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王爷心凉薄-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姜恪动了真怒,华婉却是不慌不忙,直直的对上她的双眸,声音温柔:“是啊,我死了你怎么办?那要是你出了什么事,我怎么办?你又何曾想过我?”她的神气越发温柔,句句柔情,却又字字怨怼:“姜恪,你算算,从我嫁给你到现在,你让我为你提心吊胆了多少次?你还将让我提心吊胆多少次?”
  姜恪一怔,对着华婉莹润的双眸,舌下遽然间便是又酸又涩又苦,两人谁也没再说话,过了一会儿,姜恪先起身,掀开门帘,头也不回的走了。
  华婉看着她离去,默默的叹了口气,王爷会怎么想?她一言不发的走了,可是生她气了?华婉不愿想,她只知道自己不想一日到头都揪着颗心生怕下一刻传来的就是她的死讯,这样的日子,太过难熬,京城中铜墙铁壁,已是姜舒旷的地盘,何其惊险,她不愿王爷去,只要她心中有她,哪怕是觉得她在扯她的后腿,也不会在她说了这样的话后还执意冒险。
  姜恪单手背在身后,快步走出华婉的屋子,直到了外头的小院,方停了下来,对着满院的皑皑白雪,深深的呼了口气。阿婉的话,一句句,有如磐石挤压在她的胸口,让她闷堵得慌。
  “来人。”
  她此次来,只在夜间行路,带了不过二十余名侍卫,听得她传唤,一旁候着的亲卫忙上前:“王爷有何吩咐?”
  姜恪正想吩咐,顿了顿,道:“罢了,本王自己去。”
  这农家在当地算是富庶的地主,不过,比之王府,却不过小小一隅罢了,到哪里都近。她正好自己走去,也好静一静心,透一透气。姜恪说罢,自己往后头一个院子走去,那里暂住她带来的侍卫。
  到了那小院,早有人报告了王爷往这边过来,众侍卫已在门前相候,齐声拱手:“王爷!”姜恪正在思虑,既然阿婉不让她去,那她便要假他人之手,又该如何行事?
  “免礼。”姜恪一面说,一面脚下不停,思虑着,踱着步走着。
  众人见姜恪思索着事儿,皆不敢打扰,连同匆匆赶来谋士一道候在一旁,等王爷发话。这些人都是她的心腹,北疆这一行,原是侍卫的几个也经了许多历练,胆识之上又有了谋略。
  过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姜恪缓声道:“伪帝手握五万帝云骑,把一个豫荆城防的固若金汤,本王想要探得其中情形,诸位看,该如何行事?”
  几人相互对视一眼,一名年轻阳刚的男子站出禀道:“只消京城打探一番便可,属下在京中少有露面,乔装打扮一番,必不会教人认出来。属下愿行犬马之劳。”这男子名唤慎阳,乃十三太保之末,常在京外为姜恪办事,是以除了他们十三个兄弟急嫡系属下,京中极少有人见过。
  那谋士想了一想,上前道:“数月前听闻京中形势甚是严酷,伪帝不得人心,全靠武力镇压。卑职想,宗室之中还有可利用之人,端王、齐王,还有安李二家往日与王爷往来密切,必然是对王爷翘首以盼的。”
  姜恪沉吟,道:“这几家,逆王必是严加监视,想要碰头不易。本王记得,今年是马伟杰最后一任巡察御史之职,时值年下,他该要回京述职了吧?”
  谋士一怔,思索了片刻,道:“是,卑职记得,马御史今年巡察的是山东一带,照着日子,这两日是该入京了。只是……”他迟疑起来,马御史乃是王爷一派,伪帝在位,他未必回回京述职。姜恪摇了摇手:“他必会回来,派人留意着,见了他,便带来见本王。”马伟杰是先陈留王妻弟,身份特殊,伪帝得罪了百姓,却未必敢将宗室也得罪尽了,马伟杰入京,极能办事。
  谋士精神明显一震,拱手:“是。”
  姜恪对慎阳招了招手,示意他上前说话。慎阳三步上前,垂首倾听。
  “你入城去,往……,留心……,注意,千万不可留恋,上午进城,下午太阳落山前,便出城来。”姜恪嘱咐。
  慎阳恭敬记下,坚毅立誓:“属下必不负王爷重任。”
  领命而去。
  好了,她不去了,阿婉应当不再担心了吧。众人皆都退下了,姜恪无力的拧了拧眉,想到华婉,她更觉为难,不,不是为难,是在面对她温柔如水的面庞,却说出怨怼之语时的心痛惭愧,心痛惭愧到她竟觉无颜面对她。阿婉说的是,她总许她这个许她那个,可她连让她心安都做不到,还有什么面目说大话?



