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诡异笔记-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这时才意识到,黑眼珠赫然被人爆头了!
冯天松马上感觉到了什么,迅速拿起望远镜向烽火台所在的方向瞄了几秒钟,紧接着对我们喝道,“烽火台上有个狙击手,正躲在那上面,刚刚就是他搞的鬼!那个人肤色很黑,体格强壮,看起来应该是巴鲁的手下!”
“先找地方躲起来再说!”
我拉着离我最近的小七彩转身就跑,找了个石头掩体躲在后面。其他人也动作迅速,纷纷各自跑到距离自己最近的石头后面藏了起来。
这个时候我刚一在石头后面站稳,就听到小七彩在我身旁喘着粗气,脸色不太自然的道。“虽然我看过无数个死状极惨的人,但是这种……这种在我眼皮底下被瞬间爆头的场面,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真的太血腥了,让人想吐!”
回想起刚刚黑眼珠脑浆炸开,血液和油脂以及白色的粘稠物混合在一起,喷射在半空中的画面,确实让人感到既残忍,又欲作呕。
这时冯天松躲在石头后面,距离我们并不太远的喊道,“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办?”
蓝眼珠显然还陷入在同伴惨死的悲哀之中,无法接受,这时表情痛苦的用手捂着脸,没说话。沈筱汐道,“形式很是棘手,对方占领了制高点,我们如果不计较伤亡和牺牲的话,可以一起同时的冲过去,和他们来一场近距离枪战。”
小七彩摇了摇头,道,“那样太冒险了!”
冯天松正打算拿望远镜偷偷瞄一下对方的情况,拿知刚一露头就听“咻!”的一声,立刻有一颗子弹紧贴着冯天松的身子擦了过去,地上的尘土扬起了老高,弄得冯天松灰头土脸,然而幸运的是,这颗子弹并没有对冯天松造成多大的危险,饶是这样,冯天松也被吓得不断拍着胸口,嘴里低骂道,“草了,认准老子了,这可怎么办是好?”
对于这种远距离的枪击战,我没什么经验,只好求助性的望着小七彩。
小七彩沉思了一下,道,“首先要弄清楚对方躲在烽火台上的人数,究竟是多少个。除此之外,还有多少个狙击手藏在暗处。其次,我需要时间来计算,他们每一枪发射的间隔时间以及我们移动需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速度,才能将危险减小到最低。最后,我需要弄清楚烽火台上狙击手的枪支型号。”
小七彩话音刚落,冯天松就叹了口气,道,“躲在烽火台上的狙击手只有一个,刚刚我用望远镜看得很清楚,至于其他的地方,有没有藏着人,说不准。不过我认为应该没人了,否则刚刚我们在毫无准备下,被射杀当场的人数,就不可能只有那一位……至于枪支型号,这个我不清楚啊,我对军火没什么了解,只是觉得那是一把土颜色的狙击枪。”
小七彩道,“这个问题必须要弄清楚,因为事关我们的生命,你好好的想一想!”
多亏冯天松的记忆力是非常牛的,很快的,冯天松把狙击枪的颜色以及外形上的每一个细节,说给旁边的蓝眼珠听。蓝眼珠仔细分析后,认为那可能是L115A3狙击枪。随后,他又向我们详细解释了一下这种枪的特点。
L115A3狙击枪号称世上最好的狙击枪。这种武器能够在1英里(约1。6公里)外对目标实施精准打击,它发射0。338口径(8。59毫米)枪弹时的射程可达1500米左右,枪口初速为936米/秒。该步枪采用手动操作枪机模式,并配装有5发弹匣。
“好的!”听到这里,小七彩又让蓝眼珠将这里的地形图扔给她,随后她用自己的手机扫描了一下,接着白嫩的手指在手机键盘上“噼里啪啦”好一通狂按之后,得出结论道,“每一个弹匣五发子弹,加上中间瞄准的时间,我认为狙击手在发射一颗子弹之后,有3。325秒的时间可以让我们移动。这里的两个岩石掩体之间的距离平均为22。17米,意味着我们要在3秒钟之内跑出20米的距离。那么,如果有第一个人成功吸引了火力,我们全体队员就有足够的时间向前移动。只要能把距离拉近到50米内,我们就有机会干掉烽火台上的那个人。”
说到这里,小七彩顿了顿,“但接下来的问题是,第一,我们要不要这么拼命去做这件事?第二烽火台上的狙击手不惜一切,甚至杀人来阻止我们,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回答得出。然而可以十分肯定的一点是,现在烽火台上的人摆明了不惜一切代价要给巴鲁拖延时间,如此看来巴鲁接下来进行的一切,一定非常重要,说不定会由此让更多的人受到生命威胁,这种事摆在我们眼前,我们应该做,还是不做?
