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十七年秋-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清军围扬已来,本将同汝等苦战两月有余,经历战斗数百次,哪一仗不伤吾忠义兵,哪一仗不死吾父子兵。”王彦在军卒阵前来回走动,激动的说道:“为守扬州,吾扬州之军民,已付出近三十万条人命,这是血海深仇,是不共戴天的仇恨。今日,本将要告诉汝等,报仇的时机已至,待清营火起,汝等便要杀入清营!扬州三十万军民的在天之灵,就于汝等头上这片天注视着汝等,且看汝等如何为其报仇雪恨!”

    (感谢梦想离我越来越远,唐豆豆123的打赏。)

    (本章完)

第80章 王士衡,名动华夏() 
寅时一刻,正是人睡得死沉之时,清军西营中,除了极少巡哨在营中走动之外,整个大营在点点火炬的点缀下,于黑夜中显得十分安静。

    一小队清兵,巡视到金声大军所在的营地,营帐内,数十名明军着甲操刀,根本没有睡下。

    戴之藩藏于营帐门口,手里的战刀,将帐帘轻轻挑开一条缝隙,观察着接近的清兵。

    突然他一挥手,身后的几十名明军,就同他一起,轻手轻脚的出了营帐,猛然将一只毫无戒备的清军巡哨小队,全部杀死,他们动作犀利,干净利落,不见丝毫的拖泥带水。

    慢慢的,几点火炬点缀的清营一角,数千明军悄悄出了营帐,他们皆不言语,而是看着将校的手势运动,很快便分为数股,江天一摸向清军兵帐,金声带着人潜向清军的战马,戴之藩则领着百人,悄悄来到准塔帐前。

    两名清兵,一左一右的站在帐门两边,没精打采的哈气连天,心中咒骂着天还不亮,换哨之人还不到来。

    这时戴之藩蹲在隐秘之处一挥手,两名明军箭手便来到他身边,张弓拉箭,两箭射出,正中两名清兵咽喉,戴之藩立马大喜,站起身来,便领着百余明军,操刀拥入准塔大帐。

    “看!”王彦在李泰祯营中对三千明军训话,忽然有负责观察清营的小校,兴奋的指着清军西营大声呼道:“将军!清营火起!”

    王彦闻声,连忙走到寨边,眺望远处清营,果见四处升起阵阵火焰,随后便是漫天喊杀声传来,王彦立马大喜道:“希正先生得手矣!”

    一众明军将校见此亦是满脸兴奋,心中热血上涌。

    “李泰祯何在?”一时间,王彦手按刀柄,意气风发。

    “末将在此!”李泰祯连忙上前行礼应道。

    “扬州军民之生死,在此一战!”王彦豪气干云的令道:“本将令汝,立即率军直扑清营,同希正先生之兵,里应外合,不破清营,提头来见!”

    “喏!”李泰祯肃然答道:“末将遵命!势必踏破清营,报仇雪恨!”

    “踏破清营,报仇雪恨!”三千明军甲士,齐声附和道,气干云霄。

    当下李泰祯便领着兵马,涌出营门,刀剑长枪,寒光闪闪的向远处清营杀去,而王彦则立马返回城内,准备率军出城。

    果然如同王彦所料,清军西营突然升起的火光,和漫天的喊杀,惊动了其它三营的清军。准塔在西营,李率泰也在西营,数千真满州都在西营,若西营有失,他们这些绿营必然会受清庭惩罚。

    不多时,李本深,柏永馥,杨承祖等绿营将领,先后从营中起大兵,欲赴西营支援。

    漆黑的夜里,点点火把之下,绿营兵跑步疾行,队伍十分混乱,而就在他们行到一半时,忽然一声炮响,杀声大起,便见一支明军从黑夜中杀出,瞬间将绿营杀成两截。

    黑夜中,绿营不知有多少明军杀来,顿时大乱。

    三路出营救援的绿营,几乎同时遭到明军伏击,那柏永馥心惊不已,正欲控制大军反击,却突然见一明军小校,操着双刀,向他杀来。

    “柏永馥!数典忘祖之辈,扬州胡为宗在此!还不下马受死!”那小校正是胡为宗,他一刀砍翻身前清兵,用刀指着柏永馥大声喝骂道。

    柏永馥见他英勇难挡,心中恐惧,随拔马便逃。

    这时,扬州城上,忽然传出声声炮响,而后城门大开,无数扬州守军涌出城门,直扑城外清营。

    漫天的喊杀声,冲肃天地,清军东、南、北三营因为诸将引大兵出援,而显得的单薄,加之清军被王彦一连串的动动作,打得晕头转向,三营纷纷被扬州守军攻破。

    清军西营,准塔于睡梦中被戴之藩斩杀,李率泰却因为饮酒甚少而及时惊醒,但却已经大势已去,金声之兵在营中四下放火杀戮,清军还未来得及着甲和拿起武器,便被杀乱,四处奔逃。