☆、72第七十二回

  宁珩见了姜恪;总是胆怯。每当姜恪冷冰冰的看过来;他便下意识地往华婉或乳母的身后藏。他越是胆怯瑟缩,姜恪的眼神便越是冷淡不满。华婉只好在中间充当和事佬;一面哄着宁珩,一面不断眼神示意姜恪,要她温和一些,小小年岁的孩子;哪经得起她这上过战场的人的满身冷漠?
  每当这时,姜恪只好稍稍缓和颜色;但也只是稍稍而已;依旧不假辞色。
  姜恪大军不断往京城逼近,伪帝究竟害怕;竟下诏书;号令天下共诛之,不过,他这诏书出了京城便无人理会。雍唐八年尽,新一年,伪帝名不正言不顺,新帝未继,世人便默契的继续沿用先帝年号,是为雍唐九年。
  《穆史》载,雍唐八年末,豫王恪遣部下潜入城,联络城中旧部,雍唐九年初,与端王谋,金吾卫密属端王,二月底,豫王大军列阵城下,伪帝亲领兵对峙,豫王恪按兵不动,三日后夜,伪帝嫡次子怍叛,引金吾卫入宫,杀伪帝于含元殿。帝云骑降。
  自此,为时九月的伪帝之乱平。
  雍唐九年三月初一,翰林院庶吉士杨慎己献上恩师孟希仁托付于他的遗诏,宣读于太庙,姜恪当日,在建极殿登基,改元隆祐,是为穆高宗,史称隆祐帝。
  三月,冰雪消融,万物复苏,寒冬过去,春日的暖阳照样,与京城百姓而言,新帝便如东方之日,耀耀而出,消散了伪帝时期厚重的压迫。
  穆朝皇宫名曰大兴宫,建于元宫基础之上,经三帝,如今已远胜于初始规模。宫中最大规模的宫殿便是皇帝的建章宫,建章宫正中为皇帝寝殿南熏殿,正前为含元殿,乃是帝日常起居与接见大臣之处,后东西二殿为暖殿,四周各有配殿、东西庑与亭台楼阁掩映其间,庭院深邃,四时长青。建章宫不似宣政殿恢弘庄严,更偏向辉煌奢侈,殿宇皆都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绘,处处彰显帝王大气,玉阶金台,雕栏玉砌,极尽瑰丽。
  建章宫正中通往含元殿的路上,浩浩荡荡走来一群人,姜恪刚下了朝,身上还穿着明黄龙袍,十二旒平天冠上的白玉珠挡住了她的面容,不知她是何神色,身后是数十名内监宫女及贴身侍卫。
  姜恪脚下偏快,到了含元殿门前,却见华婉正在那里候着,见了她过来,明显的双眸一亮,唇边带着婉约的笑容,快步走了过来,姜恪亦是欣喜,大步上前正要牵住她的手,却见她低身一福,口称:“皇上万安。”
  姜恪伸出的手顿了一下,转而向上一抬,道:“免礼。”脸上的喜悦却明显的掩了下去。登基当日,姜恪便册华婉为后,赐居重华宫,重华宫与建章宫比邻而立,那时她便是想着重华宫是宫中仅次建章宫的所在,又十分的靠近,今后往来很是便利。
  华婉直了身,笑着道:“晨起给母后请安时,母后说起好久不见皇上,有件事要跟皇上商量商量,臣妾想着正好要过来,便充当了报信儿的。”
  伪帝虽已伏诛,但留下的势力依旧在朝中顽固,加之其他七七八八的事,登基三个月里,姜恪忙得焦头烂额,说起来,的确有些日子没往荣禧宫请安了。自太宗皇帝去后,皇太后便一向深居简出,少问世事,后又逢先帝驾崩,身心俱伤,精神头大不如前,姜恪原想是否换个温暖的处所,荣禧宫虽好,但地处上林苑北侧,偏远了些,四下又无其他宫殿,阴冷了些,只是皇太后坚持,说是住了好久,也习惯了,不必麻烦。姜恪只得作罢,派御医日夜驻守,也好随叫随到,又命人不时的抱宁珩去,老人家总是喜欢孩子喜欢热闹。
  “嗯,朕过会儿就去。”姜恪答应道,见华婉眉眼温柔的站在她跟前,心中不禁柔软起来,伸手牵住早想握在怀里的小手,道:“你陪我进去。”
  华婉自是应好,随她往西配殿走去。长安极是有眼力的将伺候的宫人搁在门外,让他们各自散去,有皇后在的时候,皇上总不喜旁人在侧。
  配殿门一关上,姜恪便将华婉按在门上,狠狠亲吻起来,她不客气的吮咬华婉的唇,直到她皱起眉来喊痛,才退开身,双目炯炯的看着她。华婉不满的瞪她,愤愤道:“你做什么?”嘴唇似乎红肿了,火辣辣的,她抬起手来摸了摸,烫烫的,由是,更为不满的瞪着姜恪。姜恪却是眯起眼来笑,又十分迅速的凑过来,在她唇上轻点了一下,旋即转过身,一面心中暗道,看你还敢如此见外,一面大步朝里走去,便走边还道:“快过来,帮我更衣。”
