行业这么赚钱,搞得我都想去干了。”

    爱莲娜听了张天元的话,不由有些心动。

    造假的成本毕竟很低,卖假自然就是暴利了。

    “我给你的钱不够花吗?”

    张天元有些不高兴地看了爱莲娜一眼问道。

    “那倒不是,我就是开个玩笑。”

    爱莲娜吐了吐舌头笑道。

    “我告诉你,除非是特殊情况,否则我对造假那是向来非常不爽的,你如果想要造假,那就不要在我手底下干了,我也养不起你这样的人。”

    张天元这番话,说的非常严肃,倒是吓了爱莲娜一跳。

    “老板,别生气啊,我真就只是开个玩笑。”

    爱莲娜是真着急了,她的一切都来自于张天元的馈赠,如果没了张天元帮忙,恐怕现在不是蹲监狱,就是被人给直接做掉了,哪还有今天这悠闲自在的生活。

    “开玩笑就好。”

    张天元也不会在这个事情上去跟爱莲娜纠结,这个女人自从跟随他之后,还是非常卖力的。

    这个时候,已经有人在对那份拓本叫价了。

    “一千五!”

    “两千!”

    “两千七!”

    虽说这份拓本如果仔细去判断的话,得出是赝品的几率还是很高的。

    但黑市这个地方,托儿是比较多的。

    报价最起劲的,不用问,肯定就是托儿了。

    不过这些家伙如今也学聪明了,不会一个劲儿瞎叫,而也是装模作样地跟旁边的人商量商量,或者打个电话,最后咬牙切齿地叫价。

    给人的感觉,好像他们也不想叫价,只是东西好,所以不得不叫似得。

    东西最后居然攀升到了六千美金的价格。

    六千美金,即便是放到现在,也是四万多人民币呢,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

    “我能不能再上去仔细看看?”

    到了这个价位,虽然说在场的人都出得起钱,可谁的钱那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所以为了确定拓本的真伪,还在继续叫价的一个人站起来说道。

    “当然可以,只要您参与了之前的报价,那么就可以进行复验,这是您的权力!”

    光头主持人笑着说道。

    那人顿时松了口气,然后走上台去,把那拓本又仔细看了几遍。

    可惜这人分明是没抓住关键。

    这幅拓本,如果从书法上来判断,根本无法辨别真伪,因为是拓本,本来就是从碑文上拓印下来的,自然与褚遂良的书法别无二致。

    要判断,就得看碑文的内容。

    可这上面很多字在场的许多人都认不全,自然也无法做出什么有价值的判断了。

    复验等于是白搭了,那个人继续报价。

    东西的价钱一直涨到了一万美金。

    其中的两个托儿选择了闭嘴放弃。

    他们也知道见好就收,不然东西就砸手里了。

    而花费一万美金购买这幅拓本的人,其实也未必不知道这东西是赝品,之所以买下来,纯粹应该就是想要拿假货去忽悠更大的傻子吧。

    很多假货就是这么流入市场的,因为有些人觉得这跟真品没多大区别,他们有销路,完全是可以当成真品卖的。

    别的不说,就说咱们国内送礼之风盛行。

    不敢直接送钱的情况下,就有很多人送书法字画之类的东西,送礼的人不懂,收礼的人也不懂,这赝品字画一样可以卖上高价,还被人当宝贝一样收藏着。

    接下来的几件拍品,有真有假,不过即便是真的,也都是大路货,不怎么样,张天元连多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

    他甚至怀疑自己今天是不是来错地方了,实在是有点失望。

    爱莲娜冲旁边努了努嘴道:“老板,那头肥猪也一直没出价,看起来是个行家。”

    张天元摇了摇头道:“还真是人不可貌相啊,这家伙不仅有钱,而且眼力也不错,估计跟咱们一样,在等更好的东西呢。”

    不管是正规拍卖行还是地下黑市,一般情况下,东西都是越到后面越好。

    尤其是黑市,更是如此了,压轴戏,那绝对是最震撼的东西。

    (未完待续……)

第三一八一章 殉葬印() 
前面那些叫价的人,那都是没钱的,真正有钱有眼力的大佬,都等后面的好东西出炉呢。

    “接下来这件拍品比较有意思,它是一件唐代的官印,而且品相完整,保存非常不错,有兴趣的人,可以出价了,底价是两千美金!”

