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十七年秋-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援兵之中的青壮,也没经历多少训练,战力不强,陈子龙手下有三千人,已经训练月余,却依然与官军相去甚远,而左懋第的八千人马,比陈子龙的兵马还要不如。

    援军表面上声势宏大,给人江南之地,尽起大兵援扬之感,但左懋第、陈子龙等人却知道,援军并非表面上那么风光,他们多是刚放下锄头的百姓,并非真正的军队。

    对于援军的情况,左懋第同陈子龙深感忧惧,随入城拜见阮大铖,言明军中情况,须对军中人马进行筛选,挑选真正的青壮乡勇加以训练,然后援扬。

    阮大铖未在大营,而是居于镇江城中,本地的士绅为讨好这位朝廷高官,将一座高门大院送与他,当做休息办公之所。

    左懋第、陈子龙二人进了镇江,得了通报,被引进阮大铖的书房,沿途小桥流水,假山怪石,雕廊画栋,目不暇接。

    书房内,三人落座,婢女上好茶水,左懋第同陈子龙向阮大铖见礼后,道明来意。“阮大人,南直隶各府同浙省兵马源源不绝,聚于镇江之数以有近十万人马,但下官同大樽先生观之,青壮不足一半,其中老弱之人甚多,且有官员与不良士绅勾结,虚报名册。如此情况,恐怕会影响援扬大事,还请阮大人严办作假乱法之人,以正秩序!”

    左懋第所言的情况,阮大铖自然知晓,只不过他却有他自己的想法。“仲及之言,本官知也。然北虏之兵甚精,吾兵未加训练,若要与之相抗,唯士气高涨尔!今江南士绅对援扬之事无不踊跃,气可鼓而不可泄,怎能处置!”

    阮大铖说完,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接着说道:“至于训练之事,本官以有安排,仲及于大樽先生,尽可放心!”

    左懋第同陈子龙闻言,想要再劝,却见阮大铖端起茶杯,已有送客之意,随只得起身告辞,悻悻退下。

    对岸,江北的清军哨船,早已探得镇江有大军汇集之事,多铎知道南明朝廷终于发兵援扬,心中不由得有些担心。

    事实上,六月间多铎的烦心之事,远不止于此,他屡攻扬州而不下,已经被多尔衮下诏训斥。

    抛尸之计,虽然奏效,但他还是低估了瘟疫的威力,清军大营虽说有所防范,但还是被波及,幸亏他早就准备好药材和郎中,才控制疫情,但还是病死五千多人。

    这时多铎已经不敢再行抛尸之计,扬州城内的王彦,也在付出进二十万军民的代价后,使得瘟疫在城中彻底灭绝。

    时间到六月底,多铎见南岸明军越聚越多,足有四十万众,心中恐惧,担心明军渡江与扬州守军里应外合,致使他南下失败,随发兵猛烈攻打扬州。

    王彦与军民经历一场大疫后,已经元气大伤,但众军凭着意志,始终将扬州控制在手中。

    南岸镇江城中,阮大铖已经掌握了四十余万兵马,大军在长江边扎下营寨,绵延不绝,长江上各种战船近三千余艘,士气鼎盛。

    随着北岸扬州内外炮火再起,轰隆之声,从早到晚不曾停歇,原本想将士卒编练月余,在再行渡江开战的阮大铖,不得不提前令命郑鸿逵率领战船渡江援扬。

    阮大铖作此决定,并非完全因为江北传来的猛烈炮响,使他担心扬州有失,而是因为弘光下诏,令他早日开战,已解扬州之围。

    阮大铖虽然离开南京,来镇江督师,但朝堂上的两党相争,却没有因为他的离去而有所减轻,相反却越趋激烈。

    马阮一党因为大批干将同阮大铖前往镇江整顿各府援兵,在朝堂上势力大减,让东林一党占据上风。

    镇江四十多万人马,每日消耗惊人,东林一党见阮大铖督师近一月,却未同清军一战,也没有尝试渡江支援扬州,随向皇帝进言,骂阮大铖佣兵自重,胆小如鼠,要坐看扬州沦陷。

    弘光并非雄主,也不知晓兵事,只觉的镇江有四十万人马,远远多与江北清军,加上东林之人屡次进言,慢慢就相信了东林之言,随下诏催促阮大铖开战。

    乙丑年七月一日,镇江附近的江面上,三千余艘战船,在南岸边游弋,码头上一箱箱火药被士卒抬上大船,一队队明军背着弓箭,拿着鸟铳登上战船。

    对于渡江之战,阮大铖可谓拼尽全力,他不敢轻视敌军,随将镇江城中最为精锐的郑鸿逵、方国安、王威等部统统派出。

    阮大铖并没想要同清军决战,以新募之军的战力,还很难同清军挣雄,他的目的是送几万援军入扬州,再打通南岸与扬州的水道,使得明军战船能从长江直接进入大运河,最后开到扬州东门外。

