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朕又回来啦-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赶紧叫人去通知独孤柳,就说是皇帝召见。
  片刻之后,独孤柳急匆匆地从刑部赶来,一见小皇帝,他便先行礼,燕秦摆手:“无需此等虚礼,独孤爱卿先来看看这奏疏,你闯荡大江南北,见过的奇闻异事多,看看这奇闻究竟是为何?”
  “诺!”独孤柳向前,十分郑重地接过小皇帝递到他手中的折子,他越看,眉毛皱得越紧:“陛下,这恐是地动的征兆。”
  大燕有些地方是经常发生地动的,只是地动的不大厉害,连树都不曾摇断一根,当地的居民对这种轻微的晃动习以为常。
  但山溪都郡地处平原地带,在这片广阔繁荣的土地上,先前数百年来从未发生过地动之事。
  百姓安居乐业,繁荣程度堪比京都,万一要是震起来,那牵扯的可不是一个两个人的事情。
  还是独孤柳靠谱,燕秦看了眼摄政王,又把视线重新放回到独孤柳的身上:“爱卿想的同孤一样,只是你也知晓,山溪都郡是何等繁荣之地,我们只知晓这是地动征兆,不知地动何时发生,也不知晓这地动的大小,想要让百姓背井离乡,怕是不那么容易。”
  因为这事情闹得太大,他对地动最开始是哪一日,波及了哪些地方的人,灾民是什么时候暴动,这些事情都记得一清二楚。
  但问题是,就算是他记得,他也要个由头来处置这些事。而且他也担心,自己的命令在实行的时候被底下人扭曲,好好的政策变成粗暴的驱赶,到时候又激起民愤。
  其实细细算来,因地动死去的百姓人数并没有那么多,真正危及到大多数百姓,甚至逼着他们起来暴动的,是难以让人忍受的饥饿,是那些地方官员的贪婪和残忍。而很多所谓的特大天灾,影响会那般恶劣,细究起来,也不仅仅是天灾,更多的是人祸。
  独孤柳神色凝重地看奏章上的白纸黑字,主动请缨道:“臣想去山溪都郡一趟。”
  “可是这前途凶险。”燕秦是不大想让独孤柳去的,但这事情,似乎也只有独孤柳来做最合适不过。
  “为了都郡百姓,便是再凶险,臣也得跑这一回。”
  “此次地动一事,便有劳爱卿跑这一一趟了。”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地动大概在一个月之后,到时候八百里加急,他再暗地里把事情都筹备妥当,一等独孤柳的回信,立马便着实处理疏散和救灾之事,肯定来得及,也能确保独孤柳的安危。
  燕秦看了眼摄政王:“王叔,此次孤命独孤爱卿为钦差大臣,前往山溪都郡,查看地动一事,你可有何人选举荐?”
  他这话还有另外一层意思,若是对独孤柳为钦差大臣这件事有什么意见,最好赶快在这个时候说出来,不然的话,这事情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不容许反驳。
  燕于歌给他举荐了几个人选,都是些武夫。很明显,他也是承认了此次出行过程独孤柳主导的地位,这几个人,都是他推出来的保护独孤柳的存在。
  到底事关百姓,他自然希望大燕的子民都是幸福安乐,即便他并不喜独孤柳,也不得不承认,独孤柳身上有很多美好的品质,比如说为国,忠诚,爱子民。
  相比之下,他就自私太多了。
  若是独孤柳也喜欢小皇帝,肯定不会为了一己私欲置天下人不顾。便是再喜欢,也会埋在心中,默默不言。
  这么一想,他看独孤柳就顺眼了许多。就算是燕秦更容易对独孤柳这样的人产生好感又如何,就这么个闷葫芦的性子,是永远都不可能夺得小皇帝的心的。
  写好了封独孤柳为钦差大臣的圣旨,燕秦甚至都没有让别人来替他宣旨,手里拿着这明黄的卷轴,郑重地道:“刑部侍郎独孤柳接旨。”
  “臣在。”独孤柳掀开官袍,跪了下来。


第93章 
  燕秦在这道圣旨里不仅仅是给了独孤柳一个虚名,他还赐了独孤柳尚方宝剑,命令他,若是真的察觉有地动,不惜一切代价,都要先疏散人群,什么都没有发生是最好,但是平民百姓承受不起那个万一。
  除了尚方宝剑之外,他还给了独孤柳先斩后奏的权力,地动这种事情,发生的时候,那就是一瞬间的事情,有的时候,依着大燕现在对天文地理的研究水平,甚至可能刚确定,不到半个时辰,便开始地动山摇,留给百姓逃生的时间太短。
