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纠-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君上!”
  “君上!”
  “君上醒了!”
  旁边两个中年男人快速为上,扶住坐起的年轻男子,惊喜交加,说:“君上!您醒了?”
  齐侯眯了眯眼睛,盯着眼前的人,刚刚他还被大火包围,齐国寡君,不可一世的大国霸主,怎堪被阉人活活折磨致死,大火包围的时候,他想到的是解脱,也是一腔愤恨。
  哪知道竟然还能张开眼睛,不过睁开眼睛之后,发现一切有些不同了,眼前的两个中年男人,大约三四十岁的样子,头发还没有斑白,正是英雄当年。
  齐侯眯着眼睛,有些迟疑的说:“叔牙师父……高子?”
  两个中间男人“咚!”一声齐齐跪地,感叹说:“齐侯终于醒了!上天见怜,上天见怜!”
  齐侯看着变得年轻的鲍叔牙和高僖,不由得蹙了蹙眉,高僖说:“君上,虽然君上大病初醒,但是如今君上刚刚登位,国事不可不由君上宣室,恳请君上,出兵讨伐鲁国,公子纠一日不死,君上之位,一日不稳啊!”
  齐侯听着高僖的话,心里竟然有一种翻江倒海之势,一腔热血几乎要冲上头颅,真的是上天见怜,让他重新来过,他听到公子纠的名字,就知道了,这一年自己才刚刚继位,成为齐侯,一切为时不晚……
  ……
  管仲、召忽、鲍叔牙、高子高僖、国子国懿种……
  吴纠耳朵里突然听到了很多历史上的熟悉人名,最重要的是,还有一个历史上的霸主枭雄,那就是公子小白,史称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
  吴纠在少年叫人去请管师傅和召师傅的空档,不动声色的屡清楚了自己现在的情况。
  吴纠现在仍然叫“纠”,只不过他已经不姓吴了,吴纠此时此刻的身份是齐国齐僖公次子公子纠,姓姜,吕氏,名纠,按照礼数,别人应该尊称他为公子纠,如果直接叫大名,按照春秋的规矩,尤其是贵族男性,叫氏不叫姓,应该称作吕纠。
  算起来,吴纠应该还有一个小他没有几岁的弟弟,这个弟弟则是大名鼎鼎的春秋五霸齐桓公。
  虽然吴纠不是学文的,而且已经毕业了很多年,但是他还是知道公子小白和公子纠一争先后的故事。
  齐僖公的大儿子公子诸儿继位之后,荒淫无道,和自己的亲妹妹通奸乱伦,并且让人折断了妹夫鲁公的肋骨,鲁公被分尸而死,引起了齐国大夫们的极度不满,齐僖公的侄子公孙无知趁机僭越,当时没有势力的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就被各自的师父鲍叔牙和管仲护送着逃出齐国,各自避难。
  公孙无知继位不到一年,被雍林人一剑斩下项上人头,齐国自此没有国君,国内一片大乱。
  之后就是很多小学生都知道的故事,齐国监国上卿高子国子倾向于公子小白继位,密送公子小白消息,让公子小白尽快赶回齐国,先入为君,后入为寇。
  与此同时,身在鲁国的管仲也打听到了齐国无君的消息,护送公子纠回国,管仲在公子小白回国的必经莒道上,一箭射中公子小白带勾,公子小白咬破舌头,佯装吐血并一头掉下轺车,管仲信以为真,回鲁复命。
  鲁国本以为公子纠可以继承齐国侯位,没想到护送公子纠到临淄城口的时候,却遭到了拒绝,临淄守城扬言新君已经登位,齐侯小白主持大统,请他们速回鲁地。
  吴纠听着少年的哭诉,多少弄明白了现在的情况,当下的情况就是公子纠被拒绝入城,气的直接吐血,昏死过去,鲁国将军将他带回国来,鲁公非常不服,想要趁着现在公子小白还没有在朝中立稳跟脚,大举进攻,扶持公子纠回国继位。
  吴纠听到这里,扶着自己胸口,气息有些微弱的说:“鲁公发兵了?”
  那少年是吴纠的小童,贴身伺候吴纠的,逃离出来这些日子,都是小童一手伺候,看起来只有十二三岁的年纪,叫做子清。
  子清听吴纠的话,抹了抹眼泪,说:“公子,你昏迷许久,鲁公何止发兵,恐怕已经在时水兵戎相见了!”
