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养个皇帝当小攻-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停手罢!”陆珩修从房门里走了出来道:“殿下还在里面,你们就在门口这样吵吵嚷嚷的,成何体统?”
  英顺见陆珩修竟然在,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只好也跪了下来。“陆总管,奴才只是教导一下新人规矩。”
  “你如何教导规矩我不管,只是也不敢再主子面前管人,污了主子的耳目。罢了,你下去吧!今日我来服侍殿下。”说罢又转向一旁跪着的小太监,问他“你叫什么名字?”
  “奴才叫常平,是殿下赐的名字。”他这样说着又招来了英顺怨毒的眼光,英顺是从宫里出来的,自觉比他们这些新招的奴才高一等。但是偏偏自己都没有得到殿下的赐名,而这些新人却得到了这样难得的恩赐。还有陆珩修原本也不过是和自己一样的人,却摇身一变成了总管。
  陆珩修一听他的名字便知道是从着以前的常喜他们起的,当下也说不清楚心里到底是什么感觉。英顺退下了,常平也下去上药,陆珩修便满怀心事地回房间去。
  “怎么了?”明珏见陆珩修出去一趟又心事重重地回来了,心下不由得疑惑。
  “殿下,您觉得小顺子怎么样?”陆珩修犹豫地开口。
  “什么怎么样?我觉得挺好的,他为人仔细小心,从来没有出过差错。”明珏不明所以地回答。
  “是啊!只是我觉得他为人心性不好,方才我出去,正好撞见他在廊下训新来的常平。他才伺候殿下不久便作威如此,只怕不合适再伺候殿下。”
  “就随你说的办吧!你既然觉得不好不妨将他调到别处去,只是他服侍我一场也要给他找一个好差事才是。”明珏对于陆珩修的建议,几乎是言听计从,这样的小事如何会不同意呢?
  “这个自然,殿下交给我安排就是。”陆珩修顺手将事情揽到了自己手里,却不知给自己埋下了怎样的隐患。有时候一些看似蝼蚁一般的小人物,当他站到关键的位置时,时常能够改变历史的进程。
  明珏和陆珩修一起用过膳后,便带上天枢和几个护卫去陈府赴宴。虽说明珏已经特意来早了,但是陈府的后花园里依然是已经有不少的人来了。陈定听见外面门房的人来报:王爷到了。便赶紧带着一众士子前去迎接。
  “恭迎王爷。”众人都在明珏的车驾前躬身道。
  陆珩修先下了车,然后伸手将明珏扶了下来,明珏下了车道“诸位不必多礼。”众人方依言直起了身。
  “王爷,下官为您带路。”陈定说着抬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明珏迈步跟上了。
  明珏今日穿了一件宝蓝色的锦袍,用一只玉冠将头发都束在了头顶,端的是神采仪然。陆珩修则是一身藏青色长袍跟在明珏身后,天枢则带着三个身着黑色劲装的护卫守候在二人身后。再后面便是一群悄声议论的士子们。
  众人回到陈定的后园,都坐定了,陈定便吩咐着将酒水都摆上来。
  “王爷,原本是打算这将这宴会在夜间举办的,届时秉烛夜游、观花赏月更是别有一番趣味。只是未免太过靡费,王爷自京城而来,想必盛宴自然参加过不少,如今就委屈些凑合着看吧!”陈定客气地道歉。
  “陈大人哪里的话,这满园盛开的牡丹就着这明媚的春光难道就不是美景了吗?何必白白耗费民脂民膏。”明珏倒是毫不在意。
  “王爷说的极是。”陈定没想到眼前看似温和的少年竟然会给予自己如此锋利的回击。
  “既然是文人宴会,不如大家就眼前之景,做些诗句才好。若是谁得了魁首,孤自然有彩头的。”明珏说着,陆珩修便捧出了一只檀木的小盒子,在众人面前打开了,里面正是一颗硕大的南珠。
  众人见肃王发了话,又有彩头可以拿,谁人不想出一下风头呢?