  华婉无奈的看着她径自走开的背影,心中也大致明白她忽如其来的不客气,应该是因着适才殿外,她生分的与她行礼之事,她原想着众目睽睽,总要顾忌着点,可既然皇帝陛下都不介意,那她还是不要违背她的意思吧。华婉抿起唇笑了笑,很是快乐的模样,忙跟了过去。
  西配殿本是姜恪更衣的处所,华婉选了件绛紫纱袍,配着青玉冠子,伺候姜恪着上,退开两步,仔细端详了一番,满意的点头道:“不错。”
  姜恪目光柔软的看着她,喉咙间低低的笑出声来,控制不住般的在她唇角吻了吻,道:“那是自然,也不瞧瞧我是谁。”耳根处却不自主的红了起来。
  从含元殿出来,华婉便往重华宫去,这宫里大大小小的事,大多需她这个皇后定夺,这些日子,姜恪忙,她也未得闲。
  走到建章宫门口,却碰上了一个意外的人。
  姜怍穿着身月白锦袍,满脸憔悴,肤色苍白的与他衣裳的颜色异常接近,眉间有着因时常皱起而陷下的痕迹,带着浓浓的焦虑。伪帝一众或杀或囚或流放,只是这姜怍,当初及时弃暗投明,手刃其父,也算是有功之臣。
  朝堂上的事,姜恪也常对她说起,却是没提起过此人,而今看来,他的日子并不轻松。
  姜怍面上飞快的闪过一丝意外,而后眼中微闪,撩起前襟,行了跪礼:“臣姜怍见过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千岁。”
  姜怍此人诡计多端,亦能屈能伸,若不是其心术不正,说不定也能成大事。华婉脑中迅速闪过李谙曾对此人的评价,想起前年那个冬日,他对自己说的话,心中不禁警惕起来,略略点点头道:“免礼。”
  姜怍恭恭敬敬的称了句:“谢娘娘。”从地上站了起来,他抬眼看了华婉一眼,又状似恭谨的垂下眸子,温润的笑道:“臣入宫来求见皇上,不想在此遇上了娘娘,真是巧。”
  华婉淡淡的笑了笑,正要告辞,又听他说道:“臣有秘事禀报娘娘。”华婉一愣,转头去看她,却见他抬起了头,无比真诚的候着,唇角抿出一个微笑,卑微而忠实。
  “呵,你倒是以为姜恪对你好,真是因为喜欢你么?”
  “你可听说过顾惜?”
  “当年,顾惜与……”
  那个雪夜,姜怍的这几句话倒是清清楚楚的留在华婉的记忆里,她本就不信,之后也从未想起,却不知为何,现在想起来也十分清晰,那些话音色强调都原原本本的在她脑海中重现,毫无隔了时光的模糊感。
  姜怍似乎很有信心,双目明亮的望着她,又看了看她身后的宫人,暗示道:“事关皇上,可否请娘娘……”
  再是不信,这些话也让华婉觉得膈应,心底陡然升起一阵强烈的不适,华婉淡淡的扫了他一眼,端庄笑道:“不必。你若有事,直接呈禀皇上便是,不过皇上去了荣禧宫,怕是没功夫见你了……本宫还有事,你退下吧。”
  姜怍满是不信的看着她,原本怡然的神色散去,换上了一副紧张而又诧异的模样,却仍不甘心,尽力的真诚,尽力的使人认为他可信,躬身一揖:“务要请娘娘听臣一言,必不会使娘娘失望。此事可考,若是娘娘有疑虑,尽可去问旁人便是。”姜恪只封了他一个无权无势的东昌侯,无官无职,干食俸禄,人人都知他手刃生父皇上不会用他,长此以往,只怕就谁都敢来踩他一脚。皇上宠皇后,既然那边走不通,干脆换个人试试。
  他首先要做的便是得到华婉的信任,她从前不相信,未必如今仍不在意,那次若不是李谙打断,等说出了事情,她必然惊惶。
  他的目光急切,神情强忍着慌乱,力作平静,华婉冷冷的盯着他,数息,摇了摇头道:“东昌侯不必赘言。”
  说罢,便率着诸多宫人走了开去。
  姜怍怔然,眼睁睁看着皇后仪驾远去,激惶的心渐渐无力起来。




☆、73第七十三回

  若说是完全不信;那定是假的。事到而今;姜怍讨好皇上,以求安生还来不及;哪来的胆子寻些子虚乌有的事情来欺她?何况那事中还编排进了皇上,姜怍他是要命不要?