    不多时,李泰祯领着三千明军又冲入清寨,大肆砍杀清军,使得即使聚集在一起抵抗的清兵,亦被杀散,纷纷逃出营寨。

    李率泰见此,不禁肝胆俱裂,他领着近百败兵,去牵马匹,却早有明军守候,当下便是一场混战。

    近百清兵,死伤过半,却只夺了三匹战马,李率泰也管不了陷于营中的清兵,只同两名牛录夺路而逃。

    李率泰催马向南营而去,半路正好撞见一脸慌张的李本深,李率泰连忙问曰:“李提督不守南营,怎会在此?”

    李本深慌张道:“我见西营火起,引兵去救,不想半路被伏,逃至于此!”

    李率泰闻言大为惊恐,急道:“我等皆中王彦之计矣!李提督当同本将速归南营!”

    当下二人合兵一处,正欲赶回南营,却忽见前面火把突举,从正面杀来一军,为首将领大声喝道:“忠义营王威在此!李本深休走!”

    正是伏击李本深的王威,追杀而至。

    李率泰刚出虎口,又遇明军,不禁肝胆俱裂,两军一番混战,他同李本深仅数骑得脱。

    两人夺路而走,不多久,忽见一军于黑夜中屯于一小坡上,李率泰顿时惊惧,恐又是明军。

    这时李本深打马上前问之,才知乃是东营的杨承祖,同样被明军伏击,引败兵在彼,他观夜里四处火起,不敢轻动,于此地观察形势。

    杨承祖收拢败兵千余人,李率泰得这只兵马护卫,心中稍安,随与众人绕道奔东营,行不多久,便见东营已然火起,顿时不禁一声长叹:“准塔无谋匹夫,虽死,却不能弥补其之过失!”

    一路上,李本深同杨承祖已经从李率泰那里得知西营失陷的经过,现在听李率泰之言,连忙附和道:“准塔不听将军之言,中金声诈降之计,致使围扬失败,其死不足惜也!”

    四座清营被破,八万清军溃败,这样的责任必须有人来背负,李率泰闻二人附和之语,默契的点点头,便催马继续绕过东营,往北而去。

    三人引败军北逃,途中见北营亦被攻破,李率泰不禁沉声道:“此战过后,王士衡必名动华夏,成为大清心腹之患!”

    李率泰正感叹之间,忽觉大地一阵震动,不禁脸色一变,正是王彦攻破北营后,引数百骑追杀败军。

    当下李率泰催马便逃,直逃至百里外的天长,才稍作休息,并收拢败军,八万人马,只剩一万,再也无法威胁扬州。

    正是“围扬事败望风走,准塔身死率泰逃,四营俱破兵皆散,士衡名声比天高。”

    (本章完)

第81章 终解围,决心入浙() 
且说李率泰败退到天长,只收拢一万多败军,真满州三千,汉军正蓝旗两千,几乎全部折损在扬州城外。

    巨大的损失,让李率泰十分不安,随连忙派两路使者,以八百里加急,奏报北京多尔衮和南京多铎,而后他亦不敢在天长停留,领着败将李本深、杨承祖、柏永馥等,匆匆往徐州退去。

    扬州城外,明军正清点着做昨夜一战的战果,可谓收获颇丰,光斩杀清军就有近万人,俘敌亦超过一万,更多的清兵则在黑夜中溃散到扬州方圆百里之地,而这些散兵,清庭已经很难收拢起来。

    西城外,被俘虏的真满州和汉军旗人,被押着一字排开,明军持刀立于其后,手起刀落间,近千颗剃着金钱鼠尾的人头,瞬间落地,鲜艳的血液撒了满地,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数千被俘的绿营见此,顿时一阵骚动,但很快便迎来看守明军的一阵皮鞭,躁动的气氛被强行压制下来。

    整个江淮,已经全部落入清庭之手,王彦虽破扬州之围,但却也无法在扬州立足,如今唯有向西进入安徽,或是东下入浙两条路可以走,但无论走哪一条,这数千绿营降兵都是一个隐患。

    王威知王彦之心,随谏言道:“绿营老小,尽在江淮清军之手,今若留之,久必生变,不如坑之。”

    江天一闻言却道:“不然,绿营从虏,皆主将之祸也!若尽坑之,是不仁也,不如放归,已示将军之宽大!它日将军起大军复江淮,绿营必望风而降!”