  只见一个白衣书生站上前来,作揖说道:“在下白信,不才书生,愿意作诗一首,抛砖引玉。”
  白信说罢便自顾自地吟道:
  桃时杏日不争浓,叶帐阴成始放红。
  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风。
  名移兰杜千年后,贵擅笙歌百醉中。
  如梦如仙忽零落,暮霞何处绿屏空。
  吟罢朝在场众人拱了拱手,颇为得意的样子。场上稀稀拉拉倒也响起了几声叫好与掌声,但却也没有多大的反响。
  “这首诗虽然不错,但却也算不得什么佳品,也只是寻常之作罢了。”从人群里走出来一个青衫的青年,手拿折扇倒是衬得他风流倜傥。不过言语却是有些恶劣了,文人相轻这句话看来果然不错。
  “哦?程兄若是做得好,怎么不作一首出来叫大家看看。也好叫我们见识一下,什么是上品佳作。”
  话一出口就有不少人响应,这程书生也不好推拒,只得自己也作上一首。只听他思索片刻缓缓念道: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他这一首却是一首七言绝句,虽然简短却也是别有一番意蕴。实则他也是个有才的,只是这轻狂之态更胜白信。
  “果然不错,蕲州正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不过在座人多,这样一一念来未免太过耗时,不如本官差人送上笔墨,有意者自将自己的诗作呈上来给王爷看可好?”陈定为防这些书生乌眼鸡一般斗起来,只好出了这么个主意。
  众人见知州大人发话,自然无不同意。何况有些人不够自信,原本没有勇气去当众念诗的,现在也有了机会。自然无不欢喜。
  “孤听闻陈大人当年是进士出身,还是位探花郎,难道陈大人就不下场作一首吗?”明珏看着学子们铺纸磨墨、敛袖走笔干的热火朝天的场面,问坐在自己身边的陈定。
  “多谢王爷抬爱,只是那些不过是陈年往事了。下官已经许久不曾作诗了。”
  “那又何妨?难道谁还敢笑话陈大人不成?”明珏促狭地说,说罢还看了看正忙着的众人。众人哈哈一笑也都起哄让陈定作诗。
  “那下官便献上一首拙作吧!”随即叫人呈上笔墨纸砚、就着身前的桌子写了起来。
  明珏凑过去看,只见陈定书写似行云流水,一行行诗句慢慢在他笔下出现了。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丹景春醉容,明月问归期。”明珏不自觉地将诗念了出来,只觉此诗短小精悍,念来唇齿留香。“陈大人的文采果然是极好的。”
  “王爷过奖了,只是俗品上不得台面。”
  “陈大人何必太过谦虚。”明珏少不得又夸赞他一番,心里却对于陈定这种油滑的自谦微微反感,不过场面上还是少不了应付。
  明珏与陈定这边寒暄着的功夫里,一旁倒是有不少人写好了作品交上来,陆珩修站在一边默默地都收了起来。等大部分人都交了上来,只剩下几个实在是写不出来的还在搜肠刮肚地苦思冥想。
  然后陈定便宣布了停止创作,然后由陆珩修来唱诗。
  第一首
  数朵欲倾城,安同桃李荣。
  未尝贫处见,不似地中生。
  此物疑无价,当春独有名。
  游蜂与蝴蝶,来往自多情。
  第二首
  牡丹花品冠群芳,况是期间更有王。
  四色变而成百色,百般颜色百般香
  第三首
  ······
  第七首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
  ·····
  随后陆珩修将剩下的诗都念完了,大家开始评论。倒是一致地认为这第七首是夺魁之作,虽说是文人相轻,但如此佳品还是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
  就在明珏要宣布将明珠赠予第七首诗的作者秦烨之时,却从人群后面传来了一声冷笑。只听有人说道:“这样的诗只怕还拿不了这明珠,在下还不曾作呢!”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所用诗词均为古人作品,作者无能写诗。


第18章 文镜先生
  众人循着声音看过去,是一个二十多的青年,丰神俊朗。手执一把空白的折扇,上面连一个墨点子都没有,看来倒是十分怪异。
  众人都不知道这人何时来的,又如何在敢肃王与知州大人面前还如此放诞不羁。只有陈定皱了皱眉,不过也被众人以为是被冒犯后的正常反应给忽略了。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青年摇着手中的折扇,缓缓吟咏了一首七言绝句。顿时整个庭院都雅雀无声了,众人都被这不知名的“狂生”所做的诗句给震撼了。
  “啪!啪!啪!”陆珩修带头鼓起了掌,明珏很快反应过来,明白了陆珩修的用意。
  “先生果然文采斐然,不知先生高姓大名?”明珏此言一出便引来不少士子的注意力,大家都知道这有才华的“狂生”是安然无恙了。也让不少替他担心地士子放下了心。
  “在下洛文熙,见过王爷了。”洛文熙双手握住扇子,给明珏行了个礼,然后又向陈定行礼,最后还向在座的士子们行了个平礼。这样一来倒是显得他谦谦君子的风范,丝毫不见方才的狂涓之态。
  “原来是文镜先生。”他的名号一报出来,有士子马上认出了他。洛文熙隐居之人自然没有多少人见过他的真面目,只是他的盛名却早已远扬。
  说起文镜先生洛文熙,谁人不知呢?只是大家都以为这样德高望重的隐士必然是一把胡子的老先生,谁能想到竟然是如此年轻英俊的一个青年呢?