    为了击败清军水师,阮大铖一下将最为精锐的郑、方、王三部官军全部派出,再加上陈子龙、左懋第等较为能战的新募之军,合计十万之众。

    南岸明军的动向,北岸清军早已得知,多铎也令清军停下攻打扬州,而令水师专门准备对抗即将渡江的明军战船。

    扬州南门破损不堪的城楼上,王彦拿着一副千里镜,运目远眺,他南望王师,那一搜搜战船正升帆,向北岸驶来。

    无数扬州军民登上南城,远望江面,迷糊之中有千船挣渡而来,顿使人热泪盈眶。

    (本章完)

第63章 大交兵,长江水战() 
明军之中,除了郑鸿逵部是水师外,其他诸部都是陆师,虽说江南之人普遍会水,但坐船水战却不是一件简单之事。

    千艘战船,于江面上来往穿梭,如何驾驶舟船?同敌接战后,又如何作战?如何配合?这都需要经历训练。

    明军集结于镇江,欲渡河援扬,阮大铖自然命人操练全军,演习水战,但毕竟明军训练时日尚短,除了郑鸿逵部,其余明军都不算精通水战。

    郑鸿逵为渡江先锋,指挥十万大军渡江同清朝水师开战,但他知道以明军的情况,很难同清军水师抗衡,随行连舟之计。

    江面上,郑鸿逵将四百艘福船、吴淞船,以铁锁相连,首围相顾,令方国安一部精锐明军带着左懋第、陈子龙等新募之军,八万余人为此战为主力。

    福船、吴淞船都是明军的大型战船,船上楼高如城,备大佛朗机火炮,碗口统等各种火器。

    方国安部和新募之军都不善水战,郑鸿逵行连舟之计,铁锁连舟,上铺木板,使大军如踏平地,以陆战之法来对抗清军水师。

    为了防备清军火攻,郑鸿逵还令士卒以泥涂船,再备长木、长竹,以应万全。

    郑鸿逵则同王威部,则座海沧船、仓山船、车轮舸等中小型战船,护卫连舟。

    十万明军在长江上展开数里,望之如山,气势夺人,似有一扫江面上清军兵船之势。

    王彦站在南门城楼上,以千里镜观来援兵船,只觉得犹如一堵长墙在江面上运动,顿时心中喜悦。

    扬州守军苦守六十六日,百姓死伤惨重,只剩五十万人口,而且十五至四十岁以内的青壮差不多伤亡殆尽,王彦剩下不足三万大军,几乎已经得不到补充。

    近两个月的大战,扬州的血都快要流尽。如今援兵终于出现才长江之上,令王彦心中一阵激荡。

    “苦战两月,王师终至,扬州有救了!”王彦放下千里镜,感叹的说道:“陛下没有忘记吾等,朝廷没有放弃扬州!”

    城楼上,何刚、曲从直等人已经泪流满面,扬州打的真是太惨了,打的真是太苦了。

    “诸公!”随着大明战船北来,王彦信心大曾,“援军一旦冲破长江上的清军水师,必然杀入运河直逼东门之外,吾等还须备下精锐兵马于东门内,准备同援兵里应外合,击垮东门外的清军营寨!”

    长江北岸,多铎留少量人马监视扬州,带大队清军沿江布防,江面上清军战船也整装待发。

    清军来自北方,善骑射,而不习水战。

    水战之法,原本是南方政权对抗北军南下的利器,东吴以此抗强魏,东晋以此偏安江左,南宋黄天荡一战,使得金人从此不敢渡过长江。

    水师本是汉人所长,满清夷狄只懂破坏,不识神州技术,造不了船,练不了水军,但江北兵马尽降清庭,使得满清凭空得战船千艘,水师数万。

    长江上,清军因为得到成建制的江北水师投效,实力其实远远超过未经训练,便急忙援扬的明军水师。

    多铎不懂水战,委任刘良佐为清军水师指挥,清庭兵部尚书爱新觉罗韩岱随船监视。

    刘良佐投清有些时日,一直驻军江岸,未曾为新主子立功,心中惶恐。

    如今得了多铎将令,刘良佐心中顿时欣喜,认为帮助满清建功的机会以至,只要他能以降将身份击败老东家的水师,不仅多铎不会再怀疑他有二心,今后论功行赏,他在满清朝廷必然也不失高官厚禄。