  这种天灾面前,就不需要再拘泥于什么礼节,若是等独孤柳给他写的信送到京城来,他回个允字,再让信差跑断腿地送回去,人都已经死光了。
  独孤柳接了圣旨便退了出去,燕秦又拟了另外两道圣旨,命常笑去给负责保护独孤柳的两位武将传圣旨。
  待到常笑出去之后,燕秦不免心中感慨:“孤似乎总是让独孤爱卿在外奔波,明明前不久的时候还说过,让他休息一阵子,便留在朝中为孤效力,孤真是有愧于他。”
  先前查萧家的事情他是选的独孤柳,后来查暗探的事情也是,现在面临这地动的问题,他还是揪着人独孤。
  以前的时候,他是手底下无人可用,现在可用用的人多了些,但挑来选去的,还是觉得独孤最好。
  本来燕于歌对小皇帝如此看重独孤柳就不高兴,这是为了国家大事,所以也不会阻拦他的决定,但人都走了小皇帝还嘴上念着独孤,他能高兴就见鬼了。
  小皇帝才刚感慨完,他就语气凉凉地说:“独孤确实是为陛下做了不少,可臣觉着,陛下对他也挺好的,那翰林院里头,状元郎那么多,怎么不见陛下给他们也赏赐一处宅院,各种金银珠宝不要钱的赏。食君俸禄,当为君尽心,臣子为君主效力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怎么陛下就只逮着他一个人夸。”
  他已经看透了,小皇帝这么重视独孤柳,绝对不仅仅是因为独孤柳好用,还是因为独孤柳长得好,要不然的话,燕秦在京城各处都置了宅子,那么多地方,怎么就只京郊那一家的邻居能做他的“柳大哥”呢。
  燕秦一听这话,就觉得牙酸,他就知道,摄政王这拈酸吃醋的毛病是改不了了,得亏燕于歌不是女子,若为女子,这要是做了他的皇后,那其他宫妃还有活路嘛。
  不,现在燕于歌是男人,他的宫妃也没了活路。今儿个早上那折子的内容,他可还没忘呢。
  “谁为我尽心尽责,我自然要赏赐,我给独孤的不过是一座宅院,一些金银细软罢了,他为大燕江山所做的这一些,可远远不只这么点价值。”燕秦瞥了一眼摄政王,语气凉凉地说,“再说了,这天底下若说赏赐接的最多的,难道不是王叔你嘛。既然王叔觉得这赏赐没必要,那下回孤就不赏你便是。”
  燕于歌酸溜溜地说:“我也不需要什么金银赏赐,只盼着我为陛下做的,陛下能挂在心上,多念着我一份好,心里多一点我,便也够了。”
  燕秦被摄政王的话成功地酸到了牙,他就是不大明白是,摄政王先前和现在怎么变化就能这么大呢。
  要不是天天在一起相处,眼睁睁地看着摄政王的脸皮一天比一天厚,而且有其他人在场的时候,也知晓分寸,对着其他人态度还是冷若冰霜,和先前半点变化也无。不然的话,他肯定要怀疑眼前的这个家伙是戴着人皮面具的偷心贼,专门挑那种酸掉牙的话说。
  “王叔先前同我商量的事情,先搁置一段时间吧,待到山溪都郡之事平息了再说。”实在是上一世的时候流言蜚语带给他的压力太大。
  一想到山溪都郡,被众臣逼迫着写罪己诏的场景就历历在目。他实在是不愿意在这个时间段再生出什么别的事端来。
  燕于歌还是能够体谅小皇帝的:“臣只是昨夜兴起,才把这些东西提前写了出来,陛下也不用那么着急。”
  皇帝后宫里若是没有女人,他自然是看着更高兴,但是现在这个状况也还是挺好的,至少明面上臣子不会催着小皇帝再广纳后宫,等到这宫里头的人慢慢都换成他的人了,那妃子的存在也就不那么碍眼了。
  摄政王难得表现的不那么像个醋精,燕秦心中颇感安慰:“孤知道王叔明事理。”
  小皇帝这句夸赞可不怎么让燕于歌觉得高兴,他接着道:“陛下可不要觉得臣明事理,就处处委屈臣。”
  燕秦在心中翻了个白眼,他要收回先前的那句话,摄政王还是小心眼的醋精本精没错了。
  “孤哪敢委屈你。”
  摄政王格外认真地纠正说:“臣希望有朝一日,再碰到这样的事情,陛下心中想说的是不愿,而不是不敢。”
  “打住打住。”燕秦赶紧把这个话题终端,他怕再说下去,都不知道摄政王口中能说出些什么东西来呢。
  半个月后,御书房内,燕秦召见大臣的时候,外头突然响起一阵喧闹声,因为来人手中持着的是皇帝给的密旨,宫人们把风尘仆仆的信使放了进来。
  那信使口中高喊:“八百里加急!”