  洛文熙瞬间就被热情的学子们给围住了,这些人谁不曾听说过文镜先生的事迹呢?十六岁考中状元,二十六岁辞官退隐。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不是常人可以揣度的。
  这样一来明珏倒是被冷落了,陈大人暗中观察着明珏的脸色,见他面带微笑并无半点不悦,才放下心来。
  明珏见众人都只围着这位突然出现的隐士,也只好叫陆珩修将明珠送上。陆珩修接到明珏的指令,双手捧着紫檀盒子穿过热闹的人群走到了洛文熙的身边。
  “至宝诚难得,潜光映浦湾。先生之才正如这明珠之光,只是还盼先生不要明珠暗投啊!”陆珩修一边将明珠双手奉上,一边说道。
  洛文熙身边的学子们都窃窃私语起来,大家都听得出这话里隐藏的招揽之意。只是当年洛文熙曾任吏部侍郎,是正三品之职。这样的高官厚禄他尚且不屑一顾,如何会被一个小小的藩王给诱惑呢?
  在这些学子看来洛文熙是个闲云野鹤神仙般的人物,如何会在乎这等俗世之物。要不说读书人就是表里不一,明明刚刚还为了一颗夜明珠争的不可开交,现下又都在心里装起清高来。
  洛文熙倒是很直爽地将明珠接了过去,然后朝着明珏施了个礼说道:“谢过殿下。”之后就没有别的话了,仿佛他根本没有听到陆珩修的话一样。
  “他不是隐士吗?怎么还上赶着凑这种热闹。”他没有拒绝倒是让那些期待着的学子们有些失望。但陆珩修知道他接受才是正确的选择。方才是他自己主动出来要夺彩头的,若是夺了又不要未免要得罪明珏,倘若明珏是个小心眼的,说不定还要报复一番。所谓名流隐士总不会去冒犯强权的。
  陆珩修自然知道这些读书人是最好面子的,更何况是隐居之人,他本来就没有指望得到回应。于是送完东西就回到明珏身后垂手立着了,一副安分守己的样子。
  众人吟诗作对、高谈清论许久,太阳渐渐升上中天了。
  “王爷,这日头有些毒了,您不如回去厢房休息一下。”陈定建议道。
  明珏闻言点了点头,带着人走了。众位士子也都各自散了,去知州大人为他们准备的房间休息。
  “灵安,你是怎么回事儿?”陈定屏退了跟着自己的下人,自己一个人尾随着洛文熙,好不容易等到他身边苍蝇一样围着的学子都走光了,才冲上去怒问道。
  “哦?秉文,你生气了?我不是同你说过我今日一定会来的。”洛文熙摇了摇扇子,风流倜傥。
  “我今天早上去请你,你分明一副不会来的样子。我怎么想到你会来,还有你干嘛如此抢眼地出现,如今这个时候避都避不过来,你如何还眼巴巴地要出风头?”陈定气得胡子都抖了起来。他本身生的容貌清秀、面色白净,如今虽然已是年近而立,却还是显得十分年轻。可他偏偏要做一副老气横秋的样子出来,故而特意蓄了胡子。
  “秉文,你真的要在蕲州待上一辈子吗?”洛文熙目光灼灼地盯着他,“你我都明白,我不是真的要隐居,当年的事情你真的放下了吗?”