    对于真满州和汉军旗人,王彦是说杀就杀,但对于绿营,他却不能如此,现在听二人之言,心中已有决断,随开口道:“纯初先生之言甚合吾意,开阳之言也在理,这批降兵,本将不能带在身边,但也不能全部坑之,便戮其元恶,余者放归吧!”

    “此法甚好!”王威同江天一齐声道。

    王彦随令人将绿营降兵中千户以上军官杀尽,而后令余下绿营饱食一顿后,便逐出军营。

    处理完降兵之事,王彦留兵马继续收敛,昨夜夺取的大批粮草和物资,便领着一行人,回到扬州城内,商议撤出扬州之事。

    众人进城,便见城内的百姓已经开始整理行装,一富家青年,将手中包袱,放于一匹骡马背上,回望府宅,不禁流露出不舍和伤感,一老者走到他身边,同那青年并立,手轻拍其肩道:“只要为父不死,待到南方安定下来,不出几年,便能再挣下一番家业。”

    扬州商家豪富聚集之地,如今却要舍弃过去的财富,前往未知的路途,这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

    王彦同众人一路走到府衙,沿途都是收拾行装的百姓,不少兵丁也参与其中,显得十分忙碌。

    留给扬州军民的时间并不多,隔江百里外,便是多铎的二十万大军,两三日间,便能杀回扬州城下,所以他们必须快速出城,甚至连银钱都带不走。

    府衙里,王彦同众人座定,他已知左懋第等人,欲让他入浙,扶保新君抗清,随开口说道:“左公欲让彦赴浙,但长江水道掌握在清军之手,南岸又有多铎的精锐骑兵,一旦被清兵追上,那后果将不堪设想。不知左公对于大军撤退之事,是否已有规划?”

    左懋第原本只是想接应王彦兵马出城,却不想王彦要带走扬州城内的百姓,近五十余万军民往南撤离,将比几万大军转进,困难百倍。

    “长江口苏松各府,尚在大明之手,清军兵船现多在南京,未曾东下,吾等可出东城,过运河,而后沿江东去,长江口尚有战船千艘,过河不难。”左懋第说道:“然士衡欲带扬州之民南渡,恐会耗时甚多,若多铎追至,怕少不了一场大败!”

    王彦亦知携民而逃,行军必然缓慢,到时候可能不仅救不了百姓,反而会遭清兵追杀屠戮,但如将百姓留在扬州,他又担心清兵复来,进行报复,两相权衡之下,王彦不禁退让道:“扬州之民,吾不忍弃之,但携民而逃,却又恐会害民,如此还不如只带军士家眷南渡,而让百姓出城,暂做清庭顺民。”

    “当下,也只能如此了!”左懋第沉重的点头道。

    这时江天一同金声见王彦已经决定南渡之策,便起身声道:“王将军,阿济格大军顿于安庆,徽州已然危机,吾麾下之兵皆徽州子弟,却不便同将军入浙了。”

    “希正先生欲回徽州?”闻言王彦不由得惊呼道:“扬州离徽州近八百里,且南京已被清兵攻陷,道路阻隔,一路何其凶险,希正先生可要三思啊!”

    江天一道:“将军放心,吾同恩师已经深思熟虑,皖北有大批州县,尚在大明手中,吾同恩师可绕道入皖北,而后在伺机南下过江,返回徽州。”

    “既如此,本将也不再阻难。”王彦见二人坚决,便也不再相劝,而是考虑着如何能对金声有所帮助,他随开口道:“希正先生可从昨夜收获中,挑选四千件好甲,在分去二千匹战马,总之只要用得上的物资,大可随意挑选。”

    扬州城中本来就还有一些物资,再加上城外八万清兵的粮草辎重,可谓堆积如山,王彦根本无法带走,所以不如用来装备金声的军队。

    江天一本就欲索要一批物资,现在听王彦之言,立马欢喜道:“吾同恩师谢过将军之助,时间紧迫,吾现在就去挑选铠甲、马匹,准备西行。”

    王彦虽只同江天一接触几次,但却十分欣赏江天一的才学,不想他陷于清军之手,随道:“安徽江西要面对阿济格十多万大军,淳初先生要守徽州,恐怕十分艰难,吾送二位先生十六字——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希望能助二位先生平安守住徽州。”

    江天一闻言,不禁在心中默念十六字,眼睛不由一亮:“将军所授兵法,真乃大家之言,吾受益匪浅也!”