    光头的声音再度响了起来。

    这东西底价并不高,毕竟只是官印而已,如果是隋代官印还更值钱一些,唐代官印就稍微差点了。

    并不是说技术上的差距,而是因为存世多少有别。

    隋官印遗存甚少,今见仅“广纳府印”、“观阳县印”、“桑乾镇印”3种。

    唐印遗存较多,罗振玉《隋唐以来官印集存》著录近20种,近年各地亦时有发现,标准品有甘州藏族自治州牛头城出土的“蒲州之印”、和疆吉木萨尔县出土的“蒲类州之印”、和疆吐鲁番文书上钤印的“安西都护府之印”、“天山县之印”等。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中书省之印”、“唐安县之印”也是唐印标准品。

    就算是外行也知道物以稀为贵的道理。

    不过如果东西是真的,买下来倒也不错。

    毕竟张天元的神罗博物馆里头,唐代官印还是一个巨大的缺口,他一直就想着怎么能够将这个缺口给弥补住。

    板刷头接着说道:“下一件拍品,唐代通州县印。”

    还是跟之前一样,愿意买东西的,上去初验。

    张天元也走了上去,毕竟官印这玩意儿,距离远了,你还真未必能辨别出来这东西的真假。

    唐朝官印都以铜水直接铸成,上面留有鼻钮,钮就是官印的把手,钮上有眼酷似人鼻,故称鼻钮。

    官印上署印与职官印并行。

    官署印是指某官府衙门的公章,职官印是指某任官之官印。

    晋以前的官印多是职官印,官署印少见,今虽发现有钤于敦煌写经《杂阿毗昙心论》残卷上南朝南齐的“永兴郡印”。

    但当时这种印制并未普及,因而遗存的大量南北朝官印仍是职官印,至隋唐时才大量出现官署印并遗存下来,如隋“广纳府印”、唐“蒲州之印”。

    唐代官印还喜欢使用宝、印、记等印章名称。

    “宝”是唐皇帝御宝的称谓。

    自秦至隋皇帝印均称玺,唐武则天时始将“玺”改称“宝”。

    以后曾复称玺,至开元元年,帝印称“宝”遂成定制。

    “印”是县署一级以上的官印称谓。

    “记”、“朱记”名称始见于唐,县级僚属或相当于县僚属的低级机构和官吏的官印用此称。

    宝、印、记是唐官印的等级区别,此制为宋以后各朝所沿用。

    这个时候的官印淘汰了秦汉以来沿用的方寸阴文官印印式,全部使用阳文大印。

    这时官印边长多在5厘米上下,由于印大,已不宜于佩带,因而印纽形态也逐渐改变。

    这时官印先用环纽,它是从南北朝印的鼻纽演变而来的,隋官印环纽还基本保持了南北朝官印的鼻纽形态,至唐初,印纽纽体加高,跨度窄,孔长,形状已完全不同,唐后期,纽已无孔,习称橛纽。

    隋唐官印印文均与印体一同铸出,书体属小篆系统,但笔画圆转特甚,印面布局疏朗,每印均加细线边框,有时代风貌。

    官印制作,个别是铜质朱文小篆。

    由于印面加大,印文笔画又细,显得空疏,因此有的官印入手下手用屈曲回旋的篆书,以求填满充分其空间。

    早年有很多人说:“唐官印印文用九叠篆。”此话欠准确。

    其实九叠篆在唐官印中仅是入手下手阶段,多数官私印有二三叠者,皆不够九。

    少许用九叠文于官印中,那是宋、元以后的事了。

    在制作的编制上,一是承袭隋代用铸,二因此蟠条入印。

    在印文中的“印”早年,常出现有“之”字。如“×××之印”。

    应该说,这方官印不管是年代还是印文,似乎都与唐代的官印有着非常大的共通点。

    但是却有个问题,那就是没有鼻钮,这还不是最致命的。

    最致命的是这官印居然不是金属的,而是陶土烧制而成的,这差距可就大了。

    很多人看了几眼之后就纷纷摇头放弃了。

    张天元却摸着下巴,若有所思地走回了自己的座位上。

    “老板,东西不对?”

    张天元点了点头道:“嗯,不是唐朝的官印,更不是隋朝的官印,官印不可能用陶土烧制,光是这一点,就不对劲了。”

    “这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