  吴纠心里“咯噔”一声,心想不好,齐侯上位之后,的确和鲁国在时水打过一场仗,但是这场战役的结果是鲁国一败涂地,齐国监国高子高僖亲自到前线指挥大军,齐军势如破竹。
  而鲁国惨败的结局可想而知,就是杀掉公子纠,交出管仲。
  吴纠没想到,自己被父亲害死之后,不知道是不是老天可怜他,又得到了新生的机会,然而一睁开眼睛,却又将面临生死大限。
  吴纠算了算,如果按照历史的推演,自己这条命,估计也就一个月好活了。
  子清又说:“而且高子国子他们,为了不让公子你回国继位,竟然还扬言公子并不是齐国血脉,而是鲁公主和旁人的。”
  吴纠一听,这倒不是很清楚,但是仔细一想,其实也有这种可能,齐僖公活着的时候不待见公子纠,不只是齐僖公,就连齐国的人也不待见齐僖公,非常厌恶公子纠的母亲,觉得她是个淫荡的女子,而作为齐国监国的高子和国子,竟然一致的选定没有任何背景的公子小白为齐侯,这中间的确有一些费解的原因在里面,但是历史没有任何记载。
  如果公子纠真的是鲁女和别人的孩子,那么就不是齐国姜姓,高子和国子自然要拥戴公子小白。
  就在此时,突听“踏踏踏”的跫音快速而至,前后两个人快速走进来,为首的人一身淡青色的长袍,长得十分端正,留着一缕胡子,看起来颇有些仙风道骨的感觉,跟在后面那个人一身白色长袍,年纪和吴纠几乎差不多大,头束白玉冠,长得十分斯文,星目却十分有神,从走路姿势来看,还是个练家子。
  子清看到两个人,立刻站起来,连喊:“管师傅!召师傅!二位可来了!”
  走在前面年长一些的就是大名鼎鼎的管夷吾,此时他是吴纠的师傅,而走在后面的,对比起管夷吾,似乎没什么人听过他的大名,年轻人身材挺拔,面相俊秀,动作却干脆利落,就是子清口中的召师傅——召忽。
  别看召忽年轻,但是召忽也是公子纠的师傅,而且才学过人,他和管仲一文一武,召忽武艺出众,谋略过人,只是脾气略微有些急躁了些。
  在公子纠被处死之后,召忽气急,自杀而死,完成了他的忠君之心。
  两个人走进来,召忽最先沉不住气,说:“公子,鲁公兵败了!”
  吴纠一听,心里一片坦然,竟然没有半分忐忑,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完全不需要惊讶,毕竟鲁公面对的可是大名鼎鼎的高僖,而且高僖背后站着的还是春秋五霸之首的不世枭雄。
  吴纠面色不动,只是靠在榻上,用白丝捂住嘴唇,轻轻咳嗽了一声,召忽见他没有什么表情,立刻惊讶说:“公子?”
  管夷吾看了看吴纠的表情,心里竟然有一丝奇怪,总觉得公子醒过来之后,变得比之前更加沉得住气了,公子纠非常聪明,当年管仲和鲍叔牙辅佐公子的时候,都选择的是公子纠,因为公子小白没有人侍奉,所以齐僖公才命令鲍叔牙去侍奉公子小白,可见公子纠的聪明才智非同一般。
  但是管夷吾做了公子纠这么多年的师傅,深知公子纠性情急躁,虽然聪明,但是总误大事。
  如今公子端端坐在他面前,脸色苍白,却没有一点儿焦躁的神色,大敌将至,甚至面不改色。
  管夷吾眯了眯眼睛,就听吴纠又咳嗽了一声,虚弱的说:“两位师傅,齐军这次指挥大军的人,是谁?”
  召忽首先答道:“是高僖!”
  吴纠点了点头,似乎也在意料之中,完全符合历史,就听管夷吾突然又说:“高僖指挥大军,公子小白亲自临阵督军。”
  他这样一说,吴纠终于露出一丝小小的诧异,随即又恢复了冷静,高僖指挥大军这件事情,是历史上明明确确写着的,然而此时此刻,齐侯小白竟然在临阵督军?这可是历史中没有写过的。
  毕竟他们的大哥诸儿,还有堂兄弟公孙无知,可都是因为离开都城行猎,忘乎所以的时候被一剑刺杀,齐侯刚刚登位,竟然离开了临淄城,跑到了齐国和鲁国交接的时水来督战?
  这是什么意思?
