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在古代行商这些年-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矶嗲
  这些人盘算时,宋菽也到了现场。
  现场人山人海,实在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他略扫了一眼,也认出几个大家族的人,还有他曾见过的各家掌柜。宋菽想了想,招来庞六郎:“你让人传一则新规,今天的拍卖会,每号限买两组拍品。”
  “什么?!”难以置信的咆哮此起彼伏。
  甚至有人派了底下伙计回城,跟背后的东家禀报。
  宋记的红薯拍卖会,竟然限拍!愚蠢至极,愚蠢至极!那些个富户商贾大摇其头。
  没什么钱的农户和小贩,却是仿佛见到了清晨的第一缕曙光。
  他们还以为今天买不到了呢!
  那些农户和小贩有城里的,也有附近农村的。自从知道了红薯拍卖一事,他们便找出了家里的所有钱帛,打算买上几个留种。
  可谁想到,城中的富户们倾巢出动,看那架势,半点也没打算给他们留。
  本来,这些人都以为自己肯定没机会了,可宋四郎这条新规真是及时,仿佛一剂强心药,又给了他们盼头。
  “第一组拍品!”庞六郎朗声道,如相河村那次一样,立刻有伙计整齐得将他的声音传播开来。
  这一次宋菽一共拿了一百多斤红薯出来,有大的也有小的,分门别类弄了六十二组拍品。
  跟今次来的人一比,简直少得可怜,不过他也没想再多拿就是了。比起卖粮种,他还是更爱薯条和粉丝。
  恒州城毕竟是大城,这一场拍卖会的价钱,竟然比原来相河村的还要更高。
  因为有了限购令,有那么些农户小贩抢到了几组漏网之鱼,不过更多的还是在富户们手里,只是因为限购的关系,并没有哪一家能吃下全部,最后的分配还算均匀。
  农户还是富户都好,如此均匀分布,便没法垄断了。
  宋菽对这个结果很满意,他以后还要卖红薯粉丝呢,光自家种的肯定不够,如此各家都种上一点,他便能每家每户都收上一些,价钱也会划算许多了。
  “宋四郎啊,你这一限购,价钱反而抬不高了,可不划算。”拍卖结束,泰茂楼的唐掌柜跟宋菽道。
  宋菽笑笑,从怀里抽出一份请帖:“这点红薯不过小生意而已,唐掌柜若想寻摸点大买卖,两日后宋记纸坊的路演就在火锅店举行,可千万得赏光。”
  “路演?”唐掌柜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纸坊他知道,火锅店也知道,可这路演是什么?
  “唐掌柜来便是,在下保证,您会感兴趣的。”宋菽道。
  与此同时,福康源、画心阁、新正合等店家,沈家、谢家等大家族,甚至远在大涂县的汪大前、杨剑等人,都收到了来自宋记的路演邀约。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支持,么么哒~


第73章 第七十三桶金
  “阿耶; 这路演是甚,您可听过?”傅文拿了邀请函; 给傅老爷子看。
  傅老爷子捋捋胡须:“不曾。”
  路演。
  杨剑从底下掌柜那儿接过请柬; 快速扫完内容; 闭目轻叩了两下桌面道:“准备一下,我亲自去趟恒州城。”
  “掌柜的; 您忘了请柬!”吉祥布庄的伙计追出来,汪大前已经钻上了马车。
  “给我给我。”汪大前从马车的窗帘后伸出手; 拿了请柬小心放好,嘱咐道,“好好看着店,我过几日才回!”