  “我……我…我也不知道,这么多年过去我还是忘不了,可是……”陈定没有继续说下去,不过洛文熙知道他担心的是什么。
  “秉文!”洛文熙收起了玩世不恭之色,凑上前去握住了陈定的手,“我不会叫死去的人白白死去,更不会叫你受过的委屈都白受。如今贼子还在九五大位之上,逆臣都成了国家的‘栋梁’,我又怎么能够安心隐居呢?”洛文熙温和的面容显现出一丝恨意。
  “唉,你时刻关注着太上皇的消息,我早就该知道你不会甘心,其实我又何尝有一日能够放下心中的仇恨呢?”陈定叹了一口气,回想起当年席卷整个朝堂的血雨腥风。
  当初英帝御驾亲征被俘,宁王趁虚而入即位称帝。朝里不是没有人反对,可是多少忠臣烈士都不过是被网罗罪名、编织罪状投入诏狱。
  当时陈定不过是个刚刚从翰林院进入吏部热血少年,因为当时还是吏部侍郎的洛文熙对他青眼有加,所以青云直上做了吏部文选司的侍郎。升得太快就容易招人嫉妒,何况但是少年如初生乳虎,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年纪,哪里知道过刚易折的道理呢?
  宁王称帝后以国库空虚为借口拒绝赎回英帝一事,在朝廷掀起了轩然大波。群情激愤之下,年轻的侍郎又如何能够袖手旁观呢?陈定当时不听洛文熙的劝阻,傻乎乎地跟着一群书呆子御史、翰林在金銮殿外跪着。他看一个又一个大臣被拖下去打板子也毫不畏惧,只觉得自己是魏征一样的千古谏臣,可是却没有考虑到今上可不是善于纳谏的唐太宗。
  于是苦苦地在金銮殿外跪了好几天,忍饥受渴等来的不是皇上妥协的旨意,而是自己藐视皇权、图谋不轨的罪状。风云就此突变,几日前还是意气风发、人人羡慕的吏部侍郎,转眼间就变成了人人谈之色变的诏狱里的阶下囚。
  当陈定亲自用自己的身体去体验诏狱里的酷刑时,才知道了自己当初骂一手提拔自己的洛文熙是小人、贰臣是多么傻。可是他还是不后悔,大丈夫死当重于泰山,他为宗庙社稷而死,绝不后悔。不过诏狱里的酷刑很快改变了他的想法,那零碎的折磨、吊着人一口气就是不让你死一个痛快的手段让他从心底里畏惧。
  陈定一向身子骨健壮,如今反倒成了缺点,那些身子骨弱一些的御史大多几天前就死去了,唯独自己还半死不活地受煎熬。好在渐渐地每日里他清醒的时间越来越少,时常是半昏迷的状态。他琢磨着自己很快就要解脱了,可后来再醒来是却是躺在自己家的大床之上,他的顶头上司洛文熙就在一边焦急地守着他。
  “我是死了吗?”陈定一心以为自己已非阳世之人,也不再守着规矩自称下官了。
  “你终于醒了,你没有死。皇上将你贬为蕲州知州,等你好一些了我陪你去蕲州上任。”洛文熙对着茫然的陈定解释,眼神中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柔情在闪动。
  陈定直觉是洛文熙救了自己,却也想不明白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为何你要和我一起去?陈定他直觉敏锐,一下子抓住了重点。
  “我辞官了,国家至此。我身为臣子食君之禄却不能为君尽忠,自感有愧。倒不如去蕲州隐居,做一个闲云野鹤也好。”
  后来洛文熙便跟着陈定来到了蕲州,数年过去。陈定成了造福一方、受人爱戴的父母官,洛文熙也成了蕲州士子倍加推崇的隐士高人。可是两个人都没有忘记当年朝堂上流了的血,诏狱里不散的冤魂。
  “我方才见肃王,处变不惊、受冒犯而不怒,倒也是个人物。何况你也说他背后一定还有隐藏的势力,我们何尝不赌上一回。”洛文熙面上是隐隐的期待。
  “你是说你要投靠肃王,助他夺回帝位吗?”陈定有些吃惊,他虽然日日想着复仇,却还是不敢贸然付出行动。况且之前洛文熙还同他说仅仅依靠肃王的势力,成功地几率很小。
  “不错。天下大势如风云般变幻莫测,我们反正都已是孑然一身,为何不敢再放手一搏。”
  洛文熙踌躇满志的话倒是激起了陈定久违的豪情,让他觉得胸中那股压抑了许久的不平之气四处冲撞,简直要破腹而出。
  “好。”陈定看着望着昔日里自己追随的上司,原本暮气沉沉的人重新散发出了年轻的光芒,耀眼、明亮。


第19章 慧极必伤(一)
  三年前洛文熙和蕲州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