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十七年秋-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成功见郑芝龙愿意听他劝说,心中微微一喜,坐定之后,遂即说道:“父亲手中掌握大拳,事关朝廷生死,不可轻易转念。以孩儿看来,八闽多山,不比北方,清兵骑兵可以任意驰骋,父亲手握十万大军,完全可以持险而守,清兵虽众,但绝对进不了仙霞关。楚国公能在湖广大破勒克德浑,歼灭满清两旗,杀伪王耿仲明,父亲为何不能?除此之外,我郑氏纵横大海,银钱充足,清兵即便攻入,父亲亦可凭借数万精兵,千艘大船,纵横海上,何须降清耶?”

    郑芝龙闻言,却不以为然道:“你这是小儿妄谈之语,不知天下大势。弘光朝廷立于南京时,有天下半壁,五大强藩,兵力地盘远多于我,而长江天堑之险,岂不胜于八闽诸山呼?昔日弘光朝不能据敌,杭州潞藩不能据敌,浙东鲁藩不能据敌,何况八闽一隅!王士衡虽然厉害,但也不过是昙花一现,必被清廷所败。而入海之举,更是无稽之谈,我郑氏经营数十年才有今日之成就,难道你让我再入海做海盗?”

    郑成功听郑芝龙之语,完全是死心踏地的要投降清兵,不禁有些急道:“父亲何故以为大明必败耶?父亲只看到清军兵强马壮,却不见其以小临大,原是寡国小民耶?其族不过二十多万,而我大汉人口万万,今满清一时得利,却不能久持也!我朝之所以一败再败,实因文臣弄权,派系相争,流民为祸,然当今天子圣明,除党派,惩贪腐,联流民,弊端俱除,此大势以变也!况清廷毫无信誉可言,潞藩轻信,已同安宗皇帝会同十余藩王,被斩于市,越国公方国安轻信,亦与其子被杀,此无信之蛮夷,父亲如何能轻信耶?”

    郑芝龙闻语,一阵沉默,半响后才道:“自古识时务者为俊杰,今摄政王以重爵重利招我,就必会以礼待我。我若信你之言,与强清争锋,一旦失利,便真如方国安矣!我投清,亦是为了郑家,甚至是为了你,你不用再说了!”

    郑成功见郑芝龙如此说,心中不禁升起一股怒气,“父亲如果真为了郑氏,为了我,更加不能轻易投清。今明清大战与湖广,楚国公与清兵交手,未有败绩,这次极有可能再次大败清军,而一旦湖广取胜,江南亦唾手可得也!若大明得以中兴,父亲如何自处,我郑氏又如何自处耶?”

    “大明如果中兴,我便更加要投降清廷了!”郑芝龙闻语,却眯眼道:“大木,你还是太年轻啊!我与清廷勾结之事,隆武帝已经知晓,他登基以来,我对他亦多有牵制,甚是无礼。你也说天子英明,那我要问你,这样英明的天子完成中兴之后,会容的下我,容的下我们郑家吗?”

    郑成功闻语,顿时大惊失色,他这才明白,就算他说的再有道理,郑芝龙也不可能回心转意了。(欠一章)

    (本章完)

第276章 汉中战事() 
去岁年底,贺珍与孙守法,纠结七万义军围攻西安,声势一时鼎盛,清廷的陕西巡按黄昌胤都向义军投降,但清廷陕西三边总督孟乔芳却据城扼守,急请固山额真李国翰领兵来援。

    一时间,义军与清军在陕西发生会战,双方大战于西安西郊,义军虽然人多,但却没有清兵精锐,苦战几日,于正月初五被清军击败,刚投降过来的黄昌胤为清兵捕杀。

    同月二十五日,义军连营数里,攻打乾州,再次被清军铁骑袭营,死伤惨重。

    此后,清廷为了稳定西安的局势,又派遣定西大将军何洛会等部,进入陕西,清军的势力不断加强,而义军却损失连连,已经无力光复西安,只得退回汉中。

    时间到了六月,清廷将吴三桂、阿济格调去攻打襄阳,但肃亲王豪格,却领着满州正蓝旗,蒙古两红旗,以及大批绿营进入陕西。

    大散关,乃是从关中进入汉中的要道,但应为废弃日久,已经不如当年全盛之时。

    关上残破的日月明旗在风中猎猎,关下数万清军连营,杀气漫天。

    在关内的一处院落里,秦王、贺珍、孙守法等一众义军将领面色阴郁。

    孙守法道:“大将军、清兵攻打甚急,汉中怕是守不住了。既然楚国公邀我等入楚,又要为大将军请封侯爵,将军为何不愿意退入楚地,暂时避开清兵锋芒呢?”