  话音未落; 马车已经奔向城外。
  路演当天; 火锅店做完午市便关了门。
  宋菽邀请的,基本都是与宋记有过生意往来,并且合作良好的商号; 还有像沈清、谢婉这样熟识的大主顾。
  自从发出邀约,这些人没少打听这路演究竟是何物。
  避免节外生枝,宋菽什么都没说,让他们来就是了; 就算路演没有趣味,还有免费的火锅呢。
  这些人倒不是会稀罕一顿免费火锅的; 但宋菽既然都这么说了,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 便都答应了邀约。
  “把这些桌椅都撤走,雅间的那些搬出来放到正中。”午市结束后,宋菽叫火锅店的掌柜安排人手,把点里里外外都打扫了一遍。随后,他又亲自指挥起店堂的布置来。
  他把一份事先画好的座位图交给掌柜的,上面写了每一个答应前来的人的姓名。
  “去取些硬纸,按这个图纸把每个人的名字都写到卡纸上,然后按次序放好。”宋菽道,这份座位图他跟严卓研究了很多遍,把相互之间交好的放到一桌,交恶的离得远些,而有竞争关系的,则安排了既有距离,又能看见对方的位置。
  把交恶的分开,是因为路演上绝不能出乱子。
  而一定的竞争关系,却能增加□□味。就好像当年棕绑床的拍卖会,要不是有李二姐在,汪大前也不会被激得三番四次出价。
  “其他多余的位置都撤掉,要是有谁带人来,再另外安排。”宋菽又说。
  空位置太多,人便会坐得散,而且会给人带来你这东西不受欢迎的印象,所以得全部撤去,保证人都能集中在一处。
  等大致布置好,宋菽在几张桌子上都坐了坐,视野不错。
  宋记火锅店的大堂里,所有桌椅全部撤去,只留了三张供雅间客人使用的大圆桌,圆桌旁围了一圈凳子,每张凳子前的桌面上,都有一枚折成人立状的名牌。
  而在三张鼎足而立的桌子前,立着一个可移动的大木架子,木架最上的横木正中,有一弯钩。
  宋菽将画好的宽卷挂上,便好似PPT一般。
  第一页是空的,只有两个刚劲有力的大字——路演。
  “宋四郎,好久不见!”离约定的时间还有小半个时辰时,汪大前走进火锅店。
  “汪掌柜。”宋菽立刻迎了上去,拱手致意。
  汪大前是直接从大涂县连夜赶来的,上来前先去自家在宋记商场里的分号看了眼,营业额喜人。
  “你这里可真是好地方,我的分号半月赚到的钱,比大涂县本店一整个月都多!”汪大前道。
  当初宋菽写信邀他加盟时,他有一部分是看着面子加的,毕竟宋家作坊那些工人一年四季的新衣都在他这儿做,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
  可没想到,开张不过两月,商场分号的收入,已经超过了他的任何一家店铺。
  这真是意外之喜。
  “你这商场的法子,真是妙!妙不可言!”汪大前竖起大拇指道。
  “汪掌柜过奖了。”宋菽道。
  跟汪大前客套了些时候,又有一些人拿着请柬登门。
  福康源的窦掌柜来时,还提了一壶酒,多亏了与宋记的合作,让他店铺的流水翻了翻。
  庞六郎常在城中跑生意,与这些掌柜都很熟,此刻也来帮着宋菽招呼。
  杨剑常来恒州城,宋记商场开张后,他也曾来过两次。可今日一踏进此地,却发现又更热闹了几分。
  “杨公子先请。”尹恆也刚好到门口,大方地让杨剑先行。
  “尹公子比我早到半步,自然是你先请。”杨剑也一派谦让之姿。
  “杨公子和尹公子若是都不愿先行,那就在下先进去吧。”比他们落后半步抵达的傅文,昂首挺胸地从他俩之间穿过,又回身拱手致意。
  “傅七郎倒真是不客气。”杨剑也跨进了门里。
  “宋四郎的路演听着新鲜得很,若不快一点,怕是赶不上了。两位兄台,小弟先走了。”傅文一拱手,果然走了。
  “这傅小公子长大不少,好有气势。”尹恆笑。
  “还不是跟那宋四郎学的。”说罢,杨剑也走了上去。
  路演这种形式,谁也没见过。
  真的亲眼目睹后,却也觉得不过如此,只是这宋四郎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宋四郎究竟是何目的?他的纸坊要扩张,与咱们有什么干系?”
  “没准是想要咱们行方便,你看在坐的,谁在恒州之外没点自己的产业?”
  “窦掌柜啊,他的福康源就恒州城这一家。”
  路演刚过半,后排有几人便讲起了小话。
  “这纸张生意赚钱谁都知道,可他一口气要那样扩张,真的行?”