    这时随着明军船队向北岸而来,刘良佐随领着总兵杨承祖、张天福,副将扬守成、张思达、高谦、延士依等人出战,兵力高达六万。

    清兵虽然人数比明军少,但却都是正儿八经,精通水战的水师官兵,远比援扬的明军船队要精锐。

    张天福观明军大船铁锁相连,不利进退,随向刘良佐谏言,“明军战船巨大,且连成一片,我军船小,不利对攻,不如分为数队,灵活机动,四扰而击。”

    刘良佐闻之,觉得很有道理,随纳张天福之策,将清军兵船分为十队,每队都配备大小火炮、火铳、火箭、火蒺藜、大小火枪、神机箭和弓弩,下令各队接近明军战船时,先发火器,次用弓弩,靠近敌船时,再用短兵器格杀。

    清军兵船于北岸齐发,于江心同明军战船相遇,随展开激烈大战。

    左懋第、陈子龙都不通水战,但铁锁连舟,是他们守船如守城,大小火炮首先对着清军水师开火。

    轰隆隆的炮声,绵绵不绝,一道道水柱在船边被炸起,溅湿了甲板上士卒的衣襟。

    炮弹时而砸断桅杆,引得船上一阵大乱,时而有将挡板和船身砸个粉碎,引得江水灌入,战船倾斜。

    “放!”“点火!”双方军官的呐喊声中,炮弹于江面来回穿梭,无数官兵倒于血泊之中。

    交战不过片刻,明军同清军的差距便显现出来,铁索连舟移动缓慢,目标又大,清军几乎每炮必中,明军打清军四下游动的兵船,却有些困难,命中不足三成。

    不过好在有郑鸿逵同王威领着明军小船,纠缠清军战船,使得明军虽处下风,却不漏败相。

    炮战中,两军距离继续接近。

    这时明军已经损失战船二十余艘,死一千五百余人,而清军则只沉没七艘兵船,死八百多人。

    战船接近,火器对射,明军以船为城的优势便显现出,战斗呈胶着状态。

    原本对明军水战并没有多少信心的陈子龙,见新募之兵,居然依靠铁锁连舟的优势,同清军对射而不居下风,心里顿时一阵兴奋,指挥士卒朝清军兵船射出火箭,打出火统,逼得清军兵船不敢靠过来短兵接战。

    水战从早晨战至中午,江面上惨舟无数,处处火起,明军虽然死伤更为惨重,却算不得分出胜负。

    下午时分,刘良佐亲自率领兵船作战,但明军船只巨大,清军船小不能仰攻,数次欲强登连舟,却接连受挫。

    这时刘良佐再次采纳了总兵张天福的建议,决定改用火攻破敌。

    将近黄昏,刘良佐选择八百名悍卒,驾使百艘连环船,子母船,他们在船头装满火药柴薪,突然出现在明军连舟之前。

    连环船长四丈,形似一船,实为两船,前船占三分之一,后船占三分之二,中间以两铁环相连。前船有大倒须钉多个,上载火球、神烟、神沙、毒火,并有火铳,后船安桨载乘士兵。战时顺风直驶敌阵,前船钉于敌船上,并点燃各种火器,同时解脱铁环,后船返航,后船既返,前船烈焰旋起,敌船遂焚。

    子母船与连环舟也是大同小异,俱是用于火攻的一种战船。

    八百清军架着百艘连环舟,向明军大船冲来,左懋第等人却早有准备,令士卒抱起长木、竹竿将迎面撞来的纵火船只顶住,而后令士卒抛射火箭,将其点燃,使之他们在撞上连舟之前,便燃烧殆尽。