  刚到离燕秦不远的常笑跟前,他就头一歪,直接栽倒在地,把在他跟前的常笑吓了一大跳。
  倒下去的时候,他还保持着高举信件的姿势。
  常笑花了老大的力气,才掰开信使的手,把信件从这信使手中取了出来,双手呈给小皇帝。
  燕秦接过信,又看了那信使:“快给他看看。”
  常笑蹲下来,手指往那人鼻尖一探:“陛下,信使还有气。”
  “掐他人中,赶紧请太医过来,还愣着干什么!”
  燕秦第一世快死的那一两年,经常生病,也晕倒过好几次,应付这种状况简直是家常便饭,他看常笑愣在那里,正打算上前一看,一阵鼾声在御书房里响了起来。
  感情这信使不是昏死过去,而是太过疲累,睡死了过去。
  人没事就好,山溪都郡的是他的子民,这信使也是他的子民,山溪那边的事情还没有着落呢,他可不希望又一个无辜的子民在他的面前出事。
  他命令常笑:“你去门外叫两个侍卫进来,把这位信使抬到榻上,地上太凉。”
  “可是那是您休息的地方。”摄政王躺一躺也就算了,摄政王位高权重嘛,现在又和小皇帝有那么一段不清不楚的关系。
  可眼前的这个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信使而已,而且他身上都脏兮兮的。
  “废话那么多,还不赶紧去,这也要孤来吗?”
  常笑领了命去叫人了,侍卫抬人的时候,燕秦就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拆开那封用火漆好的八百里加急的信件,一看字迹,他就知道是独孤柳写的。
  信中说的是山溪都郡果真发生了地动,不过因为发现的及时,绝大部分人都已经在官府的带领下进行了疏散,此次波及的地域,登记在册的人口有近两万人,但是因为前期的疏散和地动期间工作做的好,伤亡的人口预计百人以内,有两百人左右存在不同程度的伤。
  哪一次大型天灾相较一万人,一百人真的是可以说非常小的一个数字了。而且独孤柳赶到当地之后不过七日便发生了灾祸。
  有些乡野村民,不到事情发生,根本不愿意相信会有地动这样的灾祸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在这期间,他能够利用当地官府的势力把疏散灾难的事情做到这种程度,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
  在这封信件上,独孤柳简明扼要地讲述了一下灾难发生的时间,居然比燕秦记忆里的还要早两日。
  燕秦努力地回想了一番前世,十分确定自己没有弄错日子。但这件事情发生的时候事态已经闹得十分严重了,一开始的时候,当地的官府甚至是欺瞒了死亡人数,也许那个时候,传到他耳中的,就是已经被有些人篡改了的时间。
  他接着往下看,心中略感欣慰。不过天灾仅仅是一个开始,整正地重头戏还在后头。
  独孤柳在信中写到,因为先前有过预警,而且再三教导过百姓如何避难,该往什么地方去,死亡的人并不多,但百姓的家园全毁了。
  地动不同于相较缓慢的火灾,人出来的时候,还能记着拿上几件珍贵之物,能保住性命已是不错。所以在地动山摇之后,百姓的家园已经全毁了。
  山溪都郡的各地官府都已经努力很努力的救灾,可是百姓粮食,用水,就成了大问题。
  实在是是事态太过紧急,他才不得已用八百里加急写信给皇帝。
  看到独孤柳统计的此次受灾人数和需要救灾的财物,燕秦倒吸了一口冷气。
  他深知,稳住灾情容易,可赈灾,难!