  “你没看尹大公子也来了,小将军也在,有尹家在背后,义成七州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
  “看在尹家的面子上,行个方便当然没问题,可也不用把咱们都聚起来听吧,这看得见赚不到的钱帛,挠得人心痒。”
  宋菽在台上不紧不慢,前排几个熟悉他行事的人,如傅文、杨剑等都听得很认真。
  坐在傅文旁边泰茂楼的唐掌柜瞥了后排讲小话的人两眼,那几个都是开小食肆的,生意上与他的酒楼不能比,眼光果然也差了许多。
  这宋四郎哪里会是把人叫来听闲话的,他讲了这么多纸坊未来的规划,无非是需要他们在坐的人帮衬。
  宋记有技术,尹家能替他解决许多土地人力的问题,那么剩下的便是钱了。
  招工人,买店铺,建作坊,这桩桩件件都是钱,宋家又并非多年积累下的大家族,光靠这两年赚来的,肯定是不够,而在坐的却都是恒州城里有钱的。
  他想到这儿,又看了眼邻桌与他并排的谢婉、沈清等人。
  唐掌柜能令泰茂楼多年位居恒州城众酒楼之首,眼光与魄力都是不缺的,宋菽所说的蓝图,他很看好。如果真能这样,将宋记纸坊的生意在义成七州九十四县全面铺开,那规模是空前的。
  易安纸坊价贵,主顾多是大户。所以在很多县城并不亲自开店,而是卖给当地店家,再由那些人售出。而宋记的计划,则是将这些店家都吸纳进自己的体系,如此一来纸价更贱,买纸用纸的人都会大大增加。
  恒州城里早有传闻,易安纸坊背后的东家乃仲华节度使李有禾。
  宋记这一扩张纸坊的计划,尹家又参与了几分?
  唐掌柜看了眼坐在圆桌最前的尹恆,还有站在一旁,正望着宋菽出神的宋阿南。不知不觉间,这个初来恒州城的农家子,竟然已经成了城内举足轻重的人物。
  “今天请诸位来,实在是小弟一人力有不逮,想与诸位一同做这生意。”宋菽道,“按照逸之的推算……”
  这笔生意将达百万钱的规模,这在宋菽刚才的演示中,在座的都已经有了估算。可当宋菽真的说出数字时,也还是倒抽一口气。
  三百四十万钱,结合尹恆提供的各州县情况,这是严卓最后核算出的,运作这个计划所需的资金。
  这些资金将分批投放,有节奏地建立起新的作坊、铺面,让一部分地区先产生效益,最终将宋记纸坊全面推广至义成七州的每一个角落!
  “我将这三百四十万分成三百四十份,每份价值一万钱,现在每认购一份,便可在将来分得纸坊利润的三百四十分之一。也就是说……”宋菽娓娓道来,还贴心的举了例子。
  后排刚才讲小话的人一个个都张大了嘴。
  这可是造纸的营生吶!
  隔壁州的李有禾穿金戴银凭得是什么?还不是这来钱的生意!
  “今天是第一批,我宣布拿出一百份来,各位若要认购,当场交了钱并与我签下契约便可。”宋菽道。
  他手下的产业不少,倒不必全都让这些人拿钱,否则自己的股份太少,失去发言权可就不好了。
  一百份!
  有人快速看了眼在场的,这里每一个拿出一两万钱都不成问题。
  尤其像杨公子,唐掌柜这样的,就是把这一百份都吃下也轻轻松松!想挤进这生意里,必须要快!
  “宋四郎,不必说了,我要买两份!”
  且不说这是造纸的营生,单说宋四郎曾经做过的那些,有哪样亏钱了吗?
  没有!
  这回不仅是他,还有尹家在背后,把易安纸坊赶走简直分分钟的事。到时候他们宋记的纸就是义成七州独一份的!不不不,就算是出了义成七州,他们宋记这样的品质,这样的价钱,那也是独一份的!
  最初讲小话的几人已经心潮澎湃,自觉把自己划入了宋记的阵营。
  我们宋记,张口就来。
  契约上还有诸多条款,都是要签订之前说清楚的,宋菽便也不急,逐条解释起来。尤其是关于分红的条款,前三年不分这一项,还是让一些手里本就不宽裕的小商号有了犹豫。
  这一条宋菽也是反复思量过的。这一摊生意太大,意外不得而知,就算头一年就赚了钱,生意未稳之前,还是不要太急着分钱好,就算是之后的分红方案,也是要再做讨论的。
  宋菽独占了二百四十股,是板上钉钉的大股东,发言权很足,到时根据纸坊的发展情况,都可以再论。
  解释完,便是认购的环节。
  一些只认购一股两股的,便由庞六郎负责。
  买的多的才是宋菽亲自接待。唐掌柜买了二十一股,傅文八股,窦掌柜等人也多有认购,最让宋菽意外的,是沈清一口气认购了十股。
  “你这纸坊可得好好赚钱,我能不能在阿耶面前扬眉吐气,全看这一遭了!”沈清说,他做生意屡屡失败,这一次跟着宋四郎,总不能再输了吧。
  让宋菽意外的是,杨剑一股未买。
  吃火锅时,杨剑坐到宋菽身边:“看来你是决定要在义成发展了。”
  他看了眼宋菽另一边的宋阿南,还有被几个大掌柜围着敬酒的尹恆:“我手下的生意都收的差不多了,棕绑床坊你若要就都转给你。冬至前,我便要回关中。”
  晚上抬着满满一箱钱回家时,宋菽还想着杨剑的话。
  一旁宋阿南指挥着手下士兵将装钱的箱子放好。宋菽目测了一下,这小子似乎又长高了。
  “有机会,穿你的盔甲给我看看吧。”宋菽道。
  作者有话要说:
  暗戳戳得脑补一下盔甲Play?(? ? ?ω? ? ?)?