    历史上曹操连舟,为东吴火攻,南宋大将张世杰数次连舟,也同样失败,郑鸿逵也知道连舟易被火攻所破,因而早已定下破解之法。

    清军的大部分火船被明军顶住,一小部分则还是撞了上来,但明军之前用泥涂舟,使得火势大大降低,效果并不明显。

    在清军开船纵火之时,王威见明军始终被动挨打,心里不由一阵着急,正思索破敌之法时,正见刘良佐的坐船前出,已经来到第一线。

    王威见此大喜,随领着数艘战船猛扑而上,瞅准了刘良佐,命火炮猛轰。

    催不及防之下,清兵部尚书爱新觉罗韩岱被一炮打死,刘良佐顿时大惊失色,连忙移往他船,原来的座船则被王威击得粉碎,很快沉入江底。

    多铎给刘良佐安排的监军爱新觉罗韩岱,被明军打死,连尸体都没有抢回,葬身长江之中,令刘良佐万分恐惧。

    如果他不能击败明军,立下大功绩,那丢失满清皇族的罪过,多铎定然会严惩于他,甚至有可能人头落地。

    想到此处,刘良佐不禁双目赤红,他不甘心失败,也不甘心荣华富贵离他而去,更不愿意战败后被多铎所杀,于连发数道命令,一边从新调集火船,一边令战船猛攻明军战船,定要击败江面上的明军水师。

    这时天已经将黑,两军却都没有休战之意。

    援扬水战,从清晨杀到傍晚,左懋第已经一天未曾进食,明军能同精锐的清军水师战成平时,让这位老大人心中十分振奋。

    炮声轰隆,巨船倾覆,火光映红了江面,喊杀声充肃天地,一幕幕宏大而壮烈的战争场面,让左懋第热血沸腾。

    战场的紧张和激烈,让他忘却了身体的饥饿与疲惫。

    不觉间,他文人士大夫的老毛病显现出来,面对此情此景,他不禁想以此战为题,赋诗一首。然而就在这时,江面上却忽然一阵北风拂来,瞬间就浇灭了他的一腔热血。

    (本章完)

第64章 战长江,援扬事败() 
滚滚长江东逝水。

    每当胡骑南下,衣冠南渡时,在这广阔的江面上,必然爆发关系民族存续的大战。

    南宋在丁家州、焦山,皆连战败,失长江天堑,使蒙元统治华夏近百年。

    从未被征服过的大汉族,第一次被异族踩在脚下,使得中华丧失了自汉唐以来的骄傲。

    此时发生在江面上的战斗,对于大明来说,便如同宋元焦山之战,他不仅关系着扬州数十万军民之生死,也是关系大明国运的一战。

    若大明胜,则扬州围解,江南得保,大汉族至少昂扬百年,尚可徐图北进,恢复河山。

    若大明败,则长江天堑不保,北虏兵马过江易如反掌,南都亦有倾覆之险,甚至会重演蒙元之祸,使华夏再受劫难。

    这时长江两岸,无数双眼睛,都注视着江面上的战斗,阮大铖与多铎更是分别于两岸搭建高台,登高观战。

    扬州城内的军民,同样被这场关系扬州生死战斗,所牵动心神。

    王彦同一众扬州文武,立于城楼上,从早上至傍晚,便没有下过城楼。

    江面上明军依靠大船的优势,同精锐的清军水师纠缠,虽然不能击溃清军,但也未漏败相,形成胶着之态。

    黄昏过后,日已经西斜,未分胜负的两军都没有鸣金收兵,来日再战之意。

    王彦见此连忙让人准备火把,夜观水战。

    士卒闻令将一柱火炬点燃,王彦却忽然大惊失色,满脸惊恐的失声说道:“北风突起,水师恐要失败!”

    何刚等人闻言,不由得脸色一变,齐齐向火炬看去,果然见火焰向南飞舞,顿时大惊失色。

    长江南岸,阮大铖立于高台之上,见天空突然刮起一阵北风,吹得旗幡飘动,整个人便如坠冰窟,瞬间惊出一身冷汗。

    一时间,阮大铖心中满是焦急,连忙走到台边,向着台下的护卫,便大声喊道:“快!速速鸣金收兵!”

    可水师于江面作战,鸣金之声很难让人察觉,阮大铖又连忙喊道:“发号炮,挂令旗,招水师回来!”

    北风一起,阮大铖方寸已乱。

    江面上,左懋第虽不精通水战,但也知道逆风作战与顺风作战的区别,加之明军铁锁连舟,只要火起,整个中军都有败亡的危险。

    似乎是为了证明左懋第心中的担忧一般,一艘清军火船接着风势,躲过了明军的长木和竹竿,直皆撞在大船之上。

    原本涂泥的大船,并不惧怕火攻,可随着天空中刮起的北方,火势被大大助长,装有火药、火油和干草的火船,被清军点燃,火苗在风中飞舞,直串一丈多高。

    一瞬间,明军大船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