我们集体沉默了三秒钟左右,蓝眼珠突然叫道,“我去吸引火力,一旦那家伙开了枪,你们就尽快的向前冲!”
冯天松苦笑道,“老兄,你这么卖命,能得到多少奖金呀?”
蓝眼珠道,“我的兄弟现在已经死了,而且死的那么惨,和他的命比起来,钱算什么?我要替他报仇!”
“如果……你也死了呢?”冯天松忍不住又问了一句。
蓝眼珠沉默了一下,转向小七彩,道,“帮我带个口讯给我女儿,就说她的爸爸,会在很远很远的地方,看着她一点点长大!会永远守护着她!”说到这里,蓝眼珠站起身,撸了撸袖子,头也不回的续道,“顺便,再替我嘱咐她,长大后一定像他父亲一样勇敢,无论碰到什么样的困难,无论环境有多恶劣,都要学会……面对!”
话音刚落,蓝眼珠迅速冲了出去!冬丸吐才。
乒!
远处,枪声果断响起,蓝眼珠身体下意识的一滚,谁也不知道那一枪到底有没有打在他的身上。但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注意这个细节了。
因为就在枪声响起的刹那,我们都感觉心底似有一股热血在不断燃烧!
蓝眼珠无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叫有所不为,有所必为!
作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我们怎么能落后于法国人?
况且一想到我母亲现在还躺在病床上,每天只能靠呼吸机度过,我父亲还被关在看守所里,可能落下个杀人未遂,被判无期或10年以上,我就感觉这一切都可能是拜巴鲁所赐!
忽然之间我觉得有些事,也许是命中注定!
所以电光火石间,我一声不吭,紧跟在蓝眼珠的身后,冲了出去!
然而就在我刚一冲出去的瞬间,我听到冯天松,小七彩,沈筱汐三个人的脚步声也匆匆响了起来。
代表他们都在这一刻,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1,2,3……
3秒钟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这个时候冯天松已经拉着沈筱汐快速找到了掩体,但小七彩的速度不太快,眼瞅马上就要到第二发的狙击时间,我着急之下,使出全身所有的力气冲过去,用力一拉小七彩的身体,我们俩人突然改变了方向,抱在一起,滚倒在地。
乒!
枪声再次响了,子弹迅速在小七彩刚刚站立的位置上掠了过去!
我和小七彩看到地上窜起一团火花,都感到冷汗直冒。
与此同时,蓝眼珠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又从另外一个岩石后面冲了出去,沈筱汐和冯天松也迅速跟在后面冲出!我和小七彩抓紧时间,从地上狼狈不堪的站起来,连身上的土也来不及拍,就急急忙忙躲到一块巨石之后。
第四十一章。另一个版本的历史传说
汉阳龟山琴岛上。
我、小七彩、蓝眼珠、沈筱汐和冯天松,不断吸引火力,不断靠近烽火台。不知道过了多久,根据小七彩的计算。距离那烽火台大概只有300~400米左右的距离。只要再靠近一些,就能进入手枪射击的范围,我们就不会始终处于只挨打,无法还手的阶段。
实际上我们之前也不是没考虑过派人救援,然而我们怕时间拖得太久,巴鲁成功完成了他的计划,或许再来增援没有任何意义,而且谁也估不准巴鲁这时会不会暗中已经离开了琴岛。所以我们必须尽快抓紧时间!
但奇怪的是,接下来蓝眼珠有好几次试探性的闪身出去,但枪声并没有响起。我们等了很久,冯天松终于耐不住性子,拿着望远镜“倏”的一下探出了头,又飞快地缩了回来。接着冯天松再次伸出脑袋,突然对我们叫道,“烽火台上的那个人不见了!”