    当下金声便同江天一,先行退下,而王彦同诸人也纷纷出动,准备撤离之事。

    感谢唐豆豆123、一代枭雄的打赏。

    (本章完)

第82章 弃扬州,携民南渡() 
午时,金声部已经穿上新甲,夸上战马,于西门外集结。

    王彦引众人摆酒,为其送行,金声曰:“吾兵西行,会多打旌旗,虚张声势,引清兵西去,将军则领兵速入浙中,扶立新主抗清。”

    “此去数百里,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凶险无比,二位当以自身为重,莫要担心吾等安危。”王彦谓二人道:“来,且满饮此杯,一路走好!”

    当下金声同江天一,仰头喝完送别之酒,随领着四千徽州子弟,踏上慢慢归途。

    詹霸在明军攻打西营时,并没有随李率泰等人北逃,而是秘密的领着心腹躲入金声军中。

    王彦见他并未暴露,加之詹霸家眷尽在北京,且他也不愿随王彦一路漂泊,王彦便让他带十万两白银,让其北反,继续隐藏在清庭内部,为王彦收集情报,招降官员。

    待金声部西去后,王彦又为詹霸践行,令其被北归,并派扬州诸生王续相随。

    扬州城内,一队队传令之兵,于城中扬声呼喊,传递王彦之令曰:“扬州围解,然多铎之兵,近日必然复来,孤城不可久守,百姓当趁北虏未至,速速出城,以防北虏报复。”

    扬州百姓早已收拾行装,准备跟随王彦南下,现在听士卒之言,王彦似乎并不准备携带他们过江,扬州百姓顿时一片哗然。

    这时正逢王彦送别金声后返回城内,百姓见之,连忙将其堵于城门之处,大声喧哗询问。“将军可是要弃我等?”

    “将军莫不是嫌我等累赘,欲弃之耶?”

    王彦同众人,被百姓堵住入城之路,随只得登上城楼劝说道:“汝等随吾血战两月,吾安忍弃之?实乃形势所迫,带汝等南下,是害了汝等!不如让汝等出城,反而能活得一条性命。”

    百姓见王彦登上城楼说话,便纷纷聚拢于城下听他言语,待他说完,百姓们却齐声呼道:“我等虽死,亦愿随将军南下,请将军莫要轻弃之。”

    城下百姓,泣声明志,悲愤之气,弥漫全城。

    王彦闻声,不禁热泪盈眶,他身后的左懋第等人,也没想王彦在扬州百姓的心中,居然有如此高威望。

    两个月的扬州之战,王彦同扬州军民患难与共,已经结下深厚的鱼水之情,王彦已经被扬州百姓,视为在这乱世的依靠。

    这时,王彦见百姓不愿意出城,随只得虎目含泪,向城下百姓长长一揖,而后道:“汝等之心,吾知也,然此次南下入浙,北虏必定引兵追杀,大军携民而逃,无坚寨依托,必不是北虏对手。若是大败,吾护不住汝等,岂不让汝等尽折于虏手!本将恳请大家,听吾一言,速速出城躲避,保全性命要紧。”

    百姓们见王彦作揖,顿时纷纷安静下来,当听完他所说之词后,却依然有人痛哭道:“我等知将军之心,然我等与北虏皆有血海之仇,不愿陷于胡尘,更不能做北虏的顺民,还请将军务必带我等南下。”

    左懋第等人没想到扬州之民,竟然如此决绝,王彦亦是被百姓之心所感,当下不禁一声长叹,而后对城下百姓说道:“既如此,那百姓愿随者,便同吾一道入浙,不愿者,立马出城,躲避北虏报复!”

    百姓闻王彦应许,顿时大喜,纷纷向东门涌去。

    一时间,百姓扶老携幼,将男带女,来到运河边上,滚滚渡河。

    王彦回到府衙,便让士卒驱百姓出城,而后开始放火焚城,他从清军处夺取的大批物资,会同昔日繁华的扬州,统统被大火烧毁,烟尘蔽天。

    雄闻晋唐的扬州城,几乎被王彦彻底破坏,所有运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