    陕西义军虽然抗清,但成份却十分复杂,孙守法原来是大明朝陕西副总兵,大顺军占领西安后,他便退入终南山中,拥戴秦王的儿子为秦王,继续抗击顺军,等清兵入陕,他又接着抗击清兵,对大明可谓忠心耿耿,王彦相招他自然服从安排。

    贺珍却是大顺将领出身,他反清之时,自称奉天倡义大将军,用李自成用过的头衔),以示继承李自成的事业,对大明没有多少感情,只是大顺时日尚短,号召力实在不如大明,他才与孙守法联合,拥秦王,奉弘光年号。

    汉中之地,贺珍经历多日,已经视为自家地盘,他如何能够轻易放弃,而且他在汉中是大将军,到了湖广,就得如同李过、高一功一般,成为王彦手下部将,受人节制,怎么看也不如在汉中自在。

    这时贺珍听了孙守法的话语,他虽然知道其说的有道理,清兵连日攻打,义军损失惨重,物资急缺,要不是严起恒带来一批粮草,他们根本无法支持,但他心中就是舍不得汉中这片基业,于是说道:“容我再考虑考虑~”

    孙守法闻语心中不禁一叹,而这时一名盔甲破烂,浑身带血,背插箭羽的小校,从院外闯进来。

    众人见他立马大惊,纷纷站起身来,而那小校却一下拜倒于地,大哭道:“大将军,孙督师,家父奉命去截断清军粮道,中了豪格埋伏,一万兄弟全部战死,呜呜~家父也被豪格杀了~呜呜~”

    眼前小校乃是义军之中,最为重要的一支,仇池武大定的长子,孙守法听他之言,心里一惊,不惊诧异的看向贺珍,而贺珍则早以脸色煞白。

    这时孙守法哪里还不明白,定是何珍不想撤离汉中,想最后一搏,不同他商议,便私自派遣武大定出战,结果致使失败。

    贺珍听了小校的话,整个人颓废的坐下,大散关外的清兵足有六万多人,而七万义军在接连的损失后,已经只有三万多人,根本不是精锐清兵的对手。

    在贺珍看来,他唯一能够守住汉中的可能,就是截断清军粮道,使得豪格粮尽而退,但清军却早有准备,义军不但折了大将武大定,还损失了一万人马,只剩下两万大军。

    贺珍原本在兵力上稳压孙守法一头,现在也因为这次战败,不在占据绝对优势,他在义军中的话语权立马随之削弱。

    在贺珍颓然之时,孙守法已经让人将小校扶下去查看伤势,而后他一脸肃然的看着贺珍道:“大将军,现在怎么办?”

    贺珍座着,脸死惨白,他听孙守法相问,才收回神来,微微抬手,无奈的道:“请严先生来吧,本将同意撤入湖广,接受楚国公的改编~”

    孙守法听他同意,虽然觉得晚了一些,白白损失了一万多士卒,但贺珍毕竟答应下来,汉中之地的两万多义军,便算保存下来。

    这时孙守法,便连忙让人去驿馆请王彦派来的使者严起恒,众人在院内等待了片刻,去请人的校尉才慌忙回来,而后在孙守法的耳边一阵耳语。

    众人见孙守法连色一变,心肝不禁立马提了起来,莫非楚国公的使者出了什么事故。

    这其中最为担心的就是贺珍,他不想撤离汉中,又怕严起恒与其他义军首领接触,便派遣人马将严起恒居住的驿馆围了起来,美其名曰保护,实际就是软禁。

    这时他见小校一人回来,还在孙守法耳边小声说话,便以为严起恒脑怒他无礼,不愿见他。

    如果是之前,贺珍道觉得没有什么所谓,但现在他兵力大损,汉中铁定守不住,退入湖广是他唯一的生路,他便不能不在乎严起恒的态度。

    “是本将考虑不周~”贺珍突然站起身来说道:“本将这就亲自去请严先生!”

    “大将军误会了!”孙守法见此,却连连摆手,制止要离开的贺珍,而后对小校道:“带他进来!”