我们集体探出身子。一看之下,果然烽火台上空空荡荡的,哪里还有人迹?可能是那个狙击手趁着我们躲藏的功夫,已经偷偷地转移了自己,这家伙其实也挺聪明,知道自己接下来再被拉近距离的话,情况将会相当不妙,所以为了避开风险,找了个合适的时机,偷偷溜走了。
看到这种情形,我们一起庆幸刚刚没有任何人员伤亡。不过黑眼珠惨被一枪爆头,还是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面。留下了很深的阴影。
“怎么样,要不要先帮你的同伴……恩,收尸?”冯天松这时问道。
蓝眼珠叹了口气,道,“我已经叫其他同伴来了。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抓紧时间快点找到巴鲁,如果被他逃跑了,我们这边的牺牲没有任何意义,不是吗?”
冯天松点了点头,“不错!我们必须尽快找到巴鲁!”
接下来,我们振作精神,迅速冲过烽火台。发现有一条小路是地图上所没有的,小七彩分析这条小路可能直通山洞群,而在我们急匆匆通过这条小路的时候,冯天松发现了遗留在地面上的弹壳,想必刚刚那个狙击手的确是从这条小路逃跑了。
继续向前走。我们看到一个个山洞好像一张张怪兽的黑色巨口,陆陆续续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内,而在山洞彼此相连正对着的空旷地带,我们看到了一个巨大的石雕,静静矗立在那里。
那是一个巨大的,足有三、四米高的石像,我们走过去摸了一下,看起来像是由花岗岩雕刻出来的。
这石像穿着古代人的衣服,很是眼熟,有点像是之前经历白墙夜眼事件时,在苏州那条巷子里面见到的深衣样式……但我不能肯定,因为一看之下,我总有种错觉。认为古代人穿的衣服都差不多。
而稍后,经过小七彩用她的手机电脑画面分析出来的结果,的确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衣服没错。再仔细一看眼前这个石雕的造型,是一个嘴巴和下巴胡子长长的,看年龄大概有五、六十岁的人,正坐在那里抚琴的造型。
小七彩又查了几份资料之后,皱了皱眉,道,“这石像应该是……”
沈筱汐突然接口道,“琴仙!”
蓝眼珠这时用英语让我们慢点说,因为他中文方面,尽管能勉强听懂,但如果语速太快的话,他就无法理解我们在说什么。
冯天松对于历史方面并不是很强悍,于是马上在旁边问道,“琴仙是哪位高人?琴女我倒是知道!是某个游戏里面的人物!”
沈筱汐狠狠瞪了他一眼,道,“琴仙就是伯牙,难道你没听过?”冬司呆技。
冯天松“哦”了一声,道,“我知道伯牙,不就是那个春秋时期非常著名的琴师,擅弹古琴,技艺高超,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的那位么?而且我还听说过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
冯天松说这些典故本来是想炫耀一下自己并非那么无知。但他刚一说到这里,突然间沉默了,而我、沈筱汐、小七彩三人同时联想到了什么,不由得身子齐齐一震!
一看到我们几个人的表情,蓝眼珠更加无法理解的道,“你们怎么了?表情那么难看!”
我深吸了一口气,良久才能说出话,“伯牙摔琴难道是……”
小七彩道,“你想的和我们想的是一样的!也许那段典故并不像古籍里面记载的那样!
世人皆知“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最早见于《列子汤问》记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思,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意思简单点说就是,伯牙视钟子期为一生琴音知己,后来这个叫做钟子期的知音,不幸染病去世了。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好听伯牙的琴声。听了老人的话,伯牙万分悲痛,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弹罢,他挑断了琴弦,长叹了一声,把心爱的瑶琴在青石上摔了个粉碎。他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
这段典故很多人都听过,但是当时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么?
一想到我们现在经历的所有的,有关神曲的一切,我突然感觉这件事情变得十分诡异起来,或许那段被我们熟悉的历史,并非是我们之前听说的那样子的?
如果说这里面藏着我们不知道的可怕事件呢?