  华婉一双细长的柳眉轻轻拢起,心中疑惑不定。要是姜怍之言属实,那传言中的才华横溢;体贴婉约的女子——顾惜,她与皇上可是有什么过往?想到此;华婉胸口一闷;满是难言的苦涩。
  非她心眼细,容不得皇上有什么过去;只是;若是那人真如姜怍暗示的那般,曾与皇上是那样亲密的关系,为何这数年来,从不曾听皇上提起过?乃至连蛛丝马迹也未露分毫。
  清意走进来,到了华婉面前,见她正垂首思索,面容上似是想到了晦涩难言之事,难看的紧,明丽的眼眸也沉暗了几分,便垂手侍立在一旁。
  待华婉回过神来,已是半个时辰之后。她略显惊讶的看着身旁不知何时出现的清意,她竟入神的想那事,入神到身旁何时多出个人都不知道。
  “娘娘,”清意见华婉神色清明起来,便低身一福,说起来意:“夏日来临,内务府林总管来请示娘娘,宫人们的夏衣,可还如往年的定制?”
  宫中各人的吃穿用度皆有定制,任何人都不可逾制,寻常是不作更改的,不过,有时也会照着年情,略有不同。这两年先帝驾崩,新皇即位,北疆战事,伪帝乱政,国库不可谓不不紧俏。故而内务府总管前来请示,倒是意料之中的。
  能在宫中混下去的,都是人精。华婉想了想,不仅夏衣,还有旁的事,也可一并解决了。
  “娘娘,”清意犹豫着道:“不若于皇上商量商量……”毕竟是第一年,还是与皇上商量着办,一则稳妥些,而来也可知皇上的意思,日后遇上相似的事,便不必束手束脚的。她是好意,华婉温柔地笑了笑,又不赞同的摇了下头,道:“皇上朝政繁忙,这些琐事就不必叫她操心了……去将往年管理采办的宫人叫来……”后、庭之事,说难也难,众口难调罢了,说易也易,谁敢违逆皇后的意思?既然如此,就别让姜恪忙碌前朝的同时,再为后宫分心了。
  清意是个十分勤劳恳干的姑娘,为人牢靠,比之菲絮更能干些,华婉多仰仗于她,故而她对华婉的行事也十分了解,听了华婉的话,便福了一福,正要退下,忽听皇后娘娘极为犹疑的张口:“清意,你可是自小跟着皇上的?”
  清意一怔,下意识的回道:“奴婢是皇上四岁那年,到皇上跟前伺候的,此前,芷黛姐姐她们已经在了。”她们要比皇上大上几岁,恰好是能服侍人的年纪。
  “那……”皇后娘娘的神色更踟蹰了些,话在舌尖绕了一绕,过了一会,终是咽下,略有些灰败的摆了摆手,道:“无事,你去吧。”
  清意疑惑,微微的笑着退下。
  这一整日,便在女官与数位公公详细讲述往年惯例中过去,华婉精神不佳,先是强自支撑着听着,后便让清意与菲絮二人将话记下,以备之后查阅。直到了夜幕降下,华婉才命人去告知林总管,今年夏衣,合宫上下皆裁一套。国库空虚,能省则省,转而在七月的月例上,每人补上一钱,算是稍加安抚。
  处理这些事,之于华婉而言,并非难事,只是她今日精神欠佳,思想游离。想了许久,她决定,不把姜怍所透露的事告诉姜恪,她既绝口不提,自然有她的道理,她占有的是姜恪的当下,那可能有的过去,毕竟是过去了的。
  华婉不是个斤斤计较的人。然而,想是这样想,却难免不是滋味。她曾以为她是唯一,而如今来看,在过去,在她不知道的过去,也许还有一个人,她比她早遇见姜恪,她参与了姜恪的幼年,少年,看着她成熟稳重,看着她脱去稚气。
  那少年时的姜恪是什么模样的?可曾鲜衣怒马扬鞭的京城街头?或是轻轻扬眉唇角含笑温柔的目视某一个人?还是眼锋凌厉霸气天成的占据朝中一席之地?
  够了,够了,现在,姜恪心中那人是你,别再想了。华婉躺在榻上,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