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回80当大佬-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顾骜知道,明年年初他即将调动实习关系去外资委,继续追随局长和包处长的脚步。
根据他后世仅有的历史知识,他知道到82年为止,“外贸部”会改为“外经贸部”,而这个“经”字,就是从外贸部吸收外资委后得来的。
这也是国家在早年摸索后、对外贸、吸引外资等创汇工作总结出了新的经验,进一步防止“政出数门”而做的机构调整。
这也意味着,外资委只会存在两年,然后就被吸收了。
而吸收合并后的外经贸部,主要干部会以外贸部为主任命,外资委这边的人,则面临一个尴尬的出境。
尤其是外资委这边、原先从几个重工业部委下属外事局调过去的领导干部,因为他们的工作性质与“工业”更贴近,到时候还会面临一波转岗。
而最有可能的,就是调到同样82年才成立的“电子工业部”——这个部是那一年从“四机部”的班底基础上改设成立的。
国家之所以要在82年同步设立电子工业部、并且抽调一些外事人才过去。也是因为看到了韩国、湾湾的电子工业布局起家史后,摸清了“电子工业是一个极度需要外国上游产业链配合的行业”,需要统筹更多的进出口管理政策。
如同前面举的最简单例子:你要搞电子工业,十几年内国家都搞不出自己的高端芯片,如果外汇管制与其他行业一样,不许免税的来料加工转口贸易、不设计一套进口芯片专项专用的备案管理制度,这个行业又如何建设?
即使有些低端芯片,国内实现了国产化,但如果是侵权逆向的,又如何出口?
正如顾骜这次搞游戏机用到的Z80芯片,乃至原先的8080,就算80年代后国内靠逆向工程的手段攻破了,但制造出来的产品也只能在国内使用。如果顾骜拿着用了这种芯片的游戏机卖到日本去创汇,妥妥地被英特尔告到底裤赔完——
中国要84年才有专利法,而且很长一段时间执行上有松动。但日本可是专利法非常完善的国家,你产品的销售地跟日本沾边了,逆向工程的水货直接就是死。(机械类的东西就没这么严了,你把对方的结构逆向了,稍微改改,对方还不太容易告你。芯片盗版的话一告一个准,扯皮的机会都没有)
正因为电子工业部对外国上游产业链的需求、被卡脖子的程度最紧密;对下游创汇市场的外国法关切也最紧密,所以电子工业部成立之初,就注定是所有工业类部委中,对“既懂技术,又懂外事商贸法务”的综合型人才,需求最高的。
那些从工业类部委外事局挪到外资委干两年、再返调回电子工业部的官员,几乎个个都会被重用和得到高升,仕途速度比正常快得多。
顾骜估计,等自己两年后正式毕业时,外资委也快寿终正寝了。他也会被老上司带到新的部门去。
而他就准备把这一番理由、修饰一下、去掉穿越者才知道的穿帮点,用自己的推演预测口吻,向韩婷安利。
让她相信,“我是为了帮助国家摸索电子产业与国际上下游产业链的新配合形式”,才搞这块“试验田”的。
第137章 摸索前行
“我就是这么认为的,虽然还没有任何政策趋势支持,但我觉得目前成立外资委统管创汇工作的规划,依然与外贸部存在职能重叠。我们这些技术出身、又懂西方商务和知识产权法律的人才,最终归宿只会是未来某个国际产业链矛盾特别凸出的新产业部位。”
“别以为预见未来很难,只要国家坚持开放的路线,大多数事情都是可以通过观察比我们先发的西方国家的历史经验,来以古鉴今的。
我们现在的开放建设,和30年前日本刚刚战后重建、然后赶上韩战契机快速复苏,是何等的相似。日本人30年前发生过的事情,我们现在也会面临。
韩国人和对岸湾湾人10年前,甚至15年前发生过的事情,我们未来多少也要考虑。所以,我觉得电子信息产业会成为国家将来参与国际产业链的重要突破口。这不是我瞎猜的,我只是借鉴了韩国和湾湾前几年的布局而已。”
一个穿越者,如果要想让自己的合作伙伴相信:他一会儿要说的话,不是因为他穿越才知道的,而是他“预见和洞察力强大”的结果。
那么,他该如何欺骗呢?