  谢谢支持,么么哒~


第74章 第七十四桶金
  “将军; 我们在定州、沧州、易州、赵州、深州、冀州六地的纸坊都遭了祸,尹恆派人以偷税漏税之名逮捕了各铺的掌柜和账房。”
  温柔乡中轻歌曼舞; 李有禾躺在一名十五六岁的少女怀中; 听闻此言; 懒懒地睁开双眼。
  “偷税漏税?”李有禾重复,仿佛没有听懂这几个字。
  一旁的幕僚连忙道:“李将军; 按律义成七州是有商税的,只是从前没提; 大家便当做不知了。”
  “跟老子收税,他尹恆算老几?”李有禾推开少女站起来,提了提裤腰,“格老子滴; 老子的纸坊也敢动; 活他妈腻歪了!”
  幕僚缩了缩头,他这名主子吃喝嫖赌在行,打仗就……这领地还是当初浑水摸鱼得来的; 要现在跟尹家干起来,肯定要吃亏。
  “将军,您别着急,这眼下就要入冬了; 咱们开春后再跟他计较。”幕僚说,“听说朝廷也在偷摸着备战; 到时咱们可以趁乱……”
  李有禾想了想,觉得有道理; 而且冬天上战场那寒风冷冽刺骨,是不好受。
  “行吧。”他又懒懒得躺回去,大肚子一挺,让少女给他挠痒痒。
  尹恆动作很快,路演结束后的十天内,另外六州州城中的易安纸坊尽数关门封店。又几日后,州下属县城的易安纸坊,也都因各种理由关门歇业了。
  易安纸坊一倒,各地立刻陷入纸荒。
  盖了宋记红章的纸,一夜之间出现在各个州县。
  三娘带了一批,宋河夫妇又带一批人,分南北两路前往各州县设立分号。
  原本的纸坊,以及其他作坊中得用的,许多也都跟了去,连严卓也跟着三娘的队伍,一路往沧州而去。
  这一路路途远,开店建作坊又需体力,宋阿南从北营中点了两百来人,跟着宋家的队伍一道出行。
  宋菽跟阿南一起,也带了一队人,有北营的兵,也有一些宋家的员工。他们从恒州出发,先至定州、易州,抵达沧州后绕回来,再去另外三地,将每一个他们计划开店铺或者建作坊的地方都逛一遍。
  那些地方宋菽早已经指定了管事,三娘或宋河夫妇也已经有所交代,具体的事倒不用他操心,但这些人毕竟都是新手,每到一地后帮他们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却是必须的。
  有时,一地去一次还不够,他们得住在州城里,日日跑不同的县城。
  这样一圈走下来,宋家诸人再回到恒州时,已经要过年了。
  “你回家过年?”晚上临睡前,宋菽问阿南。
  在宋家快三年,宋阿南一直是跟着他们过的,如今身份明了,宋菽觉得他还是该回家过。
  宋阿南在上铺,他将自己的被子铺好,却没说话。
  “还是想留下过?”宋菽又问。
  宋阿南还是没说话。
  他该回家,可又想跟宋菽一起。
  “回去吧。”宋菽说,“过完年回来就是了,我也会去尹家拜年的。”
  “……”
  “嗯。”
  年前几天火锅店格外热闹,还被包场做了一次婚宴。
  宋菽让宋阿南管着,自己回了趟相河村。
  再回恒州时,却遇尹恆亲自来找:“今次除夕你打算怎么过?”
  阿南不在家,宋菽把尹恆请进了正厅,五娘六娘也在,有些好奇地跟了来。她们已经知道了宋阿南的身份,前些日子宋菽三娘他们几个不在时,尹家还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