第94章 
  作为天子,燕秦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在独孤柳想要求得的赈灾物资上批一个准字,勒令户部等相关大臣迅速的把物资送到当地,一切的手续从简,因为每拖上一刻,灾民便要多挨一刻的饥饿,多忍受一刻的饥渴。
  地动之后,一般还伴随着瘟疫,就是因为地动之后,原本干净的水源被污染,灾民们又没有可以煮生水的炉灶,喝了不干净的水,自然会生病。一旦染上瘟疫,那就是一传十,十传百,大燕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直接让生了瘟疫的那座城变成了一个死城。
  燕秦的准字是好写,他也写了下来,但施行起来能否到位,却让他感到十分忧虑。
  燕秦看独孤柳的折子的时候,燕于歌就坐在他的对面,仔细观察着小皇帝表情变化,等着燕秦看完了,他才把折子挪到自己的这一边,看了一番,神色也凝重起来。
  不管是哪个皇帝,都不会希望自己的子民遭遇这样的大灾,而且这次的天灾还来得这般急,杀伤力这样大。
  “陛下可是担心灾银灾粮到了灾民手上,已经所剩无几。”
  从燕都到山溪都郡,距离可不算短,本来护送灾粮的速度就不会快到哪里去,要是在路上再碰到什么发灾难财的,那等到了灾民手中,灾银可能被克扣得只剩三成。
  而当地的百姓可能还会觉得是天子小气,不顾百姓死活,若是有心人煽动,灾民发生暴动,那事态就更严重。
  燕于歌想的这一些,真是燕秦前世经历过的那一些,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更加不能看着事情发酵成前一世的样子。
  燕秦面容十分凝重:“八百里加急的信件送过来,只需一日,从京城调动灾粮,到山溪都郡,至少要三日,不甚至更久的时间。”
  说完这句话之后,他又说:“这民间有句话,叫做官无不贪,孤也痛恨贪官,可是天高皇帝远。”
  大燕如此之大,皇城脚下,在这京都的圈子里,那些日日和他相见的朝臣,他还能及时地管一管,像先前的齐国暗探之事,就因为萧家和其他一些人,都是在京城或者是京郊附近的,官府出动的速度快,一抓就一个准。
  但隔得远了些,有的时候冤情都递到了他的跟前,等处理结果下去,可能人都已经听到风声跑了。
  他读过那么多本史,哪个皇帝不希望自己的臣子都是些清廉的官员,可是贪之一字仿佛成了官员的标签,仿佛不贪反倒是特立独行。
  特别是那种天高皇帝远,穷山出恶水的地方,有的时候一个小小的村长,都能做村里掌握生杀大权的土皇帝。
  为了钱,他们连人命都罔顾了,哪里会在意这不是救灾的银两和粮食呢。
  “准”字他已经写了,还多给了一倍的赈灾银,可他还是担心,担心到了百姓手里,这多一倍的赈灾银,连三成都剩不到。
  看着燕秦愁容满面的样子,燕于歌突然很想摸一摸小皇帝的头,可是当着这外人的面,他还是忍住了。
  他出声道:“你们都先下去吧,本王有事要同陛下详谈。”
  “等一下。”燕秦喊住了要出去的人,把写着自己准字的信件交由今日来汇报的礼部尚书:“你把这信叫给户部尚书,叫他筹备好了灾粮,第一时间向孤复命。”
  “是。”礼部尚书双手从小皇帝手中接过那封加急的信件,快步退出了御书房。
  燕秦这才看向摄政王:“王叔可是有什么好主意?”
  每次大型救灾的时候,因为钱帛实在动人心,总有得了风声的劫匪来劫着灾粮,因为实在要送得急,护送的官员也不可能特地停下来去剿灭劫匪,只好认了倒霉,急匆匆地把剩下的粮食送过去。
  可往往这些得了风声的神秘劫匪,就是同朝堂上某些知情人士有关,因为经受的人过多,查起来还十分的不易,只要上下一同欺瞒,事情不闹大,金銮殿上的天子就甚至根本不知道有这种事情的发生。
  要是灾情不紧急,也就算了,问题这次的救灾实在是严重,燕秦批下去的灾银绝对算是一个大数目,他是真的害怕中途又出什么岔子,然后一切又和前世一样。
  燕于歌说:“陛下要是担心灾粮的事情的话,本王有一支私人的队伍,可以替陛下护送这一次的灾粮。我们可以兵分两路,一路护送真的灾粮,另外一份,则做伪装,由朝堂的官员来护送。”
  “陛下要是对臣的人放心的话,可以把这件事情交由给他们。”每次护送灾粮的,都是大燕的军队,但每一次,都会出那么点事情。
  燕于歌如今牢牢地把持着军中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