别的历史阶段,顾骜不知道。
但是在开放后的中国,他很清楚——那就是假托一件事情,在30年前的日本、10~15年前的韩国/湾湾发生过。
(注:75年左右,大陆和湾湾其实是差不多穷的,南北棒也差不多穷。所以是湾湾和韩国赶上了电子信息产业这一波风口,与大陆、北棒拉开了15年的差距。
凭良心说,常凯申搞经济是真辣鸡。他带去那些黄金储备其实没对湾湾经济起什么作用,因为都是养军费花掉了。湾湾当时400万人口要养60多万军,还有海空装备,压力已经超过“1户1丁”的军队比了。)
后世连预见房价崩盘的写手们,都在拿日本80年代中期广场协议、湾湾韩国98东南亚金融海啸等类推预演呢,相信的人还不是多如牛毛。
如果到了90年代后期甚至新世纪,国人看多了这种论调,或许还会多个心眼想一想。但是在79年,这绝对是一种船新的视角,连韩婷这种放眼看世界的人,都被唬住了。
顾骜估计,自己以后想预言历史、聚拢团队人心的时候,至少可以靠这一招鲜吃遍天、吃到80年代中期,都没小弟敢反驳。
至于再往后要如何更换士气鸡汤配方,那都太遥远了,边走边看吧。
……
“说得我都心动了呢,虽然没有名分级别,终究是换了一条秘密战线为国家做贡献、踩一块试验田——怎么感觉我成了那种南下趟雷摸石的特区干部?”
韩婷跟顾骜深入聊完之后,长出了一口气,如是感慨。
顾骜费尽唇舌,终于可以欣喜:“韩老师,这么说,你是答应了?真是太好了,我一直在担心,那边的事务要是完全交给香江人,可不放心呐。”
就顾骜如今的势力而言,他是真找不到更好的人选,作为他在日本那边的代言人了。
韩婷虽然不懂技术,但毕竟有将近10年工作经验了,跟各国外国人都打交道很熟练,适合处理各种突发情况。至于技术,找个术业有专攻的对口人才,向韩婷汇报就是了。
“你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早就挤兑得我没台阶下,还装无辜!”韩婷并非真怒,却也娇嗔地拍了顾骜的手背一下,以示惩戒。
居然算计、利用到自己老师头上。
顾骜才不理会被她教训呢,连忙涎皮赖脸地实锤具体条件:“韩老师,我这儿暂时给不了你正式编制,去了外国,也不讲究这个。所以我能做的,只是在港资公司那边的合同上,以及薪酬上给您些优待,您看可以么?”
听顾骜提到利益,韩婷又冷静了一些。她捋了一下马尾辫,轻嗔薄怒地提醒道:“虽然我们国内没有这方面的规定,但美国人日本人那边,这种‘对方当选掌权时利益输送、卸任后收受好处’的龌龊事,可是不少。你难不成又想腐蚀我?!”
顾骜微微有些汗颜。
如今国内普遍廉洁,那些“掌权时办事、退休后拿钱”的龌龊,都还没被发明出来呢,也没学坏。没想到韩婷见多识广,对洋人的堕落程度了解如此之深,竟然会举一反三。
“我绝对没有这个意思。”顾骜只能火线补救,“韩老师,要不这样吧。在日本那边,技术和具体销售业务的负责人,你在当地招聘,我给你这个权限。你只要有本事压价,把对方的人力资源成本压到最低,然后我让港资母公司开给你的薪酬,比那些日本雇员的最高薪酬再高30%。这总照顾到您的操守了吧?这已经是很低的了,又兼顾在日本生活下去的必要开支。”
听顾骜立刻抛出这么一个弹性的条件,韩婷略一琢磨,便暗赞他思维缜密。
“行,既然你都想得这么透了,我就出去看看吧,就当用两年的时间,深入认识一下外面的世界。我月底能办完这边的手续,国庆就可以出发。”
顾骜心算了一下钱塘那边的进度,基本上也要这个月过半,才能跟本市的电子厂谈创汇订单。等首批试流的货弄到日本、等待焊接CPU和整机组装测试,也得十月中旬了,倒也赶得上。