  吴纠心里有一丝奇怪,同时,他的心里竟然萌生出一股生还的希望。
  吴纠心里“梆梆”猛跳两下,如果是齐侯亲自来了,那么他似乎还有一点生还的可能性,若是精明的高僖一个人独掌大权,吴纠反倒没什么把握了,此时此刻吴纠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办法。
  吴纠眼睛轻轻转着,随即眯起眼来,不知在想什么,其他人则是万分着急,小童子清又要哭起来,召忽也急的握紧手中佩剑。
  只有管夷吾冷静,对视着吴纠。
  吴纠轻笑了一声,说:“管师傅,有话请直说。”
  管夷吾轻轻沉吟了一声,说:“公子,高僖前来时水,曾递过一封信给鲁公,我这里有抄本,如今鲁公兵败,可能会重新考虑书信内容了。”
  吴纠说:“哦?信呢?”
  管夷吾从袖中将一卷白丝拿出,召忽瞪大眼睛一把抢过来,似乎不想给吴纠看,吴纠笑着说:“召师傅,但看无妨。”
  召忽一脸纠结,终于一脸狠色的将白丝递给吴纠,吴纠展开,一瞬间还真有些头疼,毕竟这上面的文字,他并不认识,此时的文字并不是繁体这么简单。
  吴纠不动声色,将信递给管夷吾,说:“管师傅替我代念。”
  管夷吾恭敬的接过白丝,展开来,上面竟然是血字,白丝红血,异常刺目。
  管夷吾声音不大,一字一字的读出来,整封信非常长,出自高僖之手。
  信中说,齐国寡君的意思是,公子纠和寡君是兄弟,寡君不忍心杀了公子纠,所以请鲁公出手杀了公子纠,另外的管夷吾和召忽,是齐国的罪臣,寡君请鲁公将这两位罪臣交出来,让寡君带回齐国,碎尸万段,剁成肉泥。
  召忽立刻说:“岂有此理!”
  吴纠一听,却默默皱眉,信中的内容,似乎和历史又有些出入,历史中只提到齐侯赏识管夷吾的才能,要让鲁公交出管夷吾,但是没有提到召忽,而这封信里,也同时提到了召忽。
  吴纠沉默了一下,声音仍然很虚弱,但是却非常笃定,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说:“稍安勿躁,帮我准备三样东西,我要阵前见齐侯。”


第3章 甚是想念
  子清今天二六年纪,然他却是跟在公子纠身边的老人了,公子纠是先公的二公子,也是先公众多公子中最聪慧剔透的一个。
  公子诸儿虽然居长,但是行为粗鄙暴虐,通奸妹妹,残杀妹夫鲁公,行径简直是惹人唾弃,完全没有办法和二公子纠相比。
  而三公子也就是幼公子小白,年纪最轻,是三个人里最稳重的一个,别看他是最小的,比大公子诸儿小了许多,比二公子纠小了几岁,但是他为人非常老成持重。
  子清觉得,就算三公子老成持重,但是也万万赶不上他家二公子,因为三公子虽然持重,但是仿佛一块榆木疙瘩,怎么点也点不透。
  就由三位师傅来说,当年先公给三位公子拨师傅,这三位师傅可是朝堂中的栋梁之臣,扛鼎巨擘,分别是鲍叔牙、管夷吾和召忽。
  三人感情也非常好,叔牙年纪最长,是为大哥,管夷吾居中,召忽年纪最轻,活泼急躁,是为幼弟,三人一见如故,约为兄弟,而且还曾经立过盟誓,以后三个人一定要同时辅佐新君,壮大齐国,否则死了也愧对齐国的列祖列宗。
  当年先公给三位公子选师傅,这三人不愧是亲如手足,同时看中了才华横溢的公子纠,公子纠气度不凡,面如冠玉,而且才华过人,这三个人同时选定公子纠。
  先公苦于大公子诸儿和三公子小白没有师傅,这才强行使鲍叔牙去做三公子的师傅,召忽去做大公子的师傅,不过召忽得了便宜,大公子诸儿看不上召忽,毕竟召忽年轻,比大公子还小了许多,基本和他二弟同年,让一个小自己的人做师傅,岂不是叫别人笑掉大牙。
  大公子羞辱召忽,遣他回来,召忽反而不觉得耻辱,高高兴兴的同做了二公子纠的师傅,鲍叔牙就不乐意了,一向稳重的鲍叔牙还闹了一通别扭,称病不出,两位兄弟百般劝导,怕他惹恼先公,鲍叔牙无奈之下,只好辅佐三公子。
  子清对这件事情是知道的,还是从召师傅那里听到的,从这件事情就能看得出来,当今朝中巨擘都对二公子青睐有嘉,偏偏二公子的母亲是鲁女,不得先公宠幸,先公对二公子冷冷淡淡。
  二公子最为聪明,子清可是万分自豪的,不过这次二公子醒来之后,变得有些不同了,子清也说不上来怎么不同,但是好像分外稳重了,说什么话都淡淡的,说得话还很奇怪,让子清摸不着头脑。
  就譬如方才,子清险些听不懂二公子的话了,二公子吩咐他准备三样东西,有了这三样东西,就能阵前见齐侯。
  子清以为这三样东西可能是无价之宝,或者扛鼎之师,再有就是什么能臣异士了,但却不然。
  这三样东西是——一箪菽,一把胡麻,一块石蜜。
  这三样东西,如此粗陋,从何说起呢?