    片刻后,小校便将一人领进屋来,这人正是严起恒的随从燕岱,他进来之后,相几位义军首领行了一礼,便开口说道:“大将军,孙督师,我家先生早以前往蜀中,你们的意思,我家先生早就知晓,先生的意思是让义军在守十天,他必定带一支兵马,来接替汉中防务!”

    屋内之人听完燕岱之语,脸上纷纷漏出惊讶之色。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名四十多岁的清瘦男子,举着使者节杖,上面的彩带随着山风飞舞,行进在通往蜀中的蹒跚栈道上。

    (本章完)

第277章 严起恒使大西() 
张献忠与李自成,是崇祯年间,兴起的两支最大的流民武装,李自成在西安开国建立大顺,而张献忠则在崇祯十七年,十一月十六日,于成都称帝,建国号“大西”,改元“大顺”,以成都为西京。

    大西政权建立后,设置左右丞相,六部尚书等文武官员。命“汪兆麟为左丞相,严锡命为右丞相”。

    大西政权颁行《通天历》,设钱局铸“大顺通宝”,开科取士,任为郡县各官,对于四川从政治、经济上进行管理,以具备国家形式,从流贼转变为了割据政权。

    大西建立之后,便宣布“赦免边境三年租赋”,大西军亦号令森严,不许“擅自招兵”,“擅受民词”,“擅取本土妇女为妻”,违者正法,可见大西军的军纪远比一些明朝军阀要好上许多。

    在大西军中,骑兵和步兵的比例是“马七步三”,主力部队“人人有精骑或跨双马”,“介马有付,去来如风,一日夜踔数百里”。每到一处,在所缴获战的利品中,最看重的就是骡马,其他均不在意。

    由此可见,大西军的战力也十分不凡,这也是王彦急欲联络张献忠的原因之一。

    任何一个政权在建立之初,多是一副兴兴向荣之态,大西政权建立之初,同样也是如此。

    后世民间常常听到张献忠屠川的传闻,但在作者看来,这与一个新兴政权该有的朝气不符,基本不可相信。

    中国有写史、修史的传统,但大多数都是当朝修前朝,其中水分十足。

    在作者看来,自唐太宗开了个不好的头之后,所谓的正史便不能全信,太宗只是为自己说好话,让后人觉得江山是他打的,李建成、李元吉还要害他,他发动玄武门之变,也是情非得已,但后世的统治者,却不只是改一点点,等到清朝,史书就基本没法看了。

    清廷修四库全书,是为了什么?便是将天下间,所有对满清不利的东西,统统删除,统统改写,张献中只是一个背锅之人而已。

    雍正四年,大学士查嗣庭任江西乡试正考官,出题目“维民所止”,源出于《诗经·商倾·玄鸟》。

    大意是说,国家广阔土地,都是百姓所栖息、居住的,有爱民之意。

    这个题目完全合乎儒家的规范,没有什么问题,但是雍正听说后,觉得“维止”两字是“雍正”两字去了头,这岂不是要杀自己的头吗?

    雍正见此那还得了,连忙让人把查嗣庭抓来,直接腰斩,族人全部被流放。

    另一间事情发生在清朝乾隆年间,平定回部叛乱,乾隆摆酒庆功,一汉官见清兵大败回部,有感而发,吟诗道“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帐中宴请,本来气氛热烈,听他吟了这两句,顿时就冷了下来,乾隆脸色更是差到极点。

    不教胡马度阴山,大清不就是胡马吗?

    那汉臣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跪下,将官帽放到一旁,直磕得额头破裂,血流满面,才得免。

    幸亏这诗不是他所写,不然也得死,然而他即便不死,也被消极为民,永不录用。

    乾隆在位时,清廷已经统治中华将近百年之久,但清廷统治者还是这般模样,那清初之时,篡改史实,也就一点也不稀奇。

    此外还有“清风不识字”之类,数不胜数,满清文字狱如此之盛,容不得半点对清廷不利之言,他们写出来的史书能信吗?

    以前传的很凶的七杀碑,“天生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杀杀杀杀杀杀杀”,没有找到,如今张献忠的圣谕碑却被挖了出来,七杀碑也以确信为谣传,实为“天有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

    其实只要认真想想,张献忠这样的人物,能傻到屠川吗?他从湖广转进四川为啥?取成就帝业的根基啊,他能傻到屠川?