于是,顾骜说出了最后一条条件:“为了身份方便,我会给你代持5%左右的股份。这样你以后出入境和申请长期签证也方便些——放心,我真不是腐蚀你,你觉得不过意的话,可以做成向我借款买入5%驻日公司股权,如果赔了,我给你一个保底价赎回条款好了。我相信您不会反悔的——您说过,要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不再依靠男人。而且您也没有孩子,要那么多钱有什么用呢?所以我相信你。”
韩婷本来还想反驳,听了顾骜最后的话,就咽回去了。
确实,她要那么多钱干嘛,充其量只要自己享受生活就够了,又没有人分享继承。
或许她此生最大的遗产,就是发现了几个优秀的好学生吧。
何必多此一举再定那些枉做小人的条款。
……
说服了韩婷之后,顾骜这边其他的准备工作也不得不加紧了。
他如今的资金链,其实又到了一个非常紧张的时刻——虽然一开始为了搞电子产业,有留下将近15万美元的启动资金。
不过后来买实验用的CPU、样机,以及给西角友宏私下交易,一共花掉了2万多美元。
而后来《远山的呼唤》正式上映时,顾骜也必须付清日方的版权尾款——译制的时候他可是只付了30%的,剩下的都要正式上映前给。
两部片子的尾款一给,七八万美元就没了。给游戏机产业弄个在日办事机构、以及来料备货,一共就不到5万美元了。
顾骜不得不根据两部电影的首期票房、宣传效果,先向此前招揽的几家港资广告主催款,先结算一期。
香江商人一个个精得跟鬼一样,基本上是不肯提前账期的。哪怕是4家商家中资金链最宽绰的、金利来的曾老板,都想拖一拖。
顾骜办法自然也是有的,无非就是给对方稍微打点折扣,承诺“提前回款95折”,或者“根据首周票房趋势、提前八折认购份额”,甚至允许对方对赌买断。
对方一看“按疗效收费”的生意,在已经验证疗效巨好的趋势后,居然还能“投降输一半”,自然颇有应景的。
金利来的曾老板,在与顾骜的代言人林国栋谈判了两轮后,足额打了30万港币的款子,买断了《远山的呼唤》和《伊豆的舞女》两部片子的片头广告费。
而顾骜一开始跟对方谈的,还是“每人次播放1分钱”,再加上提前认购回款的八折。
这就意味着曾总认为、按照现有趋势,这两部片子在大陆的总观影人次数,有可能突破4000万人。所以他才觉得掏这笔钱更划算。
其余几家没这么大魄力,只是认购了一部分提前回款的优惠额度。三家加起来也就跟曾老板一家的现金流差不多。
而那家港资钟表和玩具制造商,在合作了两部影片后,并未继续与顾骜合作下去的意向。这也就意味着后面几部即将在四季度陆续上映的片子,顾骜得拉新的广告商进来。
而金利来和香江鳄鱼,算是财大气粗了,要一直合作下去。
1980年前后港币对美元的汇率大约在5块多兑1美元,日元则是220~240兑1美元。人民币官汇是2比1换美元,而黑市接近了9块。
所以这就导致了按官汇港币只值4毛多人民币、而实际黑市上却值1块8以上,两者差了4。5倍。
有了这几笔香江客人预付的广告费,顾骜大概可以凑够后续两部译制片的日元尾款、以及电子游戏机行业的全部布局资金。
至于预付了3成的最后两部日语片,顾骜准备压到11月底再付清尾款、正式上映好了。到时候游戏机应该已经在日本跑出一些销量,可以有现金流反哺了。
第138章 豪客
9月23日,国庆节前最后一个周末。
马风提前一天赶了北上的火车,不辞千里劳顿,进京向大佬汇报工作。
过去的这个暑假,乃至开学后的第一个月,马风过得无比充实,也成长了很多。
与顾骜这些资优生相比,仅仅考上大专的他,再一次感受到了机缘巧合的福利——顾骜虽然学历显贵,但外交学院严谨的治学态度,导致顾骜进入大三学年后,几乎没有长时间外出的机会。
很多需要各处协调的工作,他不得不下放给马风来盯紧,谁让大专生大三学年已经进入实习了、相对自由呢。