  子清当下就挠了挠头,不只是子清,就连一向料事如神的管师傅和召师傅,也是面面相觑,互相目询,竟然不知道二公子是怎番意思。
  吴纠见他们面面相觑,只是轻笑一声,说:“只管准备。”
  吴纠脸色不好,苍白的厉害,子清去准备东西,召忽去叫医官,只是去了半天,医官都不曾见到,鲁公已经兵败,显然不像之前那么殷勤的对待吴纠了。
  吴纠伏在榻上咳嗽,让召忽取了水来,在水中照了照自己的样子,还是原来的老样子,但是太纤瘦了,满脸憔悴,弱不禁风,怪不得说几句话就喘的厉害,这幅病怏怏的样子,还真是可怕。
  召忽气的踹翻了旁边的小几,管夷吾皱眉说:“三弟,不可在公子面前造次。”
  召忽这才收敛了一些,但是愤愤然,握着宝剑的手直打颤,显然是被鲁公的作为气着了。
  吴纠眯着眼睛,一点儿也不着急,因为他毕竟是死过一次的人,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这本是“偷”来的命,再不济也能活一个月。
  再有就是,吴纠也不生气鲁公的所作所为,鲁公显然欺软怕硬,之前觉得公子纠居二公子,齐国无君二公子继位名正言顺,鲁国怎么也算是公子纠的姥姥家,沾亲带故,如果公子纠继位,鲁国就是大功一件,可以处处牵制齐国,这样一来鲁国才如此卖命,如今鲁国大败时水,鲁公那性子,说句不客气的,吓得屁滚尿流,此时此刻怎么还能护着公子纠,估摸着就差冲过来斩下他的头,亲自送到齐侯面前去了。
  吴纠不在乎这些,毕竟鲁公和他,只是生舅关系,亲父亲尚且能杀了他,更别说这些虚无缥缈的关系了,吴纠已经领教过心灰意冷,这些并不算什么。
  吴纠躺在榻上,一派安详的样子,管夷吾看在眼里,心里却波澜万千,若是公子能早些持重如此,也不至于落难。
  子清很快准备好了这三样东西,夹着抱着就回来了,这三样都是简单的东西,而且特别粗陋。
  一箪菽,其实就是一碗黄豆,黄豆是这时候的主食,非常好找。
  一把胡麻,其实就是一把芝麻,那时候还把芝麻叫做胡麻,用胡麻做的饼子,就叫做胡饼。
  一块石蜜,这个更好理解,就是蜂蜜,不过那时候的人不吃蜂蜜,更别说白糖了,调味里面也不曾放糖,若是吃,也是饴糖,而且饴糖是贡品,平时用来进贡周天子,或者祭祀大典,只有国君才能食用一些,蜂蜜倒是好找。
  子清有些摸不着头疼,更让他受惊吓的是,公子竟然带着这三样东西,进了膳房!
  子清吓得差点下跪,虽然这个时代还没有君子远庖厨的说法,但是也是默认的道理,膳房里都是奴隶,粗鄙的人,公子身为国公之子,千乘之躯,怎么可进膳房这种地方。
  召忽也目瞪口呆,唯有管夷吾静静的看着吴纠,还伸手去扶吴纠,说:“公子大病初愈,且慢些。”
  子清瞪着眼睛,看着一向持重的管师傅,竟然陪着公子胡闹,急得不行,但是也不敢说话……
  齐侯一身黑色玄甲,肩披猩红大披风,手搭腰间宝剑,拔身立在阵前,看着烈烈时水。
  时水位于齐国和鲁国之间,因为半年干涸,半年流淌,所以又有个名字,叫做乾时。
  齐侯眯着眼睛,盯着此时流淌不惜的时水,一切和他所料一样,鲁国兵败,鲁公请和,一切都和他经历过的一样,按照他所需要的轨迹,往前推进。
  只不过这一次,他在初登侯位的时候,亲自来到了时水督战,其实道理很简单,他要亲自迎接上卿大夫,他的师傅管仲,同时还要迎接一个,上辈子措施的良才,那就是召忽。
  齐侯想着,轻轻一甩手,转身进了幕府,坐在府中静想。
  鲍叔牙管夷吾和召忽三个人,可谓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