    张献忠战死于顺治三年底,而清兵在顺治十六年才攻下渝州,此外刘文秀亦数次经略四川,也就是说在张献忠死后的十三年里,南明还在于清兵在四川作战,如果张献忠屠川,那清兵就只能和鬼魂打仗了。

    大明朝时,四川人口过千万,到顺治十九年,人口只剩九万多人,大西军有没有杀人?肯定杀了,农民军的特性,便肯定要杀地主,杀勋贵,这点可以参考本朝,但说屠川,那便是无稽之谈。

    大西兵一百二十个营,二十多万众,得多少百姓才能养,算算便知。

    张献忠于崇祯十七年底建立大西,如今已是隆武二年六月,他经营蜀地已经将近两年,蜀地基本大定。

    四川乃是天府之国,汉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蜀汉得此而鼎足,张献忠得了此地,自然要再次进取,他首要的目标,便是北面的汉中,所以他对手下之人言:“三国以来,汉中原属四川,今吾定都于川,不取汉中,难免他人得陇望蜀乎?闻闯王遣马爌守汉中,爌庸才耳,若不早取,他日易以能人,则难图也。”

    弘光元年,六月间,张献忠便派遣大军北上,攻打汉中,可惜为当时投降清廷的贺珍击败。

    严起恒举着使者节杖,出现在剑阁时,张献忠正在梓潼,于是连忙让人将其带来。

    汉时张骞持节杖出使西域,苏武拿着节杖牧羊,让的代表汉使的节杖,深入西域诸国人心,此后凡见节杖,诸国便知汉使到来,无不拜伏。

    西域诸国,北面的匈奴,看见手持节杖无比威风的汉使,心中仰慕便也学了过去,将节杖视作权利的象征。

    此后汉逐匈奴于漠北,北匈奴西迁,与欧洲人相遇,节杖也被带到欧洲,逐渐演化为权杖。

    古时候,汉使持节杖,无比威风,但严起恒却没有受到古汉使的待遇,他几乎是被士卒压到梓潼。

    此时严起恒站在张献忠行辕之外,他被士卒带到辕门前,便看见两排精锐高大的大西士卒,分立两旁,手中长刀相交,凶神恶煞的挡在他的身前。

    (本章完)

第278章 大西皇帝张献忠() 
严起恒看着身前威武的大西军,看着那明晃晃的战刀,身为文臣的他多少有些紧张,不过张献忠既然把他从剑阁接到梓潼,就不该有什么加害之意,想必只是想给他一个下马威,压压他的气势而已。

    想通这一点,严起恒心中稍定,再看着眼前凶神恶煞的甲士时,心里就不在有什么惊恐。

    这时他不禁先整理了一下衣冠,而后高高举起节杖,口中大呼道:“大明朝楚国公使大西王~”

    他一边呼喊,便一边用节杖拨开身前的长刀,一路闯到过张献忠布下的刀阵,来到大堂之内。

    此时堂内当中坐着一皮肤黝黑,长须过胸的威严男子,想必就是大西皇帝张献忠,而他的两侧则各坐数人,那必然就是左、右丞相,以及六部官员。

    严起恒来到堂上,遂即作揖一礼道:“在山阴严震生,奉大明楚国公之令,参见大西王!”

    “啪~”严起恒刚刚说完,坐在左侧首位的一名中年男子,便一拍座椅,站起身来,双手相上一拱,行一礼,而后怒指严起恒道:“大胆,吾皇乃大西天子,尔怎么不拜?”

    张献忠与堂内之人,俱是眯眼向严起恒看来,想要知道他如何作答。

    严起恒见此,却微微笑道:“我乃明使,非尔之大西之臣,何须拜耶?”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尔大明国祚以亡,汉家山河俱丧尔朝之手,足见尔朝以为上天摒弃,今我大西天子在位,大定川蜀,实为应天顺人,尔如何不拜!”大堂右侧,又有一名文官拍座而起。

    这一左一右,正是大西国左右二相汪兆麟和严锡命。

    “非也~非也~”严起恒面对二人,依然神情自若道:“我大明虽失两京,国祚南移,然依旧为天下共认之主也!今天下抗清之义旗蜂起,皆打日月明旗,可有打大西旗呼?仅此一点,便可说明,天下人心在大明而不是大西也!我大明乃天'朝上国,中华正统,大王虽建号称帝,但实乃自欺欺人之举,大西实为小国,而非天下也。在下为天'朝之使,岂可拜小国之王。”

    严起恒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