别看过去几个月,顾骜从广交会到香江到伊拉克,最后还在日本布局了那么多,一顿操作猛如虎。可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建立在暑假,或者国家确有任务交给他的前提之下、顺便夹带点私活。
没任务就哪儿都去不了。不是签证的问题,而是学校根本不可能给请一周以上的长假。
这就是79年的大学制度严谨程度,顾骜在享受外交学院红利的同时,也不得不遵循时代的规矩。
月初的新生动员会上,顾骜因为被送了锦旗、做了表彰报告。但这并没有让他得到违反校纪的特权,充其量只是学校知道他可能有不少紧急事务要处理,因此给他的寝室额外拉了一部电话、加了一个分机号。
这在79年绝对也算一笔不小的福利了,因为直到82年之前,国家的邮电部门是根本不会接受个人的固定电话初装申请的。就算拿着大把的钱,也得挂靠一个国有单位的名义,才能用到电话。
有了一部自己的分机后,顾骜至少可以摆脱每天去邮电所拍电报、等对方通知这种迟钝的业务联络模式。更好地遥控自己在各个城市的马仔好好干活。至于电话费,顾骜还是非常上道地主动向学校交钱分摊。
而马风尽管只是师范生,进入大三学年后,却成功在省里的外贸部门捞到了挂靠的实习机会——这并不是什么出格的优待,只因为马风比历史上早了五六年考上大学。
因为是第一届,人才特别稀缺,哪儿都少懂外语的,省里的外贸厅弄个英语师范生对口实习,也就顺理成章了。
而按照历史本来的轨迹,马风应该是毕业后先去杭电教几年英语,资历年纪都混大一些,才捞到去商务部开眼界的时机。
只能说是一步先步步先了。
刚刚到省外贸厅报到、开始实习的第一周,马风就赶上了顾骜需要向西湖电子厂下单、以港资公司名义进货游戏机半成品的事儿。
于是马风就意气风发地带着“港商”去见了本部门的领导。
省里的外贸官员瞬间对他刮目相看:这小子不愧是首届高考杀出来的“高材生”,做事儿就是有一套!居然刚实习几天就拉到“港商”了?
还是创汇的订单、对方直接拿着港币要进货?
没说的,外贸厅的官员立刻跑了西湖电子厂,层层下压要求协调生产和原材料。那些为本省消费者生产电视机的活儿先放一放,创汇要紧。
开始时,马风也提前以私人身份去西湖电子厂打过招呼,本来完全是出于好心,想让对方先准备起来。结果却被当成骗子轰了出来。
这次正儿八经带着省厅的有关领导去,瞬间180度大反转,把电子厂的负责人说得服服帖帖。
有了“拉来港商”的业绩后,省厅负责分管马风实习的直接领导,就对他采取了半放羊的态度——只要能拿出成绩,想去哪里晃都给开介绍信。
马风夹带私活的能力也就猛增,连带着译制片、引进片拉广告主这种事情,都可以为顾骜代劳。即使每周跑两趟沪江,学校也只会以为他在厅里,而厅里则以为他在学校。
沪江电影制片厂不愧是国内三大厂之一,比钱塘的小厂资源丰富得多。这三个月里,马风的翻译社接的“体力活”,也比上学期跟钱塘厂合作时,扩大了整整20倍。
把那些只是做个字幕、不可能过审的限制片都算上,翻译社十几个人累计翻了上百部,光马风个人的中介利润就有2万块了。这一切都让他有了鸟枪换炮的信心。
如今,西湖电子厂试产的最早几台样机已经出来了,顾骜手头后续四部日本电影的拉广告业务也有了点意向眉目,马风特地赶来京城,做一个整体的月度汇报。
……
顾骜从来都不会亏待马仔,为他出力的人,都会重赏笼络人心,而且发钱发福利绝对赏罚分明。
所以他为马风安排了足够放松的行程,还亲自开车去崇文门火车站接他。
马风风尘仆仆地下了火车,就钻进顾骜的伏尔加里,一脸兴奋,从崇文门回外交学院这短短两公里路,就兢兢业业地开始汇报:
“顾哥,这是试流样机的测试报告——我让电子厂的人,按你的要求,做了个测试版,把Z80测试芯片做在一块接插板上,直接扣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