或者可以这样假设,神曲的作者赫然竟是伯牙,而伯牙在弹奏这首曲子的时候,无意间发现它具有记忆功能,居然会影响人类的脑电波,出现了伯牙曾经在某些地方经历过的东西……
想想看,伯牙如果在弹琴时,突然发现眼前出现了高山,出现了伯牙以前爬山时的画面,同时也出现了伯牙坐船时的场景……
如果伯牙当时正好是在夜里弹这首曲子……
他一定会感到十分骇然,而且无法理解为什么弹了这首曲子,就会出现这样的怪事。
以当时伯牙的理解能力,一定会感觉这是鬼怪所为,所以他需要找一个人,一起来面对这样的怪事。而恰在此时,钟子期出现了!
当伯牙再次弹奏起这首十分诡异的,带有记忆功能的曲子时,钟子期也看到了伯牙曾经看到过的画面,由于当时这首曲子记忆功能不强,所以只有脑电波能量充足(或者换句话说,用现代人的词汇来理解,只有当时意志很强的人,才能听着这首曲子,看到伯牙看到的画面)。
所以伯牙将钟子期当做一生的知己,否则根据史书记载,钟子期只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冲担、拿板斧的樵夫,怎么可能就突然听懂了琴仙伯牙所弹奏的曲子了呢?现代人所理解的听懂,和当时史书里面想要表达的“听懂”,真的是同一个意思吗?是不是也可以这样理解为,正因为钟子期是个樵夫,所以他身体强壮,常年枯燥的砍树生活同时磨练了他的意志,所以让他“听懂”了其他高雅人士,听不懂的琴音呢?
而这所谓的高山流水琴音,真的是我们理解的那首曲子吗?
现代人流传下来的“高山流水”,真的是伯牙当时弹奏的曲子吗?
联想到这里,我们心里面那种心寒的感觉就越来越加强烈!
如果当时发生的一切,真的是我们推测的那样,我们就感觉历史的真相真的是特别恐怖,非常惊悚,而按照这条思路继续往下走的话,伯牙当时摔琴的目的……
恐怕绝对不是单纯的,为了纪念所谓的“知己”钟子期死亡,而是伯牙和钟子期在仔细研究了那首曲子之后,钟子期终于无法承受精神上的压力,身体越来越弱,终于病倒,以至于最终病死!
按照这条线索继续推论,甚至可以说钟子期是被伯牙的琴音间接给“害”死的!
所以伯牙发现了这个恐怖的真相之后,摔坏了自己的琴,以免将来更多的钟子期,突然惨死!
然而后来……
伯牙的曲子并没有像他自己预料的那样,被彻底摧毁,而是被后人当做“歌颂”一样远远流传了下来。结果这曲子流传到了五胡乱华时期,记忆功能越来越强悍,结果……不知真相的蛮族人,在杀人吃肉时,分了享受那种喜悦,不停的播放这首曲子,让它完整记录下来了当时人吃人的场面!
以至于一直延续到唐朝,甚至广为流传到日本、非洲、欧洲等世界各地。
出现了种种自杀、人吃人、甚至是无理由杀人碎尸的场面!
如果所有的一切,都是按照这个假设去成立的话,那么真的是太可怕了。谁能想到历史的真相居然会影响到现在社会的发展,谁能想到伯牙摔琴故事的背后,还有另外一个更加惊悚的“神曲”版本?
那么……
一切的一切,到底是怎样的呢?
当时,我们僵在那里,看着伯牙一动不动的石雕,却有种彻骨的寒意,甚至我们总觉得,伯牙的石雕像,在同样冷冷的看着我们,就像空气中有双看不见的眼睛,一直盯着我们的后背,一直盯着……
盯了足足上千年之久!
第四十二章。险些喂了蛇
站在大大小小数十个石洞群对着的空旷地带,在我们对伯牙的雕像有了一番新的推测全新的推测之后,冯天松、小七彩、沈筱汐久久说不出话来。我也感觉事情发展的让人极度震惊,谁能想到从另一个版本去诠释“伯牙摔琴”的故事。居然会得出如此让人头皮发麻的一个古怪结论。
良久,蓝眼珠显得有些不耐烦的打断我们的沉思,叫道,“你们到底怎么了?中国人真的是好奇怪!”
对于不了解中国历史的蓝眼珠来说,我们的确是有些奇怪的。但如果是从小就听过“伯牙摔琴”的故事,就会明白,我们一直以来把它当成佳话,表达人生如果得一知己,那是多么难得可贵的一件事情。然而,如果从我们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